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各级各部门加强生产调度,积极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取得新进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5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2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83.64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01.95亿元,增长14.3%。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0%、33.3%和40.7%。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8%、37.2%和52.0%。全州人均生产总值6234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913美元。

据凯里市城市物价抽样调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4.5%。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5.3%,服务项目价格下降2.0%。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下降4.6%,居住价格下降5.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5%,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2.1%,衣着价格下降12.3%,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1%。

全州财税收入达到3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财政总收入完成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财政支出10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表1:财政收支情况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部财税收入(亿元)
31.59
21.4
财政总收入(亿元)
28.82
21.5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7.43
26.9
(1)税收收入
13.03
26.5
(2)非税收入
4.40
28.1
全部财政支出(亿元)
106.73
19.3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18.14
6.5
农林水事务
16.45
20.0
教育
24.10
3.0
医疗卫生
8.70
27.7
社会保障和就业
12.69
55.3
全州国税收入共计入库10.7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地税收入共计入库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7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5%;油菜籽种植面积4.8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3%;烤烟种植面积0.9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8%;蔬菜种植面积7.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3%;药材种植面积0.7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绿肥播种面积4.8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0%;年末茶园面积1.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1.2%;年末果园面积3.0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7.66万吨,比上年增长2.2%,主要经济作物油料、烤烟产量较大增长。

表2:主要农产品产量(吨)
农 产 品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476598
2.2
其中:夏粮
200057
8.3
秋粮
1276541
1.3
棉 花
768
7.6
油 料
71837
18.8
其中:油菜籽
60051
24.2
麻 类
30
-62.0
糖 料
12923
-56.9
烤 烟
17903
14.9
茶 叶
4302
4.6
水 果
118841
0.8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5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5.5%。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32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20万公顷。完成中幼林抚育面积3.31万公顷。主要林产品生漆、棕片、板栗、核桃、银杏产量比上年增加;油桐籽、油茶籽、五倍籽、松脂、乌桕籽、竹笋片、花椒产量不同程度下降,木材采伐量减少。
表3 :主要林业产品产量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 漆(吨)
267
0.8
油 桐 籽(吨)
7999
-13.8
油 茶 籽(吨)
5765
-5.3
乌 桕 籽(吨)
289
-2.0
五 倍 籽(吨)
226
-1.3
棕 片(吨)
309
6.6
松 脂(吨)
6071
-6.6
竹 笋 片(吨)
1154
-0.2
核 桃(吨)
742
200.4
板 栗(吨)
1517
0.6
银 杏(吨)
70
37.3
花 椒(吨)
470
-9.4
木材砍伐(万立方米)
86.25
-6.6
肉类总产量16.18万吨,比上年增长8.4%。牛出栏11.74万头,比上年增长6.0%;生猪出栏168.83万头,比上年增长9.0%;羊出栏15.20万只,比上年增长15.7%。
表4: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发展情况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万吨)
16.18
8.4
其中:猪肉
12.69
8.4
牛肉
1.37
6.1
羊肉
0.25
15.3
牛 奶(吨)
872
-0.3
禽 蛋(吨)
9783
5.3
牛年末存栏(万头)
72.59
1.8
猪年末存栏(万头)
181.49
2.3
羊年末存栏(万只)
29.74
36.4
全年水产品产量1.97万吨,比上年增长9.1%。
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78万公顷。其中:当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4万公顷。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27平方公里。全年解决50.2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191.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7%。全州有大中型拖拉机8376台,比上年增长8.2%;小型拖拉机3068台,比上年增长6.1%。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5.52万千瓦。农用水泵14042台。农用运输车5901台。
全年实施政府扶贫项目1615个,财政扶贫资金1.62亿元。全年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75个。其中,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7个,州办试点村4个,县市办试点村15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6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1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9.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4.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炭采选、非金属矿物制造、木材加工六大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16亿元,占86.4%。与上年相比,在21个行业中14增7减。其中,木材加工业增长6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3.7%,黑色金属冶炼业增长44.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1.0%,饮料制造业增长3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3.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7.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65.5%,有色金属冶炼业下降22.5%,金属制品业下降11.1%,电力行业下降4.8%,医药制造业下降10.5%,纺织业下降9.7%。

表5: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166.05
-9.0
发电量(亿度)
46.16
-23.1
饮料酒(千升)
4436
87.9
纱(万吨)
0.53
7.6
布(万米)
1262
-1.7
人造板(万立方米)
55.59
55.2
水泥(万吨)
155.24
33.4
铁合金(万吨)
40.27
47.7
工业硅(万吨)
10.97
-11.7
氧化铝(万吨)
3.92
-33.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7.33亿元,比上年下降4.4%。实现利税总额2.19亿元,比上年下降52.9%。2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14户,亏损面为41.2%。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3.3%,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4%,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6%;资产负债率84.9%。
全社会建筑增加值完成2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9.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9%;税金总额为0.71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1.09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8.97亿元,比年增长18.5%。

表6:分行业全州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195.06
43.0
第一产业
3.78
76.6
第二产业
37.12
-27.1
其中:制造业
15.09
22.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7.49
-51.3
第三产业
154.16
85.0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0.81
106.8
其中:公路
100.6.
104.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97
-44.0
批发和零售业
0.85
43.8
住宿和餐饮业
0.29
-37.5
金融业
0.16
64.4
房地产业
28.32
70.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32
75.5
教育
3.03
23.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54
119.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32
54.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34
39.4
全州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63万吨/年,生铁3.46万吨/年,铁合金2.4折标吨/年,锌冶炼120吨/年,水泥169万吨/年,石墨及碳素制品4000吨/年,水力发电6.26万千瓦,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82万吨/日,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2万吨/日。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
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6938公里。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15957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6%,旅客周转量36248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9%。
年末全州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1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5063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22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36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39.13亿元。邮政主营业务收入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年本地局用交换机容量36.39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29万户。固定电话年末用户44.57万户,比上年下降14.3%。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3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5.36万户,小灵通用户3.13万户,公用电话2.7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6.9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4.9部/百人。互联网户数9.3万户,比上年增长39.8%。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他行业零售额1.3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县城消费品零售额3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4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0.6%。其中:出口295万美元,进口154万美元。全年全州共签订项目合同179个,比上年减少7个;实施项目合同161个,比上年增加4个。协议合同资金124.28亿元,实际到位39.85亿元。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全州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共计8.7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0.9%。其中,外国人6.40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3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391.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
八、金融
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7.28亿元,比年初增长1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49亿元,比年初增长19.0%。全部贷款余额232.99亿元,比年初增长26.2%。

表7: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绝对数
比年初增长(%)
全部存款余额(亿元)
367.28
19.9
其中:国家银行存款
172.64
11.7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22.49
19.0
全部贷款余额(亿元)
232.99
26.2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
101.73
20.2
其中:短期贷款
80.14
28.2
其中:工业贷款
0.12
-51.0
农业贷款
52.90
22.6
中长期贷款
151.74
25.1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3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73亿元,人身保险费收入2.65亿元。全州赔款支出0.37亿元,比上年下降85.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0.24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0.13亿元。
九、教育和科技
全州有高等教育学校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招生3023人,在校学生7367人,毕业生1662人;高等专科学校2所,招生4094人,在校学生11989人,毕业生2624人。普通中学278所,招生99475人,在校学生274635人,毕业生8414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8所,招生17266人,在校学生36967人,毕业生6061人。普通小学1476所,招生64188人,在校学生427431人,毕业生764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幼儿园262所,在园幼儿75310人。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年扫除文盲2.54万人。全州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学生人数为8099人,录取专科学生人数为7711人,中职单报高职录取专科学生人数为373人,录取中专26558人。
全年获得国家、省科技项目54项。其中:省星火项目12项,农业攻关项目7项,社会发展项目3项,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3项,科技特派员续建项目8项,省知识产权项目5项。现有专利339项,注册商标771件,其它商标594件。全年共安排州级科技项目32项,资金105万元。其中,中药项目5项;其他科技项目27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共有文化馆16个,从业人员303人;公共图书馆17个,从业人员306人;博物馆(纪念馆)15个,从业人员747人;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保护机构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17个,文化艺术科技机构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侗族大歌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水鼓舞》夺得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文舞”总决赛第一名,“一会两节”取得圆满成功。全年出版杂志4.08万册,出版报纸947.64万份。年末全州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7个,全州馆藏全宗2043个,馆藏档案卷数678405卷;其中,开放档案全宗1338个,开放馆藏档案卷数305519卷。年末全州电视转播发射台17个,全州电视综合覆盖率94.41%,广播综合覆盖率78.56%。全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5.8万户。
全州拥有卫生机构652个。其中,医院45个,乡镇卫生院20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卫生监督所17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31个,采供血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11个。全州实有医院病床9762张;卫生技术人员10691人。其中,执业医师3080人,执业助理医师1207人,注册护士2890人,药师(士)362人,检验师366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州向省输送优秀苗子32人。全年销售电脑体育彩票5.96亿元。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85个。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3.7‰,死亡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3‰。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402.41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14.0万人,女性188.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51万人。其中,苗族 169.07万人,侗族127.64万人。
表8:常住人口及构成情况
绝对数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402.41
100.0
其中:城镇
102.9
25.6
乡村
299.51
74.4
其中:男性
214.0
53.2
女性
188.41
46.8
据凯里市城市居民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5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4%;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82元, 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9%,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717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2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8%,比上年减少6.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


表9: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品
城镇
农村
彩色电视机(台)
124
92.3
电冰箱(台)
97
25.2
洗衣机(台)
93
19.5
照像机(台)
21
1.8
热水器(台)
64
3.5
固定电话(部)
68
57.5
移动电话(部)
185
98.1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6.81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4.20平方米。
十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262.41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全州实现新增就业1587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32人,“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452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43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3%。
表10:从业人员情况
绝对数
构成(%)
从业人员(万人)
262.41
100.0
其中:城镇
38.5
14.7
其中:第一产业
136.15
51.9
第二产业
18.72
7.1
第三产业
44.93
17.1
其他(含外出务工人员)
62.61
23.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万人)
1.1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4.33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29万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2.98万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3.44亿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4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75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0.8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1万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州参合人数达到320.5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7%。全年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3.1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25亿元,省级1.09亿元,州县财政0.19亿元,个人自付0.59亿元。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3.1亿元。全年政府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78万人,发放金额0.86亿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42万人,发放金额3.31亿元。
全州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9个,社区服务中心9个;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0所,有床位1185张,收养人数566人,发放金额237.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405人,金额6675.5万元。本年接受社会捐赠人员达92148人,接受社会捐赠金额40.8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6亿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州县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43个,实有人数217人。其中,环境监测站9个,环境监测人员48人;监察机构17个,监察人员74人。全州自然保护区(点)23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州级保护区9个,县级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5126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7.4%。有风景名胜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
全年COD排放量为1.65万吨,比上年上升0.2%;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7万吨,比上年下降13.8%。全面关停凯里发电厂4台机组,关闭7家长期不达标且污染严重的企业。15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已经建设完毕。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和岑巩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42.1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沼气池2.3万口。
全年生产事故数426起,比上年下降11.8%,死亡人数228人,比上年下降5.8%。煤矿事故5起,比上年下降64.3%,死亡人数7人,比上年下降58.8%。道路交通事故数280起,比上年下降8.5%,死亡人数173人,比上年增长8.1%。火灾事故数119起,比上年下降4.0%,死亡人数17人,比上年下降10.5%。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
4、按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人均生产总值(GDP)按常住半年及以上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