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攻坚之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县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加力落实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力以赴抓项目、帮企业、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有力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全县农业生产稳中趋缓,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投资消费稳定回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和增强,中国式现代化丘北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丘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36.9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1.07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70.11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为26.1:22.7:51.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个、2.2个、2.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7%38.6%50.7%。全县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912元,比上年增长8.7%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3.5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4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47万人,出生率为10.61‰;死亡人口0.45万人,死亡率为10.16‰;自然增长率为0.45‰。年末全县城镇常住人口11.9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1.66万人,全县城镇化率27.34%

表1  2024年丘北县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43.57

100.00

    其中:城镇

11.91

27.34

          乡村

31.66

72.66

    其中:男性

22.52

51.69

          女性

21.05

48.31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12.49

28.67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25.45

58.41

60岁及以上

5.63

12.92

          其中:65岁及以上

4.31

9.8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82人,比上年增长3.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万人,累计发放创业贷款5563万元,全面推进“幸福里”务工模式,整合资源开发公益性岗位3248个。

全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税收收入3.56亿元,下降1.5%。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9亿元,下降5.8%;公共安全支出1.14亿元,增长1.0%;教育支出10.64亿元,增长0.1%;科学技术支出84万元,下降4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3亿元,增长17.7%;卫生健康支出5.99亿元,下降10.4%;节能环保支出0.58亿元,下降0.5%;城乡社区支出0.79亿元,增长70.7%

二、民营经济

全年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6.3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7.2%,拉动全县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3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民营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7.9%;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41.18亿元,增长8.9%。全县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5.6:16.7:47.7,三次产业民营增加值占比分别为85.8%46.5%58.7%

年末,全县民营市场主体有46668户,其中:私营企业4911户,个体工商户41140户,专业合作社617

三、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产值28.92亿元,增长8.2%;林业产值3.26亿元,增长1.2%;牧业产值26.28亿元,下降4.2%;渔业产值0.94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8亿元,增长5.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0108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6741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2058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247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673公顷。烤烟种植面积8707公顷。三七种植面积423公顷。万寿菊种植面积16644公顷。辣椒种植面积1972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8.40万吨,比上年增产1.0%。其中,夏粮产量2.51万吨,秋粮产量25.89万吨。稻谷产量4.61万吨;小麦产量1.75万吨;玉米产量20.22万吨。全年油料产量74297百公斤,比上年增8.5%;烤烟产量159920百公斤,比上年增产0.3%;三七产量731百公斤,比上年减产94.3%;辣椒产量773898百公斤,比上年增产1.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15092百公斤,比上年增产3.9%;园林水果产量273829百公斤,比上年增产97.6%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8.40

 

1.0

油料

百公斤

74297

8.5

甘蔗

百公斤

8030

7167.4

烤烟

百公斤

159920

0.3

三七

百公斤

731

-94.3

辣椒

百公斤

773898

1.4

蔬菜及食用菌

百公斤

2315092

3.9

园林水果

百公斤

273829

97.6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44万吨,比上年减产6.1%。其中,猪肉产量5.77万吨,减产6.4%;牛肉产量0.93万吨,减产3.4%;羊肉产量0.38万吨,减产12.1%;禽肉产量0.36万吨,减产0.03%。禽蛋产量0.19万吨,增产19.4%。年末生猪存栏47.68万头,比上年末减少9.3%;全年生猪出栏68.57万头,比上年末减少8.2%

全年水产品产量4035吨,比上年增产6.1%。淡水捕捞水产品产量250吨,与上年持平。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

创建商标品牌107个,申报“三品一标”68个,特质优新农产品10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获评全州第一。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增长16.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1%,私营企业下降41.9%;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9%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31.7%,食品制造业下降19.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76.9%,医药制造业下降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达189.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8个百分点,支柱作用显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3.0亿元,比上年增长67.0%2024年,云南丘北产业园区申报通过省级联审,舍龙磷矿实现正式开采。

能源工业持续快速发展。2024年,云南省唯一国家级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建成调试。新建双羊洞、小塘子等5个光伏电站46万千瓦,累计建成新能源电站15个装机175万千瓦。持续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累计安装达到7.8万千瓦。2024年末,全县发电装机容量196.1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水电装机容量17.90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14.8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2.20万千瓦。

 

 

表3 2024年丘北县规模以上能源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20123

150.7

其中:水电

万千瓦时

38057

15.6

风电

万千瓦时

237640

162.0

太阳能发电

万千瓦时

44426

992.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8.41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增长23.3%,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0.2%;安装工程产值增长15.5%,占比为2.6%;其他产值增长212.8%,占比为7.2%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比上年下降6.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6.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9%

分领域看,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31.0%,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28.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下降20.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9%,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9.1%;产业投资下降19.6%,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9.7%,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61.3%

表4  2024年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农业

-10.8

能源工业

-22.3

能源以外工业

-48.6

交通

130.6

数字经济

71.8

水利

-68.9

生态保护

-45.6

教育

-29.9

卫生

-20.6

旅游

-26.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24亿元,比上年下降42.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7.48亿元,下降50.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94.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57.70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销售面积3.90万平方米,下降70.9%

表5  2024年房地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及增速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亿元

9.24

-42.7

    其中:住宅

亿元

7.48

-50.6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194.59

3.3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57.70

4.7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8.26

-66.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50

-73.0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0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0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3.90

-70.9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15

-70.1

 

本年到位资金

亿元

7.46

-35.5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83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45亿元,增长5.3%。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46.29亿元,增长6.4%;餐饮收入15.99亿元,增长7.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亿元,增长12.5%,占全县社零额比重为9.5%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值看,粮油食品类增长19.3%,日用品类增长11.2%。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商品销售活跃。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7.5%(其中计算机及配套产品类增长12.36倍)。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7%,汽车类增长27.8%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91.9%。其中,出口总额10239万元,比上年增长261.0%

全年新增州外引进内资项目42个,比上年增长110%。新增累计到位资金24亿元,比上年下降33.4%。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5亿元,下降57.3%;省内州外到位资金9亿元,增长892.2%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4.36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70亿元,增长9.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0.92亿元,增长6.9%,其中,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7.81亿元,下降5.0%;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33.41亿元,增长6.5%

全年全县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2.15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57亿元,人寿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26亿元,年金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0.18亿元,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13亿元,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01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967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业务赔付支出8417万元,人身保险业务赔款支出286万元,死伤医疗给付429万元, 满期给付225万元,年金给付610万元。

八、交通和邮电

道路基础不断夯实。完成12条市政道路改造,常青路建成通车,西门渡槽隐患点平稳拆除,极大缓解城区多年交通压力。建成农村公路200.7公里,解决了111个自然村道路硬化问题,有效改善7.8万名群众出行条件。新树线绿美公路荣获云南省标杆示范项目称号。年末在库公路通车里程2573.17公里,比上年增加436.17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96.60公里。

2024年,全县新增小型汽车1641辆,新增小型新能源汽车481辆,新增教练汽车61辆,新增普通摩托车8897辆,新增轻便摩托车70辆。

全年完成邮政寄递业务总量[5]538.86万件,比上年增长14.9%;电信业务总量35280万元,增长13.6%。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4832个,其中4G基站2325个,5G基站1515个。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09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2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3.22万户。

九、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292所学校,比上年减少7所,其中中等职业教育2所,普通中学24所,普通小学118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147所(比上年减少7所)。

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978人,在校生2133人,毕业生829人。普通中学招生13245人,在校生39284人,毕业生13226人。普通小学招生7907人,在校生52132人,毕业生9330人。幼儿园招收幼儿7393人,在园(班)幼儿22052人,完成学前教育的儿童8432人。

年末全县共有教职工7723人,其中,专任教师6483。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162人,专任教师142人;普通中学教职工3496人,专任教师2571人;普通小学教职工2467人,专任教师2741人;特殊教育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37人;幼儿园教职工1561人,专任教师992人。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02%,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5.01%,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5.3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6.3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2.12%。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49.25%,一本上线229人,二本上线947人。“县一中”改革连续两年成为全州一中改革样本,获评文山州成绩突出集体;丘北长水实验中学获批省一级三等高完中;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晋升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工作有序推进。

成功举办中国桨板公开赛、普者黑半程马拉松赛等系列重大赛事活动;县一小女子足球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乡村“追风计划”校园女子足球联赛总决赛,挺进全国八强。全年运动员参加全省比赛获奖牌数37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506万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年获专利授权51件;年末共有发明专利有效量9件。年末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7户,新增3户;高新技术企业3户,有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科技特派团1个,获认定科技特派员6人,获认定“三区”科技人才5人。

十、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公共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服务中心12个。2024年,完成“文化七进”等文化惠民项目,椒莲广场持续上榜全省群众文化夜间活动优秀示范点。系统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非遗工坊名录1个,“非遗进课堂”入选云南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在上海、河南、四川等省外多地开展彝族弦子舞和普者黑花脸文化表演交流,县域优秀民族文化加快走向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78%99.76%,分别比上年提高0.020.04个百分点。

普者黑村入选省级金牌旅游村,纳龙湖景区被评为省级绿美A级景区标杆典型,普者黑、仙人洞等5个村被列为全州重点旅居村建设,“多彩民族情・普者黑非遗之旅”入选省级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与越南4家旅行社合作推进跨境旅游开发,实现对外交流和区域合作发展。全县接待游客948.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02.6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4.8%14.6%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6个,其中,医院7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2个,民营医院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5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门诊部(所)70个,村卫生室9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保健院1个,皮肤防疫站1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383张,其中,医院2314张,乡镇卫生院816张。卫生技术人员34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84人,注册护士1757人。全年总诊疗人次[6]188.98万人次,出院人数[7]11.47万人。全年传染病发病率355.6958/10万人。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4岁。

十一、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687人,比上年增加3064人。其中,参保在岗职工27796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89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188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932人,减少32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8831人,增加2466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8807人,增加3141人。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7871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75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7115人;全年报销医疗费用5.85亿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578人。

全年保交楼锦绣龙城项目310套已于20245月交付;保交房交付222套,其中,天宏豪世交付173套,锦晟花园交付49 套。

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9186人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26368人次,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9230人次,临时救助8991人次,高龄津贴补助112915人次,发放补助资金788.9万元。全年发放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51025人次,补助资金3914.65万元。

年末全县养老服务机构7个,投入使用养老床位254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579万元。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174元,比上年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05元,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6元,增长6.4%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16693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31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07元,增长6.6%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社会用电量5131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4%。第一产业用电量282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6.2%;第二产业用电量61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8%;第三产业用电1804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7%。城乡居民用电2426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4%

全年水资源总量20.32亿立方米,用水总量1.49亿立方米。年末拥有水库64座,水库容量达到1.13亿立方米。城区全年降水量980.1毫米。

全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4.8公顷,森林管护面积达到456.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面积156138公顷,森林覆盖率31%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 99.1%,地表水控制断面及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危险废弃物处置率100%。绿化普者黑旅游环线6.3公里、植绿5.9万平方米,普者黑湖综合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优良水体,摆龙湖水利风景区获评省级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57%,集镇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9%。全县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05%,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乡村建设更加美丽。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1090户,有效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建成省级绿美乡(镇)7个、省级绿美村庄10个、州级绿美村庄660个。温浏乡、平寨乡、温浏石别村先后入选省级绿美建设标杆示范典型。2024年,建成公厕51座,户厕8189座,行政村所在地无害化卫生公厕覆盖率达100%10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覆盖率达93.7%,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60.5%;全县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

基层应急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扩员至120人,实现乡(镇)全覆盖。建成森林防火应急道路77239公里。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全年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火灾事故157起,造成损失80.64万元,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实现双下降。交通事故8225起,造成17人死亡。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和群众损失数分别下降50.1%50.8%;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1%;治安案件受理同比下降39%。信访法治化建设成效明显,调解矛盾纠纷2108起,信访案件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为100%,常青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制示范社区。

 

注释:
[1] 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有关部门最终确定数及《丘北县2024年统计年鉴》为准。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存在细小差异的情况。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等历史数据(图1、图2)进行了修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史数据为历年快报数(图9)。
[2] 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人均GDP、行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4]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产业投资是指三次产业中生产经营性行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统计范围是: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 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是指企业从事各类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快递业务的总数量。2024年邮政业务完成总量取用邮政管理局1-11月份累计数据;电信业务总量取用1-11月份累计数据。
[6] 总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包括门诊、急诊、出诊、预约诊疗、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不含健康讲座)人次。
[7] 出院人数指报告期内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
[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通过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取得的,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其中: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支出
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9]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住户在调查期间内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根据来源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现金消费支出、实物消费支出(含自产自用、来自单位、来自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等数据来自丘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人数来自丘北县医保局;享受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临时救助人次,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社会服务床位数量等数据来自丘北县民政局;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人次及补助金额来自丘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民营经济主体数、专利授权数、有效量等数据来自丘北县市场监管局;发电装机容量来自丘北县发展和改革局;外贸进出口总额、移动和固定电话用户数量、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等数据来自丘北县工信商务局;招商引资有关数据来自丘北县投资促进局;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数据来自文山州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来自文山州通信管理办公室;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等数据来自丘北县财政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文山州分行;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金额等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丘北监管支局;各类教育专任教师数量、各类教育招生、在校(在园、在班)、毕业人数,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等数据来自丘北县教育体育局;农业机械总动力、水产品产量、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卫生厕所覆盖率等数据来自丘北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数量、旅游人次及旅游总花费等数据来自丘北县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等数据来自丘北县融媒体中心;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等数据来自丘北县卫生健康局(上报数);年末公路通车里程、境内铁路营业里程来自丘北县交通运输局;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来自丘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资源总量、用水总量、水利工程数量、蓄水总量等数据来自丘北县水务局;城区降水量来自丘北县气象局;人工造林面积、森林管护面积、森林覆盖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来自丘北县林草局;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来自丘北县应急局;火灾事故起数及损失额来自丘北县消防救援大队;道路运输事故数量和死亡受伤人数来自丘北县公安局交警队。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部门最终确定数及《丘北统计年鉴 2024》为准。公报中部分内容及数据来源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