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选择区域:>>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核心要求,主动作为,苦干实干,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呈现 “稳中向好、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6.42亿元,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9.87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21.38亿元,增长13.2%。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9%、35.2%、37.9 %,二产比重提升较大。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2761元,增长17.0%。非公经济增加值27.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9.0%,同上年持平。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3亿元,增长5.5%。全年粮食总产量86858吨,比上年减少0.8%;全年油料总产11521吨,增长1.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1899公顷,增长0.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8464公顷,减少0.4%。
“畜、药、茶、菜”四大主导产业产值1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69.4%,其中畜牧业产值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4.98%。生猪饲养量67万头,增长0.15%;药材种植面积9422公顷,增长50.1%;茶园面积6351公顷, 增长14.8%;蔬菜面积6305公顷,增长5.2%。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55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2322吨,减少2.36%;全县有林地面积218.8万亩,森林覆盖率64.1%。
“表1: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吨 86858 -0.87
油   料 吨 11521 1.61
蔬    菜 吨 108384 8.35
茶    叶 吨 2800 26.93
水   果 吨 8312 3.86
中  药 材 吨 15851 11.88
肉  类  总   产   量 吨 31931 2.6
其  中:猪  肉 吨 26097 2.88
禽  蛋 吨  3271 1.58
肉  猪   出   栏   数 头 361803 2.37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头 37818 6.46
猪年末存栏数 头 308274 -2.34
羊年末存栏数 只 134264 0.68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67.23 -0.41
三、工业和能源
全县工业总产值29.54亿元,增加值16.56亿元, 较上年增长24.1%,占全县GDP的29.35%。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4.57亿元,较上年增长36.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99亿元,增长30.9 %,实现销售产值24.61亿元,较上年增长40.15%;产销率100%。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1578万元,增长32.19%;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544万元,同比下降3.81%;实现利润总额8878万元,增长1.34%;应交增值税17012万元,同比下降9.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208人,流动资产49740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785.9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95%,用电量639.5万千瓦小时。
表2: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
原    煤 万  吨 219 9.67
销售电量 万千瓦时 13298 3.93
板    石 万平方米 55 0
锰    矿 万  吨 9       28.5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7200万元,增长37.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419435万元,增长40.2%;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80326万元,增长70.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394万元,增长1.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7167平方米,下降18.6%,商品房销售额7994万元,下降20.63%。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565万元,增长20.1%;营业收入24897万元,增长12.2%;实现利润1765万元,增长6.5%;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100平方米,同比下降7.6%,竣工面积101100平方米,下降11.2%。
五、商贸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780万元,增长13.6%。其中:按地域分城镇94035万元,增长14.8%,乡村51745万元,增长11.4%;按规模分限额以上60780万元,增长25.2%,限额以下84999万元,增长6.5%;按行业分批发4908万元,增长1.2%,零售业120007万元,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20865万元,增长7.6%。
六、交通和邮电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613公里,其中:四级以上公路里程1654公里,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机动车辆21648辆(其中轿车6472辆),货运周转量25217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2668万人/公里、货运量508万吨、客运量470万人次。
实现邮政电信通讯业务总量7150万元,较上年增长6.9%,全县固定电话总数2.15万门,电话普及率8.7部/百人;移动电话19.6万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9970户,增长0.1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总收入18900万元,增长10.8%;地方财政收入11270万元,增长16.2%,财政支出157015万元,增长5.8%,其中教育、科技、文化支出34703万元,农林水、社会保障、卫生、住房支出83853万元,分别占财政支出22.1%、53.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2%、10.24%,居民存款稳步增加。
年末全县有各类保险公司3家,保费收入3938万元,增长5.6%。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099万元,增长9.6%。
八、教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37所,在校幼儿9377人,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4.5%;全日制小学78所,在校学生17597人;有中学17所(含职中),在校学生152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县高考本科上线二本以上808人,全年新建校舍15177平方米,新建改建总投资3083万元。
继续夯实文化强县战略。全年共举办“月月喜相逢”广场文艺活动5场,开展了“舞动汉中”广场健身舞拍摄活动。全年文艺演出在省级以上12场,市级13场,县级32场;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33场,组织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11场;开展送电影下乡放映电影2424场。组队参加首届陕南民歌大赛,获得5项大奖。
积极实施全民健身工程,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个、移民搬迁安置点体育健身工程4个、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1个和全民健身示范带工程1个,全年共计实施各类体育健身工程38个。组队参加了汉中市青少年体育比赛,田径代表队获得比赛团体总分银奖,男、女足球代表队分别获得铜奖。组队参加陕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跆拳道、举重、田径、射击、摔跤项目比赛,获得单项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3枚,26人次进入全省前八名。
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19.1%,电视覆盖率98.6%,广播覆盖率96.6%,公共图书馆(室)图书总量14.5万册。县电视台共播发新闻144组1220 条,播出《镇巴民歌欣赏》13期,制作《巴山风》13期,摄制专题片26部,其中有8部专题在汉中电视台播出。
加快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全县拥有公立医院、卫生院24个,拥有床位87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数34张;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993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防疫人员数278人 ;农村村级医疗网点320个,规范化村(社区)卫生室医生和卫生人员数221人。婴儿死亡率4.9‰。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87858户,其中:农业户63057户,非农业户24801户;户籍总人口284985人,其中:农业人口225718人,非农业人口59267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52335人,女性132650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08.8:100。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常住人口24.8万人,城镇化率31.58%。
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4261人,其中在岗职工12425人;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8803元,比上年净增1250元,增长2.6%;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1304元,比上年净增1791元,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24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7042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08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13元;全县新增就业121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全县共输出劳务67942人次,劳务收入8.99亿元,人均年收入13232元。
2013年我县续建扶贫重点村 3个,实施移民搬迁1900户,进一步改善了我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年解决绝对贫困人口 1.19万人,实现 1.8万贫困人口脱贫。
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928人、医疗保险人数13966人、失业保险人数5730人、工伤保险人数11138人、生育保险人数7538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316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保参保人数236311人,参合率99.67%;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138930人;按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定,对城镇低保对象3089人发放低保保障金1028.15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24536人发放低保保障金4040.33万元。全县已建成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6所,床位1200张,年末在院人数1027人。全年发放救灾救困资金1590.75万元,救灾粮3420公斤,下发救灾棉被3270床。
全省民意民情抽样调查我县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3.8%。
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累计支出21060万元。建成了城南跨河大桥、河东走廊,改造了锦源广场,苗族风情谷二期建设稳步推进,多处景观已经完工,黑虎梁山体亮化完成并投入使用;四通•北城东岸、定远茗居、飞泰家园、河畔家园、香榭丽舍二期和城市之星已竣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91套。大力实施县城、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文化“五化”工程,黎坝、杨家河、碾子等集镇建设各具特色;建设4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 56个清洁工程示范村,渔渡镇成为国家级重点镇,省级文明县城建设通过验收。
努力改善交通环境,开展“交通提升年”活动,大回路、两松路基本建成,黎仁路、盐洪路加快建设,硬化通村水泥路231公里。
推进汉江嘉陵江流域污染防治,加大污染源治理,主要污染物减排率9.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219吨、206吨、452吨、86吨,比上年下降10吨、1吨、193吨、26吨。出境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96.99%,我县空气质量、城镇噪音全市考评为优。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7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45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由统计局、财政局、林业局、经贸局、住建局、交通局、教体局、卫生局、民政局、文广局、人社局、扶贫办等部门以及金融、保险、通讯行业提供。
2、本公报中总值、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总值、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等人均指标数据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2014年常住平均人口24.7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