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县攻坚克难谋发展、和蔼奋进创辉煌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方面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5759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49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089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358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0.4%、19.9%、13.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2.5:50.9:26.6调整为19.4:55.7:24.9。年人均GDP达到11393元。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首次跃上六亿元台阶,达到65276.8万元,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548.9万元,增长28.6%。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有十一个,其中财政收入超二千万的乡镇达八个(康乐街办、黄茅镇、株潭镇、潭埠镇、双桥镇、三兴镇、鹅峰乡、马步乡)。财政总支出130939万元,增长20.8%。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偏小,人均指标偏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较艰巨;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等。
二、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2095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种植业92200万元,与上年增长4.7%,林业产值23463万元,比上年增长0.7%,牧业产值76644万元,增长15.7%,渔业产值15533万元,增长1.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8.8万亩,比上年增长1.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9.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5.39万吨,比上年减少1.7%,其中:早稻9.44万吨,比上年减产0.4万吨,晚稻14.38万吨,比上年减产0.09万吨;油料总产量6993吨,比上年增产37吨,蔬菜总产量12.68万吨,比上年增长13.4%,水果总产量3529吨,比上年增长14.2%。
为了把有机农业做强做大,县委、县政府把有机农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与财政增长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多元投入综合开发。按照“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战略构想和“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的目标要求,发展至今,全县经过欧盟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耕地面积已达到4.7万亩,野生采集面积达到17.1万亩,有机认证总面积达到21.8万亩,占全国有机认证面积的7%,目前,万载县已成为江南最大的有机水稻、有机木姜、有机欧洲小葱生产基地,有机稻、木姜、小葱、百合、竹笋、蜂蜜、山茶油等29个品种经过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机认证,有6家企业取得有机加工资质认证。经过十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全县有机农业已成为继花炮产业之后又一强县富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积极实施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72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350公顷,幼龄抚育面积9720公顷。全年木材产量37755立方米;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901公顷。全县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3.1%,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卓有成效。
畜牧业生产逐步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全年共出栏生猪34.9万头,比上年增长8.5%,羊出栏12.6万头,比上年增长3.7%,兔出笼105.8万只,增长16.5%。全年肉类总产量36486吨,比上年增产5940吨,增长19.4%,年末生猪存栏19.6万头,羊存栏0.9万头,兔存笼62.3万只,家禽年末实有1.2万羽。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6000吨,和上年持平,养殖产量13500吨,增长3.8%。养殖面积36000亩,增长4.8%。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5600吨,特种水产品主要有:泥鳅、黄鳝、鲶鱼、黄颡鱼、鳜鱼、乌鳢、鲈鱼、克氏原螯虾、鳖、蛙等。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农村新修水泥公路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8760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9%。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0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为6589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3%,完成工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2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1.7亿元,增加值20.2亿元,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35.9%、23.5%。
工业运行质量显着提高。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4.2亿元,利润8.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0.6亿元,增长34.2%。
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园区内已开工企业66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54155万元,工业销售产值454499万元,产品销售收入466103万元,上缴税金26644万元,实现利润33595万元,从业人员22973人。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统计口径内全年实现建筑总产值12885万元,竣工产值13002万元。全年共完成施工房屋面积19.3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8.4万元,统计口径内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123万元,实现利润1419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以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抓手,狠抓产业招商不放松,紧盯项目落地不松懈,开放型经济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5亿元,增长36.8%。一年以来,重点打造农村综合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跑项争资和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龙河公园、康乐休闲公园、西屏山公园、滨江路、东门环岛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居住、商务、服务等功能不断完美,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农村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161万元,增长18.9%。其中:县的零售额108392万元,同比增长18.8%,县以下的零售额70769万元,增长19.0%。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56138万元,增长17.1%,餐饮业23023万元,增长36.9%。
个体工商业平稳发展。2010年末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8885户,从业人员20665人,注册资金25540万元。本年新增个体户187户,从业人员359人,新增注册资金537万元。全年城乡私营企业1193户,雇工人数27775人,注册资金192895万元。个私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公路客运量348万人,旅客旅客周转量13122万人公里,货运量2160万吨,货运周转量192807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3万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3.3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28万余户,互联网用户累计达2.3万户,增长62.4%。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44万元。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精品。2010年,万载旅游坚持以“康乐养生休闲”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核心,紧紧围绕“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更加宽松,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旅游经济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1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7亿元人民币。
七、对外经济
2010年,全县进出口完成9678万美元,同比增长58.95%;出口累计达9465万美元,同比增长55.72%,占年目标任务6400万美元的147.89%,总量居全市第二。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1000美元以上的企业2家;全年新批出口企业15家。全县对外贸易备案登记企业67家,发生出口实绩的36家。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着。2010年,全县共引进市外五千万元以上项目26个,合同资金83.8亿元,实际引进22亿元,同比增长20%。2010年,新签约引进项目20个,其中亿元项目12个。已动工兴建的项目有:江西省万载广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海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万载县公司、江西百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黑与白陶瓷有限公司、江西万丰力机械有限公司等。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21663万元,比年初增加103010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9272万元,比年初增加378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7782万元,比年初增加60933万元,增长18.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241135万元,比年初增加52252万元,增长27.7%,短期贷款110078万元,比年初减少10.5%,中长期贷款余额130283万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018.7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财产保费收入3458.7万元,增长60.7%;人身保费收入7560万元,增长25.8%。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9663人,比上年增加3608人,其中女工生育保险110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5056人,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8830人,比上年增加559人,工伤保险17500人。社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末,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720人,比上年增加20人,获得和晋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7450人,其中:高级620人,中级2155人,初级4675人。
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服务质量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一年来,共申报项目13个,其中国家级5个,主要是:万载水泵有限责任公司的“GZ型高楼管网智能化分层自适应供水系统”(创新基金)、万载辉明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紫山药抗性淀粉中试”(创新基金)、“脱支增直与抗组合工艺生产高抗性紫山药全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万载县人民政府的“龙牙百合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有机农业研发中心的“有机大米种植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省级4个;市级4个;申报省级重点新产品6个,自主创新产品8个;开展科技合作10项,培育创新型企业9家,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2个,创新团队2个,科技合作产学研项目8个,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1项。市以上科技创新用稿5篇(其中:《科技创新支撑万载掘起腾飞》被《宜春日报》头版头条刊用),引进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的企业一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2010年高考取得良好成绩。普通高等院校二本以上上线人数747人,其中文化考生上二本线586人(理工408人,文史178人),其中一本以上221人,其中应届生187人(理工145人,文史42人)。全县共录取专科以上考生2174人,录取二本以上考生806人(含艺术类考生92人,体育考生40人),录取率32%。全县共有普通和职业高、初中毕业生7768人,其中高中2123人;全县在校学生104781人,其中高中7461人,初中20012人,小学51623人。全县招收高中生2807人,初中生6996人,小学生10381人,小学生入学率10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共有各类文化机构3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4.0万册,图书总流通量10万人次,全年电影放映近3000余次,观众人数达数十万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81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1.7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17所;卫生技术人员1424人,其中医师573人(其中执业医师455人);全县2010年末拥有医疗床位1273张。全县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所,卫生技术人员105人。
体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全年举办了全县性各类体育竞赛15次,参赛运动员近二千人次。积极组织全县运动员参加省、市多项比赛。社会体育蓬勃开展,农村体育也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0年,完成了我县裁判员注册工作,我县现有一级裁判员12人、二级裁判员24人、三级裁判员81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决贯彻“生态立县、工业富县”的战略思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至2010年,已建成凤凰山公园、龙河公园、康乐休闲公园等,全面实施规划建绿、腾地造绿等工程,城市绿地面积达36.25%,绿地覆盖率达41.2%。2010年,万载县荣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茭湖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岭东、赤兴等六个乡镇被评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据统计,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9.2%,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率达98.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年报统计,2010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06483人,其中,农业人口372260人,非农业人口134223人;年末总户数147990户,其中乡村户117998户。据县计生委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3.58‰,人口死亡率为6.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7‰。
职工工资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4834元,比上年增加2943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4928元(调查队数),比上年增加524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3356元,减少8.7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