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涟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涟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涟水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涟水调查队

2023年5月

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涟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站稳第一方阵,争取第一位次”工作目标,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挑大梁、笃定前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综 合

综合实力再上新高。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37亿元,首次突破700亿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33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14.1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07.89亿元,增长1.9%。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11.4:42.9:45.7转变为11.2:44.8:44.0。

2022年,全县人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6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9%。

市场就业基本稳定。当年新办私营企业2768户,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

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够大,重大项目不够多,产业集聚度不够高,转型升级不够快。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2.88亿元,同比增长5.1%。

粮油蔬菜增产增收。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97.00万吨,较上年增加1747吨;亩产456.9公斤,比上年增加0.2公斤。其中夏粮总产37.25万吨,较上年增加3493吨;亩产380.3公斤,比上年增加2.3公斤。秋粮总产59.74万吨,较上年减少1746吨;亩产522.7公斤,比上年减少1.4公斤。全年油料总产2.90万吨,较上年增加145吨;亩产238.27公斤,与去年持平。蔬菜总产111.80万吨,较上年增加6.34万吨。

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县当年新增造林面积3050亩,四旁植树80万株,实现林业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7.3%。全年生猪出栏51.50万头,较上年增加0.74万头,增长1.5%。家禽出栏增长明显。全年家禽出栏1251.67万只,较上年增加162.42万只,增长14.9%。禽蛋产量大幅提升,全年生产禽蛋2.21万吨,增长27.4%,稳产保供成效显著。水产品放养面积4.37万亩,较上年增加0.35万亩,总产量2.82万吨,增长21.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强劲。2022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6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4.40亿元,同比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应税开票销售327.88亿元,增长10.7%;工业入库税金22.5亿元,增长3.6%;全部工业用电量12.97亿千瓦时,增长2.1%。

企业规模稳步扩大。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91户,比上年增加9户;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65户,入库税金超千万元企业15户。

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建筑业总产值292.0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县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8.6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实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46.89亿元,同比增长21.9%,完成工业投资167.48亿元,同比增长45.1%。总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07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67.4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71.41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3.2:67.8:29.0。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比重达到84.1%;高技术产业投资比重为15.0%。

五、交通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总体平稳。清水路大桥成功合龙,新改建道路27.3公里。2022年末,全县拥有高速公路2条,国道1条、省道6条、县道27条,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910.35公里。全县通航航道9条,其中干线3条;航道通航里程170.90公里,其中干线88.75公里。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29亿元。

六、内外贸易和服务业

内外贸易复苏向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45亿元,下降0.1%。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及大个体销售收入291.17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15.3%、19.0%、1.4%和15.1%。

外资外贸稳步扩张。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58亿美元,增长23.0%;其中出口4.09亿美元,增长29.0%。

服务行业快速恢复。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8户,年末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141户。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00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30.2%。

七、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2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税收收入20.84亿元,同比下降5.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4%。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4.7%和155.7%。

支出结构持续优化。财政支出进一步向科教农林等重点领域倾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99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科技、农林水、教育支出分别同比增长54.9%、28.2%和10.5%。

存贷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25.26亿元,比年初增加81.23亿元,增长16.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15.37亿元,比年初增加64.07亿元,增长14.2%。

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45所,小学57所;在校学生分别为1.06万人、5.48万人和6.57万人。年末拥有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6.52万人。全县拥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49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203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4425人。全市率先实现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全市知名品牌新星幼儿园开园招生。围绕“再创涟水教育辉煌”,召开全县首届教育振兴大会,打造“尚学涟水”教育品牌,投资7亿元建成使用红日小学等8个教育基建项目,新增市学科带头人35人,获评市优秀教师96人,中高考保优率、提优率全市领先,涟水中专获评省级优秀中职学校。

医疗水平健康发展。县人民医院晋升全市县区唯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高沟中心卫生院跻身“中国乡镇卫生院100强”、苏北唯一。持续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国家级“心肺复苏中心”落户县医院,完成6个急救点建设,累计建成乡贤名医工作室20个、中医馆16个。年末拥有卫生机构数472个。其中医院10个,卫生院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年末拥有床位4816张。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04人,注册护士2297人。

文旅事业繁荣兴盛。县图书馆、文化馆入选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名单,图书馆拥有藏书12.77万种,共计28.50万册。《村里来了花喜鹊》、《芝麻官钻笆斗》等优秀作品共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15项,其中国家级表彰4项,省级表彰9项,市级表彰2项。县淮剧团荣获“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高分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岛湖创成省级幸福河湖。

体育工作成绩喜人。新建体育公园2个,拥有各类运动员共计166人,其中自行车运动员37人,羽毛球运动员8人,武术运动员14人,田径运动员12人,跆拳道运动员41人,少儿体适能运动员44人,乒乓球运动员10人。全年举办各类比赛105次,参加市以上比赛202人次。获得省级奖牌13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5枚。为市级以上输送运动员10名。

九、科技和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前进有力。全年实现专利授权1305件,新增注册商标企业486户,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创成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区,今世缘酒业荣膺省长质量奖、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创成国家芦笋设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进“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获批省级星级上云企业17户,建成5G基站560个。

生态环境日趋改善。扎实开展“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02天、比率达82.7%,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实现“双达标”。6条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优Ⅲ比例83.3%,古淮河幸福大桥断面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水标准。

  1. 人口、社会保障和居民生活

人口规模略有下降。年末全县总户数为31.70万户,户籍总人口为108.2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8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68万人,城镇化率为57.06%,比上年提升0.56个百分点。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9.7:10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4.99‰,死亡率为9.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7‰。

社会保障更加全面。发放困难群众保障资金2.4亿元、抚恤补助8000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6万人次、2742万元。深入开展三项排查专项整治,切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累计发放补助3643人次、596万元。高质量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医保服务站实现镇村全覆盖。

居民生活稳定提高。完成9个老旧小区、1246套棚户区改造,新改建排水管网16公里。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145元,比上年增加1674元,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73元,比上年增加1753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8元,比上年增加1429元,增长7.0%。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116元,比上年增加898元,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677元,比上年增加800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61元,比上年增加903元,增长7.2%。

注:

[1]公报中部分指标数据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涟水统计年鉴—2023》公布为准。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