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困难挑战,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件大事”,深入打造“五大经济”,持续扩大内需、优化结构,全县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1亿元,按现行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23.9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38.9亿元,增长9.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045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建筑业增加值0.74亿元,同比增长13.7%。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2:25.4:53.4调整为本年的21.5:26.5:52。一产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4亿元,增长42.1%;非税收入完成0.52亿元,下降8.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1381万元,同比上升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145万元,国防支出4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260万元,教育支出2910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89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4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35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5516万元(其中:妇幼保健机构73万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33万元,计划生育事务83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56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8546万元,农林水支出5452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922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23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942万元,金融支出118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537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333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80万元,其他支出200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798万元。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824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338万元。全县财政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96人,同比增长49%。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486人,同比下降4.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表现为:经济总量规模不大,发展质量不高,需要加大传统产业升级力度,进一步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二产中的偏重偏耗能结构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还需要持续加大调整力度,优化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结构;中小企业经过减税降费后仍然发展缓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发展方式亟待实现快速转变转型。乡村振兴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投入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改善生态环境和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任务艰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亟待加强。
二、农业
2023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1万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0.179万公顷,减少0.002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5万公顷,增加0.01万公顷;燕麦播种面积0.74万公顷,减少0.1万公顷;大豆播种面积0.59万公顷,增加0.01万公顷;马铃薯播种面积1.17万公顷,增加0.14万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2.7万吨,增产16%。其中,小麦产量0.3万吨,增产15.4%;玉米产量5.28万吨,增产1.8%;燕麦产量0.9万吨,增产15.7%;大豆产量0.63万吨,下降7.35%;马铃薯产量4.25万吨,增产22.9%。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0073.7吨,增长14.25%,其中:猪肉产量2497.2吨,增长39.84%;牛肉产量2644.2吨,增长20.87%;羊肉产量4442.8吨,增长0.39%;牛奶产量达到3788.9吨,下降38.3%;绵羊毛产量637.3吨,下降5.39%;禽蛋产量2053.7吨,增长35.24%。    
化肥施用(折纯量)9519.9吨,下降1.6%。
2023年完成柠条种植任务2.2万亩,其中新造林0.2万亩,涉及团结乡;补植补造2万亩,涉及店子镇、城关镇、鄂尔栋镇、大同夭乡。2023年完成抚育任务2.2万亩,其中幼林抚育0.2万亩、平茬0.3万亩,涉及城关镇、大库联乡、团结乡、五股泉乡;完成其它自行平茬任务2万亩,涉及鄂尔栋镇、赛乌素镇、大库联乡。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04.20亿元、同比增长4.88%。从分行业看,电力工业总产值为15.9亿元、同比增长15.03%;冶金工业总产值为43亿元、同比增长16.6%;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总产值为8.5亿元、同比下降56.1%;热力生产和供应总产值为1.3亿元,同比增长9.7%;燃气生产和供应总产值为12亿元,同比下降7.4%;煤炭洗选工业总产值为23亿,同比增长61.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完成618578.54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6.2%;其中:风力发电完成217194.8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54.3%;2023年合金生产量72.33万吨,同比下降8.47%,石墨及碳素制品生产量8.30万吨,同比下降35.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利润总额29.37亿元,下降66.3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在库单位数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0%。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增速为128%,第二产业增速为-17%,第三产业增速为79%。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完成额67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4297万元,下降19.2%。商品房销售面积2.86万平方米,增长12.9%,商品房销售额1.09亿元,增长23.5%。
五、国内贸易
2023年,全县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下降0.6%;住宿餐饮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14.2%;金融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5.4%;房地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21.2%。
六、对外经济
出口企业7个,同比与上年增长16.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截止2023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66.83公里,路网密度达到50.2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9个,通畅率100%,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161个,通畅率100%,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798个,通畅率95%,未通畅自然村数41个。
按技术等级分:全县高速公路139.649公里,一级公路151.01公里,二级公路200.876公里,三级公路347.581公里,四级公路927.714公里。
按行政等级分:国道179.315公里,省道205.567公里,县道316.447公里,乡道365.521公里,村道699.98公里。基本形成了以G6、G7、S24高速公路、G110、G335国道、S101、S223省道为主骨架、以县级公路为纽带,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路网体系。
全县邮政、广电网络、移动、联通、电信业务总量完成7000万元,手机用户158093户,固定电话用户3600户,互联网用户41801户。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500万元;广电网络业务总量完成650万元,广电有线电视用户18700户(包括宽带户11800户);移动业务总量完成1650万元,移动手机用户100003户,互联网用户11000户;联通业务总量完成2600万元,联通手机用户47090户,固定电话用户3600户,互联网用户13001户;电信业务总量完成600万元,电信手机用户11000户,互联网用户6000户;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2023年苏木山景区接待游客5.64万人次,旅游收入364万元;察尔湖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收入270万元;涝利海民宿接待游客419人次,旅游收入71.3万元。
八、金融、保险业
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482857万元,增长0.45%。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7063万元,增长91.88%;个人存款余额1208523万元,增长9.5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为624014万元,增长4.15%。其中:个人贷款为300038万元,增长9.04%;非金融企业贷款为323976万元,增长0.01%。
全县人寿、财险两类保险机构年保费收入为5188万元,增长19%。其中:人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4558万元,增长22%;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630万元,增长0.3%。人寿、财产保险两大保险机构业务支出为1522万元,增长15%。其中:人寿险业务支出为1362万元,增长12%;财产险业务支出为160万元,增长4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490人,专任教师123人。拥有普通初中4所,在校学生3569人,专任教师358人。拥有小学15所,在校学生7882人,专任教师766人,特殊教育教师10人。  
全县拥有自治区级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院)3家,院士工作站1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自治区特色产业化基地1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院1个,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各科技示范区近3家,科技型企业内现在普遍拥有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全县以石墨、碳素、膨润土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雏形基本形成。
截止2023年底,我县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397人(其中:高级职称608人,中级职称789人)。高技能人才1206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共引进70人(其中,普通院校硕士研究生27人,海外留学硕士研究生2人,双一流院校硕士研究生3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3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3年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艺馆、文化馆1个。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
2023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14个,其中县直医疗机构4个(县医院、蒙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民营医院2所;养老护理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3所,个体门诊17所(普通6所、口腔11所),村卫生室161所。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779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47人,其中注册医师461人(执业医师290人、助理医师171人),其中中级职称52人、高级职称人63人;注册护士453人,其中中级职称138人、高级职称2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药师、技师)中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21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6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均达到了2.7人(按常住人口167881万计算)。
乡镇卫生院现有工作人员184人(编制内91人、编制外9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8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115人,注册护士20人。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提上日程,全县全民健身活动日渐多样化、组织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底全县在民政部门合法登记注册的体育类协会共有2个:分别是广场舞协会、足球协会。满足了全县人民业余健身活动多样化的需求。 
十一、能源、环境保护
2023年全县综合能源消费量1449648.46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6%。全社会用电量完成353028.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0.66%。
全年审批各类环保项目14个。
十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04983人;户籍户数141831户;其中:蒙古族人口12871人,汉族人口290442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670人,全年出生人口1395人,死亡人口3222人。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377元,比上年增加了1384元,增长6.9%;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11524元,比上年增加了167元,增长1.47%,经营性收入为4422元,比上年增加了513元,增长13.1%,财产性收入为749元,比上年增加了110元,增长17.29%,转移净收入为4681元,比上年增加了593元,增长14.49%;从分城乡看,其中: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43元,比上年增加了2325元,增长6.8%;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23687元,比上年增加了325元,增长1.39%,经营性收入为6769元,比上年增加了1279元,增长23.29%;财产性收入1358元,比上年增加了184元,增长15.66%;转移净收入4529元,比上年增加了537元,增长13.45%。全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517元,比上年增加1308元,增长9.2%。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6211元,比上年增加了299元,增长5.07%;经营性收入3678元,比上年增加了217元,增长6.28%;财产性收入为629元,比上年增加了103元,增长19.55%;转移净收入为4999元,比上年增加了689元,增长15.9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937元,增长27.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00元,增长28.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60元,增长26.88%。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2482人,上升4.5%。离退休人数21308人,上升1.7%。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20572人,与上年相比增长14.4%,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400人,与上年相比增长33%。全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6900人。
全县养老机构共有床位465张,其中:敬老院253张;建国医养中心72张;飞宇老年颐养中心120张;兴和县无量寿老年公寓20张。幸福院37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5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9331人。年末城镇拥有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室13个。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做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