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湘西州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朱镕基总理视察我州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西部开发机遇,调整经济结构,实施战略目标,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2.3 %;第二产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46元,增长7.3%。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33.2:33.9:32.9调整为31.8:34.9:33.3,结构顺序由二、一、三变为二、三、一。与上年比,第一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4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3%。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1.2%,衣着价格上涨 2.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6 %,其中教育上涨1%。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全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9283人,比上年末下降12.1%,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51%,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081人,新安置失业人员就业9280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职工3120人。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面较大;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6亿元,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23.6亿元,林业产值1.95亿元,牧业产值8.8亿元,渔业产值1.2亿元,分别增长3.7%、9.9%、-2.6%、9.7%。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85.7万吨,增长2.8%;油料产量10.6万吨,增长1.8%;出栏生猪108.3万头,减少2.6%;出栏山羊40.1万只,增长0.2%;水产品总量1.7万吨,增长5.7%。全年人工造林32.78万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9.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9.3%。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州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了2.2和0.5个百分点,其他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全年烟叶播种面积1.26万公顷,产量1.8万吨,下降17%,其中烤烟产量1.5万吨,下降18.6%;柑桔栽种面积31.66千公顷,产量13.67万吨,增长15.1%;全年生猪饲养量215.92万头,增长2.3%,山羊饲养量94.9万只,下降1.6%。据州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州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65亿元,下降16.1%。
扶贫攻坚取得较好成效。2001年全州从897个省州县机关单位抽调1710名干部到700个特困村扶贫;选聘224人到90个边远特困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村科技副主任、村小学校长,从事扶贫工作。新增通公路村62个、823个行政村通电话、完成272个电视集中收看村建网任务,182个电视无线覆盖村建立了有线电视站,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通电组(寨)241个,解决了3.55 万 人饮水困难和8.2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4.53亿元,增长13 %,全州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17.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是近几年增速最高的一年。在全部规模工业中,公有制经济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99亿元,增长11.3%。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2.32亿元,增长12%;集体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6.2%。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66.6 %。其中,股份制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52.3 %;其他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80.2%。
四大行业对规模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烟草加工业,这四大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05.3 %,拉动工业增长17.97个百分点。五大企业集团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实现销售收入10.27亿元,实现利税2.88亿元。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全州221户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23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利税6.15亿元,增长24.2 %。其中,实现利润1.65亿元,增长26%。分经济类型是,国有经济实现利润1.11亿元,增长14.9%,集体经济实现利润0.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3倍,其它经济实现利润0.48亿元,增长44.4 %。亏损企业57户,亏损面为25.8 %,亏损面下降3.6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414万元,减亏725万元。全州除永顺、凤凰分别亏损636万元和341万元外,其余6县市均实现了盈利。吉首、保靖、花垣、泸溪、古丈和龙山分别实现利润13841万元、2130万元、717万元、508万元、140万元和129万元。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较上年有所提高。全年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93.6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有五大行业对全州工业经济实现整体盈利起主导作用:饮料制造业实现利润1.04亿元,增长3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利润0.23亿元,下降46.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利润0.14 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300万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利润0.11亿元,增长62.6 %;烟草加工工业实现利润0.11亿元,增长46.3%。这五大行业实现的利润总额达1.64亿元,占全州全部盈利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86.6%。
2001年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建筑业总产值4.31亿元,下降10.4%,国有建筑业增加值0.14亿元,下降26.3%;增加值率16%,下降2.8个百分点。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3039元/人 ,下降2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3万平方米,下降1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7万平方米,下降5.3%。全年亏损企业12个,亏损额104.5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对全州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5亿元,增长11.6%,其中国有经济投资21.14亿元,增长10.5%;集体经济投资1.82亿元,增长43.5%;城乡个体投资4.34亿元,增长6.7%。在国有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1.56亿元,增长0.19%;更新改造投资8.04亿元,增长42.6%;房地产开发投资1.27亿元,下降18.7%。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及更新改造投资进一步得到加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完成投资3.55亿元,增长10%;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23.4%;工业更新改造完成投资5.17亿元,增长40.8%。全年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234个。全年投资共利用外资0.43亿元,增长65.3%。国有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4.89亿元。
重点工程进展比较顺利。全州28个国家、省、州重点在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我州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碗米坡电站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25亿元。已建成或基本建成的重点建设项目有:吉首蔬菜批发市场、中央储备粮库、电信更新改造、城乡电网改造、“1828”线二级公路、吉首市道路工程、“2020”湘泉工程扩建、吉首二期生态工程、中国联通GMS工程、泸溪水土保持、花龙公路龙山段砂改油改造工程等。
项目建设新形成主要生产能力有:电解锌4000吨/年、电解铝6600吨/年、硫酸2000吨/年、卷烟1.5万箱/年、变电设备能力5.15万千伏安、新建公路42公里、高等院校学生席位800个、中等学校学生席位4605个、小学学校学生席位8050个、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15公里、瓶装饮用水8000吨/年。
2001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年末全州拥有民用汽车13827辆,增长15.3%。全年交通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49425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8%,货运量722万吨,比上年下降6.9%;完成旅客周转量118000万人公里,客运量388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3.8%。
邮政业稳步发展,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进一步扩大。2001年,邮电通信业务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增长1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全年业务收入2.87亿元。订销报刊累计数2727万份 ,增长12.3%;国内特快专递13.5万件,增长48.4%;集邮业务1094万枚,减少21.1%。年末全州电话用户19.01万户,增长8.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33万户,增长4.1%,农村电话用户6.68万户,增长19.3%;全州电话普及率为7.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长途电话4457万分钟,下降4.03%;当年新增无线寻呼用户6.48万户,年末达到17.75万户,比上年增长57.5%;当年新增移动电话5.2万户,年末达到9.7万户,增长115.6%。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城市22.58亿元,增长9.7%,农村(县及县以下)13.67亿元,增长3.9%。分行业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08亿元,增长4.6%;餐饮业5.02亿元,增长4.3%;其他行业10.15亿元,增长8.9%。分经济类型是,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5.97亿元,下降1.5 %;非公有经济30.28亿元,增长8.2%。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 73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全州实有三资企业27家,年内新批三资企业7个,客商合同投资额1054美元,引进外资实际到位814万美元。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加强。
旅游产业快速崛起。全年共接待中外旅游者169万人次。同比增长64.1%。实现旅游总收入2.18亿元,增长103.7%,增速居全省首位。全年接待来州旅游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同胞2249人次,旅游创汇101.21万美元。由于以南方长城、凤凰古城、德夯民族风情、猛洞河激情漂流为代表的高品位旅游品牌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我州旅游市场迅速扩张。全年全州旅行社总数达8家,星级涉外旅游饭店10家,分别比上年增长2.6倍和3.3倍。
金融运行良好,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99亿元,比年初增长21.1%。其中企业存款16.74亿元,增长16.4%。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2.19亿元,比年初增长12.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2.5亿元,增长8.5 %,中长期贷款23.07亿元,增长11 %。贷款投放趋向重点项目。年内农业贷款增1.7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8亿元,增加1.31亿元,商业贷款新增8771万元,基本建设贷款新增8665万元。但不良信贷资产比率仍居高难下,消费信贷发展缓慢。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758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005万元,寿险保费收入9753万元,分别增长16.3%和34%。全年赔付额3372万元,增长20.9%。其中财产险赔付2178万元,寿险赔付1194万元,分别增长5.1%和66.3%。
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128万元,高新技术引导资金40万元。年末全州共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980人。其中事业单位40366人,企业6614人;高级职称1017人,中级职称13536人,初级职称27799人。
科技扶贫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有所突破。全年共安排州级以上科技项目43项,其中国家项目5项,省高新技术引导资金计划项目2项,省“湘西科技开发专项”15项,省一般计划项目6项,州本级各类计划15项。共投入科技资金1.2亿元,实现产值1.8亿元,利税5000万元,农民新增收入9000多万元。全年组织科技成果鉴定、验收12项。其中鉴定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3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9件,其中发明1件,实用新型18件,外观设计10件。登记技术合同789项,合同成交额1.3亿元。
技术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技培训成效显著。全州现有技贸组织155家,新增14家,从业人员1341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500余期,培训农民25万多人次。全州有民营科技型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成功组建了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和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全州2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0051人,招生3896人,毕业生1107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9509人,招生2882人,毕业生2924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838人,招生7232人,毕业生3959人;初中在校学生126538人,招生49488人,毕业生28993人;农职高中在校学生3720人,招生2140人,毕业生1225人;小学在校学生321107人,招生44424人,毕业生532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6%,小学毕业率100.7 %(含劝回学生),小学升学率为92.9%。全州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39人,中专生37人,初中生485人,农职高中生14人,普通高中生65人。全州中小学有188所学校体育运动场( 馆)面积达标;有173所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2001年,全州参加普通高考录取3443人,其中本科1322人,专科2121人。全州参加成人高考录取8281人,其中本科543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上升,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总量的49.4%。全年全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8179人次,计算机过级培训4062次,普通话过级培训4663人次,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保持100%。但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城镇中小学教师超编严重,偏远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仍然欠缺。2001年,全州中小学及教学点比上年减少134所( 个);小学学校平均规模152人/校;初中学校平均规模930 人/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单列增为51所。全州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
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全州有表演团体4个,全年演出489场;县以上电影放映单位4个,全年共放映电影2410场次;文化馆8个,艺术馆1个,文化站224个,文艺研究所2个,文艺中专学校1所,博物馆4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公共图书馆9个,全年外借图书46.9万人次20.8万册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67次,参加9.07万人次。新华书店共发行各种图书1526万册,同比减少17.1%,实现销售收入6019万元,减少15.4%。全州有州级和县级广播电视电台共2座,广播节目2套,平均每天播音时间为1.25小时,全年自制广播节目516小时。全州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61.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州级电视台1座,节目套数8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455小时,全年自制广播节目5014小时。电视发射台11座,发射功率为15.2千瓦,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7.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全州建有卫星地球站5425座,比上年增加2378座。电视广播播出稿件16190件,中央采用9件,省采用176件。全州乡广播电视站211个,实施“村村通”工程后,全州2663个村全部通了电视,1585个村通了广播。《团结报》日发行量2.6万份,《湘西广播电视报》年发行量78万份。
文艺精品力作频出。大型舞蹈诗《扎花女》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获全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特等奖;大型风情舞蹈诗《霞生山水间》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歌曲《风雨南长城》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梯玛跳神与戏剧发生》、《竹篼面具考略》分别获湖南田汉戏剧理论成果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全州有文化经营户1908家,从业人员9110人。
全州卫生工作坚持以农村卫生改革、预防保健和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为重点,使卫生事业持续稳步发展。2001年,全州共有卫生机构942个,病床606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3张,卫生技术人员8245人,全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全年对全州18个防保单位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危房改造,共新建改造业务用房面积1.2万平方米;投入150万元购置医疗仪器设备47台(件),解决26个卫生院和防保单位的设备配套建设。全年改水新增受益人口10.02万人,改厕7000座,新增受益人口3.15万人。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群众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全州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08个百分点,8县市均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孕产妇死亡率同比下降9.21个百分点。
城市卫生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全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91项,重点建设工程13项,实际完成建设投资3.15亿元。新增道路面积15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装4.5万平方米,新增设排水管道总长14.11公里。全州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6.5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0.8%以上,燃气普及率达6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51平方米。
竞技体育取得重大突破。在第九届全国体育运动会上,我州有10名运动员参加了男子举重、女子举重、蹦床、赛艇、激流划艇5个项目的比赛,是历史上参加全运会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比赛成绩最好的一次。我州运动员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了4金、1银、3铜的好成绩。在湖南省19枚金牌中,我州就占了4枚。全民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全州共投入群体活动费120多万元,举办各类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2次,参加人数7万余人,观众达10万余人。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全州环保系统年末职工人数320人,比上年增长4.6%。共有环境监测站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项目32个,总投资1218.5万元;处理工业废水量1940万吨、废气量32.9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8.77万吨;年末建成烟尘控制区8处,控制区面积17.9 平方公里。全州88家列入达标排放考核的企业,已有81家企业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94%;88家重点监控企业中,省州控的5家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县控的73家企业全部实行达标排放。
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据抽样调查,2001年全州计划生育率89.81%,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13.82‰,比上年上升0.13个千分点;死亡率6.79‰,比上年下降0.1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03‰,比上年上升 0.28个千分点,比全国低1.07个千分点,但比全省高2.13个千分点。年末全州总人口262.4万 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88.7万 人,占总人口的71.9%,其中土家族100万人,苗族87.3万人。
2001年职工工资总额11.37亿元,比上年增长 12.6%。全部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8446元,增长14.5%。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元,增长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6元,增长3.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31亿元,增长17.3%。吉首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5元,增长2.2.%。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2001年末全州共有敬老院69所,收养五保对象537人。2001年全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3.79万人,比上年增长1.8%,其中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6.93万人,减少2.6%;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3.01万人,比上年增长11.1%;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8.32万 人,减少12%;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1034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9414人,增长21.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15039人,增长31.9%;参加大病统筹的职工人数40922人。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