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磨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疫情防控等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安排和区委工作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综合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51亿元,同比下降6.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0.95亿元,同比增长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2.25亿元,同比下降1.7%,产业结构为0.12∶56.56∶43.32。

(二)农业

2022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0.52亿元,同比增长12.9%。全年粮食产量182.7吨,同比增长30.87%;油料产量32吨,同比增长113.5%;蔬菜产量982.6吨,同比下降35.4%。年末牲畜存栏头数2.89万头(只),同比增长0.04 %。全年肉类总产量698吨,同比下降3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3.58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工业增加值161.99亿元,同比增长10%。

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61亿元,同比下降6.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5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7.8%。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41.6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84%,销售金额同比下降26.94%。

(五)国内贸易

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33亿元,同比下降17.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106.15亿元,同比下降18.0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18亿元,同比增加3.6%。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23亿元,同比下降15.6%。

(六)重点服务业

2022年,全区重点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18.53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个行业营业收入共103.87亿元,分别增长50.11%、9.26%、54.93%,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2亿元、57.82亿元,39.43亿元,其他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15.06亿元,均为负增长。

(七)财政收入和税收

2022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总计28.02亿元,同比下降38.5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53亿元,同比下降38.8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49亿元,同比下降38.07%。

2022年,全口径税收收入44.54亿元,下降3.5%;完成区县级税收收入23.2亿元,下降14.1%。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2022年,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53个,举办各类演出30场次。各类体育场地104个。景区景点3个,星级酒店2个,星级农家乐和民宿11个,旅行社46个。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共274个,医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2个,乡镇卫生院1个,乡村医疗点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74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83人。全区儿童免疫建卡率达到100%,五苗覆盖率为93.49%。

(八)教育和科技

2022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03所,在校学生39848人,专任教师1941人。其中:小学16所,在校学生26399人,专任教师1054人;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7806人,专任教师305人;幼儿园79所,在校学生15017人,教职员工2414人。

全区众创空间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器1家。

(九)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2022年,完成东部三个村清洁能源改造948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5天。水磨河断面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水质,土壤环境保持良好。

排查整改各类隐患3.2万处,安装各类燃气报警器9.15万户,全区安全事故亡人率下降25%。

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58项措施,投入2.71亿元,新(续)建会展经十路等道路13条。实施再生水利用项目4个。实施改造老旧小区22个、棚户区房屋功能完善400户,惠及群众1.8万余人。修补道路711条,巡查维修路灯4176盏,整治门头牌匾760处、“蜘蛛网”1.15万米,新增绿化面积153.3亩。打造立井北、振安街南社区等7个精细化改造示范点。配备分类转运车213辆、四分类垃圾桶1.5万余个,设置分类垃圾房251座。

(十)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和乡村振兴

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建设4个创业社区试点,新增创业952人、带动就业314人。新(改扩)建幼儿园3所、托育机构2个,新增园位1080个、托位85个。新(改)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社区(村)日间照料站13个,完成200名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80支,完成签约服务30.5万人。新建慢行绿道5条,环卫公厕8座,停车场2处,新增停车泊位1111个。完善数字城管、12345热线二级平台机制体制,解决各类群众诉求12.8万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技工学校完成职业培训1.3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创业3109人,“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组建教育集团2个,新(续)建中小学校4所。持续保持学前教育普惠性覆盖率高于80%、公办园幼儿占比高于50%。深入实施全民参保,农村户籍人口、医疗救助对象参保率达100%。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自治区、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累计全口径留抵退税38.19亿元,新增减税降费2.59亿元,减免房租1244.1万元。1.28万家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获得4.26亿元各类支持,挖掘用工岗位8416个,解决就业2881人。202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9332元,增长0.9%。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2、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产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公报为全口径数据,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法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及产品产量、建筑业数据未包含兵团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区统计局,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其中:农林牧渔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反馈;财政数据来源于区财政局;教育数据来源于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其余数据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