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兖 州 区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兖州调查队

(2024年3月29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综合实力跻身全省三十强”目标,真抓实干,奋力前行,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经济宁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3年,全区GDP完成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9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91亿元,增长5.8%。按行业分,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6.6%;建筑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15.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11.2%;金融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10.4%;房地产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3.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5.5:47.3:47.2,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65位,获评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

市场主体发展良好。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658户。新增“四上”企业252家,增长5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资质内建筑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23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16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4家。“四上”企业总量达776家。

人口规模总体稳定。全区户籍人口64.33万人(含王因、黄屯),其中男性32.24万人、女性 32.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045人,死亡人口4994人,迁入人口2451人,迁出人口3148人。

动能转换提速加力。大力开展助企攀登活动,协调争取土地指标2000余亩、取水指标490万方、制造业贷款13亿元,实现制造业增加值212亿元,占GDP比重34.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四新”经济增加值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GDP比重33.3%,贡献率达13.1%。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67.9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其中农业44.8亿元,增长4.8%;林业2.2亿元,增长18.7 %;牧业10.7亿元,增长7.6 %;渔业0.4亿元,增长23.5%;农林牧渔服务业9.8亿元,增长8.6%。

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9.8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33.73万吨。肉猪出栏头数7.94万头,比上年下降5.3%;生猪年末存栏数4.78万头,增长1.9%。肉类产量1.52万吨,增长13.2%;禽蛋产量1.91万吨,增长0.3%;奶类产量0.31万吨,增长1.5%。水产养殖面积6300亩,和去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708吨,增长4.3%。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2.97万千瓦,增长1.7%,主要农作物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6.7%,粮食总产稳定在33.7万吨以上。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7.5万亩,小麦单产水平提高10%,获评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山东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累计使用补贴资金2125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225台(套),受益农户755户。

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成立农民合作社987家、家庭农场361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2家、示范家庭农场44家。10家服务组织入选济宁市首批“济时雨”农服品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累计发放奖励资金37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家,实现营业收入863.98亿元,利润47.5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造纸包装、橡胶制品、化工分别增长9.8%、78.5%、1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合作企业下降24.4%,股份制企业增长5.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5.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3%,重工业增长14.9%。

建筑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4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一级资质建筑企业8家,比去年增加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速稳中有升。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支撑有力,增长10.3%,较上年提升33.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6.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建安投资增长27.0%,增速位居全市第1位。

新增项目规模保持平稳。全区新纳统项目131个(不含房地产),计划总投资184.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5个,计划总投资94.2亿元,与上年持平。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活力增强。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按城乡市场统计,城镇231.8亿元,增长10.2%;乡村31.6亿元,增长11.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236.0亿元,增长10.2%;餐饮收入27.4亿元,增长10.9%。限额以上网络零售拉动有力,实现网上零售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增长51.4%,汽车类增长165.4%。

外贸形势稳步向好。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192.7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出口100.9亿元,增长67.5%;进口91.8亿元,下降27.6%。

旅游消费持续恢复。坚持“食、购、娱、游、宿、体”消费业态融合发展,创新举办新春庙会、元宵灯会、油菜花节、曲艺演出等活动30余场,累计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40万元。接待国内游客46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6%,其中过夜游客152.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8.9亿元,比上年增长73.25%。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稳定通畅。全年新建、改建公路95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1公里。客运量782万人,客运周转量11531万人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4.2万辆,增长1.8%;轿车总量9.3万辆,增长3.4%,其中私人轿车8.5万辆,增长2.3%。

邮电通信较快增长。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0.5万户,互联网用户25.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6.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34亿元,增长17.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保障有力。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79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35.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35亿元,下降5.4%,教育、农林水、社保就业、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0.2%、3.6%、17.0%、56.9%。

金融规模持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11.7亿元,比年初增加7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41.9亿元,比年初增加5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45.0亿元,比年初增加80.0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377.3亿元,比年初增加56.5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截止2023年底,全区各类保费收入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7亿元,增长21.28%;人身险保费收入9.98亿元,增长6.96%。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小学62所,在校学生74163人。其中小学37所,在校学生41249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1759人;初级中学20所,在校学生19149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12006人。学前教育普惠率93.2%,高中录取率、公办率分别达到72.6%、100%,中小学教育质量居全市前列。

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3家,比上年增加46家。成功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市重要科技成果13项。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稳居中国企业500强,经典集团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金大丰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企业入选“好品山东”品牌,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山东省质量强县。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2.42万册。依托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00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000余场,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攀升,文化惠民成效更加显著。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在全国、省、济宁市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105.5枚,其中:金牌43.5枚,银牌34枚,铜牌28枚。全民体育健身工程投资550万元,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地面积145.8万平方米。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乒乓球精英系列赛、全国老年太极拳健身活动,村(社区)篮球赛获评全国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

九、卫生和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服务升级。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2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医疗床位419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309人。5家镇卫生院创成一级甲等,省级卫生村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获评山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社会保障扎实稳固。全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10.8万人,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13.3亿元,养老保险金社会发放率100%。参加失业保险职工7.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25.3万人,其中农村参保23.3万人,比上年增长0.5%。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1个、老年食堂12处,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社会救助全面展开。创新推广“三人三扶三到位”民生服务模式,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全区城市低保对象292户、532人,比上年下降12.6%、11.8%,发放低保金407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218户、6404人,发放救助金3759万元。全年供养特困人员2287人,投入供养资金3507万元,接受社会捐赠988万元。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城镇建设全面提速。新建提升城区主次干道7条、背街小巷6条,城区道路面积达916万平方米。市区绿化投资1034万元,绿化覆盖率38%。完成27个老旧小区、39个合流制建筑小区改造。安装新能源充电桩100个、电动车充电位7500个。启用垃圾中转站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复审。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桥梁4座,改造农村危房38户、安置社区8个,完成138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9个村庄黑臭水体治理。全面落实“百区千村”行动计划,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6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4个,新驿镇杨营村《以移风易俗之效 树乡村文明新风》入选全省“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国际焦化、嵫山水泥厂2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6.6%,泗河南大桥、洸府河东石佛、蓼沟河327国道3个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被评为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十一、就业和居民生活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7781人,比上年增长19.5%。开发公益性岗位3588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年末登记失业人数360人,比上年下降45.3%。

居民收支稳定增长。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73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51403元,增长6.3%;农村居民26869元,增长8.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14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29296元,增长7.0%;农村居民16493元,增长10.3%。

注:

1、公报所列生产总值(简称GDP)、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区GDP完成595.10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5.6:47.1:47.3。

2、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小数位四舍五入取舍产生的误差未做机械调整,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兖州统计年鉴—2023》为准。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标准为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卫生行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6、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7、公报所列部分数据因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的变化,上年基数有所调整,增长速度根据调整后的基数计算。

8、公报所列部分数据来自部门统计年报或年度工作报告,最终数据以部门认定为准。

附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33.73 2.3
#夏粮 万吨 15.81 1.9
秋粮 万吨 17.92 2.7
油料 1356.1 1.4
#花生 1278.7 1.5
蔬菜(含食用菌) 万吨 51.3 4.6
肉类 万吨 1.52 13.2
奶类 万吨 0.31 1.5
禽蛋 万吨 1.91 0.3
肉猪出栏头数 万头 7.94 -5.3
生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4.78 1.9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19 27.6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167.7 25.4

附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5.10 19.4
方便面 万吨 12.63 7.9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04.46 -3.9
服装 万件 107 -2.7
水泥 万吨 7.2 -19.2
轮胎 万套 1309.68 7.8
大型拖拉机 2662 -1.5
中型拖拉机 8311 16.9
联合收获机 3826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