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发展要上去、质量要提升、社会要稳定”的总要求,出台并加快推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主要指标稳中有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密实践迈出了新步伐、站上了新阶段。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82.7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4万人,城镇化率为为65.72%,比上年末提高0.24个百分点。2023年出生人口为0.68万人,死亡人口0.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458356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620万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3731804万元,增长7.3%,其中工业增加值2834407万元,增长6.6%,建筑业增加值909842万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3463933万元,增长4.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7536万元,增长8.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07146万元,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7104万元,增长6.1%;金融业增加值280478万元,增长9.4%;房地产业增加值334426万元,增长-15.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90687万元,增长3.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00951万元,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52.0:44.2调整为3.5:50.0:46.5。人均生产总值90099元,增长5.6%。

社会就业继续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46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86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52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人数5366人。开展再就业培训2104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例91.1%。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381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12298人。

居民消费价格持续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6%,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1%,医疗保健类下降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8%,衣着类、居住类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58134万元,增长14.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9025万元,增长6.9%,其中税收收入220042万元,增长8.6%,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9191万元,增长0.9%。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389万元,下降35.2%;卫生健康支出42685万元,下降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129万元,增长2.5%;教育支出117886万元,增长0.3%;农林水事务支出62017万元,下降4.8%。

税务部门完成税收收入375283万元,增长29.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3万元;第二产业234674万元,增长32.3%,占税收比重62.5%;第三产业140546万元,增长24.2%,占比重为37.45%。

二、农业

2023年新密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5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粮食总产量21.25万吨,减产0.2%,其中夏粮总产量10.89万吨,减产4.6%;秋粮总产量10.36万吨,同比增产4.9%。全年油料总产量6210.91吨;蔬菜总产量235419.8吨;水果总产量17293.07吨。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791983亩,比上年增加2228亩。油料种植面积35749亩;蔬菜种植面积86298亩,比上年减少1037亩;果园种植面积11967.1亩。

2023全年肉类总产量1.38万吨;禽蛋产量2.22万吨;奶类产量0.19万吨。

当年造林面积40公顷,木材产量6211立方米。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8.8万千瓦时。农用拖拉机1.0万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88.2%。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0.6%;重工业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9%。

从重点监测行业看,煤炭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4%(含郑煤);耐材业增加值增长-8.7%;造纸业增加值增长7.1%;服装业增加值增长-15.5%;电力热力燃气业增加值增长3.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耐火材料产量增长-28.4%;服装产量增长2.8%;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增长-0.4%;水泥产量增长0.7%;煤炭产量增长19.82%(不含郑煤产量)。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09842万元,比上年增长9.7%;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03948万元,增长17.6%,主营业务收入517134万元,增长16.4%;营业利润16577万元,增长-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6%,占全市投资比重2.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占全市投资比重36.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8%,占全市投资比重60.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9535万元,比上年增长-33.4%。房屋施工面积5708657平方米,增长-17.4%。本年新开工面积80653平方米,增长-87.3%。商品房销售面积404473平方米,增长-33.8%。商品房销售金额228437万元,增长-26.8%。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707146万元,同比增长14.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67104万元,增长6.1%。其中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1705万元;限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632万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865万元,增长10.6%。限上企业零售额158255万元,同比增长26%,实现网络零售额16402万元。

分城乡看,城镇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44503万元,增长19%;乡村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3752万元,增长231.9%。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零售额1933万元,增长54.8%;零售业133753万元,增长22%;住宿业11165万元,增长130.7%;餐饮业11404万元,增长15.3%。

在商品销售中,日用品类同比增长520.1%、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49.2%、西药品类同比增长4.5%、书报杂志类同比增长5.5%、汽车类10.2%、化妆品类同比增长17.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7536万元,比上年增长8%。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35.3万辆,其中大型汽车11032辆,小型汽车240566辆,摩托车76951辆。年末实有公交汽(电)车351台,其中城区公交汽车85辆。城市公交客运量958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台数437台。全市公交线路86条。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379万元,增长6%。全市邮政局(所)数26个,邮路总长度225公里。全年累计订销报纸572.18万份、杂志13.2万本。邮政储蓄存款余额628228万元。

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3747户,移动电话用户919056户,手机上网人数830853人。年末互联网用户322822户,新增光缆线路长度1161.2千米。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520万人次,同比增长52%;旅游综合收入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67%。年末共有8个旅游景区景点,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5处、AAA级旅游景区2处。星级饭店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556间;旅行社8家。

、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80478万元,比上年增长9.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60836万元,比年初增加548998万元,比年初增长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58990万元,比年初增加658704万元,比年初增长17.8%。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4778.9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939.4万元,寿险保费收入30839.6万元。全年赔付额17483.4万元,其中财险赔付7938.8万元,寿险赔付9544.5万元。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41元,比上年增加2056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54元,比上年增加1888元,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78元,比上年增加1975元,比上年增长5%。

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9637人,其中:企业单位111248人,机关事业单位18389人。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429人,其中:企业单位62806人,机关事业单位28623人。离退休费社会统筹人数32708人,其中:企业单位22429人,机关事业单位1027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423人,其中企业单位38034人,机关事业单位18389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1022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7444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405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82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28.3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077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59.3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4112人。全年共保障农村“五保”对象33609人,其中集中供养6236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18.6%。

、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54所(含幼儿园167所)。其中:小学115所,初级中学3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中学学校1所,高级中学7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特殊教育1所,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21所。

全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8542人。全市共计在校生210126人,其中小学在校生68778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4539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990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8053人,特教学校在校生234人,幼儿园在园28266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人员50356人次。全年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初中毕业生学生数为11297人,合格率达100%。全年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高中毕业生学生数为7751人,合格率达100%。

全市共有教职工13130人,其中专任教师10362人。小学教职工4237人,其中专任教师3849人;普通中学教职工4486人,其中专任教师411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职工451人,其中专任教师412人;特教学校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幼儿教育教职工3899人,其中专任教师1936人。

全市拥有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15个,高新技术企业182家、科技型企业393家、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6个、研发平台217家。全年授权专利148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1件。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494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360台(件),通过ISO9000标准企业数167个。

全年平均气温15.7℃,年极端最高气温40.4℃,最高气温出现日期7月8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0.9℃,最低气温出现日期12月22日;年降水量983.5毫米。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文物保护单位116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16家,郑州市级41家,新密市级49家。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村级综合文化场所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100%。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卫生和社会服务事业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62家,其中医院19家,包括综合医院13家、中医院2家、专科医院3家,眼科医院1家,精神病医院1家,骨科医院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2家,包括乡镇卫生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村卫生室303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家,包括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5609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608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28人、注册护士3000人。全市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100%,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93.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67‰。

全市法律援助共受理各类案件2049件,其中农民工类162件,残疾人类10件,妇女类84件,未成年人类227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860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趋完善。全市城区面积78.2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5.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03%。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386.9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237.25公顷。城区公园5个,公园面积134.59公顷。城区供水管道长度283.98公里,供水总量1610.9万立方米。供气(天然气)管道长度462.88公里,供气总量7228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为99.67%。城市道路136.2公里,道路面积369.9万平方米,建成区路网密度3.78公里/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100%。全市城镇化率达65.7%。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年末森林面积4393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9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公顷,幼林抚育面积666.7公顷,四旁植树38万株,义务植树88.5万余株。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0065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2%,其中,工业用电量234679万千瓦时,增长12.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8299万千瓦时,增长-0.6%。

全年总用水量11672.4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2929.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4595.3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2801.9万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16.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503起,死亡11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0起;道路交通事故11起,死亡11人;火灾事故492起。事故直接财产损失302.7万元。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来自市人社局;参加城镇养老、失业保险数据来自社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局;电信业务、电话用户数据来自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和电信部门;金融数据来自人行新密支行;保费收入、赔付数据来自人险、财险部门;教育数据来自教体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来自科工信局;气象数据来自气象局;旅游、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数据来自文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健委;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数据来自民政局;城区数据来自住建局、城管局;各类生产安全伤亡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