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侗族自治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选择区域:>>

玉屏侗族自治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玉屏县统计局

2012年3月31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克服特大干旱和其他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影响,不断深化“兴农、活商、强农”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两加一推”这个主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目标任务。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791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比全市当年平均增速水平15.5%快0.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2.7%,二季度增长17.8%,三季度增长15%,四季度增长17.3%,经济呈明显加快发展态势。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801万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1168万元,比上年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59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4%。与“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比,2011年生产总值是2006年的2.34倍,年均增长12.6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006年的1.55倍、2.61倍、2.42倍,年均增速分别为3.44%、14.3%、14.96%。

 

人均生产总值26094元,净增4929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4511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6.27%(以2011年玉屏县常住人口11.8万人计算),按人民币汇率(2011年末)折合4128.79美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达86.75%,比2006年提高6.71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71.07%提高15.6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19.96:49.89:30.15、2010年的14.9:54.06:31.04变为13.25:55.59:31.16。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比2006年和2010年下降6.71、1.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比2006年和2010年提高5.7、1.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比2006年和2010年提高1.01、0.12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8%、67.5%、30.12%,对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0.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8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依然是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1年,全县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克服了特大旱灾带来的严重影响,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25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34916万元,同比增长0.7%;林业产值3529万元,同比增长35%;牧业产值25561万元,同比增长2.2%;渔业产值2120万元,同比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25万元,同比增长7%。

在工程性占地及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下,粮食及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全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9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941公顷,同比下降11.6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831公顷,下降13.64%;蔬菜播种面积2622公顷,增长2.34%。年末实有茶园(绿茶)面积53.3公顷,比上年增长48.06%,果园面积1724公顷,与上年持平。

由于受干旱影响,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30303吨,下降15.16%,其中:稻谷总产量15066吨,同比下降17.14%;玉米8142吨,同比下降15.49%;薯类(折粮)3857吨,同比下降2.45%;实现油菜籽产量3066吨,下降16.53%;茶叶产量32吨,增长33.33%;水果产量2610吨,增长29.27%。

表1: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0303

-15.16

其中:夏粮

3182

-18.12

秋粮

27121

-14.79

其中:稻谷

15066

-17.14

小麦

176

-24.46

玉米

8142

-15.49

薯类

3857

-2.45

油料

4686

-13.06

其中:花生

1620

-5.64

油菜籽

3066

-16.53

茶叶

31

29.17

水果

2610

29.27

畜牧业、渔业有所发展。全县肉类产量9029吨,比上年增长0.3%,水产品产量1300吨,比上年增长8.3%。

表2:2011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

9029

0.30

其中:猪肉

7523

0.64

羊肉

215

-19.17

牛肉

720

0.98

禽蛋

369.1

-29.83

猪存栏数

56510

2.62

羊存栏数

8808

-43.00

牛存栏数

17206

-1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我县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531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8%,拉动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9.5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老口径,下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增速比去年提高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县属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3.8%,其中玉屏片区同比增长19.5%,大龙片区同比增长32.4%。

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3131万元,比去年增加146117.5万元,是2006年的2.91倍,年均增长23.8 %。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30379.5万元,比去年增加141116万元,是2006年的2.84倍。几大支柱行业生产完成情况为:冶炼行业完成产值238000.5万元,同比增加82371.9万元;电力行业完成172521.6万元,同比增加11504.6万元;化工行业完成106588.8万元,同比增加47828.3万元;建材行业完成 37420.8万元,同比增加4545.8万元,几大行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7.35%、 38.61%、 14.09%、13.74%变为 42.26 %、30.64%、18.93%、6.65%。

表3: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水泥

硅锰

白酒

食用植物油

自来水

电解锰

金属硅

铝锭

发电量

其中:水电

火电

万吨

万千瓦小时

万千瓦小时

万千瓦小时

1131855

64012

548

10143

134.3

14392

32652

11959

399051.35

6623.35

392428

20.89

49.5

0.37

368.28

15.78

-24.21

23.61

-14.77

0.17

-13.84

0.45

由于受电价上涨及市场供求影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县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20家,比上年增加2家,亏损面达52.6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1516.8万元,同比增长121.78%,其中中央企业大龙火电厂由于生产受停炉检修、电煤供应紧张、煤质下降等原因影响,由上年县里主要盈利企业变为县里亏损大户,全年亏损额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的59.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5049.9万元,比去年增长12.29%;实现税金总额21301.7万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应交增值税17900万元,同比增长11.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表现为亏损4201万元,其中县属规模以上企业总表现为盈利2610.5万元,同比增长167.5%。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85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6%,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由上年的8.65%上升到9.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8%,拉动GDP增长1.23  个百分点。全县资质等级内施工单位3个,完成施工产值4680.9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3000万元,同比增长96.35%。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2856万元,比上年增长94.5%;限额以下固定资产投资20144万元,同比增长140.81%。限额以上投资中: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18157万元,增长109.79%;完成更新改造投资66830万元,同比增长67.13%;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61万元,同比下降10.1%;完成其他投资5610万元,同比下降28.2%。

表4: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其中:基本建设

更新改造

房地产开发

其他

限额以下固定资产投资

413000

392856

318157

66830

2261

5610

20144

96.35

94.5

109.79

67.13

-10.10

-28.2

140.81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11年跨县工程投资完成241669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8.52%,比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其中沪混快速铁路玉屏段完成投资135987万元,铜大高速公路玉屏段完成投资105682万元。

城镇建设加快,茅坪新区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新区主干道路基工程基本拉通,舞阳河风雨桥施工进入桥墩浇注,安置房、县医院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旧城改造成效显著,箫笛大道、河滨大道全面完工,县政府片区、火车站小区、现代城小区开发加快推进,新军供站完成主体施工,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1平方公里。

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组建了园区管理机构,完成玉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产业发展规划和大龙循环工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大龙北部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必登高双桥创意产业园、飞凤山科技产业园、大龙众彩港台产业园开工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园区的大力建设和发展为促进我县招商引资和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2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8.97%。从销售单位所在地域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16.2万元,同比增长17.87%;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95.4万元,同比增长20.31%。实现商品销售额(营业额)207831.6万元,同比增长22.22%,商品销售额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126483.5万元,同比增长19.08%;零售业实现75957.8万元,同比增长27.53%;住宿业完成1246.1万元,同比增长22.94%;餐饮业实现4144.2万元,同比增长27.24%。

表5: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镇

乡村

商品销售额(营业额)

其中:批发业

零售业

住宿业

餐饮业

49211.6

26816.2

22395.4

207831.6

126483.5

75957.8

1246.1

4144.2

18.97

17.87

20.31

22.22

19.08

27.53

22.94

27.24

 

市场物价有所上涨。据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年全市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6%,同比上涨了4.6%,其中:食品上涨13.9%、肉禽及制品上涨26.3%、菜类上涨6.0%、烟酒及用品下降0.9%、衣着与上年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工作下降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下降1.3%、交通和通讯上涨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下降3.2%、居住上涨0.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6%。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60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5%。全县公路通车里程746.55公里,比上年增加42.95公里;机动车保有量10500辆,其中:汽车保有量3700辆,摩托车保有量6800辆。全年全社会客运量453.39万人,比上年增长31.12%,旅客周转量5813.93万人人公里,增长44.58%;全社会货运量274.13万吨,增长47.3%,货物周转量6334.55万吨公里,增长50.5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319万元,比上年增长37.5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575万元,比上年增长37.8%;邮政业务总量744万元,比上年增长3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423户,比上年下降12.26%,其中城镇住宅电话4392户,比上年下降21.4%,农村住宅电话5994户,比上年下降21.86%;移动电话用户78180户,比上年增长20.56%;电话普及率60.71部/百人,比上年增加6.47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为9.46部/百人,比上年下降了1.4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1.25部/百人,比上年增加8.1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979户,比上年增长14.66%。

表7:2011年邮电业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邮电业务总量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邮政业务总量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其中:城镇电话用户

农村电话用户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互联网用户

电话普及率

万元

万元

万元

%

8319

7575

744

14423

7778

6645

78180

7979

60.71

37.57

37.8

35

-12.26

-4.72

-52.14

20.56

14.66

11.93

七、旅游与招商引资

旅游业强劲增长。2011年,继续围绕提升县域知名度、开放度,着力打造、整合、提升集萧笛之乡、油茶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和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大元素为一体的“三乡一河”文化旅游品牌,以箫笛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加大村容寨貌整治和城镇综合管理力度,制定出台《新农村建房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文明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加大执法和督促检查力度,“整脏治乱”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城镇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旅游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有力推动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28.48万人次,同比增长33.3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28.21万人次,增长33.36%;接待境外入境旅游人数0.28万人次,增长21.1%。实现旅游总收入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2.36万美元,增长33.26%。

积极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以项目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为主,大力开展全民招商。全年共引进项目65个,签订协议金额 2966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071.68%,实际到位资金304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99%。

表8:2011年招商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招商个数

其中:玉屏片区

大龙片区

协议金额

其中:玉屏片区

大龙片区

实际到位资金

其中:玉屏片区

大龙片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65

40

25

2966340

2708740

257600

304010

142010

162000

150

150

150

1071.68

1490.68

-30.6

147.99

134.38

161.29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1210万元,占行署下达任务的114.16%,超县政府调整任务的0.76%完成任务,比上年增长46.09%,是2006年的 3.01倍,年均增长24.66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21485.7 万元,分别完成行署任务和县政府调整任务的118.71%、104.3%,同比增长42.75%,是2006年的 3.66倍,年均增长29.6%。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13289.6万元,同比增长26.84%,非税收收入为8196.1万元,同比增长79.22%。财政总支出105746.3万元,同比增长41.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8438.2万元,同比增长50.09%。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509.2万元,增长58.3%,教育支出14857万元,增长58.38%,科学技术支出43.1万元,下降87.9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84.1万元,同比增长58.96 %,医疗卫生支出9855万元,增长91.08%,农林水事务支出18930.6万元,增长54.28%.

表9:2011年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财政总收入

41210

46.09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21485.7

42.75

其中:税收收入

13289.6

26.84

非税收收入

8196.1

79.22

财政总支出

105746.3

41.90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

88438.2

50.09

其中:一般公共管理与服务

15509.2

58.30

教育

14857

58.38

科学技术

43.1

-87.93

社会保障和就业

6984.1

58.96

医疗卫生

9855

91.08

节能环保

3197.3

24.77

农林水事务

18930.6

54.28

财政总收入分征收部门看:国税完成18235.2万元,分别占行署和县调整任务的114.69%、98.25%,同比增长42.43%,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4.2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地税部门完成15440.5万元,分别占行署和县调整任务的107.98%、95.19%,同比增长38.05%,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37.47%,比上年下降1.71个百分点;财政部门完成7534.3万元,分别占行署和县调整任务的127.7%、123.11%,同比增长78.4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8.28 %,比上年增长1.21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有所增长。全县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5427万元,同比增长14.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8976万元,同比增长35.47%,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6083万元,同比增长7.97%。

九、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1年全县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达14857万元,同比增长58.38%,增速比上年提高50.6个百分点,“两基”顺利通过“国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继续扎实推进,启动玉中“申示”工作并通过地区初评验收,全县整体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学校11所,其中完中2所,高级中学1所;招生3182人,比上年少400人。其中完中546人,比上年少招生176人,高级中学976人,比上年多招生41人;在校生8383人,其中完中和高级中学分别为1637人、2144人;毕业生2371人,其中完中508人,高级中学976人;有专任教师545人,其中完中和高级中学分别有118人、122人。有小学60所,招生1961人,比上年多3人,在校生11516人,比上年少315人,毕业生2051人,比上年多1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1%,初中入学率为85%,小学教师合格率92.8%,初中教师合格率100%,高中教师合格率为91.54%。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随着“村村通”工程和“农家书屋”的继续推进和完善、县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图书电子阅览室和92座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成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2011年末,全县有文化馆7(站)个、艺术团1个,全年举办(参加)演出30场次;有图书馆1个,年末图书馆藏书有5.1万册;有广播、电视台(站)7个,安装调频广播喇叭50只,与上年持平;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22659座,与上年持平;有线电视用户16214户,比上年增加1014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全年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达9855万元,比上年增长了91.08%,卫生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待遇得到进一步保障和提高,继续深入实施了“降消”项目,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有所提高。2011年,全县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个(其中民营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427人,比上年增加35人,其中:执业医师88人,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107人,卫生机构床位47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位3.1张,比上年增加1张/千人。

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11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1163 人,比上年增长 29.65 %,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2人,比上年增加220人,其中,安排就业困难人员251人,比上年少1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5%,比上年下降0.27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2011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551人(不含中央及省地驻玉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比上年增长5.3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22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221人,比上年增长13.4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0169人,比上年增长6.5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1404人,增长35.52%;参加生育保险3987人,同比增长25.38%。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14037人,参合率达97.8%,24.55万人次获得“新农合”减免补贴,当年费用总支出2495.52万元,资金使用率达95.12%,比上年提高6.56个百分点。

全县有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5个,床位180张,比上年增加1倍。全年接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50790人次,比上年增长0.67%,共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1086万元,比上年增长38.0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84385人次,比上年下降0.13%,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814万元,比上年增长82.03%;全年接受社会捐赠60万元。

城乡医疗救助大力开展,全年实施农村医疗救助8153人次,比上年增加7660人次,救助金额为500.6万元,比上年增长353.03%;城市医疗救助4472人次,比上年增加4339人次,救助金额为146.2万元,比上年增长340.23%。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速度相对平稳。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1528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116人,农业人口120755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4.77%,比上年下降0.32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3.17%,比上年下降1.2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12%,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6%,比上年下降1.4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有所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16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 1214元,比上年增长22.6%。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140元,比上年增长 1.49 %。

据本县农经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75.59元,比上年增长93.06 %,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111.49元,比上年增长36.8%,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6%,比上年下降17.1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碧江区,下同)13642元,比上年增长25.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20.4%。人均消费性支出9385元,增长32.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373元,增长22.5%,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5.9%,比上年降低2.95个百分点。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全年财政对节能环保事业的支出达3197.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4.77%。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49.33吨,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为85.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为91.11%,污水处理率为79%,单位GDP能耗初步核算为比上年下降3.2%。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5起(因消防火灾事故起数与上年不具可比性,故事故总起数中不包括火灾事故数),比上年上升7.15%;死亡11人,与上年持平;伤14人,比上年下降22.23%。其中:工矿商贸事故2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事故13起,死亡9人。火灾事故没有发生,无人员伤亡。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3573人,下降18.67%。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县卫生机构数中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

(5)本公报人口数为公安户籍数,出生、死亡相关数据为计生年报数。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公路里程、公路运输相关数据来自交通局;招商引资相关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局和大龙开发区招商局;电话用户、互联网户数等通信数据来自县几家电信部门综合汇总数据;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邮政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文化体育旅游广播电视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卫生局及农村医疗合作管理局;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救济数据来自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保局(预报数);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其中物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相关指标来自铜仁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