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选择区域:>>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面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德清、和谐德清”的目标,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使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县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县城、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2008年度浙江新魅力之城、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首批省级生态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通过了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

 

综 合

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44623元,按2008年的年平均汇率计算达6425美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构成基本稳定。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工业增加值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三次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61.8%、29.5%;三次产业的结构为7.9:62.5:29.6。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三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保持两位数增长,比上年分别增长17.7%、17.5%和17.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教育支出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科学技术支出0.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环境保护支出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9%,农林水事务支出1.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农业和农村

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种植业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林业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畜牧业9.2亿元,比上年增长9.1%;渔业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肉类总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长11.6%,禽蛋和奶类总产量达1.6万吨和0.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0和113.0%;生猪存栏数32.8万头,比上年增长4.5%。农作物播种面积10.4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1.5万亩,比上年增长2.8%,粮食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8%;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比上年下降5.0%。

农村。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杨墩村的种子种苗项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恒星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项目、“三沼”综合利用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白彪村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等全面完成。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建设,全年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个、5.8万亩,申报有机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55个,推荐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2个。目前通过认证有机茶2只、无公害农产品29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0余起。8只茶叶产品获宁波茶博会暨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清溪花鳖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农业企业扩容提质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年新注册成立农业企业57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5家、县级12家。农业接轨上海、融入杭州的六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6.4亿元,同比增长23.7 %,比去年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产值221.0亿元、245.4亿元,同比依次增长18.6%和28.8%。私营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实现产值161.2亿元,同比增长30.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7.0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减缓,产值增幅分别回落纺织业3.9个百分点、造纸及纸制品业8.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9个百分点、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好,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22.7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1 %,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6.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全县6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利税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利润总额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为256.7分。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3.3%,资本保值增值率124.5%,资产负债率54.4%,流动资产周转率2.5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4.5%,产品销售率96.6%,亏损率5.2%,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去年的106709元/人增至131765元/人。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从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7亿元,比上年下降15.2%,第二产业投资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从投资构成看,工业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投资额分别达到55.1亿元和15.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8%和40.9%,增幅分别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9个百分点和20.0百分点。千万元以上项目平均规模由2007年的5860万元扩大到2008年的7109万元。

房地产业。2008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商品房施工面积15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商品房销售面积4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3%,商品房空置面积2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

国内贸易和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增幅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零售额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69.3%,家用电器音响器材类增长23.8%,粮油类增长17.1%,肉禽蛋类增长35.2%,服装类增长1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4.4%,化妆品类增长17.7%。年末全县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2个,实现商品交易额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德清农贸城、武康泰源农贸市场、新市仙潭市场、浙北毛竹市场、南方家园商城、卢球商贸中心、佳得利自行车电动车交易中心7个亿元市场成交额达26.7亿元,占市场总成交额的63.1%。

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8亿元,比上年增长38.0%。接待国内游客40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0%,接待入境游客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0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0%。全力推进景区建设,实施下渚湖湿地风景区、西部生态旅游区、龙泉山庄等14个项目,“一核两翼”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同时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充分彰显“名山、湿地、古镇”品牌效应。围绕“中国奥运旅游年”主题,主攻沪杭和长三角市场,实现与沪杭及长三角旅游市场区域合作。2008年成功召开杭州都市经济圈旅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为杭嘉湖绍四城市旅游合作发展新的起点;与上海市宝山区旅游局签订《关于加强双方旅游交流协议书》;开通与上海、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合作的旅游周末班车;推出“杭州市民卡德清优惠游”活动,仅“十一”黄金周就有近三千杭州市民使用市民卡。实行行内互动,组织杭州市民和高校师生参加“'2008迎奥运千人健康游”;成功承办“宁杭生态之旅”自驾游德清行活动,来自南京和无锡500多名自驾游客游览德清景区;先后组织“南京社区、高校干部游德清”、“长三角地区地市晚报总编德清行”等活动,提高德清旅游市场占有率。

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4%,其中进口总额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出口总额1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5%。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1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9%;加工贸易 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出口总额中,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全年机电产品出口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纺织服装、竹木制品出口占比已从去年的33.8%下降到28.3%。出口国别和地区中,对欧盟、美国的出口总额分别达到3.7亿美元和2.1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6.6%和20.3%,两大主体市场出口份额仍占48.9%;对日本出口增长27.9%,对英国出口增长115.0%。

利用外资。全县共办理外资项目76项,总投资5.5亿美元,其中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项,办理增资项目38项;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全年新批外资项目创近年来新低,比上年减少23项。增资扩股成为今年利用外资工作的亮点,全年办理增资项目38项,新增总投资2.3亿美元,新增合同外资1.5亿美元,新增实到外资4080万美元,均比去年大幅增加。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完成增加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2.9%。重大交通基础建设继续推进,全年全县完成交通建设项目投资8.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5.4亿元。融杭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杭州“二绕”高速公路正式将我县圈进;2008年1月18日,顺利开通德杭公交客运线路,进一步推进了我县零距离接轨杭州的步伐。新五公路、下仁公路、杨禹公路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全社会运输量保持稳定,全年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4.5亿人次和15.3亿吨公里,均和上年基本持平。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为20182辆,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达14892辆,比上年增长15.2%,增加1965辆。

邮电业。全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91672户,移动电话用户313408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0.7%和下降2.2%;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48583户,比上年增长23.3%。电话普及率年末为118.3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44.9部/百人,移动电话73.4部/百人。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比年初增加32.5亿元,其中因股市持续低迷,大量资金向银行回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上扬,年末达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比年初增加20.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比年初增加26.9亿元,同比多增8.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31.6亿元,比年初增加3.2亿元;农业贷款17.5亿元,比年初增加3.9亿元;个人消费类贷款19.2亿元,比年初增加3.8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5.9亿元。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

保险。全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4.3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寿险保费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各类赔款给付1.3亿元,比上年增长93.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人寿险赔付金额567万元,比上年增长11.8%。

教育和科技

教育。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5655人,专职教师1631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6024人,专职教师312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28980人,专职教师1469人;幼儿园405班,在园幼儿10603人,教职工数920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5.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8%,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8.8%。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全县总上线人数达3774人,文理科1-3批本科上线人数为1856人,本科万人人口上线率连续5年超全省平均水平,本科上线率达到53.3%。我县上重点分数线人数为345人,重点上线率连续4年超全省平均水平。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学生、学校、企业和行业互惠互利共赢得良好机制,全年组织预备劳动力技能培训15期,培训474人次,为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开展技能培训17000人次。

科技。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获得省科技成果奖1项、市科技成果奖2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262件,授权量719件,比上年分别增长51.1%和83.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5件,比上年增长66.7%。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45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9项。2008年已认定或列项达139项,其中:新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7项、新列国家火炬计划24项、新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5项、新列2008年度省级重点科技计划10项、新列省级高新技术产品8项、新列省级新产品73项、新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1项、新列省农业转化资金项目1项。新增“驰名商标”5件,累计12件;新增浙江名牌13件,累计30件;累计中国名牌4件;新增“著名商标”10件,累计113件。2008年共抽查产品65种229批次,合格率为92.1%。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博物馆1个,文物保护单位65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书量15.8万册,报刊藏量1.6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15.2万人次,流通图书12.7万册次。全年共引进高雅艺术演出100场,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61场,组织基层文化活动916场,开展电影下乡放映2028场次。成功举办“中海联”杯第八届浙北乾龙灯会、第十届中国德清新市蚕花庙会、三合防风文化节、武康欢乐市民节等群众活动。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全覆盖,其中数字电视18200户。电视、广播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0%,广播电台每日平均播音时间16小时30分,电视台平均每周自制节目播出时间119小时。

卫生。年末全县实有病床1479张,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01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786人,注册护士560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5张、4.9人、1.8人和1.3人。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128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31.0万人,参加率达97.4%,人均筹资水平从2007年的87元增加到2008年的112元。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6.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0‰。

体育。承办了全国武术兰拳比赛,同时又举办了县第十届运动会。2008年,我县运动健儿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共获得金牌11枚,银牌15枚,铜牌3枚。以“奥运来了”为契机,抓住“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年共组织大型群体活动十余次,有以奥运为主题的“迎奥运、我参与、我快乐”广场木兰展示活动,“绿城杯”走向健康、喜迎奥运万人长走大会,“欢呼圣火到达北京”沿街表演,“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集体签名活动,“喜迎圣火”篮球比赛,“与奥运同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千校万班篮球赛,庆“六一”红领巾迎奥运快乐健身活动,全民健身、百姓迎奥运首届社区运动会,有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全民健身万人健步等等,参加活动人数达3万人。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4.3亿元。行政中心土建主体已全部结顶;城南、城西加州、丰桥拆迁安置小区房屋已全部结顶;城南污水处理工程、体育中心二期完善工程、德清大道两侧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乾元10万吨/日水厂工程均已开工建设。人防中心及文化中心、商检大楼、丰桥港改造、余英溪三期改造、塔山森林公园等新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环境保护。2008年全县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分别下降4.0%和0.8%;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8.0%和97.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上年的79.0%提高到今年的81.6%;地表水质达标率37.5%;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9。年末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7%。全县有10个乡镇已先后通过环保部验收,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8年4月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11个省级生态县(市、区)之一。

人口、就业、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县总户数13.5万户,户籍人口42.7万人,比上年增加末1522人。人口出生率6.2‰,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0.7‰。

劳动就业。全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7.4万人,新增就业人数1.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00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219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成功举办了春秋两季劳动力交流大会、10场人力资源市场月市和两场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服务企业专场人力资源招聘会”和“人才、劳动力招聘会”。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和人力资源网,为7000余名求职人员提供求职登记服务。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比上年增长15.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40元,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144元,增长9.0%,恩格尔系数为35.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253元,增长21.0%,恩格尔系数为35.8%。年末城镇居民家庭住房人均建筑面积35.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建筑面积68.0平方米。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8.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9.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0.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7.7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净增1.3万人、3.2万人、3.0万人、1.9万人和1.6万人。全年共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2.7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646.9万元。顺利实施第二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门诊实行了零起付报销,报销额度上调了5%,住院报销比例上调10%,全县第二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累计达到了4.8万人。年末住房公积金正常缴存人数达到2.5万人,比上年增加2986人;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1亿元。

社会福利。年末全县拥有各类福利机构14个,床位1713张。全县享受低保人数6506人,共发放低保金736万元。城镇低保标准从原来的250元/月.人调整到280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从原来的150元/月.人调整到170元/月.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99.3%,年供养标准达到5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