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

选择区域:>>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践行“五个扎实”要求,保持定力,苦干实干,全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社会和谐稳定,谱写了建设“五个镇巴”新篇章。

一、综合

实现生产总值78.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7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8.9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31542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9.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地区生产总值、一产、二产、三产增速均取得山区县第一的历史好成绩。

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2.1%36.9%41%。与2016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3.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高6.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下降2.7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9.5亿元,增长5.2%;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7.1亿元,增长7.6%;林业产值2.8亿元,增长5.6%;牧业产值8.9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168万元,增长1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557万元;“猪、药、茶、菜、渔”产业产值16.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56.8%

  2017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总量

增速(%

粮食

91886

2.12

油料

11874

1.13

中药材

18378

3.39

茶叶

3374

0.24

蔬菜

129767

6.3

水果

9696

4.27

肉类总产量

万吨

3.13

0.26

其中:猪肉

万吨

2.55

0.2

禽蛋

万吨

0.35

4.58

大牲畜年末存栏

万吨

3.77

3.11

牛年末存栏

万头

3.74

3.14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28.58

-0.45

羊年末存栏

万头

12.86

-2.21

家禽年末存栏

万只

72.48

2.55

大牲畜出栏

万吨

2.04

3.4

牛出栏

万头

2.04

3.4

生猪出栏

万头

35.75

1.06

羊出栏

万只

9.36

-0.4

家禽出栏

万只

76.5

2.23

粮食播种面积584302亩,增长1453亩;粮食总产量91886吨,增长2.12%。其中:夏粮39457吨,秋粮52429吨。油料种植面积88100亩,增长772亩,油料产量11874吨,增长1.13%

中药材种植面积149557亩,比上年增加7193亩;茶园面积110888亩,增加8619亩,茶叶产量3374吨,增长0.24%;蔬菜种植面积100924亩,增加2562亩;园林水果面积24921亩。

三、工业、能源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95亿元,实现增加值23.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30.5%。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户,完成产值50.1亿元,比上年增长47.18%;实现增加值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利润18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2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232人,流动资产73111万元。

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0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6.28%。工业用电量846.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7%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总量

增速(%

原煤

万吨

 390.63

66.25

锰矿石

万吨

11.84

18.64

精制茶

798.09

147%

水力发电量

万千瓦时

38722

13.89

四、投资、建筑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29亿元,增长21.5%5000万元以上重大施工项目6个,完成投资3.34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2万元,比上年下降97.7%;商品房销售面积4.76万平方米,增长32.3%;商品房销售额 1.32亿元,增长27.7%

重点项目64个,完成投资51.2亿元,其中:20个投产项目完成投资8.11亿元;21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0.43亿元;23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2.65亿元。

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5.77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5.77亿元,增长5.77%;竣工产值4.2亿元,增长22.1%。签订合同金额8.79亿元,增长70%。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3.4万元/人。

五、贸易、物价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66亿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52亿元,增长14.3%;按消费形态分,批发零售额18.05亿元,增长12.7%,住宿餐饮收入3.12亿元,增长13.8%

六、交通、邮电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554公里,其中四级以上公路里程2129公里。全县实现班线营运客车912569座,出租车 15 75座,农村快捷客车448座,通村客运车辆721816座,已开通客运线路42条,其中跨省线路2条、跨市线路1条、跨县线路3条、农村线路36条、总班次36720班。年均完成客运量46.2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530万人公里。

电信业务总量12918万元,增长34.2;邮政业务总量3895万元,增长13.1%。全县固定电话总数1.8万户,移动电话14.98万部,固定家庭互联网用户30800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总收入21956万元,同比增长28.3%;地方财政收入11166万元,同比增长5.3%;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5284万元,其中:教育支出47081万元,同比增长6%;科文卫和社保支出68554万元,同比增长11%;农林水支出42865万元,同比增长38%。政府性基金支出9908万元,同比增长218.7%

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72.14亿元,同比增长19.76%;贷款余额19.79亿元,同比增长15.37%

年末全县有各类保险公司4家,保费收入6805万元,增长17%。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243万元,增长12.6%

八、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2017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6377人;全日制小学73所,在校学生18213人;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289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6%,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建校舍53124平方米,投入16676万元(投入含131所建设、校舍维修等)。

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继续夯实文化强县工作。成功举办了5期“月月喜相逢”文艺演出,县文工团全年在县内外演出132场。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活动,全年送图书下乡20次共11000册,惠及读者4万人次,送电影下乡观众累计41万人次;文化惠民下乡演出122场次,惠及观众6.5万人;县图书馆组织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镇巴”活动,纪念长征胜利81周年展出书画作品100副(件)。组织“三乡”民歌队等15多个民间文化团队,全年共计开展民歌演唱活动400余场次,参与人数累计5万余人次。开展了“最美镇巴”主题摄影、绘画、书法展采风活动。代表汉中市参加2017年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并获大奖。参加了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陕南民歌大赛总决赛,彭光琴、张琪均获得大赛一等奖,荣获“2017年十大陕南民歌手”称号。参加了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春雨工程”陕西文化志愿者扶贫边疆行巡演、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筑梦丝路”演出、陕西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文艺助力,脱贫攻坚”走进基层等义演30多场次;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出席刘德寿散文集《风从巴山来》《班城散记》作品研讨会;第一部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数字电影《陕南往事》完成了在镇巴部分的拍摄任务;音乐舞蹈剧《风从巴山来》代表汉中参加了全省第八届艺术节,获得文华剧目奖等多个奖项,镇巴民歌走进央视、走出国门,刘光朗老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积极配合、全程参与了央视第九、十频道《中国栈道》《汉中栈道》和《汉水汉中》等栏目在我县外景的拍摄采访工作。目前,《汉水汉中》共6集节目已经陆续在央视、市台和我台播出。

“双高双普”达标创建。城关小学、县第二小学、县职中、县中等四个城区教育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27400平方米,总投资5150万元。新建成的城北幼儿园于9月顺利开园,总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城南幼儿园、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选址、可研及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完成了“双高双普”校建项目47所,总建筑面积53124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700万元。举办了镇巴县2017年毅行、镇巴县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第十二届中小学生举重比赛、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学生三人制篮球比赛和第三届幼儿体操比赛。县团参加汉中市第六届运动会,县区组代表获得团体总分198分,排名全市十一县(区)第三位,实现了县区组竞技体育在市运会上竞赛成绩历史性突破;青少年组代表团总分4664.65分,位列山区县第一名,排名全市十一县(区)第五位;夺得金牌29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奖牌总数67枚,位居市运会金牌榜第五,代表团被大会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组建老年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汉中市第三届老年人健身大会,镇巴县幼儿园代表汉中市参加陕西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市区组)幼儿基本体操比赛,获得团体总分三等奖。

加快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全县拥有医院3所,卫生院21个,拥有床位135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数48张;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538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5人,防疫人员数54人 ;农村村级医疗网点286个,其中规范化村卫生室186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361人。 

九、城建、环保

推进“多规合一”,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深度修编。县城实施19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排污管网二期、背街小巷整治、罗黑路改造等项目投入使用,泾洋桥改造、巴山广场和水果市场即将建成,沿山路二期及河滨大桥拓宽改造项目相继开工,苗乡广场立体停车场启动建设,市政功能渐趋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综合改造PPP项目完成了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等前期工作,即将启动建设。县城管理常态化开展,乱挖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城市病”有效缓解,县城及周边建筑垃圾乱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营造了干净、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

镇村面貌持续改善。大力实施畅通、生态、点亮、文体、安居“五大工程”,各个集镇的承载力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建设清洁乡村70个、生态乡村20个、幸福乡村12个、魅力乡村2个,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新型乡村正在加快形成,民俗文化·自然山水风景线建设初具雏形。新建城市社区服务站8个、农村社区室外活动中心15个、室外活动广场8个。

努力改善交通环境。年累计实施公路改(扩)建55.1公里,新(改)建桥梁3101延米,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7%;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74.3公里。“古镇”高速施工辅道基本建成,主线工程全面开工;210国道县城过境段二级公路完成桥梁主体工程,隧道掘进1118米,路基工程有序推进;320省道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完成工可研方案、立项批复等前期工作。

2017年共投入环保建设资金1459.11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61吨,削减17.2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03吨,削减1吨,主要污染物减排率2%,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4%97.9%。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348天,优良率达到95.34%;城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符合二级标准,在全市城镇噪声环境质量评价为“好”,出境水质优于二类标准。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公众安全感满意率93.7%

十、人口、民生和社保

户籍总人口282107人,其中:城镇人口79054人。常住人口248944人,出生率为8.95‰,死亡率为8.46‰,自然增长率为0.4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5%

城镇新增就业157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4,职业技能培训298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48万元。劳务输出69183人,劳务输出创收17.53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低于市上4.0%任务数的控制指标。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6元,增长9.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96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68元,增长8.9%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12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68人,城镇职工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112人、12120人和795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7万人。城市低保人数2564人,发放保障金973万元,农村低保人数14612人,发放保障金4212万元。优抚补助1385人,发放抚恤金1380万元。全县建成养老院6所,床位1070张,年末在院人数1039人;民办养老机构1所,床位60张,年末在院人数30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本公报中数据由统计局、财政局、林业局、经贸局、住建局、交通局、教体局、卫计局、民政局、文广局、人社局、扶贫办等部门以及金融、保险、通讯行业提供。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 人均生产总值等人均指标数据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人口数据为公安年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