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选择区域:>>

201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紧紧围绕“抓转型、强发展,惠民生、促稳定,夯基础、重保障”工作主线,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全县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综  合

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9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4743元,折合10024美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3∶58.2∶34.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提升,2011年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8:1,收入差距比上年缩小0.04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工艺和设备。2011年,全县实施节能技改项目26个,总投入3.2亿元,年节能达6.4万吨标煤。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2011年,全县实施减排项目31个,总投入2.2亿元。全年整治印染企业18家,着力削减水污染物和废气污染物。通过“海久事件”的处置,加强全县重金属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和钟管工业功能区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关停3家蓄电池企业、15家化工企业。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1.6万亩外荡珍珠养殖清理。

农业农村

农业。2011年,全县加快“3830”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增省级创建点15个;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完成总投资1446万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种植业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林业6.0亿元,比上年增长0.7%;牧业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0%;渔业10.0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9.3万亩,比上年增长2.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4万亩,比上年下降0.1%,粮食产量9.7万吨,比上年下降0.1%;蔬菜播种面积4.8万亩,比上年增长15.7%。肉类总产量5.9万吨,比上年增长4.8%,禽蛋总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17.3%,奶类总产量0.3万吨,比上年增长2.5%;生猪存栏数53.5万头,比上年增长10.6%。

农村。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全县共购置各类补贴农机具5218台(套),完成水稻机插面积2.0万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壮大,全年新增县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总量达到100家;新增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总量达到27家。农业龙头企业队伍稳步扩大,全年新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总量达到100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总量达到26家。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创品牌,新增绿色食品7只,无公害农产品58只。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1年,新建乡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1家、综合福利中心11家,已累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132家。“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被列为浙江省2011年度十大民生工程首位。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荣获“2011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以“和美家园”为抓手,结合大平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村庄集聚。2011年,在中心村和安置小区实施建房的农房达4287户,占建房总数的67.8%。全面启动7个省级中心村培育项目,完成投入0.6亿元。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565家,共实现产值65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重工业完成产值4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工业产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4%;集体工业产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股份制工业产值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三资”企业产值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私营企业产值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企业效益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实现利税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实现利润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企业亏损面6.7%,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亿元。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十一项评价考核”得分为281.7(分),比上年提高32.6分。 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2011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其中,装备制造业、装饰建材、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5.7亿元、17.5亿元和19.4亿元,增速分别为16.2%、17.8%和11.3%,分别超过全县平均水平7.7百分点、2.3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竣工产值38.9亿元,比上年增长72.1%,竣工率达43.4%;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21.9万元/人,比上年增长6.5%。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3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5.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工业性投入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全县现有固定资产统计项目共计570个,其中农业投资项目28个、工业性项目32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73个。分产业看,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完成投资2.1亿元、86.2亿元、52.3亿元,占比分别为1.5%、61.3%、37.2%。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一批专项规划引领下,一大批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塔山森林公园一期、余英溪三期和“数字德清”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相继建成,体育中心、人防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已近尾声,城东新区一批地标性建筑开工兴建,宁杭铁路德清段及站场配套工程、德清大道东延、杨禹公路二期改造工程等交通项目顺利推进。高标准推进“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完成16个创建村和“一高三线”景观线建设,落实建设用地597.2亩,集聚农户533户。完成全县112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修编,基本实现规划层面的“两规合一”。

房地产。201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7.3亿元,比上年增长50.2%。商品房施工面积23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3%。商品房销售面积45.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1.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3%。商品房销售额2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商品房待售面积1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1%。

国内贸易和旅游

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5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2%。

热点商品销售旺盛。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消费品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2.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2%;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84.9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日用品类零售额176.5万元,比上年增长36.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380.3万元,比上年增长30.3%。

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接待国内游客70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接待入境游客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72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实现旅游门票收入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旅游市场稳步拓展,成功举办了德清 “吉祥三宝”迎新年、第二届德清•莫干山国际休闲旅游节、2011“捷安特”杯莫干山单车嘉年华暨山地&公路双日赛、德清“洋家乐”与低碳休闲旅游论坛等活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逐步形成西部以环莫干山区块“休闲、运动、养生”为特色,东部以品尝“三味”美食为主的2条农家乐精品特色线。品牌创建成果丰硕。杨墩休闲农庄3A级景区创建已通过市旅游局验收;完成三合乡、莫干山仙潭村、雷甸杨墩村省旅游强镇、特色旅游村复核工作;开展浙江省“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创建工作,申报省旅游特色经营户20家,劳岭、五四村创建为市农家乐特色村。

对 外 经 济

对外贸易。2011年,全县进出口总额1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出口1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0%;进口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机械电子产品出口额为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2.8%,比上年增长52.9%。休闲文化产品出口额为2.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7.5%,比上年增长45.4%。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为4.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6.5%,比上年增长25.8%。四大传统出口市场均实现增长,对东盟、日、美和欧盟出口分别增长50.8%、39.5%、35.9%和29.4%,占出口总额的67.5%。

利用外资。2011年,全县新批外资项目57个,完成合同外资3.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实际到位外资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大好高”项目质量实现突破,成功引进世界知名500强企业微软公司投资的淡竹软件园项目、央企北京蓝天航空科技投资的飞行模拟器项目、以及通航产业的浙江通航航空产业基地项目等,为德清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IT软件产业和通航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交通运输业。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398万人,比上年增长2.6%,货物运输量2212万吨,比上年增长6.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和货物运输周转量分别达4.2亿人公里和19.6亿吨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里程1114.3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3.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4万辆,年净增7898辆,比上年增长22.1%,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6万辆,年净增7391辆,比上年增长25.5%。年末摩托车拥有量12.9万辆,比上年下降6.7%。

邮政电信业。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4.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3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9.3万户,比上年末净增4.4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9.4万户,新增0.4万户。

财政、金融及保险业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四大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全年分别实现4.5亿元、5.8亿元、3.0亿元和1.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9%、21.5%、22.7%和62.3%。财政支出规模扩大,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一般预算支出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住房保障支出67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07.9%;城乡社区事务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7%;科学技术85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5%;国防28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6%;教育支出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1%;农林水事务支出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8%;公共安全支出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5%;医疗卫生支出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2%。

金融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比年初增加49.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比年初增加19.9亿元;企业存款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6%,比年初增加26.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比年初增加39.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94.0亿元,比年初增加7.3亿元,其中个人消费类贷款39.1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增长。全年保费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财产险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寿险收入2.9亿元,比上年下降11.6%。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产出大幅度提升,全年申请专利1669件,其中发明专利421件;专利授权1320件,比上年增长9.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6件,比上年增长117.1%。全年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作。2011年,全县共申报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3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4家;新列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6家,正在公示3家。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磊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分别于今年2月、10月成功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目前我县上市企业数列全省县区第10位。

加快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2011年,德清县被认定为木质装饰新材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被列入“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县域自主创新水平又有新提升。2011年,全县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9项,新列国家创新基金5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5项,新列省级新产品114项。

教育。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4160人,专职教师1743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7984人,专职教师303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26015人,专职教师1400人;幼儿园404班,在园幼儿12472人,教职工数1151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9.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0%,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99.0%。

“有效教学”持续提高教学质量,2011年高考,本科重点万人人口上线率列全市第一,连续八年超全省平均水平。253位职校学生参加省高职招生考试,上线率99.2%,超省平均15个百分点。“质量监测”关注学生素质发展。试点学校从初始的武康镇7所学校扩大到三大镇的11所学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德清县被评为2010年度浙江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项目最佳推进奖,县实验学校获最佳集体奖。省教育厅教研室确定逸夫小学、实验学校、武康英溪小学、德清二中四所学校入选浙江省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学校。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博物馆2个,文物保护单位87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书量20.3万册。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提升。2011年,全县共创建12个特色文化村,完成96个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新增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个、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9个。继续组织大规模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送戏下乡600场次,送电影2028场次,送书下乡1.8万册。积极扶持农村“种文化”活动,举办“欢乐德清”系列群众文化活动922场,文化走亲62场。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8.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5.9万户,广播电台每日自办节目平均播音时间16小时50分,电视台平均每周自制节目播出时间111小时。

卫生。全县实行合作医疗或者医疗保险的村数达到151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3.2万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73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1285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2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963人,注册护士777人,卫生防疫人员59人。2011年孕产妇分娩比例为100.0%,5岁以下婴儿死亡率5.91‰。

体育。全年县以上体委系统举办运动会10场,在省以上运动会共获金牌14枚、银牌18、铜牌15枚。全民健身氛围浓厚,2011年成功举办县首届残疾人运动会、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千人木兰拳展示活动等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近50余次。竞技训练收效明显,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4枚金牌1枚铜牌,实现历史性突破;参加湖州市第七届运动会夺得65.5枚金牌、67枚银牌及61枚铜牌。

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环境保护。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6亿元,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8.8%、98.5%、100.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58.0%,比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监测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达标(API<100)天数达到350天,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5。

社会安全。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245件、死亡66人、直接经济损失610.2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3.5%、2.9%,直接经济损失上升0.2%。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数201件、死亡52人、直接经济损失39.3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4.3%、3.7%和6.1%。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县总户数13.7万户,户籍人口4316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558人。人口出生率7.39‰,人口死亡率6.44‰,人口自然增长率0.95‰。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0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776元,比上年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963元,比上年增长6.4%,恩格尔系数为35.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747元,比上年增长2.4%,恩格尔系数为35.8。年末城镇居民家庭住房人均建筑面积4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建筑面积71.2平方米。加快推进住房保障,新增廉租住房100户,累计廉租住户达610户。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16.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1.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3.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0.1万人。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保持就业局势稳定。2011年城市登记失业率为3.5%,与上年持平。全年共引进、开发了60个创业项目,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创业项目展示洽谈会。农村低保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基数归零、动态归零”。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完成1.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平均每人每月增资176元。

社会福利。年末全县拥有各类福利机构16个,床位2343张。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576户,发放低保金额273.7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2138户,发放低保金额880.4万元。城镇低保标准从原来的360元/月.人调整到425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从原来的220元/月.人调整到320元/月.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