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41.9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6%。
根据全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评估结果,年末常住人口58.41万人,出生率8.29‰,死亡率6.88‰,城镇化率为71.97%。

年末农机总动力34.3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3%。新建高标准农田2.15万亩,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3.57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4.4万亩。扶持认定榆林市级龙头企业4家,神木市龙头企业1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0家,家庭农场12家。
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平方公里,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85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8%以上。红碱淖成为全省首个国家重要湿地和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全年工业增加值2089.17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其中采矿业增长9.6%,制造业增长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


全年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8.6%,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下降0.3%。开通客运班线39条,线平均日发班次42次。运营公交车辆192台,其中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131台、常规车61台;运营线路17条,总线路长1162.8公里(往返),累计客运量2868.64万人次,日均承载量7.88万人次。增建单车站点133个,调度单车车次10.7万次,公共单车骑行次数145余万次。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快递业业务量325.07万件,增长35.5%;业务收入6086.11万元,增长25.2%。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4%。
年末共有市场主体78391户。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8.5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49.9亿元;省内到位资金98.6亿元。外资直投到位资金45万美元。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3所,其中幼儿园84所,小学29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制学校14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3所,职中1所,特校1所,在校(园)学生共计128025名,其中幼儿园22840名,小学57728名,初中27207名,高中13342名,职中6750名,特校158名,教职工共计11743人。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6家,其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家,医院30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镇卫生院16家,村卫生室227家,门诊部21家,医务室17家,体检中心3家,诊所151家,盲人医疗按摩所2家。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4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29人。在册护士3147人,药师(士)139人,技师(士)343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7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4278张,实际开放床位3095张。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88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51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4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2.8%。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申报登记1647个单位96862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36.85万人,参保率99.04%。城镇职工住院经基本医保、大额医疗补助及公务员医疗保险共报销44914.28万元。城乡居民住院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共报销8.29万人次,报销金额40113.06万元。
全年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30个、日间照料中心7家、社区食堂8家。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13家,为14052名老年人提供助餐、住宿、送餐、休闲娱乐等服务,初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城乡均衡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2起,同比减少2起;死亡13人,同比增加1人;受伤人数12人,同比增加7人。一般事故10起,同比减少3起。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范围是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时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因符合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的企业每年是有变化的,有新进来的,如由规模以下新成长到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和新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有退出的,如年主营业务收入不达规模以上标准而退入规模以下调查的工业企业。因此,在计算指标的同比速度时,出于同比同口径考虑的需要,我们使用的是当年名录库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报的上年同期数。
5.资质以内建筑业统计的范围是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6.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的范围是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8.限额以上单位统计的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或其附营的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
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指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城镇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1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本公报中农林水牧行业数据分别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招商引资、科技数据分别来自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外贸数据来自市工业商贸局;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市行政审批局;交通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规上快递业数据来自榆林市邮政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市金融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和体育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神木调查队;就业、养老保险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保障救助、养老机构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环保数据来自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神木分局;应急管理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