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20七人普

选择区域:>>

根据清涧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县人口总量、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情况公布如下:

一、人口总量。全县常住人口11564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893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3293人,下降10.31%,年平均增长率为-1.08%。我县常住人口总量在全市排名第十位,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占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二、户别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0634户,集体户980户,家庭户人口为106589人,集体户人口为905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11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72人。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县农村地区劳务输出人口增加,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多;二是年轻人更愿意独立居住,独人独户和二人户增加。

三、人口地区分布。全县9个镇中,常住人口超过6万人的镇有1个,在8千人至1万人之间的镇有3个,8千人以下的镇有5个。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五位的镇合计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为82.11%。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县9个镇中,仅有宽州镇常住人口增加了10684人。其余各镇均为减少:解家沟镇减少6964人、玉家河镇减少4196人、高杰村镇减少3535人、李家塔镇减少1767人、石咀驿镇减少2446人、下廿里铺镇减少2078人、折家坪镇减少1572人、店则沟镇减少1419人。

全县9个镇中,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宽州镇常住人口所占比重上升13.74%,其余各镇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均下降:石咀驿镇下降1.11%,折家坪镇下降0.51%,玉家河镇下降2.67%,高杰村镇下降2.38%,李家塔镇下降0.85%,店则沟镇下降0.71%,解家沟镇下降4.65%,下廿里铺镇下降0.85%。我县人口向经济发展较快城镇流动的趋势明显。

四、性别构成。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1515人,占53.19%;女性人口为54130人,占46.81%。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3.6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65相比,上升3.99。其中,宽州镇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5.72,处于全县最低,再次为折家坪镇,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12.41,其余各镇常住人口性别比均超120,解家沟镇达到了128.23,为全县各镇最高。总体而言,我县总人口性别比依然偏高,性别结构有待改善。

五、年龄构成。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8555人,占16.04%;15-59岁人口为64927人,占56.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32163人,占27.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402人,占19.3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6.1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5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28个百分点。我县人口年龄结构“两头扩大中间缩小”,少儿人口占比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赡养压力逐步加大。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309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500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343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642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948人上升为9779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16人下降为11674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7619人下降为30562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0060人上升为31500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县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00年增至8.36年。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14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317人,文盲率由8.89%下降至8.77%。我县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人口素质有一定提高,说明我县率先在全省开展15年免费教育,全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大力推进“教育强县”、“人才强县”政策,取了得明显成效。

七、城乡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9038人,占42.4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6607人,占57.6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499人,乡村人口减少23792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2.51个百分点。10年来我县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镇、城市流动趋势明显。

八、流动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2979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6475人,增长123.70%。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