2021年商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商河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商河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商河调查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县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多点散发的挑战,商河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五大优势”、聚力实施“五大聚焦”、着力强化“四大保障”,守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生态环保等“九条”稳定底线,全力打造“康养济南”的重要承载地、特色鲜明的商河版黄河文化高地,经济运行提速增效,动能转换持续推进,发展韧性充分彰显,民生福祉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亿新台阶,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全县经济倍增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南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2021年商河县地区生产总值[2]2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88.2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6.9:30.8:42.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439元,增长15.9%,实现了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线上线下齐发力,正式启用“商河县网上招聘用工系统”,全面探索“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的新模式,同时策划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春风行动”系列招聘、“军岗日”专场等各类招聘会26场,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免费服务群众2万余人,成功转移就业8000余人。引进培训机构16个,培训城乡劳动者11029人。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62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286万元、失业保险金1173万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905.8万元、公益岗工资131.7万元。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1%,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改革创新成果丰硕。我县城乡水务管理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民生领域系统集成改革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级媒体刊发。获评全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全市首宗、全省面积最大的“农地入市”项目,全县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库建成投用、首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设立,国产自主品牌运动营养食品首次出口海外,济南市花卉产业研究院获评全县首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成功承办全国农村环境服务现场会、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合作社文化节、省会经济圈北部县域协同发展论坛、第七届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暨第四届济南都市农产品博览会、山东省文化旅游商品展,圆满完成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现场观摩任务。成功入选全国整县屋顶光伏开发试点、全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先行先试成效显著。

二、农业和农村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县持续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市率先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乡村振兴数字三农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直播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三领”加“五链”的“商河模式”成为提升乡村就业水平、改变乡容乡貌、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最佳路径。2021年,玉皇庙镇获批创建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贾庄镇获评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玉皇庙镇、白桥镇获评2021年度全国十亿元镇,玉皇庙镇瓦西村获评全国亿元村,殷巷镇逯家村获评“全国休闲美丽乡村”,许商街道、贾庄镇、殷巷镇获评省级产业强镇,怀仁镇、玉皇庙镇、贾庄镇入选山东省首批绿色能源发展标杆镇。全县获评省级乡土特色名品村达77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等6家园区成功入围第二批全国农村创新园区(基地)目录。

农业生产稳固增效。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8亿元,增长11.6%;增加值60.0亿元,增长9.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个百分点,农业“压舱石”和“稳定器”地位更加稳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2.6万亩,增长0.7%;粮食总产79.7万吨,增长0.7%,播种面积和总产连续五年实现“双增”。蔬菜播种面积21.3万亩,下降0.5%;蔬菜总产量102.0万吨,增长5.2%,其中以辣椒、大蒜、黄瓜、香瓜为主的商河特色蔬菜产量稳步增长。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全县完成造林面积0.6万亩。截止2021年底,全县森林面积16.7万亩,草地总面积0.7万亩,林草覆盖率18.07%,绿色生态的商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畜牧业生产形势平稳。2021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4.0万头、牛存栏7.3万头、羊存栏11.1万只、家禽存栏320.5万只;2021年全年生猪出栏33.1万头、牛出栏3.1万头、羊出栏20.4万只、家禽出栏772.6万只。肉类总产量4.7万吨,禽蛋产量3.8万吨。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迅猛。2021年全县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25.0%,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19.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动能。全县设施种植面积7.6万亩,增长12.1%;设施蔬菜产量54.2万吨,增长17.1%;花卉设施种植面积0.3万亩,增长3.7%;中药材种植面积2.2万亩,增长97.6%,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年末“三品一标”农产品372个,农业龙头企业67家,家庭农场1619家,全县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35个。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达215家,畜禽养殖专业户894家,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等主导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已达到86.6%,2021年底国家级、省级、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分别达到4家、6家、16家。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明显。2021年建成全市首个工业大数据平台,40余个产品入选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工业强县战略成效显著。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达15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6%;工业总产值增长23.0%;营业收入168.9亿元,增长21.6%;利润总额11.16亿元,增长182.5%。

新增入库企业培育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县加大对规模企业培育力度,2020年年底至2021年12月份累计新增4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47家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32.8亿元,增长107.8%,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2.2个百分点。

动能转换提档加速。全县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38.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3%,比年初增长1.1个百分点。62家进入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规划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3.4%,实现同比增长15.2%,其中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6.0%、21.6%、2.9%、28.9%,我县工业发展的新动能持续壮大。

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纱4.9万吨,增长7.6%;服装214万件,下降25.0%;日用玻璃制品10.1万吨,增长7.9%;饲料28.1万吨,下降15.4%;鲜、冷藏肉4.8万吨,下降37.6%;纸制品9.5万吨,增长4.2%;商品混凝土185.2万立方米,增长27.8%;钢结构13.1万吨,增长12.1%。(见附表)。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万吨 4.9 7.6
服装 万件 214.0 -25.0
日用玻璃制品 万吨 10.1 7.9
饲料 万吨 28.1 -15.4
鲜、冷藏肉 万吨 4.8 -37.6
纸制品 万吨 9.5 4.2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85.2 27.8
钢结构 万吨 13.1 12.1

建筑业略有下降。2021年,全县总专包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7家,完成总产值14.5亿元,下降7.0%;建筑业营业收入15.6亿元,实现利税0.8亿元,房屋施工面积51.7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4]稳定发展。2021年全县金融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7.4%;房地产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4.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5.3%。年末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个数为14家,涵盖5个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增长13.9%。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建成全市首座A1级通用机场, 2021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2576.3公里(不包括国道1条、省道1条共77.7公里),其中县道12条258.5公里、乡道64条392.3公里、村道1109条1925.5公里,“外联内畅、互联互通”的通达商河格局正在形成。2021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13.6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3.90万辆),比上年末增加0.8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3.12万辆,增加0.70万辆。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健康运行。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2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0.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7%。分结构看,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3.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26.0%,占全部投资的8.1%;建安投资增长37.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6%。从投资规模看,全县亿元以上在库项目(不包括房地产)135个,占全部在库项目的43.1%,占全部在库项目投资的54.2%,大项目入驻明显。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稳步复苏。2021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亿元,增长15.4%。限额以上单位[5]实现销售额43.0亿元,增长4.4%。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8.0亿元,增长29.1%。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个,成交额2.6亿元。

对外经济增势强劲。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5亿元,增长99.1%。其中,出口23.4亿元,增长137.9%;进口4.1亿元,增长3.6%。合同利用外资26312万美元,增长127.1%;实际利用外资6290万美元,增长45.9%。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保障有力。2021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0亿元,增长33.4%,其中税收收入16.0万元,占比达8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4亿元,下降14.1%。其中,教育支出10.2亿元,下降11.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亿元,下降10.2%;节能环保支出0.3亿元,下降91.0%;城乡社区支出8.8亿元,增长39.4%。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截止2021年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7.0亿元,比年初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9.9亿元,比年初增长13.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5.4亿元,比年初增长18.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20.7亿元,比年初增长16.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4.7亿元,比年初增长21.0%。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激发。2021年我县拥有高端品牌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山东优质品牌企业3家、山东知名品牌企业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32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10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0万元。全年发明专利授权112件,实用新型授权970件,外观设计授权81件。全年共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2802万元,增长54.2%,创历史新高。济南华庆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智能精准大蒜直播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被评定为优秀等级,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大蒜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教育布局调整稳步推进。通过新建、整合、引进等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优化工作,有效破解“城区挤、镇街散、农村弱”问题,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围绕学前教育,新建第四、第五实验幼儿园和4所镇区公办幼儿园,将19所撤并小学改建为公办幼儿园,全县公办幼儿园数量增加到104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91%。围绕义务教育,2021年实现9所初中进城、22所小学集中,6079名农村初中生进城就读、6232名农村小学生就近到镇区就读。围绕高中教育,投资1.4亿元实施县一中餐厅、宿舍扩建项目,投资近3亿元建设弘德中学高中校区,配套设施更趋完善。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县职业中专更名为济南新技术应用学校,引进全国最大的职业技能教育集团——新华教育集团,引进商河首所本科院校——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完善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1年末各类在校学生总计9.60万人,其中:职业高中在校生0.2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4万人,初中在校生2.03万人,小学在校生4.0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0.01万人。年末专任教师6901人,其中:职业高中138人,特殊教育学校38人,教师进修学校44人,普通高中830人,初中1409人,小学2284人,幼儿园2158人。2021年全县高考创历史最好成绩,整体水平升至全市第二名,一本上线人数连续第三年突破“千人”大关,一本上线率36.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16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75.7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7.15个百分点。2021年全县中考成绩实现新突破,高分线以上人数占“五区县”总人数的39.56%,建档线以上人数占“五区县”总人数的23.75%、比去年提高5.89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商河县被国家文旅部正式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全省四个县区之一;商河民歌、花棍舞正式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专业人员在18所学校结对进行辅导。第二家“泉城书房”建成并投入运营;“商河文旅云”全新改版,充实内容,实现即时便捷的线上服务;怀仁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入选国家文旅部公共服务司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优秀案例。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2021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45处,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处,镇卫生院12处,村卫生室339处,个体诊所88处。卫生从业人员29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82人。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设置15个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截至2021年12月29日24时,累计接种113.27万剂次,覆盖48.17万人;在全市率先完成7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接种率达89.16%,是全市唯一完成任务的县。

九、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县城建设不断提速。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大提升”行动,许商综合片区(七期)棚改旧改项目拆迁基本完成、安置房开工建设,市民服务中心、爱琴海购物公园建成投用,西城区路网工程初见成效,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城区绿地面积905.11公顷,绿地率38.03%,绿化覆盖率41.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80平方米。安装路灯460杆。全年拆除违章建设95处,共计5.4万平方米,城市发展再上新台阶。

空气环境质量取得重大提升。2021年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8,同比改善13.7%;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分别为81μg/m3、43μg/m3、14μg/m3、1.3mg/m3,分别改善17.3%、20.4%、26.3%、13.3%;良好以上天数256天,优良率70.1%,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秩序良好。2021年,刑事案件立案1156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73起,刑事拘留310人,逮捕145人,查处治安案件1421起,行政拘留740人,成为全市率先完成刑拘、逮捕、行拘“三项任务”的单位。打击网络诈骗力度不断增强,全年为群众挽回损失258万元,“街面两抢”犯罪三年零发案,商河公安“打击”品牌更加响亮。

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我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消防救援队共接处警情397起(火警336起、抢险救援42起、社会救助19起),出动消防救援车辆610台次,出动指战员3976人次,抢救被困人员60人,保护财产价值1644万元。接警道路交通事故8379起,死亡87人,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3%,全县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荣获“2021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县”。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均衡增长。2021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639503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3.7∶100。人口出生率7.35‰,死亡率6.05‰,自然增长率1.3‰。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县加大落实“六保六稳”力度,把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3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01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3元,增长10.2%。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四年快于城镇,收入分配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编制完成《商河县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9-2035年)》、成立县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领导小组,构建完善“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大格局。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幸福院186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处、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顺利移交、推动3处敬老院改造提升至国家二级养老机构标准,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全面开展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高龄经济困难老年人“防走失”和“一键呼叫”关爱服务、长者助餐活动等活动,为全县123名孤儿、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保障资金共计229.7万元,为11名孤儿发放11.5万助学金,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为符合两项补贴条件的12261名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2206.63万元,为7886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资金792.73万元。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2021年,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救助、孤儿、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达到每人每月676元、1179元、1650元、1320元。2021年我县有城乡低保对象14343人,累计发放资金8002.96万元;特困供养人员2343人,累计发放资金4126.74万元;救助210人次,累计发放资金44.99万元;救助低保本科大学新生48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9.2万元;各镇街的临时救助备用金审批额度提高到3000元。2021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万人,增加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1万人,增加1.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74万人,增加0.34万人。

注释:

[1]2021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商河统计年鉴——2022》为准。

[2]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4]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非营利性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

[5]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单位包括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农业成果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林业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畜牧养殖场数据来自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户籍、社会治安、民用机动车、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相关数据来自县民政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城镇职工保险参保数据来自县人社局;环境保护相关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城市建设相关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服务中心;文化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数据来自县消防大队;医疗保险类数据来自县医保局;金融数据来自县人行;招商引资、外资数据来自县投促局;残疾人保障数据来自县残联;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商河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