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件大事”,扎实推进“五大任务”,持续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2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9.4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0.8亿元,同比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19.74:24.97:55.2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建筑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4.5%。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4亿元,增长0.3%;非税收入完成0.55亿元,同比增长5.7%。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1637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978万元,国防支出7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4719万元,教育支出3251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06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7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12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36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97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245万元,农林水支出7539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689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426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6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53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0581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0万元,其他支出1443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702万元。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11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686万元。全县财政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56人,同比增长218%。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506人,同比增长4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0.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表现为:虽然一产增速位于全市前列,但二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放缓,三产新达规企业拉动力较小,需继续挖掘新达规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农业

2024年我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6万亩,同比增长0.7%。其中小麦2.1万亩,同比下降22%,玉米22.8万亩,同比增长1.06%;大豆9.5万亩,同比增长6.9%;马铃薯18.4万亩,同比增长4.6%。

2024年我县粮食作物产量14.5万吨,同比增长14.3%。其中:谷物产量8.4万吨,同比增长8%;豆类产量0.73万吨,同比增长8%;薯类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26.4%。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0948吨,同比增长8.68% ,其中:猪肉产量2932.1吨,同比增长17% ;牛肉产量3235.2吨,同比增长22%;羊肉产量4399.4吨,同比下降1% ;牛奶产量达到2880.1吨,下降24%;绵羊毛产量771.8吨,同比增长21.1%%;禽蛋产量1893吨,同比下降7.8%。

表1:农业相关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标 2024年 增长(±%)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亩) 72.6 0.7
小麦(万亩) 2.1 -22
玉米(万亩) 22.8 1.06
大豆(万亩) 9.5 6.9
马铃薯(万亩) 18.4 4.6
粮食作物产量(万吨) 14.5 14.3
谷物(万吨) 8.4 8
豆类(万吨) 0.73 8
薯类(万吨) 5.4 26.4
肉类总产量(吨) 10948 8.68
猪肉(吨) 2932.1 17
牛肉(吨) 3235.2 22
羊肉(吨) 4399.4 -1
牛奶(吨) 2880.1 -24
绵羊毛(吨) 771.8 21.1
禽蛋(吨) 1893 -7.8

化肥施用(折纯量)9510吨,下降0.1%。

2024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退化林修复3万亩(落实在民族团结乡、鄂尔栋镇、张皋镇);察汗淖尔生态保护和修复0.2万亩(落实在五股泉乡、赛乌素镇、大库联乡)。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89.36亿元,同比下降15.17%。从分行业看,电力工业总产值为16.65亿元、同比上升4.46%;冶金工业总产值为40.63亿元、同比下降5.5%;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总产值为6.48亿元、同比下降32.6%;热力生产和供应总产值为1.27亿元,同比下降3%;燃气生产和供应总产值为13.31亿元,同比增长10.9%;煤炭洗选工业总产值为10.03亿,同比下降56.35%。

表2:工业相关产业产值及增速

指标 2024 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89.36 -15.17
电力工业(亿元) 16.65 4.46
冶金工业(亿元) 40.63 -5.5
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亿元) 6.48 -32.6
热力生产和供应(亿元) 1.27 -3
燃气生产和供应(亿元) 13.31 10.9
煤炭洗选工业(亿元) 10.03 -56.3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完成627739.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48%;其中:风力发电完成218980.17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0.8%。2024年合金生产量59.6万吨,同比增长7.24%,石墨及碳素制品生产量7.30万吨,同比下降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6.7亿元,比上年下降0.8%;利润总额2.6亿元,下降10.3%。

建筑业总产值完成0.75亿元,去年同期完成0.6亿元,同比增长2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在库单位数4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3.4%。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同比下降5.4%;第二产业同比下降8.5%;第三产业同比增长90.8%。

全县房地产行业累计完成投资3034万元,去年同期完成投资6784万元,同比下降55.3%。商品房销售面积3.15万平方米,去年同期销售面积2.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商品房销售额9933万元,去年同期销售10896万元,同比下降9%。

、国内贸

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16亿,全县批发零售业增加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6.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5%;金融业增加值2.9亿元,下降1.2%;房地产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24.5%。

、对外经济

2024年出口企业9家,出口总额28600万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2024年兴和县实施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4个共计10.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联网路建设项目2个共6.5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2个共4公里。农村公路联网路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孟家洼一堡龙图,里程4.3公里。平川地-杜家村,里程2.2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进展情况:Y027-四十六号,里程0.7公里。Y024-闫家店,里程3.3公里。

全县邮政、广电网络、移动、联通、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217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568万元 ;广电网络业务总量完成632万元,广电有线电视用户14900户,互联网用户14500户;移动业务总量完成6433万元,移动手机用户99800户,互联网用户25016户;联通业务总量完成2595万元,联通手机用户48267户,固定电话用户1561户,互联网用户13856户; 电信业务总量完成950万,电信手机用户11000户,互联网用户6000户,固定电话用户300户;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2024年苏木山旅游收入1448万元,游客人数约22.68万人。察尔湖景区旅游收入235万元,游客人数约10.5万人次。涝利海民宿收入346.9万元,游客人数约3.7万人次。露营基地收入114.97万元,游客人数约5.1万人。

、金融、保险业

2024年末,各项存款162.43亿元,同比增长9.54%,其中住户存款130.18亿元,同比增长7.72%;非金融企业存款8.3亿元,同比增长23.81%。各项贷款63.85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住户贷款30.36亿元,同比增长1.1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3.49亿元,同比增长3.38%。

全县人寿、财险两类保险机构年保费收入为5289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人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4581万元,同比增长0.5 %;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678万元,同比增长7.6%。人寿、财产保险两大保险机构业务支出为2024万元,同比增长33%。其中:人寿险业务支出为1643万元,同比增长20.6 %;财产险业务支出为381万元,同比增长138%。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574人,专任教师128人。拥有普通初中4所,在校学生3674人,专任教师392人。拥有小学15所,在校学生6984人,专任教师731人。幼儿园、托儿所21所。

2024年我县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家,分别是兴和县明兴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兴和县新太铁合金有限公司、兴和县咏兴建材有限公司、兴和县鑫源碳素有限公司、内蒙古钢研亿能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我县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分别是兴和县咏兴建材有限公司、内蒙古清蒙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兴和县鑫源碳素有限公司、内蒙古蒙兴粘土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东恒工程有限公司、兴和县明兴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和县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和县梓瑞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底,我县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931人(其中:高级职称520人,中级职称871人)。高技能人才1206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共引进72人(其中,普通院校硕士研究生32人,海外留学硕士研究生1人,双一流院校硕士研究生3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39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艺馆、文化馆1个。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全县文化站9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75千册。

2024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13个,其中县直医疗机构4个(县医院、蒙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个,民营医院  1所;护理中心 1 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3 所,个体门诊22 所(普通10所、口腔12 所);村卫生室160所。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726 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64人,其中注册医师475人(执业医师295人、助理医师180人),其中中级职称38人、高级职称人76人;注册护士482人,其中中级职称161人、高级职称3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药师、技师)中级职称 10人,高级职称 20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3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均达到了2.8  人(按常住人口167881万计算)。

乡镇卫生院现有工作人员184 人(编制内85人、编制外9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83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115人,注册护士54 人。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提上日程,全县全民健身活动日渐多样化、组织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县在民政部门合法登记注册的体育类协会共有2个:分别是广场舞协会、足球协会。极大地满足了全县人民业余健身活动多样化的需求。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4.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08%。全社会用电量343485.2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2.7%。

2024年全年审批各类环保项目1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为76.4%。

、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00220人;户籍户数140835户;其中:蒙古族人口12804人,汉族人口285741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675人,全年出生人口1274人,死亡人口2745人。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835元,比上年增加了1458元,增长6.8%;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11683元,比上年增加了160元,增长1.4%,经营性收入为5011元,比上年增加了589元,增长13.3%,财产性收入为890元,比上年增加了141元,增长18.8%,转移净收入为5250元,比上年增加了569元,增长12.1%;从分城乡看,其中: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38元,比上年增加了2595元,增长7.1%;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23997元,比上年增加了311元,增长1.3%,经营性收入为8112元,比上年增加了1343元,增长19.8%;财产性收入1602元,比上年增加了244元,增长18.0%;转移净收入5226元,比上年增加了698元,增长15.4%。全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558元,比上年增加1041元,增长6.7%。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6216元,比上年增加了105元,增长1.7%;经营性收入4055元,比上年增加了377元,增长10.3%;财产性收入为807元,比上年增加了178元,增长28.4% ;转移净收入为5477元,比上年增加了379元,增长7.4%。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745元,同比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275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67元,同比增长5.6%。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3700人,同比上升2.86%。离退休人数21400人,同比上升13.1%。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21669人,与上年相比增长5.3%,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800人,与上年相比增长3.2%。全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3013人。

全县养老机构共有床位495张,其中:敬老院253张;建国医养中心72张;飞宇老年颐养中心120张;兴和县无量寿老年公寓20张。幸福院37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7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657人。年末城镇拥有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室13个。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做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