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侗族自治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玉屏侗族自治县统计局

(2024年7月12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按照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0.85亿元,下降5.2%;第三产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7.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8%,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0%,比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217元,比上年增长3.0%。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98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总产值130122万元,增长3.9%;林业总产值21038万元,增长7.2%;牧业总产值54110万元,增长3.3%;渔业总产值6123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28469万元,增长6.0%。

表1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绝对额(万元) 同比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39862 4.3
#农 业 130122 3.9
林 业 21038 7.2
牧 业 54110 3.3
渔 业 6123 3.5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28469 6.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668亩,同比增长15.9%。实现粮食总产量26083吨,增长16.5%。其中,稻谷产量18126吨,增长38.5%;玉米产量4951吨,增长12.5%。油料产量7248吨,增长16.9%;蔬菜产量108188吨,增长6.9%;食用菌产量11785吨,增长24.2%;园林水果产量27792吨,增长11.4%;茶叶产量35吨,增长5.6%。

表2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同比增长(%)
粮食 26083 16.5
#稻谷 18126 38.5
玉米 4951 12.5
油料 7248 16.9
蔬菜 108188 6.9
食用菌 11785 24.2
园林水果 277925 11.4
茶叶 35 5.6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5161吨,同比增长1.7%。其中,猪肉产量13775吨,增长0.8%;牛肉产量819吨,增长1.8%;羊肉产量94吨,增长9.5%;禽肉产量473吨,增长35.2%。禽蛋产量1866吨,增长130.0%。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31678头,下降2.2%。牛存栏10401头,下降4.9%。羊存栏6976只,下降11.8%。家禽存栏410788只,增长55.2%。

表3     2023年主要畜禽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肉类 15161 1.7
#猪肉 13775 0.8
牛肉 819 1.8
羊肉 94 9.5
禽肉 473 35.2
禽蛋 1866 130.0
猪存栏 131678 -2.2
牛存栏 10401 -4.9
羊存栏 6976 -11.8
家禽存栏 410788 5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6.53亿元,比上年下降1.8%,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4.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2%。

全年铁合金产量5.92万吨,同比下降45.5%;水泥98.01万吨,增长25.5%;商品混凝土14.37万立方米,下降29.3%;自来水生产量533.62万立方米,增长4.6%;大米9850.3吨,增长55.6%;精制食用植物油1949.98吨,增长78.0%。

表4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铁合金 万吨 5.92 -45.5
锰矿石原矿 万吨 0.35 -92.5
水泥 万吨 98.01 25.5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4.37 -29.3
自来水 万立方米 533.62 4.6
万双 50.1 -34.4
手提包(袋)、背包 万个 84.52 -53.5
大米 9850.3 55.6
精制食用植物油 1949.98 78.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485.13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营业收入252.16亿元,同比下降8.5%;实现利润总额7.22亿元,同比下降34.4%;实现税金总额2.91亿元,同比下降23.3%。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6.4%。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不含跨县项目)比上年下降25.4%。全年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73个,同比下降1.4%。其中:新开工项目26个,同比下降10.3%;投产项目25个,同比下降34.2%。

从固定资产投资分类来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4.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5.2%。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1.7%,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0%。

表5   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占比

行 业 占比(%)
农、林、牧、渔业 2.2
采矿业 0.1
制造业 76.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7
批发和零售业 2.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5
住宿和餐饮业 0.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8
教育 0.9
卫生和社会工作 0.7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9%。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销售额增长7.2%;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8%;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4.4%;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0%。

据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5%,比上年同期下降0.5%。其中:食品烟酒下降0.7%、衣着下降1.5%、居住与上年同期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2.1%、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2%、医疗保健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4%。

表6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

指标名称 价格指数(%) 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9.5 -0.5
#食品烟酒 99.3 -0.7
衣着 98.5 -1.5
居住 100.0 0.0
生活用品及服务 99.9 -0.1
交通和通信 97.9 -2.1
教育文化和娱乐 99.8 -0.2
医疗保健 101.4 1.4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4 2.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401.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3公里。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43662辆,比上年增长8.2%。其中,汽车保有量24429辆,增长5.2%;摩托车保有量19009辆,增长13.1%。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5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131万元,增长25.0%;邮政业务总量1713万元,增长9.6%;快递业务量完成109.5万件,增长50.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41万户,增长7.8%;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97万户,增长5.0%。

表7     2023年邮电业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邮电业务总量 万元 15844 23.1
#电信业务总量 万元 14131 25.0
邮政业务总量 万元 1713 9.6
快递业务量 万件 109.5 50.0
移动电话用户 万户 15.41 7.8
互联网宽带用户 万户 5.97 5.0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450万元,增长13.9%。其中,税收收入35501万元,增长38.9%。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4833万元,增长2.3%。其中,教育支出45546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科学技术支出1543万元,下降7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765万元,增长18.9%;卫生健康支出14594万元,下降16.8%。

表8     2023年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财政总收入 89284 75.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7450 13.9
#税收收入 35501 38.9
非税收收入 11949 -32.1
财政总支出 365765 0.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64833 2.3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0672 9.6
公共安全 9237 -2.8
教育 45546 0.0
科学技术 1543 -78.8
社会保障和就业 29765 18.9
卫生健康支出 14594 -16.8
节能环保 1946 -55.3
城乡社区事务 18834 7.6
农林水事务 40566 0.0
交通运输 6088 139.7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84096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住户存款695817万元,同比增长9.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09013万元,同比增长23.7%。

 

八、教育、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拥有幼儿园68所,在校生5634人;小学29所,在校生15401人;初中学校5所,在校生7116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938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3118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6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7%,初中升学率达95.0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05%。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9(站)个,艺术团1个,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台(站)9个,广播电视专线625公里,比上年增长13.6%。电视覆盖率为99.3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年末卫生机构病床1349张,卫生技术人员1404人。其中,执业医师372人,执业助理医师447人,注册护士615人。

 

九、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2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691人,增长6.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27人,增长12.0%。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61410人,比上年增长0.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468人,增长5.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937人,增长2.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8789人,增长23.0%。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458人,比上年增长1.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1391人,下降  1.6%;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453人,下降0.7%。

年末全县有社会福利院、乡镇(街道)敬老院3个,床位348张。年末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175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13元,比上年增长8.0%。年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133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072元,比上年增长15.0%。

 

十、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有户籍人口176350人,常住人口14.47万人。户籍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10.76%,比上年上升0.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445人,出生率为8.27‰,上升0.2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50人,死亡率为6.58‰,上升0.7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69‰,下降0.48个千分点。

表9     202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年末户籍人口 176350
#城镇人口 85678
乡村人口 90672
#男性 92677
女性 83673
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 % 110.76
出生率 8.27
死亡率 6.58
自然增长率 1.6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46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工资性收入23474元,下降18.3%;经营净收入10122元,增长47.8%;财产净收入1609元,下降40.0%;转移净收入5741元,增长417.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606元,增长16.4%。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5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9782元,增长22.6%;经营净收入4512元,下降17.1%;财产净收入391元,增长311.2%;转移净收入2960元,增长5.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624元,增长9.5%。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县城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7%,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年末森林覆盖率为55.9%。

全年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下降28.6%,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37.5%。全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0.047,比上年下降37.8%。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表示其中项。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全县卫生机构数中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本公报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数,出生、死亡相关数据为计生年报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县人社局;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相关数据来源于县交通运输局;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等通信数据来源于县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电信部门汇总数据;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源于县邮政局;教育数据来源于县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源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据来源于县卫生健康局;医保数据来源于县医疗保障局;社会服务、低保救济数据来源于县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源于市生态环境局玉屏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县应急局;物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相关指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源于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