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部署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坚定的决心、必胜的信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综合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8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6亿元,同比增长37.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9.69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5.54亿元,同比增长7.3%,产业结构为0.13∶55.51∶44.36。
(二)农业
2023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0.64亿元,同比增长63%。全年粮食产量68.85吨,同比增长4.99%;油料产量201.35吨,同比增长5.29倍;蔬菜产量835.79吨,同比下降14.94%。年末牲畜存栏头数3.0145万头(只),同比增长6.98%。全年肉类总产量829.71吨,同比增长96.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19.34亿元,同比增长10.26%,实现工业增加值206.45亿元,同比增长9.4%。
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75亿元,同比增长5.5%。签订建筑合同额147.17亿元,同比增长25.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4%。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57%。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68%,销售金额同比下降5.99%。
(五)国内贸易
202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28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123.31亿元,同比增长16.1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97亿元,同比增长11.31%。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4亿元,同比增长50.1%。
(六)重点服务业
2023年,全区重点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25.13亿元,同比增长7.5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个行业营业收入共119.01亿元,分别增长7.77%、3.71%,18.8%、25.78%、24.24%、41.43%、42.9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7.53%。
(七)财政收入和税收
2023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8.12亿元,同比增长36.0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56亿元,同比增长51.3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0.8%。
2023年,全口径税收收入64.37亿元,增长314.76%;完成区县级税收收入25.39亿元,增长62.29%。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2023年,全区共有公共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举办各类演出223场次。各类体育场地104个。A级景区2个,星级酒店2个,星级农家乐和民宿13个,旅行社46个。
2023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共280个,医院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9个,乡镇卫生院1个,乡村医疗点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97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50人。全区儿童免疫建卡率达到100%,五苗覆盖率为93.49%。
(九)教育和科技
2023年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03所,在校学生53161人,专任教师2794人。其中:小学16所,在校学生22136人,专任教师1102人;普通中学14所,在校学生19846人,专任教师1242人;幼儿园83所,在校学生14682人,教职员工1086人。
全区建成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科创载体17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区级8个,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服务生态链。
(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统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农作物种植面积3882.42亩,增长18.66%。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葛家沟村、石人子沟村农田灌溉渠道改造提升,新建、提升农村户厕124座,修补农村道路5万平方米。打造精品民宿3家,推出石人农场、“雪村”等乡村旅游项目,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开展“大平台”和14个街道包村帮扶,评选自治区“最美庭院”40家,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入1.68亿元,新建道路43公里,会展经九路等道路建成通车,打通丁字路、断头路3条,交通路网更加完善。优化公交线路12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实施6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3500户棚户区综合改造,群众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七道湾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完工,河马泉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街巷精细化打造,整治门头牌匾247处、“蜘蛛网”4.1万米,拆除违法建筑4.1万平方米、废弃线杆496根,打造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8个。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拆除小燃煤设施152台,完成17台燃气锅炉降氮改造,空气质量达标率提升6%。
(十一)民生改善、民生福祉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建成创业社区15个,新增创业3045人、带动就业3167人。新增养老服务设施15个、托育机构3家,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住所无障碍改造100户。打造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示范小区47个。新增公共充电设施312个、平面停车泊位330个、错时公共停车泊位231个。新建小游园3处、生态慢行绿道2条,提升改造公园1个、道路绿化2条。帮助6355名农民工追回工资3442.7万元,欠薪线索处置率100%。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支持市场主体和各类群体稳岗、拓岗、促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81万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惠民政策,搭建校企合作就业实训平台3个,组织高校毕业生等线下招聘会60余场,达成就业意向6400余人。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2、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产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公报为全口径数据,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法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及产品产量、建筑业数据未包含兵团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区统计局,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其中:农林牧渔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反馈;财政数据来源于区财政局;教育数据来源于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其余数据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