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

选择区域:>>>

2003年,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扎实工作,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实现了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结构在调整中继续优化,生态建设取得新的成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全州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经济增长率为1985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5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3.43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13.0%。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一、二、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8.8:30.3:30.9调整为37.0:32.0:31.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升。凯里市城市物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与上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了0.7%。其中涨幅较大的有医疗保健类和服务项目类价格,分别上涨了6.7%和6.3%;其次是居住和食品价格分别上涨了2.4%和1.7%,农产品成交价格上涨3.3%。在物价总体水平小幅上涨的同时,衣着、家庭用品、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价格有所下降(见下表)

全社会从业人员有所增加,但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年末全州从业人员266.6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0.4%。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0.6l万人,增长16.6%.农村从业人员226.04万人,下降2.O%。年末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为1115人,比上年末减少29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与上年持平。

2003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农民增收困难;工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产业、产品结构单一,电力等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03年.尽管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遭受旱灾的严重影响,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州2003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0607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312672万元,增长6•7%,林业产值60292万元,增长8.4%;牧业产值180427万元.增长7.3%;渔业产值18259万元.增长4.6%。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烤烟、水果、茶叶、药材和麻类、糖类等产品产量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棉花、油菜籽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见下表)。

林业生产在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发展。2003年,全州造林面积3073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7361公顷。在人工造林中:退耕还林面积26694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3386公顷。退耕地造林面积13308公倾;当年封山育林11842公顷。

主要林产品产量增加,山核桃、生漆、五倍籽、松脂、乌桕板粟、竹笋片、花椒、油茶籽分别比上年增长32.2%、29.7%26.8%、22.3%、20.5%、9.7%、7.6%、2.3%和0.8%,油桐籽、棕片、银杳、小杂竹分别下降10.4%、10.3%、35.0%、51.8%。

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比上年增长7.8%;禽蛋产量0.60万吨,比上年增长13%牛奶产量0.1l万吨,增长35.1%;各类畜禽数量均有不同程增长(见下表)。

水产品产量增加,全年水产品产量1.77万吨,增长3.7%。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84.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8%;大中型拖拉机2404台,增长42.2%;小型拖拉机4890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579台;农用运输汽车4272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60万吨.农村用电量16440万千瓦小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01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3万公顷,有效实灌面积9.0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5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7.79平方公里,解决人畜饮水17.13万人。

新阶段扶贫攻坚取得新的成效。2003年,全州实施扶贫项目799个,投入资金25423万元,其中:新增财政扶贫资金8020万元。由于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贫困入口降至41.04万人,比上年减少3.09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州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业生产挟速增长。全年辖区内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实现工业总产值59.13亿元。增长18.4%。其中:州及州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49.15亿元,增长23.5%。在州及州以下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9.20亿元,下降2.0%;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其中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17.16亿元,增长40.6%,增速比全部工业平均增速高22.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布、纱、饮料酒、食用植物油、工业硅、水泥、原煤、供电量、化肥等,大幅度增长,增幅均在20%以上.其它工业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减(见下表)。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州州及州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实现利税总额19369万元,增长158.9%,产品产销率为100.4%,比上年上升3.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98户,亏损面为48.3%。下降2.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5807万元,减亏4834万元。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州全年实现增加值116205万元,增长1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5.6万平方米,增长14.9%;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5.04万平方米,增长1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扩大内需方针的指导下,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全州以交通、水利、电力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推动了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继续扩大,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44亿元(含玉三、三凯重点工程黔东南段的投入),比上年增长16.6%。分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投资38.33亿元,增长32.3%;更新改造投资4.62亿元,下降31.5%;房地产开发投资4.39亿元,增长22.2%;其他投资(含城乡集体及私人建房投资)10.10亿元,增长3.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投资31.71亿元,增长20.4%;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O.07亿元,下降66.1%;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5.66亿元,增长13.1%。其中:城乡私人建房及乡村私人其它投资5.41亿元,下降16.3%。

全州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中等学校学生席位57276个,建筑面积141118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28916个,建筑面积I61990平方米;高等院校学生席位1200个,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城市道路改扩建18.69公里;新建公路204.20公里,改造公路489.18公里;电力电缆751.5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610公里;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5.14公里,城镇自来水曰供水量2.15万吨;粮食仓库面积800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全州公路里程已达6565公里,比上年增长8.9%,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56314万吨、公里,增长6.9%;旅客周转量133310万人公里,上升2.9%。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州邮电业务收人完成42375万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11.6%。.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45.7万门,比上年增加9.0万门,增长24.5%。全年办理邮政函件550.67万件,下降3.6%,全州年末电话用户34.4万户,增长31.8%,其中:市内电话2l.39万户,净增5.0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3.06万户.净增3.27万户;移动电话户数达274815户,增长33.9%;全州电话普及率为7.92部/百人;互联网窄带用户4322户,下降34.6%,互联网宽带(ADSL)用户7587户,增长4.2倍。

六、国内贸易

尽管遭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但商业贸易仍持续增长。2003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4.99亿元,增长16.5%;餐饮业2.38亿元,增长19.2%;其他行业1.75亿元.增长19.3%。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全州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27.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l.7%,其中:出口657.46万美元,增长52.7%,进口70.2万美元,增长261.5%。全年全州引进协作项目313项,实际完成262项,比上年增加59个项目引进合同资金989069万元,实际到位302076万元,比上年增加233161万元,增长3.4倍。

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发展趋缓。全年全州接待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同胞共计1.33万人,比上年下降50.5%。其中:外宾O.9万人,港、澳、台同胞0.37万人。接待国内旅游者168.86万人,增长5.1%。旅游总收入2.99亿元.下降3.2%,创汇294万美元,下降56.3%。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941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地方财政收人58489万元,增长12.O%;财政支出256898万元,增长10.1%

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州各项国税收人共计入库42468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州地方税收人共计30536万元,增长11.7%。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全年全州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144868万元,比年初增加192922万元,其中: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4167万元,比年初增加11517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954305万元,比年初增加69467万元。

保险业稳定发展。全年全州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18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财产保险收人6429万元,增长16.5%;人身保险赞收人12179万元,增长16.4%。全年财产险赔付金额3651万元,增长25.3%;人身险赔付金额1082万元,下降6.2%。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年科技项目共41个,其中:获国家科技部支持的项目2个,省科技厅支持的项目20个,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个;州科技局下达科技项目19个,全州评出科技进步奖61个,投入资金272.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投入资金60万元,省科技厅投人178.5万元.州科技局投入资金34.3万元。

各项教育事业有所发展。全州有高等专科学校3所,在校学生10623人,比上年增长21.7%。有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本科学生595人;普通中学272所,在校学生263476人,增长9.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所,在校学生13115人,普通小学2035所,在校学生47735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的新成绩,又有黄平、施秉、麻江、丹寨四个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全州“普九”人口覆盖率达61.24%。全年扫除文盲23739人。

文化广播事业稳步发展。全州共有文化馆20个,职工人数113人,图书馆17个,博物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6个,民族文化工作队7个,专业剧团2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6个,电视差转台398座,卫星地面站41963座,电视覆盖率93.55%,广播覆盖率77.54%。全年出版杂志12.54万册,出版报纸609.48万份。

卫生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州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12个,其中:医院39个,卫生院211个,妇幼保健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采供血机构6个。有医院病床6536张;卫生技术人员7369人,其中:执业医师2563人,执业助理医师1468人,注册护士1885人,社会诊所、医务室272个,卫生技术人员645人。村卫生室2240个,医生和卫生员3690人。

体育事业有所发展。我州在参加全国第七届民运会上,夺得龙舟直道500米第三名,侗族钩林武术表演三等奖。参加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我州运动员共获得三银四铜,并获先赴集体—个、先进个人一名。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州县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17个,职工人数175人,其中:环境监测站3个,环境监测人员39人:监察队17个,监察员65人。全州自然保护区(点)28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州级保护区9个,县级保护区1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7100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5.6%。有风景名胜区i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县级4个。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据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二氧化氮年均值0.019毫米/立方米,达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0.141毫米/立方米,达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值O.098毫米/立方米,比上年下降O•065毫米/立方米;降尘量16.21吨/平方千米,比上年下降2.42吨/平方千米;城市降水年均PH值5.0,城市酸雨频率62.2%,比上年下降6.5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州总人口434.78万人,比上年增长3.49万人,其中:男性230.26万人,,女性204.52万人,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6.28‰,人口自然增长率9.96‰。城乡居民收人不断得到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凯里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7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7.54%,比上年上升0.34个百分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实际增长4.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6.72%,比上年下降4.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7609人,收缴养老金937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7120人,收缴失业金521万元;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达20409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11410万元。全州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4308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1144万元;全年政府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34万人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1469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全州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0个,社区服务中心8个,全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ll4所,有床位1579张,收养人数615人,发放金额680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达11970万人,金额1406.26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05.76万元,接受社会捐赠46.50万元,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159.31万元。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工业、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03年人口总数为省统计局提供;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数据为州计生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