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决胜脱贫攻坚为主线,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五个扎实要求和五新战略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县域经济稳中有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核算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317.28亿元(其中长庆油田在我县境内实现增加值143.79亿元,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实现增加值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4亿元,增长3.1%,占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第二产业增加值201.88亿元,增长6.9%,占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6%;第三产业增加值88.67亿元,增长11.8%,占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人均县生产总值达94275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8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农民变富”为目标,以精准脱贫为引领,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抓手,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年来,累计整合投入各类涉农资金15亿元,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广种植中草药1.5万亩、马铃薯科技示范田6万亩、玉米技术示范田7万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县被评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全国“十大马铃薯主粮化示范基地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白泥井镇蔬菜产业集群被市政府认定为“榆林市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29.49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1.19亿元,增长9.6%;畜牧业产值14.26亿元,增长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9亿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31元,比上年增收1137元,增长9.0%。
粮食产量保持稳定。201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7.50万吨,比上年增长0.1%;油料产量2.71万吨,下降0.3%;蔬菜产量18.97万吨,下降1.0%。
畜牧生产效益提升。2018年,紧紧围绕把我县建成畜牧大县、强县的目标,大力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设施化、现代化”,着力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化率,实现了畜牧增效,农民增收。全县羊子饲养量达115.81万只,生猪饲养量达20.18万头,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县肉类总产量14438吨,增长4.4%;禽蛋产量8542吨,增长10.0%;奶类产量9380吨,增长6.8%。畜牧业产值达14.2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2%,与种植业、劳务输出形成了拉动农民增收的“三驾马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新。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支持长庆、延长等中省企业开发油气资源,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年原油产量达752.1万吨,天然气产量达9.3亿方,油气当量仍居全省前列;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全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装机并网2610兆瓦、在建2250兆瓦;79个贫困村的26.7兆瓦光伏扶贫、部分非贫困村15.1兆瓦集中式电站建成并网,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达16家,占县级规模以上工业直报企业总数的51.6%;工业新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塞雪荞麦粉、富牛实木复合门、付翔炉馍先后入选“榆林好产品”。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长庆油田在我县境内产值197.07亿元,增长29.4%;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产值48.22亿元,增长50.3%);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01.18亿元,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4.08亿元,增长7.0%。
建筑业占有量较低。2018年,全县所属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800万元,仅占GDP总量的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大幅缩减。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下降42.5%,其中县本级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下降57.5%。
在县本级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下降58.8%,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1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增长145.1%,第二产业投资额下降72.7%,第三产业投资额下降21.8%,三次产业投资构成比为3.4:46.2:50.4。
五、商品贸易业
消费市场供需平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和相关领域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实的推动下,市场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取得长足发展,中高档消费拉动作用凸显,节假日购物及休闲娱乐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消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作用。201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41亿元,比上年增长9.4%,从行业构成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9.38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4.1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6%、8.4%和6.4%。
六、财政、金融
地方财力小幅增加。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4.18亿元,比上年增收3.90亿元,增长1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41亿元,增收1.79亿元,增长15.4%。全年累计财政支出41.36亿元,同比增支1.82亿元,增长4.6%。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201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48亿元,比上年增加9.50亿元,增长5.2%,其中住户存款122.8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9.56亿元,广义政府存款29.6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2.56亿元,比上年增加7.81亿元,增长6.3%,其中住户贷款52.0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0.54亿元。
七、交通运输业
青银高速、307国道和太中银铁路横穿东西,定铁、定刘张等县乡公路纵跨南北,一横三环九条连接线路网框架全部连通,交通条件全面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2018年末,县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29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7.5公里,国、省道162公里,县乡村公路2646.7公里。吴定高速年末建成通车,加上即将修建的民航4C机场,将全面构筑起定边立体交通网络。
八、年末人口
2018年末,全县总户数为102449户,年末总人口356601人,比上年增加888人,男女性别比为108:100,其中乡村人口303678人,占85.2%;城镇入口52923人,占14.8%。(注:以上人口数据来源于2018年公安户籍年报)
九、民生事业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017元,比上年增加2113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31元,比上年增加1137元,增长9.0%。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县城建设方面,实施市政畅通工程,完成人民路升级改造、新元路、自立路硬化,改造10条居民巷道,科技七路、东正街人行天桥开工建设;实施街景提升工程,建成了文化广场、南北大街休闲广场、金三角广场;加强城市破损路面修补,对西环路、西正街、二道街等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力度,积极开展行道树栽植及绿化带建设工作,在胜利街新植国槐200株,在马莲滩综合公园、鼓楼南北大街补植花灌木18万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0.9%;市政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城污水处理率达8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9.2%;“气化定边”加快推进,全年新增天然气用户达8000多户,用气普及率达93.5%;推进城北防洪排涝工程、盐环定扬黄定边供水提升改造工程,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2018年城镇化率达49.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准脱贫为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修通村水泥路95.7公里,全县行政村通达率达100%;改造电网250公里,保障了老百姓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强化通讯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通讯网络全覆盖;建成了定边街办、白泥井、砖井、新安边4个省级卫生乡镇和十里沙等16个省级卫生村。
社会保障惠泽百姓。2018年,我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采取自主创业、教育培训、公益岗位、劳务输出、企业解决“五个一批”措施,安置贫困劳动力116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9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3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基本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1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7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2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3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35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到位,将城市2426户5198人、农村5833户133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774人)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积极开展了低保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60元提高到60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3470元提高到3990元。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3777万元、农村低保金4837万元,有力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教育事业取得实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投入、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除了积极推行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政策外,还全面落实高中阶段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2018年,六中升级改造,二幼、四幼、新乐幼儿园建设等教育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学前教育阶段享受幼儿生活补助5614人次,共计210.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一补11713人次,共计656.4万元;普通高中享受助学金4178人次,共计387.0万元;全年受理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2748人次,发放助学贷款1945.3万元,其中精准扶贫642人,发放助学贷款443.9万元,“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县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2018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26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23所,小学教学点5所,幼儿教育80所;在校学生数为59561人,其中中学14981人,职业中学1682人,小学26634人,特殊教育122人,幼儿园1614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8.8%。2018年,我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为354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为1132人,上线率为47%。
卫计事业成果斐然。以健康扶贫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抓重点、强基础、补短板”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格局,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8年,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已经评审,县医院衣食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维修改造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行;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引进北京万和公益基金和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为我县15家公立医疗机构和2家民营医院捐赠DR、彩超、生化治疗仪、健康一体机等设备共计49套,总价值3000余万元;为县医院、中医院引进3名高层次紧缺人才,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临聘83名本科毕业生,有效提高了医疗水平和诊疗能力。一年来,积极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共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代缴合疗费611.86万元、小额人身意外保险71.98万元,新农合参合率、大病保险参保率、新农合财政代缴率均达到100%。同时,为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开通“先诊疗、后付费”绿色通道,开展镇村医生对贫困家庭慢性病患者进行签约服务,实现了贫困人口看病的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和政府兜底“四重保障”。2018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39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公立医院3个,民营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30个。医院、卫生院共有病床1598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77人,其中医生529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4.7张、6.1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行政村合并后经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村卫生室共239个,城镇个体诊所42家,厂校医务室1家,综合门诊部1家。在计生工作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两项工程”顺利开展。
文体事业日趋繁荣。体育场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站所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设,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有效地推进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2018年,我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书香定边”全民阅读、基层文化辅导、民俗展演、公益电影等活动,组织各类文化惠民演出297场,新建乡村文化广场20个,县图书馆年末藏书17.38万册(件);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舞和谐文化·建美丽定边”主题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精彩纷呈;元宵节期间举办了秧歌过街表演、新春游九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戏曲晚会、鼓楼和主要街道亮化美化、增加了节日文化氛围;成功举办首届“环千年盐湖”汽车场地越野拉力(全国)邀请赛,提高了定边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了全县干部职工篮球赛、全县干部职工运动会和农民乒乓球运动会等大型群体体育活动16次;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足球联赛、小学生足球联赛等17次校园赛事。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功举办了陕北榆林过大年定边主题活动、中国定边红花荞麦节暨百万亩花海旅游美食月活动,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了定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8年,大力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千村万户绿化、城乡防护林提升、美丽乡村绿化等一批绿化工程,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7.8万亩、人工种草17万亩;建立了“河长制”工作体系,加强境内6条河流的生态综合治理,加固维修杨井、赵台、沙润3座淤地坝,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9平方公里;启动十里沙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水质达标率达98%;扎实推进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做好污染源防治工作,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3天,位居全市第一,宜居、宜业幸福定边建设步伐加快。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上级依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对2017年农业产值及产品产量基数做了修订。
3.为确保分市县数据与全省数据的衔接性,省调查总队对各县区2017年居民收入基数进行了调整。
4.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定边县2018年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