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和多重困难挑战,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紧紧围绕“三条主线”,着力推动“四优”“五掀起”,不断争先进位、争作贡献,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县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发展质态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跨越赶超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4.1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8.0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28.87亿元,增长5.7%。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5:46.9:4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8531元,增长6.7%。
县域综合实力增强。全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二十一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在2023年中郡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中,如东排名第30位,比上年度前进1位;在稷夏智库发布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榜单中,如东排名第37位,比上年度前进2位;在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如东排名第34位,比上年度前进2位。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07万户,比上年增长55.8%,其中新增个体户10340 户、私营企业1035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户。年末全县拥有市场主体13.59万户,增长9.6%,其中企业法人2.89万户,增长47.3%;个体户10.26万户,增长10.6%。年末,全县民营工业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比重为86.7%,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占比58.5%。新增创业1969人,其中新增大学生创业290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319人。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共计举办101场招聘会,累计参加企业854家,提供32962个工作岗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00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1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62人,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617个,开发公益性岗位620个。新增专业技术人员2300人,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355人。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7.0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1%,其中,城镇人口52.71万人,增长1.5%,城镇化率60.55%,比上年末提高0.98个百分点。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2.98‰,死亡率12.51‰,人口自然增长率-9.53‰。年末户籍人口96.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248人。按性别分,男性47.21万人,女性49.35万人。按年龄分,0-17岁8.61万人,18-34岁13.52万人,35-59岁36.59万人,60岁及以上37.84万人。
2023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 ||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年末常住人口 | 87.06 | — |
城镇人口 | 52.71 | 60.55 |
农村人口 | 34.35 | 39.45 |
年末户籍人口 | 96.56 | — |
#0-17岁 | 8.61 | 8.92 |
18-34岁 | 13.52 | 14.00 |
35-59岁 | 36.59 | 37.90 |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60岁及以上 | 37.84 | 39.19 |
#男性人口 | 47.21 | 48.90 |
女性人口 | 49.35 | 51.10 |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90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14元,增长7.2%。
2023年如东县居民人均收入和支出情况表 | ||||||
指标名称 | 全体居民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指标值 | 增速 | 指标值 | 增速 | 指标值 | 增速 | |
(元) | (%) | (元) | (%) | (元) | (%) | |
可支配收入 | 46190 | 5.8 | 59192 | 4.9 | 29914 | 7.2 |
工资性收入 | 28304 | 6.0 | 37268 | 4.9 | 17083 | 7.7 |
经营净收入 | 8290 | 3.2 | 7677 | 2.8 | 9058 | 3.8 |
财产净收入 | 3674 | 4.5 | 5801 | 3.7 | 1011 | 4.8 |
转移净收入 | 5922 | 9.6 | 8446 | 7.2 | 2762 | 16.9 |
生活消费支出 | 28985 | 8.2 | 33278 | 6.6 | 23611 | 10.5 |
食品烟酒 | 8399 | 8.2 | 9497 | 6.7 | 7024 | 10.4 |
衣着 | 2194 | 6.2 | 2802 | 6.6 | 1431 | 3.9 |
居住 | 3848 | 6.8 | 4062 | 4.9 | 3581 | 9.4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883 | 3.0 | 2119 | 1.3 | 1588 | 5.7 |
交通通信 | 5303 | 11.9 | 6598 | 8.4 | 3682 | 19.7 |
教育文化娱乐 | 3900 | 2.8 | 4551 | 2.6 | 3085 | 2.7 |
医疗保健 | 2212 | 18.8 | 2252 | 15.6 | 2163 | 23.1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246 | 9.1 | 1397 | 11.6 | 1057 | 5.0 |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985元,比上年增长8.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278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11元,比上年增长10.5%。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13.7%和13.1%。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5%和29.7%。
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290台、热水器125台、电冰箱138台、彩色电视机208台、移动电话274部、洗衣机119台、家用计算机71台、家用小汽车88辆、洗碗机4台、空气净化器(含新风系统)20台、地面清洁电器37台。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空调260台、热水器105台、电冰箱134台、彩色电视机168台、移动电话250部、洗衣机100台、排油烟机72台、家用计算机45台、家用小汽车65辆、家用助力车159辆、空气净化器(含新风系统)6台、地面清洁电器15台。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8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11.1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28万人。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7.08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1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91万人。
年末全县现有备案养老机构35家,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总数(含社区养老)1.23万张,享受尊老金6.64万人,全年发放尊老金5238.7万元。年末全县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648人,发放孤儿、困境儿童养育资金1119.56万元。城市特困人员(城镇“三无”)76人,下拨供养资金165.22万元;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五保户)4258人,拨付和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5556.35万元。城乡低保4811户6496人,其中城镇低保197户249人,农村低保4614户6247人,全年发放低保保障金4948.22万元。全年发放残疾人补贴12218.11万元,其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045人,发放10783.74万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559人,发放1434.37万元。全年结婚登记2922对。
三、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72.54亿元,增长3.5%;林业总产值0.82亿元,增长3.9%;牧业总产值33.11亿元,增长1.4%;渔业总产值83.98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52亿元,增长11.4%。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8.01千公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1.3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7千公顷,增长0.05%,其中,夏粮播种面积67.75千公顷,增加0.02千公顷,增长0.03%;秋粮播种面积73.55千公顷,增加0.05千公顷,增长0.06%。全县粮食产量98.24万吨,比上年增产0.16%;粮食亩产463.48公斤,增产0.1%;棉花产量31吨,减产5.0%;油料产量2.78万吨,增产11.4%。全年生猪出栏65.80万头,增长1.1%;羊出栏28.10万只,下降7.6%;家禽出栏3281.58万羽,增长8.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0.86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5.15万吨,下降2.7%;牛羊肉产量0.35万吨,下降5.5%;禽肉产量5.37万吨,增长10.4%。水产品产量33.09万吨,比上年增长1.8%。
全县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21台,联合收割机109台,水稻插秧机210台,无人植保机147台,旋耕播种机192台,农机总动力103.9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95.36%。
2023年全县家禽规模养殖占比99.4%,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占比100%。全年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39.4亿元,全年计划总投资38.4亿元,完成投入38.4亿元。全县累计登记在册并正常运行的省级示范场54家、市级示范场55家、县级示范场250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年末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76家。年末全县拥有绿色食品获证企业64家,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获证总数117个。全县建成并通过验收2个绿色优质玉米基地、1个绿色优质西兰花基地和23个绿色优质水稻基地,累计面积达89.34万亩。全县有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主体88家,均在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建设网店销营农副产品,全年线上年销售三百万电商主体达15家。
四、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2家,其中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56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65.9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8%,重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同比增长24.3%,股份制企业下降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1.2%。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下降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1.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1%,营业成本增长12.2%,利润总额下降14.1%。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 |||
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增速(%) |
光纤 | 亿米 | 366.26 | 5.9 |
化学纤维 | 万吨 | 189.78 | 121.3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42.85 | -34.8 |
光缆 | 万芯千米 | 133.43 | -30.3 |
水泥 | 万吨 | 120.81 | -25.7 |
饲料 | 万吨 | 56.00 | 26.1 |
纸制品 | 万吨 | 37.59 | 64.9 |
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增速(%)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26.58 | -20.7 |
大米 | 万吨 | 16.95 | -20.3 |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 吨 | 13.59 | 23.4 |
布 | 万米 | 7.24 | -1.7 |
纱 | 万吨 | 5.14 | -14.9 |
年末全县拥有资质建筑企业446家,其中特级总承包企业2家,一级总承包企业17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13家,二级总承包企业33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82家,三级及劳务企业299家。全年获得省优质工程3个,市优质工程12个。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85.6亿元,比上年增长9.4%;竣工产值546.1亿元,增长23.8%,竣工率22.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96.99万平方米,增长5.8%;竣工面积1591.37万平方米,增长22.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33.44万平方米,增长43.1%。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4%,服务业投资下降8.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7%,民间投资下降2.7%。全县列省重大项目7个,其中实施项目5个,总投资18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2亿元,已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年末累计完成列统投资39.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40%;储备项目2个,总投资86亿元。全县列市重大项目1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科创类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1个,竣工项目1个,除科创项目外,总投资15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5亿元。年末开工项目累计完成列统投资2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1.2%。
年末全县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0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8.13亿元,增长22.0%。商品房施工面积372.47万平方米,下降9.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52.66万平方米,下降13.4%。全县商品房竣工面积74.49万平方米,增长194.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58万平方米,增长118.3%。商品房销售面积112.70万平方米,增长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0.14万平方米,下降13.1%。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09亿元,增长5.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7.05亿元,增长5.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7.04亿元,增长4.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479.54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44.55亿元,增长2.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23.7%,饮料类增长11.0%,烟酒类下降2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7%,化妆品类增长0.4%,金银珠宝类下降10.7%,日用品类下降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4%,汽车类下降14.2%。
全县拥有规上文化产业企业191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57亿元。31个文化产业项目进入省、市、县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12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累计完成实际投资额22.1亿元。市级认定2亿元以上文化旅游服务业项目12个。年末全县拥有旅游星级饭店4家(其中四星2家、三星1家、二星1家),旅行社8家,3A级旅游景区4处、2A级景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工业旅游区1个,省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旅游特色村(镇)3个。
七、开放型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66.20亿元,下降12.8%,其中,出口总值190.09亿元,下降6.7%;进口总值376.11亿元,下降15.6%。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个,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新批协议注册外资6亿美元,下降32.1%。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82亿美元,下降9.4%。
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932万美元,增长98.3%。全年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3925万美元,增长83.6%;新派劳务人员350人,增长44.0%,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87人,增长9.0%。
八、交通、邮政电信业和电力业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3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183.28公里。公路密度为183.6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63公里,一级公路314.15公里,二级公路343.987公里,三级公路215.368公里,四级公路2232.145公里。航道总里程778.9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7条,里程200.76公里,等外级航道578.2公里。拥有内河码头97个,粮食临时装卸点28家,泊位151个,岸线长度11998米。拥有出海航道2条,其中15万吨级烂沙洋北水道航道长40.9千米,7万吨级烂沙洋南水道航道长24.8千米。洋口作业区自然岸线总长7.1千米,码头岸线总长19.4千米,拥有8个沿海码头泊位,全年船舶流量532艘次,港口货物吞吐量1027.76万吨。
年末拥有城市公交、客运班车、旅游客车393辆20087座,拥有营运货车5211辆68325吨,运输船舶109艘45046总吨。全年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6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0.66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96万吨,货运周转量21.97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476万吨,货运周转量36.33亿吨公里。海洋铁路如东站全年发送旅客45817人次,到达旅客38820人次;栟茶站全年发送旅客23472人次,到达旅客20516人次。
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29.08万辆,比上年末减少0.29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4.39万辆,增加0.94万辆;载货汽车1.00万辆,减少0.52万辆;摩托车4.66万辆,增加0.44万辆。年末全县个人汽车保有量达22.86万辆,比上年末减少0.52万辆。
年末全县拥有邮政公司1处,邮政局所47处,县级快递共配中心1个,邮件处理中心1个,邮政投递场所14个,其他快递末端网点约140个。全年实现邮政行业业务收入5.48亿元,增长4.4%。加速完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网络,协同优化打造了“2+15+226”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如期完成1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30个农村(社区)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全县光纤宽带用户占固定宽带比重达到100%;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2.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6.58万,减少户数0.09万;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99.95万,新增8.72万;电话普及率达100%。互联网宽带用户数41.9万,新增4.41万户。全县新建5G基站285个,实现主城区、重点园区及主要节点5G信号全覆盖,农村地区从自然乡镇及周边区域向一般农村区域延伸覆盖。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5.41亿千瓦时,增长1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78亿千瓦时,增长11.6%;第二产业用电量71.78亿千瓦时,增长23.7%,其中,工业用电量71.23亿千瓦时,增长24.5%;第三产业用电量6.77亿千瓦时,增长10.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08亿千瓦时,下降2.1%。
全县拥有发电装机容量766.82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61.67万千瓦,占全县总装机容量的73.3%,光伏发电、热电发电、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20.6万千瓦、81.5万千瓦、3.05万千瓦,占全县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15.7%、10.6%、0.4%。全年全县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量共计136.4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31.1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9%。
九、财政、金融
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税收收入57.6亿元,比上年增长58.9%。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实现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898.7%(因上年留抵退税后基数较小);企业所得税实现11.7亿元,比上年下降9.0%;个人所得税实现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47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公共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0.6%,其中,卫生健康支出18.36亿元,比上年下降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教育支出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全年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存款256.55亿元,年末存款余额2211.94亿元,增长13.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1.53亿元,比年初增加188.12亿元,增长15.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66.64亿元,比年初增加77.6亿元,增长15.9%。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87.89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975.79亿元,增长24.4%,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281.43亿元,增长25.4%。
年末全县拥有财产保险机构15个,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8.40亿元,增长5.6%;赔付金额5.95亿元,赔付率70.9%。年末拥有人寿保险机构21个,全年人寿险保费收入21.67亿元,增长15.6%;理赔给付及其他各类给付4.22亿元。
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5.71亿元,比上年增长5.1%;提取公积金13.85亿元,增长13.6%。全年实缴职工人数98987人,净增4922人。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量2287件,下降18.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50件,下降4.4%。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3502件,增长18.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0.04件,增长18.0%。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11家,通过省级贯标绩效评价11家。4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九九久科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成功立项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中天电力光缆获评首届江苏专利奖银奖;江东金具成功立项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全年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5笔10.04亿元。
全年2家企业获评省质量信用3A级企业、5家企业获评2A级企业,4家企业获得2023年第一批江苏精品认证,1家企业获评南通市市长质量奖(组织奖)。在中天科技成立全县首家企业供应链产品质量监测点。中天科技高端光电传输材料及器件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考核验收。成功获批筹建江苏省5G设备及器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实现零突破。年末全县拥有企业首席质量官1175人,比上年末增加139人。全县企业制定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全国性团体标准24项,成功立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培育主导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起草的“小巨人”企业2家。标准技术机构落户1家。
年末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5.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1.0%。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新增科创项目147个,完成当年实付5万元以上的有效产学研合作项目数163项。
年末全县拥有建制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11513人,其中省优质园50所、市优质园3所、合格园4所。小学48所,在校生30359人;初中23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669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22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9450人,其中四星级高中3所、三星级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3589人。中职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国赛获三等奖1个;省赛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6个;市赛获一等奖13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13个。参加省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市创新创意大赛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3个。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1个、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2个、市创新创意大赛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9平方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乡村覆盖率100%,全年接受文化场馆服务人次突破500万。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少儿图书馆1个,镇(区、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家,博物馆1家。图书馆藏书量50余万册。拥有文物保护单位2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3处、县级23处。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11个、县级30个,各级代表性传承人79人。全年在省级以上发表、参赛和参展作品94件,国际级奖3件,国家级奖3件。
全年组织举办大型文旅活动15场(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132场。如东乡韵艺术团等3个团队获评2023年度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洋口书苑等3个单位荣获2023年度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国家级非遗《跳马伕》亮相央视综合频道《非遗里的中国》栏目,参加江苏卫视春晚。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8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9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4121张,执业(助理)医师2259人,注册护士2041人。累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41个。
全年成功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9项次、市级体育赛事3项次,举办县级体育赛事12项次。更换新建35套全民健身路径,新建2片足球场。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47亿元。
十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2023年县城区实施“三河六岸”、鹤鸣公园等PPP项目2个,其中“三河六岸”进入运营期;完成1个污水提质增效达标示范区建设;市政项目建设18项,其中续建项目4项,新建项目14项。实施2个城区绿化点位改造,新增城市公园绿地1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9%。完成新造林面积4112.85亩,其中新增造林1409.7亩,更新、退化林修复造林2703.15亩。
全县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为:二氧化硫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46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24微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及细颗粒物年均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7.4%。全县国考、省考以上、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Ш类稳定达到100%。城镇区域环境昼间噪声平均值为53.7分贝,交通干线昼间噪声平均值为67.2分贝,均符合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
注:1.公报中发布的2023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别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数据统计范围不包含通州湾代管村居。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根据江苏省科技厅和江苏省统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发布<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2018修订版)的通知》(苏科高[2018]86号)进行统计。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房地产投资统计范围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8.本公报中,就业、创业、农业、建筑、旅游、开放型经济、交通、邮电、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户籍人口、社会保障、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相关数据均来源于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