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

选择区域:>>>

黔东南州统计局

2006年3月15日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实现了“十五”计划和当年的预期发展目标,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5年全州生产总值14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为198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5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0%、26.7%和55.3%。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2005年,全州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3.5%、26.0%、40.5%调整为32.1%、27.1%、40.8%。全州人均生产总值3289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408美元。全州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二、农业

全州上下努力克服秋季农作物受旱灾的严重影响,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良种良法,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运用力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2005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8439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389420万元,增长3.9%,林业产值71049万元,增长7.3%;牧业产值252964万元,增长10.9%;渔业产值23661万元,增长5.6%。

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2005年,全州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65866万元,比上年增长3.6%。粮食种植面积30.2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面积0.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1%;油菜籽种植面积5.17万公顷,增长4.2%;蔬菜种植面积6.20万公顷,增长4.2%;药材种植面积6178公倾,下降2.5%。年末果园面积3.16万公顷,增长13.2%;年末茶园面积0.47万公顷,增长6.2%。主要农产品中,油料、烤烟、水果、茶叶等产品产量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粮食、棉花、麻类、糖料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见下表)。

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优质果品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推进。2005年,全州实现林业增加值53151万元,比上年增长6.7%。完成造林面积19432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8409公顷;本年新封山育林面积19156公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5052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竹笋片、棕片、小杂竹、山核桃等,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生漆、油茶籽、松脂、核桃、板栗、花椒等产量下降(详见下表)。

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21364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0.1%。肉类总产量21.53万吨,增长10.1%;禽蛋产量0.75万吨,增长12.9%;牛奶产量0.14万吨,增长5.0%;各类畜禽数量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见下表)。

水产品产量增加。全年水产品产量2.07万吨,比上年增长5.5%。实现渔业增加值19782万元,增长5.2%。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121.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4%;大中型拖拉机3438台,增长23.6%;小型拖拉机4117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8055台;农用运输车4303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0.91万吨,农村用电量17345万千瓦小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33万公顷,其中:当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3万公顷,本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9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4平方公里,解决人畜饮水15.7万人。

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全年实施新增财政扶贫项目1758个,新增财政扶贫资金17299万元,贫困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双重因素的影响,在原材料、煤炭、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主要高耗能产品铁全金、工业硅等价格下跌的情况下,通过全州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工业结构的调整,保持了全州工业生产的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全州辖区内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56亿元,增长8.8%。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0.95亿元,增长1.7%;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20.0%,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2.1%,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木地板、人造板、硫酸、氧化铝、水泥、铁合金、原煤,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机制纸、饮料酒、食用植物油、发、供电量有所下降(见下表)。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税3.13亿元,比上年下降26.0%。亏损企业119户,企业亏损面45.6%,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6532万元,比上年增加8694万元,增长110.9%。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2.7%,比上年下降5.01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22次,比上年下降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0.1%,比上年下降2.5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0.02%,比上年下降0.66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0185万元,比上年增长29.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6.22万平方米,增长23.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3.81万平方米,增长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以道路交通、水利、电力、教育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城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54亿元(含玉三、三凯高速路重点工程黔东南段投资),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城镇投资81.32亿元,增长31.3%,农村投资4.22亿元,下降15.1%。在本级报表中,第一产业投资0.38亿元,下降15.1%,第二产业投资36.82亿元,增长86.1%,第三产业投资30.41亿元,下降9.0%。

全州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水力发电67.18万千瓦;变电设备能力22万千伏安;中等学校学生席位23510个,建筑面积50422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6749个,建筑面积19308平方米;医院病床504张;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数246间,面积5644平方米;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4.07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35.17万平方米;新建公路1562公里;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8公里,城镇自来水供水量2万吨;民航机场路道1条,候机楼1座,长途电缆线路长度150公里。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州公路里程达6766公里,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77042万吨公里,增长8.9%,旅客周转量164873万人公里,上升14.0%。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州邮电业务收入完成6555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72.05万门,比上年增加16.65万门,增长30.0%。全年办理邮政函件235.01万件,下降55.9%;全州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0.05万户,增长18.9%,其中:市内电话15.2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0.06万户,小灵通用户11.7万户,公用电话3.02万个;移动电话用户39.43万户,增长9.6%;全州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1.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7部/百人;互联网宽带(ADSL)用户22410户,增长48.0%。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州商业贸易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2.2亿元,增长13.3%;餐饮业5.02亿元,增长15.5%;其他行业1.02亿元,增长9.0%。按城乡划分,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县城为1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县以下为1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总体平稳。据凯里市城市物价抽样调查,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与上年相比,上涨0.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2%,在消费品价格中,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达到8.2%,其次是粮食上涨2.3%、医疗保健上涨1.1%;除此之外,交通和通讯、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肉禽及其制品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2%、3.1%、2.4%、1.8%和0.7%。(见下表)。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州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2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7.7%,其中:出口417万美元,下降53.5%,进口204万美元,增长103.4%。全年全州引进协作项目246项,实际完成222项,比上年增加10个项目,引进合同资金45.3亿元,实际到位42.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51亿元,增长46.7%。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州接待国外和港、澳、台同胞共计5.38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外宾3.6万人,港、澳、台同胞1.78万人。接待国内旅游者247万人,增长28.7%。旅游总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318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347万元,增长17.4%;财政支出397438万元,增长30.7%。

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州各项国税收入共计入库647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全州地方税收入库共计49465万元,增长24.4%。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40225万元,比年初增加22162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64037万元,比年初增加20009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02487万元,比年初增加140042万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州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28739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财产保险收入8956万元,增长10.3%;人身保险费收入19784万元,增长43.7%。全年财产险赔付金额6868万元,增长55.5%;人身险赔付金额1456万元,增长27.7%。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州有高等专科学校3所,在校学生9668人,比上年增长30.5%,有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本科学生1050人;普通中学296所,在校学生22648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7所,在校学生26816人;普通小学1913所,在校学生46554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85%;幼儿园在园幼儿69586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新的成绩,全州十六个县市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已达到100%,全年扫除文盲29909人,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共计资金140万元;获得省级项目21项,其中:获省级星火项目7项,省中药专项项目4项,省计划课题项目2项,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项,省科技計划攻关项目1项,科技特派员试点项目2项,科技出版资金项目1项,共计资金237万元。加强了中药材GAP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GAP技术研究,全州已有11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在8个县建立了17个品种GAP试验、示范和生产基地,示范面积达5.83万亩。何首乌、太子参两个中药品种于2005年元月获得国家GAP证书,头花蓼于2005年11月29日通过了国家GAP现场认证。2005年,全州安排科技“三项费”62万元,共安排项目43项,各项项目进展顺利。2005年度全州共评出科学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7项、四等奖33项。

文化、广播、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州共有文化馆17个,职工人数113人,图书馆17个,博物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7个,民族文化工作队14个,专业剧团1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6个,电视差转台506部,卫星收转站46861座,电视覆盖率94.41%,广播覆盖率78.52%。全年出版杂志60.6万册,出版报纸514.8万份。年末全州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7全宗,19.72万件。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州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08个,其中:医院34个,乡镇卫生院206个,街道卫生院5所,妇幼保健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采供血机构6个,医学科研所1个,卫生监督所17所。全州实有医院病床6084张;卫生技术人员7468人,其中:执业医师2682人,执业助理医师1257人,注册护士2057人,社会诊所、医务室304个,卫生技术人员720人。村卫生室2230个,医生和卫生员3086人。凯里市、三穗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265077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州在参加全省拳击、跆拳道、乒乓球、少儿足球、少儿健身体操等项目的运动会中,共获金牌12枚、银牌18枚、铜牌27枚;获得优秀组织奖1个,体育道德风尚奖1个,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苗子12人,有4人代表贵州省出席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其中,我州输送的运动员获得男子体操团体第4名和女子体操团体第6名的好成绩。

十、人口及人民生活

2005年,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5.16‰,死亡率为7.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2‰。年末常住总人口441.72万人(常住一年及以上),比上年增加3.27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30.36万人,女性211.3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凯里市城市居民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73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9.61%,比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728元,实际增长5.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3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5.17%,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

城乡居民家庭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2.6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9.75平方米,其中,钢筯混凝土和砖木结构面积为1.6平方米。

十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年末全州从业人员254.09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0.7%,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49万人,下降0.5%,农村从业人员221.60万人,增长0.9%,其中外出务工人员49.97万人。年末全州实现新增就业1354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279人,“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19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与上年基本持平。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62617人,比上年末净增1507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达22323人,比上年末净增855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1496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3470人,比上年减少2530人。全州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8347人;比上年增加41091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8768万元,比上年增加4079万元。全年政府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51.8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13万人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2996.60万元,比上年增加451.6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有所发展。2005年,全州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2个,社区服务中心10个,全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3所,有床位1048张,收养人数513人,发放金额367.80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达11943人,金额4061万元。本年接受社会捐赠人员达93853人,接受社会捐赠金额97.10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年末全州县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17个,职工人数177人,其中: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36人,监察队17个,监察人员65人。全州自然保护区(点)27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州级保护区9个,县级保护区1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9200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6.6%。有风景名胜区1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县级4个,风景区面积2111平方公里。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据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二氧化氮年均值0.018毫米/立方米,达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0.116毫米/立方米,达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值0.103毫米/立方米,比上年上升0.011毫米/立方米;降尘量16.99吨/平方千米,比上年下降0.58吨/平方千米;城市降水年均PH值4.35,城市酸雨频率81.9%,比上年上升7.1个百分点。

2005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仍旧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过大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工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仍较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就业压力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05年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数据为贵州省统计局提供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