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武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扣彰显“七个新担当”,一体推进“八大行动”和“六大新行动”,加快建设“五个临武”,全力打造“电池产业之都、宝玉矿石之乡、特色农业之县、转型示范之城”,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6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0亿元,增长3.1%,对GDP贡献率为9.0%,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8.3亿元,增长5.9%,其中工业增加值58.9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6亿元,增长4.2%。第一、二、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9.0%、51.2%、39.8%,分别拉动GDP增长0.4、2.5、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12.8:40.5:46.7调整为13.1:40.7:46.2。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64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407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25%,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73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20.7亿元、林业产值1.9亿元、牧业产值13.6亿元、渔业产值0.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5.3%、2.3%、4.4%、8.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7万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夏粮面积0.49万亩;早稻面积7.65万亩;秋粮面积22.6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2.2万吨,增产0.5%。其中,夏粮产量0.1万吨;早稻产量3.0万吨;秋粮产量9.0万吨。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5.1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6万吨,牛肉产量0.3万吨,羊肉产量0.2万吨。禽蛋产量0.4万吨。年末存栏生猪34.43万头。全年出栏生猪61.4万头,出栏牛2.3万头,出栏羊10.2万只。禽蛋产量0.38万吨。水产品产量6840吨。
年末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31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9家。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4.5亿元。年末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7747户。家庭农场472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4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41.3万人次。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8.3万千瓦时。
全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38万亩,土地托管面积10.9万亩,秸秆还田面积25.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8.2%;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6%;园区工业增加值增加15.6%,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6.8%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7%,其中有色金属采掘业增加值下降1.1%;制造业增长15.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2.3%,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5.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锡金属含量3978.45吨,增长12.9%;铅金属含量3331.26吨,下降53.7%;锌金属含量3960.73吨,增长9.5%;发电量64816.06万千瓦小时,下降6.7%。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比上年增长8.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6.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产值2.1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6%。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43.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9%;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7.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长33.9%;第二产业增长39.3%,其中制造业增长26.5%;第三产业下降45.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7亿元,比上年下降52.9%。商品房销售面积2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4%。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行业分,批发业10.7亿,零售业37.5亿,住宿业2.5亿,餐饮业3.7亿。82家限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上升11.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商品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2.4%;分地域看,全县限上法人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上升13.0%和3.5%。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4亿元。其中,出口额2.2亿元,出口额0.2亿元。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数量10个,比上年增长25%。新增外资企业1个,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使用外资202.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9万美元,增长2.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24年年末民用车辆保有量99083辆,其中汽车43481辆,摩托车54782辆,农用运输车9辆,挂车811辆。
2024年,全县电信业务总量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0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0.2万户。邮政业务总量0.67亿元,下降4.6%,快递业务总量0.21亿元,下降25%。
全县燃气用户90339户,同比增长2.7%。
全县共有旅游等级区(点)6家,其中3A级及以上3家。全年全县接待各类游客总人次数为392.7万人次,同比增长7.8%,综合旅游收入为41.1亿元,同比增长9.1%。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9.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1亿元,下降6.1%;非税收入3.1亿元,增长1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0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民生支出8.6亿元,增长2.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71.2亿元,增长10.8%;非金融企业存款25.1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6.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月103.2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小学98所,普通初中18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职业教育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类民办学校5所,幼儿园67所。
全县普通小学在校生25421人,初中在校生1940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109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852人,民办学校在校生479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9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9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88亿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62.3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623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550.0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4583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37.8万元。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县专利授权142件,其中发明授权20件,工矿企业授权20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9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6个。
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数18788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400场,出版图书4种,图书出版共计1300册,出版期刊1种,期刊出版1440册。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342个,其中医院5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15个,村卫生室284个、疾病预防防治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床位数1494张,增长1.3%。卫生院床位数699张,下降15.0%。
年末全县拥有体育场地1845个,运动场(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21个,各种训练房23个。全年开展全民建设项目20项次,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8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21个。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县有生态环境监测站1个,监测人员20人,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9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57.2分贝。总体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00%。
全县森林覆盖率53.4%,增长0.02%;全县活立木蓄积258万立方米,增长6.2%;全县活立木蓄积0.87万公顷,增长15.1%;年末林地面积9.2万公顷,下降0.2%。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起,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人,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为0.0059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1.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9万人,农村人口14.3万人,全县城镇化率54.07%。
全年全县出生人口2388人,出生率6.1‰;死亡人口1837人,死亡率4.7‰;自然增长人口5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14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工资性收入26760元,经营性净收入2684元,财产性净收入3102元,转移性净收入616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29元,增长6.0%。其中,工资性收入10750元,经营性净收入4273元,财产性净收入586元,转移性净收入4919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6元,增长5.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526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075元,衣着支出1720元,居住支出3634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79元,交通通信支出2664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143元,医疗保健支出2107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9%。在农村居民总支出中,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147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438元,衣着支出879元,居住支出3456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746元,交通通信支出165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580元,医疗保健支出98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
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9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2万人。
2024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32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9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2万人,工伤保险参加人数2.94万人。
全年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1560人,农村居民9717人,分别发放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871.5万元和3486万元。提供住宿民政机构床位数891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871张。提供住宿民政机构收养人数387人。新改建公办养老机构2所,公办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数10张。
注释: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已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上年同期数进行修订,经核实修订,2023年临武县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6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