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神木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

选择区域:>>

神木县统计局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贯彻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继续以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契机,紧紧围绕减轻农民负担这一中心,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书,全县人民精诚团结,一方面有力地战胜“非典”疫情,另一方面抓经济建设,齐心协力、知难而进、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扎实工作,使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省县级榜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消费品市场趋旺,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融机构存贷款稳步运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完成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第二产业增加仁政26.2仓无一后壤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480元,比上年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1808元,比上年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0元,比上年增加1208元,增长26.2%。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总体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1.8,与上年度相比增长了1.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5,比上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农资商品价格总指数102.5,比上年增长2.5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素质和效益不够高,经济增长点尚不稳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基础实施仍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地方工业尚未形成规模,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工业企业仍是中央企业为统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过剩,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市场秩序仍需继续整治,房地产业发展不正常,物价持续走高,需进一步平抑;假冒劣质产品有待进一步根除,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需下大力气改观。

二、农  业

2003年,我县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较大的调整。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仁政44283万元,比上年增加9383万元,增长26.8%;农业增加值2.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粮食产量增加,总产量为12.9万吨,比上年增加2.88万吨,同比增长28.7%。

林业生产在国爱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力度的影响下,种草种树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群众积极性较高。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4千公顷;当年育苗200公顷,实有果园面积21584公顷,比上年净增220公顷,退耕造林面积1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3千公顷。

畜牧业在国家封山禁牧政策的推动下,得到较大的发展。猪、牛、羊和家禽生产稳步发展,大畜年末存栏56840头,当年出栏6248头,比上年少出栏900头;猪存栏76728头,当年出栏92550头;比上年多出栏13708头;羊子年末存栏530829只,比上年增加172728只,当年出栏281200只,比上年多只栏58334只;家禽年末存栏61.2万只,比上年增加1.83成如何,当年出栏47.89万只。比上年多出栏4.37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4591吨,比上年增加2126吨,增长了17.1%,水产品产量182吨,比上年下降9.0%。

农田水利建设平稳发展。全县年末耕地总资源110283公顷。其中,常用耕地39884公顷,水田304公顷,旱地39320公顷,化肥使用量(折纯量)6587吨,比上年下降2.2%,农药艇量15800公斤,逐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2180公斤。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呈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78亿元。工来增加值21.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8%,比上年增长4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78亿元,增加值18.1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11亿元,增加值3.3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

原煤      5396.32万吨    4133.36万吨   30.5

#中央企业 3866.32万吨    3033.36万吨   27.4

县本级    1530万吨       1100万吨      39.1

平板玻璃  333.08万重量箱 70.7万重量箱  371.1

发电量    257296万度     213672万度    20.4

白酒      185万吨        619吨         -70.1

电石      806.4吨        66220吨       21.7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11亿元,实现利润4.02亿元;创利税8.2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8.6%。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全年完成产值1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1%。其中国有企业完成施工产值4863万元,集体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4137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5%和增长90.7%;单位工程施工个数124个,单位工程竣工个数112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同经增长53.7%。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65962万元,比上年增长159.2%;集体经济投资1096万元,比上年增长55.5%;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29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国有独资192万元,比上年增长7.4%;非国有经济投资65000万元。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0546万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建设项目投资163899万元,比上年增长15.9%。

从投资方向来看,在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中,煤炭行业投资82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1%;交通运输业投资812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51000万元;水利环境和代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527万元;农、林、牧、渔业投资3735万元;建筑业投资4000万元;教育投资3520万元;机关投资5500万元。

五、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4亿元,比上年增长28.5%。2003年全县完成货运量3903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612485百吨公里,全县完成客运量5549万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873768百人公里,目前,县境内拥有省、国道二级公路200余公里,县乡油路达220余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全县通车里程达4340余公里。公路基础大为改观,陕蒙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府店路已接近尾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向前发展。

邮政电讯业设施明显改善,业务总量大幅度提高。全年完成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为10490.23万元,比上年增长46.1%。

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收入2400.73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市话总容量高达32430门,全年固定总放话3800户,用户总烽达33715户,小灵通用户达到6296户、宽带ADSL达1047户、公用电话达1326部。2003年全县每百人拥有电话由2002年的8.17部提高到9.19部。

移动电话通讯业飞速发展,全县完成业务收入7180万元,比上年增长66.0%,其中移动电话用户(不包括小灵通)净增36500户,累计总用户为98000户。其中中国移动用户净增25000户,累计总用户数达65000户;中国联通用户净增11500户,累计总用户数达33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6.7部/百人,比上年净增13.4部/百人。

邮政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收入909.5万元。业务总量为969.6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和7.7%。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3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加上划中央两税,财政总收入达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乡镇级为5850万元,增长27.7%。全县财政支出为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各项税收3.12亿元,增长69.5%。

金融形势稳步运行,存贷持续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3828万元,较年初增加11.342万元,比上年增长54.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2590万元,较年初增加46592万元,比去年增长85.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金额175948万元,比年初增加38045万元,增长27.6%。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82188万元,较年初增加1064025万元,比上年增加60.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7371万元,较年初增加47684万元,较年初增加47684万元,比上年增长62.5%;中长期贷款151591万元,比年初增加674894万元,增长83.7%。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县全年保险费业务收入3696万元,比上年增加420万元,增长12.8%。其中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690万元,人民保险费收入1006万元。全年共支付赔款750万元,比上年增加91万元,增长13.8%。其中,人寿保险支付赔款191万元,人民保险支付赔款559万元。

七、商业和市场物价

2003年,我县消费品市场产品销售平稳增长,虽然经受了“非典”期间的严峻考验,但消费品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平稳发展态势,特别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城镇消费品市场更加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62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县级22905万元,增长5.6%;县级以下9467万元,增长5.8%。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经济零售额6498万元,占零售额的20.5%,比去年增长7.9%;集体经济零售额1827万元,占总零售额的5.8%,比上年增长112.2%,私营经济零售额6279万元,占零售额的19.8%,比上年增长5.6%;个体经济零售额3498万元,占总零售额的42.7%,比上年增长0.4%;其它经济零售额3460万元,占总零售额的11.2%,比上年下降3.8%。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但总体运行平稳。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5。

2003年我县各类物价指标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2003年        2002年

1、产品零售价格指数        101.5          99.9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8          99.0

食品类                  108.5          98.3

衣着类                   99.1          97.3

居住类                   98.4          106.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2          99.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0          94.7

烟酒及用品               100.0         100.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4.5         100.7

交通和通讯               98.5           93.7

鲜菜价格指数             137.4          96.5

农资商品价格指数         102.5          100.6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县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2项,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22项。全县新发展科技示范乡2个、科技示范村2个、科技示范户16户,科技培训人数达11000人次。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2003年底全县地方国有企业单位评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3人,其中:高级15人,中级21人,初级344人,直定初级323人。

教育事业继续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启动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底全县中小学生在校学生数94920人,比上年下降0.1%;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41285人,比上年增加4996人。其中高中10439人,初中30846人;年内普通中学招生16239人,比上年增加2049人。其中:高中招生4082人,初中12157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职业中学在校学生3765人,比上年增加509人;年末小学生在校人数49870人,比上年减少5598人;学龄人口入学率小学达到100%,初中达99.8%。全县在园幼我4035人。中小学校有专任教师4005人,比上年增加284人。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晋剧团全年完成演出100场,收入18万元,极大地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图书馆现存图书4.5万余册,图书流量达到21000册(次),全年接待读者约36332人次;广播电视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广播电视传输网,这样不权扩大了收视户数,而且提高了收视效果,全县共有电视发谢机126台,发射总功率达1.42千瓦,信号人口覆盖率达95%,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累计达25000户,其中本年样报安装1200户,目前城区有线电视节目已增加到30套。同时还设有互动点播节目。到目前为止已有14镇5乡政府所在地能收看到9套图象逼真、伴音清晰的四级广播电视节目。广播文化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的贡献。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3年在沉着应对“非典”疫情的同时,全县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有了新的提高。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医疗机构34个,县属医疗卫生单位3个;县乡两级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84人,其中执业医师303人,执业助理医师69人,注册护士153人,药剂人员50人,检验人员30人,其它人员79人;全县共有村级卫生室400户,乡村医疗人员1633人。全县卫生事业费支出940万元,农民人均医疗费用122.01元,医疗总收入3428.4万元,总诊疗959020人次,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为10.93元,每住院病人收费水平321.47元。

预防保健工作也有新的突破,四苗覆盖率93%,卡介苗接种率92%,麻疹疫苗接种率93%,背灰糖丸接种率98%,白百破接种率92%,乙肝疫苗接种率81%。

全县医疗单位拥有业务用户1.4万平方米,医院开放端正床达到869张,比上年净增124张,每千人拥有2.37张病床,病床利用率达到38.34%。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县级医疗单位配有CT采超等先进的新型诊断仪器。进一步加强了卫生监督机构,整顿了医疗市场,清理了无证和不合格诊所,共取缔诊所192所,现保留个体诊所68个。通过整顿,使全县的预防保健、农村卫生等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九、人口、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遏制。2003年末全县出生人口2851人,比上年增加205人,人口出生率为7.92‰。死亡率为4.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2‰,比上年回率0.08年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366640人,比上年增加5295人。其中:农业人口274514人,非农业人口92126人。

2003年末全县职工业人数达24982人。其中:国有单位15073人,集体单位814人,其它单位9095人,年内共聘用7名本科生,51名专科生,36名中专生,安排再就业人数达257人,劳务输出3.4万人,劳动仲裁受理案件12起,其中调解4起,裁决5起。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36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942元,比去年增长6477元,增长41.9%。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051元/人;集体单位16108元/人;其它单位49031元/人。

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环保事业健康发展,执法力度不断深化,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执行“三同时”13项,总投资165万元。“三废”处理效果明显,但需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工业废气排放量127696万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4%;废水排放量529.24万吨,比上年增长9.9%,废水产生量9845.92万吨;废水达标排放量567.39万吨,达标排放率为95.8%;废渣产生量78万吨,综合利用量19.2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22.95%。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县福利院拥有床位300余张,共收养孤寡老人和遗弃儿童67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工作有序进行,有9676人享受低保待遇,其中农村3000人,城市6676人;2003年全县共发放低保金609.2万元。低保金的发放使得城乡特困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大的保障。

注:1、国内生产总值、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按可比价计算,其它价值量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计生局提供。

3、人口情况为公安局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