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

选择区域:>>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追赶超越、绿色循环、转型升级主基调,全力推动“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更高水平建设“五个镇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实现生产总值6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72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8.51亿元,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26215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2%

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5.98%30.26%43.76%。与2015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1.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高0.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8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8.8亿元,增长4.5%;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16.1亿元,增长6.9%;林业产值2.6亿元,增长2.1%;牧业产值9.4亿元,增长1.4%;渔业产值146万元,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464万元;“猪、药、茶、菜、渔”产业产值17.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60.9%

 

  2016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总量

增速(%

粮食

89981

0.52

油料

11741

0.5

中药材

17775

6.53

茶叶

3366

11.5

蔬菜

122077

6.13

水果

9299

4.1

肉类总产量

万吨

3.12

0.93

其中:猪肉

万吨

2.54

-0.55

奶类

万吨

 

 

其中:牛奶

万吨

 

 

禽蛋

万吨

0.34

3.93

大牲畜年末存栏

万吨

3.66

-0.6

牛年末存栏

万头

3.62

-0.63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28.71

-3.3

羊年末存栏

万头

13.15

-2.36

家禽年末存栏

万只

70.68

-0.46

大牲畜出栏

万吨

1.97

0.93

牛出栏

万头

1.97

0.93

生猪出栏

万头

35.37

-0.27

羊出栏

万只

9.4

1.44

家禽出栏

万只

74.83

-0.25

粮食播种面积58.2849万亩,比上年减少0.0285亩;粮食总产量89981吨,增长0.52%。其中:夏粮38311吨,秋粮51670吨。油料种植面积87328亩,比上年减少277亩。

中药材种植面积142364亩,比上年增加1025亩;茶园面积102269亩;蔬菜种植面积98362亩,增加1868亩;园林水果面积23645亩。

三、工业、能源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68亿元,实现增加值       15.5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23.79%。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完成产值3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实现增加值1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规上工业产销率为99.29%,实现利润7048万元,比上年增长6.69%。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278人,流动资产61121万元。

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4.5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9    %。工业用电量5253.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4.72%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总量

增速(%

原煤

万吨

234.96

-0.82

锰矿石

万吨

9.98

0.30

精制茶

322.9

-20.85

水力发电量

万千瓦时

18503

-7.89

四、投资、建筑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01亿元,比上年增长    22.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5亿元,增长21.4%5000万元以上重大施工项目19个,完成投资11.7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88亿元,比上年下降41.9%;商品房销售面积3.6万平方米,增长0.4%;商品房销售额1.04亿元,下降2.2%

重点项目60个,完成投资41.89亿元,其中:21个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88亿元;18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6.49亿元;21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7.52亿元。

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3.12亿元,增长8.57%;竣工产值3.47亿元,增长16.4%。签订合同金额5.17亿元,增长62.7%。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9.69万元/人。

五、贸易、物价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18亿元,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57亿元,增长1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5.13亿元,增长13.6%,餐饮收入   2.34亿元,增长13.9%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2.3%。八大类中,食品烟酒类上涨4.4%,衣着类上涨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均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9%,交通通信类下降0.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

六、交通、邮电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586公里,其中:四级以上公路里程1288公里,年末全县拥有民用机动车辆16911辆,货运周转量3031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8925.6万人/公里、货运量618.59万吨、客运量598.87万人次。  

实现邮政电信通讯业务总量9627万元,较上年增长   4.27%,全县固定电话总数1.95万门,较上年同期持平,电话普及率6.8/百人;移动电话16.9万部,增长3.1%,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9.5/百人;固定家庭互联网用户22735户,增长22.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总收入17113万元,同比下降8.9%;地方财政收入    10609万元,同比下降5%;财政支出190190万元。其中:教育支出44408万元,同比增长23.9%;科文卫和社保支出61936万元,同比增长33.1%;农林水支出31128万元,同比增长9.2%。政府性基金支出3109万元,同比增长7.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7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8%10.67%,居民现金大幅增加。

年末全县有各类保险公司4家,保费收入5816万元,增长14.1%。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992万元,增长   12.3%

八、教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6620人;全日制小学74所,在校学生18221人;有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141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2%,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建校舍15600平方米,投入6152万元(投入含21所建设、校舍维修等)。

继续夯实文化强县工作。成功举办了6期“月月喜相逢”文艺演出,县文工团全年在县内外演出20场。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活动,全年送图书下乡8次共2500册,惠及读者1.2万人次,送电影下乡2304场次观众累计38.6万人次;文化惠民下乡演出80场次,惠及观众5.1万人;县图书馆组织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镇巴”活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展出书画作品170副(件)。组织“三乡”民歌队等10多个民间文化团队,全年共计开展民歌演唱活动50余场次,参与人数累计6万余人次。开展了“最美镇巴”主题摄影、绘画、书法展采风活动。

积极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全县实施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移民搬迁安置点体育健身工程14个。承办了汉中市第八届百公里毅行活动,举办了《汉水情》杯乒乓球友谊赛、镇巴县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第十一届中小学生举重比赛、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学生三人制篮球比赛,第二届幼儿体操比赛。组队参加汉中市“中航尚街杯”美丽汉中广场健身舞大赛和汉中市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均获得优异成绩。我县青少年运动员在陕西省2016年青少年年度田径、跆拳道、举重、摔跤比赛中,获得单项第一名6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5个,共计20人次进入全省前八名。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柔力球、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拳、健身气功、健身腰鼓、健身舞、健身秧歌舞、健身走、登山、中国象棋等健身活动。

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19.7%,电视覆盖率98.5%,广播覆盖率96.5%。县电视台共播发新闻1561248条,制作播出《巴山风》、《民歌欣赏》28期,摄制《县区要闻》镇巴专版12期。积极配合、全程参与了央视第九、十频道《中国栈道》《汉中栈道》和《汉水汉中》等栏目在我县外景的拍摄采访工作。目前,《汉水汉中》共6集节目已经陆续在央视、市台和我台播出。

加快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县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全县拥有医院8所卫生院21个,拥有床位135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数54张;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145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6人,防疫人员数61人 ;农村村级医疗网点285个,其中规范化村卫生室18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1470人。婴儿死亡率9.4  ‰。

九、城建、环保

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9383万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80余个,建设黑虎梁­——枫谷桥旅游景观工程,续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重大市政工程,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35公里、排水管网35.6公里、公厕12座,实施了黑虎梁上山游步道、安垭梁山体亮化、罗黑路改扩建、苗景源、气象站搬迁、电视塔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项目全面竣工,巴山广场、沿山路二期、周家营南端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增加到4.7平方公里,“山连城、水绕城”的城建思路受到省市肯定,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生态园林县城。

投资3.87亿元全面推进集镇建设。新建集镇安置点51个、美丽乡村118个。渔渡镇实施了人行景观廊桥、河东走廊、槐荫大道、五槐园等建设项目;兴隆镇重点推进潘家岭茶农庄园、袁家桥茶里水街、集镇过境路改造、袁家桥渠化、排污管网、污水沉淀池、垃圾填埋场等建设工程,启动了茅坪、大河、青狮等7个新农村建设,聚力打造“最美茶乡”;杨家河镇对210国道杨家河段10公里过境线进行绿化、亮化和美化,拓宽了拴马岭至贺家山、口泉河道路,新建集镇休闲健身广场3处,配备健身器材130多件,新修集镇移民安置点广场护坡挡墙200米;观音镇全力推进楮河漂流、水上乐园、接待中心、景区牌楼、观云山茶道等建设项目;其他各镇全面加快住房和道路、广场、绿化、亮化、供水、河堤等基础设施和“六个一”工程建设,集镇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积极实施绿水、蓝天、青山、宁静、文旅五大工程,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及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与城镇建设的相互促进。

努力改善交通环境,新建改建公路1000余公里,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6%;每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达到74.3公里,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3公里。210国道县城过境段改线项目开工建设,星子山隧道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列入了省交通厅建设计划。

全年共投入环保建设资金8080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89吨,削减320.3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05吨,削减1吨,主要污染物减排率6.3%,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7.14%98.5%。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340天,优良率达到92.9%;城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符合二级标准,在全市城镇噪声环境质量评价为“好”,出境水质优于二类标准。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公众安全感满意率96.1%

十、人口、民生和社保

户籍总人口28.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4万人。常住人口24.87万人,出生率为2.6‰,死亡率为7.63‰,自然增长率为2.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7.5%

城镇新增就业117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1,职业技能培训19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88万元。劳务输出70300人,劳务输出创收11.57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3元,增长8.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6元,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8元,增长8.7%。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5748人,年工资总额75628万元,其中在岗职工14414人,年工资总额71284万元。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09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299人,城镇职工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087人、12080人和791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8万人。城市低保人数3002人,发放保障金985万元,农村低保人数20186人,发放保障金4186万元。优抚补助226人,发放抚恤金597万元。全县已建成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6所,床位1070张,年末在院人数1043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本公报中数据由统计局、财政局、林业局、经贸局、住建局、交通局、教体局、卫生局、民政局、文广局、人社局、扶贫办等部门以及金融、保险、通讯行业提供。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 人均生产总值等人均指标数据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人口数据为公安年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