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统计局
2024年4月22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加快恢复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产业、城市、乡村、民生”高质量发展,锚定目标不松劲,顶压前行、负重争先,全面加快建成“三区一城”,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交出了难中求成、竞进有为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7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7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53.18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331.24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2:51.9:37.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8785元,比上年增长6.3%。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为172.68亿元,可比增长4.8%;实现增加值(含农业服务业)102.72亿元,可比增长4.8%。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产值分别为65.23亿元、41.15亿元、41.20亿元、21.67亿元,可比增长分别为4.3%、4.1%、2.5%、7.8%。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5.10万亩,增长0.6%,全年粮食总产53.21万吨,增长1.7%,连续13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棉花种植面积2.80万亩,降低15.7%,棉花总产0.20万吨,降低13.0%。油料总播种面积24.91万亩,增长12.0%;全年油料总产4.59万吨,增幅13.3%。蔬菜面积45.85万亩,比去年增长2.7%,总产122.31万吨,增长5.3%。生猪出栏62.45万头,增长3.7%;家禽出笼2999.81万只,增长0.5%;禽蛋产量3.53万吨,增长3.8%。全年水产品产量17.02万吨,增长4.8%。
全市龙头企业57个,农贸公司97个,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4项(个),农业优良品种推广率达97.2%,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5.5%。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0.43万千瓦;全市拥有联合收割机3773台。化肥施用量(折纯)3.90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552家,全年共完成总产值1580.19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轻工业产值1133.11亿元,同比下降0.3%;重工业产值447.07亿元,同比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从经济类型看,全市国有企业产值0.47亿元,增长4.6%;有限责任公司产值1523.72亿元,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19.69亿元,增长11.0%;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36.3亿元,下降20.7%。
分产业看,纺织服装业产值616.05亿元,下降1.8%;食品加工业产值194.09亿元,下降3.1%;包装印刷业产值111.78亿元,增长7.6%;金属制品业产值213.23亿元,增长28.2%;电力能源业产值113.66亿元,增长9.1%;光通信业产值71.25亿元,增长4.2%;泛家居业产值82.63亿元,下降10.9%;智能装备业产值50.10亿元,增长4.7%;生物医药业产值22.32亿元,下降29.8%;新材料业产值105.08亿元,增长9.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75.27亿元,增长0.5%;利润总额65.26亿元,增长9.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现价)为190.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79%。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3家,全年实现总产值28.94亿元,同比增长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0%。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9%、16.6%、-2.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为-1.8%、16.6%、12.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1.2%,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69.1%。
全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商品房销售额22.9亿元,下降10.4%。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90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4.86亿元,增长18.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77亿元,增长1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亿元,下降17.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52.9亿元,同比增长10.9%,餐饮收入31.98亿元,同比增长34.3%。
全年进出口总额869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出口85614万美元,增长17.8%; 进口1368万美元,增长128.1%。招商引资额(合同引资)7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151万美元。引进过亿元的项目110个,其中过10亿的项目16个。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年全市改建、新建公路里程251.87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580.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8.91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例达到100%。
年末全市出租汽车拥有量360辆,公共汽车拥有量188辆。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73亿元,同比增长3.9%;邮政业务总量2.52亿元,增长14.4%。全年报纸发行数2.40万份,杂志发行数0.59万份;邮寄函件145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为4.05万户,其中城镇1.8万户,农村2.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5.81万户。互联网用户51.17万户,其中固定宽带用户23.32万户,移动宽带用户23.45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0.91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21亿元,同比增长16.4%。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5.25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8.4%。财政支出71.84亿元,同比下降0.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4.35亿元,增长9.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1.17亿元,增长14.4%。全年各项贷款余额为383.14亿元,增长11.8%。
全年市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合计保费收入55506万元,已决赔款23411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261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10436人。拥有科技馆2座,科研院所3家;科学技术支出32871万元。新增专利授权数1014项。发明专利拥有量247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59家,高新技术产品(项目)222个。
全年全市学校总数168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54所,小学113所。在校学生总数108625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4934人,初中在校学生45928人,小学在校学生56838人。专任教师数6929人,其中普通中学3431人,小学3319人。全市幼儿园161所,在园幼儿2102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48%。
九、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城市书房4个,文化馆25个。全年组织各种专场文艺演出212场,观众2624.1万人次(含文旅节开幕式线上观众2600万);组织艺术展览9次,观众2.1万人次。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站)1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21.06万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入户数为6.4万户。全年共发行各类图书261.43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5.4万册。
全市拥有A级景区4家,省级度假区1家,文物保护单位68家,星级农家乐7家,农旅养融合示范点5家,旅行社(含分社、门市部)15家。全年旅游接待人数3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5%。旅游经济收入36亿元,增长70.6%;其中乡村旅游经济收入 12.3亿元,占比约30%。
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782人,其中执业医师1340人,执业助理医师284人,注册护士206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681张。全年普查血吸虫人数15.06万人次,其中患病人数204人;灭螺面积1238.18万平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1%。
全市共有体育馆2个,社会体育指导站31个。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大型比赛获奖22人次。全年举办艺术展览4次,参观人数6000人次。全年共举办运动会1场次,参与人数670人。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公安局户籍人口)1024020人,其中女性475242人。年末总户数320842户。年内出生人口4520人,人口出生率4.41‰;年内死亡人口9301人,死亡率9.08‰;迁入1208人,迁出7322人。年平均人口10274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3‰。0-17岁人口171906人,18-35岁人口198963人,36-59岁人口416660人,60岁及以上人口236491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3.0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8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3.26%。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72元,同比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2元,同比增长8.5%。
全年开展就业前培训5190人;实现下岗职工当年再就业1977人,新增就业人数90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4%。
全市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34万人。已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4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9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6万人,失业保险金支出4093万元。
民政事业费支出25556.3万元,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886.3万元。享受社会救济对象人数42696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20人。各类收养性单位23家,社区服务机构总数421个。
十一、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
全年市政建设总投资29.92亿元,完成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有22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建项目10个、前期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约26亿元。金鼓城大道东延、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人行道标准化提升(除游园)、已建道路绿化及行道树配套等项目已基本完工。
全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
全年环保总投资达5.91亿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8%,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9%。
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019公顷。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9.3%,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80%。
注释:
1.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GDP)、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