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 ,全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8.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下降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96.0亿元 ,增长3.0%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3%;第二产业增加值546.6亿元 ,下降2.6%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14%;第三产业增加值685.9亿元 ,增长3‰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439元 ,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1857美元。

据2024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6.78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1.12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0.93万人 ,人口出生率5.91‰;死亡人口1.20万人 ,死亡率7.65‰。

表1 2024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776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 ,其中 ,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1% ,衣着类价格上涨2.2% ,居住类价格上涨3.8%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 ,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6% ,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9%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下降1.8%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0%。

表2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年末经营主体总数达17.45万户;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2.03万户 ,新增规上法人单位95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下降41.1% ,其中 ,生物产业增长34.5% ,高端装备制造业下降10.1% ,新材料产业下降30.9%。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10.6万亩 ,其中 ,粮食种植面积414.9万亩 ,比上年增加0.9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3.4万亩 ,比上年增加0.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8.1万亩 ,比上年增加7.7万亩。在粮食种植面积中 ,玉米种植面积257.6万亩 ,比上年增加0.01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29.6万吨 ,比上年增加0.7万吨 ,增产5‰ ,其中 ,秋粮129.6万吨 ,增产5‰。

表3  2024年主要农林产品产量及增速

初步统计 ,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类产量8.3万吨 ,增长9.7% ,其中 ,猪肉产量3.4万吨 ,增长10.9%;羊肉产量3.2万吨 ,增长7.2%;牛肉产量1.1万吨 ,增长12.7%。牛奶产量62.9万吨 ,增长1‰;禽蛋产量3.7万吨 ,增长1.2%。

初步统计 ,全年生猪出栏43.5万头 ,存栏38.3万头;牛出栏6.6万头 ,存栏24.4万头;羊出栏205.1万只 ,存栏180.6万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1% ,其中 ,煤炭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0% ,非煤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2.1%。分经济类型看 ,国有企业增长62.0% ,股份制企业下降5.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2.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1% ,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

年末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2059.97万千瓦 ,同比新增169.09万千瓦。其中 ,火电厂装机容量1186.5万千瓦 ,风电场装机容量587.37万千瓦 ,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13.11万千瓦 ,储能电厂装机容量16.6万千瓦 ,生物质电厂装机容量9.1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总容量47.29万千瓦。

表4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表5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1.9亿元 ,比上年下降14.6% ,其中 ,煤炭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63.2亿元 ,下降1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262.0亿元 ,下降6.4%。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92.4亿元 ,比上年下降10.3%。

表6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增速

                                                                                   单位:亿元

全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0.6亿元 ,比上年下降9.1% ,共签订合同额81.2亿元 ,下降19.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58万平方米 ,下降20.1% ,竣工面积32.9万平方米 ,增长11.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169家 ,其中一级企业135家。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85.9亿元 ,比上年增长3‰ ,其中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4.5亿元 ,下降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3亿元 ,下降5.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9亿元 ,增长2.5%;金融业增加值63.1亿元 ,增长9.8%;房地产业增加值72.5亿元 ,增长1.8%。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5.2%。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288.8公里 ,其中 ,高速公路467.4公里 ,普通干线公路815.1公里 ,农村公路9006.3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89.04万人 ,比上年增长13.39%;公路货运量996.27万吨(规上企业) ,比上年增长121%。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4568.29万人公里 ,比上年增长11.4%;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2161.83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64%。

截至年末朔州机场共开通了朔州—上海、长沙、天津3个城市 ,共2条航线。全年民航旅客运输量11.05万人次。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40.01万辆(包括摩托车、农用运输车、挂车) ,比上年末增长5.96%。其中 ,私人汽车保有量36.24万辆 ,增加2.04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8万辆 ,增加0.7万辆。本年新注册汽车2.47万辆 ,增长13.73%。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5.81亿元 ,比上年增长13.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6.28万户 ,比上年增加4.02万户。其中 ,5G移动电话用户106.58万户。全市宽带接入用户63.41万户 ,比上年增加3.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1.74万个 ,其中4G基站0.87万个 ,5G基站0.67万个。全市移动互联网用户累计接入流量6.99亿GB。

五、能源

全年全市全社会原煤产量21587.8万吨 ,比上年下降7.5%。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6252.5万吨 ,下降7.2%;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0107.0万吨 ,下降9.0%。

发电量704.2亿千瓦小时 ,增长2‰。其中 ,火电562.5亿千瓦小时 ,增长2.3%;风电114.6亿千瓦小时 ,下降14.6%;光伏发电28.3亿千瓦小时 ,增长39.1%。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58.8亿千瓦时 ,比上年增长3.2% ,其中 ,第一产业用电2.3亿千瓦时 ,增长15.3%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4%;第二产业用电129.0亿千瓦时 ,增长2.9%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1.2% ,其中工业用电128.3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16.0亿千瓦时 ,增长4.4%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4亿千瓦时 ,增长5.4% ,占全社会用电量4.6%。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 ,下同)389.8亿元 ,比上年增长3.2%。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2.1亿元 ,下降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6.4亿元 ,增长5.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1.4亿元 ,增长6.6%。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8.3:52.9:38.8。全市工业投资(含第三产业中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207.7亿元 ,增长6.3%。其中 ,煤炭工业完成投资45.3亿元 ,增长8‰;非煤电工业完成投资80.3亿元 ,比上年下降11.7%。

表7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省、农户)及增速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为27.3亿元 ,比上年增长5.3% ,其中 ,住宅投资23.9亿元 ,增长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9亿元 ,增长35.7%。

七、贸易外经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3亿元 ,比上年增长2.8%。按经营地统计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1.2亿元 ,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1亿元 ,增长4.4%。按消费形态统计 ,商品零售额317.3亿元 ,增长3.0%;餐饮收入额51.9亿元 ,增长1.6%。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 ,粮油、食品类增长12.4% ,饮料类增长2.5% ,烟酒类增长1.5%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6% ,化妆品类增长7.3% ,金银珠宝类下降3.4% ,汽车类增长8.5% ,石油及制品类下降7.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7.2% ,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9.3%。

表9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表10  2024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及增速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77735万元 ,比上年增长7.06% ,其中 ,进口额36955万元 ,增长48.46%;出口额40779万元 ,下降14.53%。

全年出口产品中 ,植物胶囊22168万元 ,增长28.2%;石墨电极1299万元 ,下降90.57%;陶瓷4377万元 ,增长2.22%。

全年进口采煤设备配件28427万元 ,增长63.62%。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1.36亿元 ,比上年下降12.61%。其中 ,税收收入完成113.42亿元 ,下降12.5%。税收收入中 ,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93.87亿元 ,下降14.19%。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46亿元 ,比上年下降10.6% ,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13类民生支出213.28亿元 ,下降10.1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01.97亿元 ,比年初增加121.76亿元 ,增长4.38%。各项贷款余额1578.93亿元 ,比年初增加112.82亿元 ,增长7.7%。

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702.2亿元 ,比年初增加30.1亿元 ,增长4.48%;人民币贷款余额480.65亿元 ,比年初增加13.11亿元 ,增长2.8%。

表11  20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增速

全年全市证券交易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594.49亿元 ,增长40.34% ,其中 ,股票成交额530.04亿元 ,增长43.96%;基金成交额16.08亿元 ,增长103.03%;债券成交额48.37亿元 ,上升1.81%。年末投资者证券账户开户数17.48万户 ,增长6.1%。

全年全市原保费收入35.78亿元 ,比上年增长14.95% ,其中 ,人身险公司18.98亿元 ,增长8.68%;财产险公司16.80亿元 ,增长22.96%。全年保险业赔付支出14.53亿元 ,增长17.12% ,其中 ,人身险公司4.82亿元 ,增长19.35%;财产险公司9.71亿元 ,增长16.04%。

九、科技、教育和气象

全年普通本科招生2524人 ,在校生11553人 ,毕业生1662人。职业专科招生6519人 ,在校生20442人 ,毕业生3363人。全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招生4907人 ,在校学生达到16034人;普通高中共招生17174人 ,在校学生达到49331人;初中共招生20890人 ,在校学生达到66467人;小学共招生16120人 ,在校生113103人 ,毕业生21189人。

表12  2024年全市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全年全市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18份 ,成交金额4632.74万元。

全年全市三种专利授权量588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43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63件。

年末全市有国家基本气象观察站6个 ,国家气象观测站11个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28个 ,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1个 ,土壤水分观测站6个 ,农田小气候站5个 ,水汽站5个 ,闪电定位仪1部 ,农业气象观测站2个 ,大气成分观测站1个 ,酸雨观测站1个。全市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7个。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 ,文化馆7个。广播电台4座 ,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5.86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7个 ,馆藏图书142.37万册。

全年全市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旅游者291.96万人次 ,增长133.67%;实现门票收入6076.72万元 ,增长133.67%。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乡村诊所)1911个 ,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全市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共有10439张 ,实有床位数10001张 ,卫生技术人员10421人 ,建成区(朔城区和平鲁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覆盖人口46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群众健身辅导中心、站点798个 ,体育指导员6326人 ,全年举办体育比赛活动85次。全年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45亿元。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09元 ,比上年增长3.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731元 ,增长5.3%。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86元 ,增长3.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74元 ,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7元 ,增长4.8%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51元 ,增长5.9%。

表13  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8.69万人 ,比上年增加0.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3.58万人 ,比上年减少5.4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5.43万人 ,比上年增加0.7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2.02万人 ,比上年增加0.9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9.31万人 ,比上年减少3.6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4.3万人 ,比上年增加1.19万人。

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0.9万人 ,比上年减少0.8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0.7亿元 ,比上年减少0.15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6.56万人 ,比上年减少0.23万人 ,全年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2亿元 ,比上年增加0.1亿元。年末全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7734人。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41亿元 ,筹集中央级、省级、市级公益金4066万元 ,接受社会捐赠款513.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674.64公顷 ,比上年下降21.74% ,其中 ,工矿仓储用地208.1公顷 ,下降40.44%;住宅用地8.66公顷 ,下降80.62%;其他用地(包括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特殊用地等)428.38公顷 ,下降2.54%。

全年总用水量4.74亿立方米 ,比上年下降7.4‰ ,其中 ,工业用水下降3.9% ,农业用水增长1.62% ,生活用水下降3.85% ,生态环境补水下降19.7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累计下降19.65%。

全年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 ,比上年下降6.5% ,环境空气二级以上天数311天 ,比上年增加15天 ,优良天数占比为85%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0 ,比上年下降3.5%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全年市区(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集中供热面积3823.99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加137.59万平方米。

年末共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8个 ,全年0级以上地震活动48次 ,最大震级为2月20日右玉县3.2级地震。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102起 ,比上年增加47起 ,增长85.45%;死亡109人 ,比上年增加48人 ,增长78.69% ,其中 ,交通运输业发生亡人事故89起 ,比上年增加60起 ,增长206.9%;死亡95人 ,增加61人 ,增长179.41%。

公报注释 :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除注明外 ,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 ,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5.本公报部分数据来源于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