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是德惠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长春市和德惠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答卷。

一、综合

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3亿元,同比下降2.5%,从二季度起增速呈持续回升态势,全年达到最高值,降幅较年初一季度收窄13.8个百分点,高于长春市平均增速(-4.5%)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91.6亿元、38.7亿元和13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下降9.8%和下降4.3%。三次产业比为34.8:14.7:50.5,产业结构依然保持三一二格局,一产占比较上一年有所提高,二产、三产占比均有所下降。

图1 德惠市2022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二、农业

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215266.7公顷,同比增长2.58%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8055公顷,同比增长4.13%;玉米播种面积161321公顷,同比增长1.78%;大豆播种面积3187公顷,同比增长31.87%。

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粮食安全有效保障。战胜疫情冲击、外洪侵袭、内涝严重等多重风险挑战,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4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我市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十佳县。完成饮马河、伊通河重点段治理136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12.2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13.2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145万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5%,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38.4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重启布海镇“簋市”瓜菜交易市场,“布海瓜菜”商标入选长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园艺特产业总产值实现27.5亿元;稻渔综合种养规模发展到3万亩。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累计投放肉牛贷款2.1亿元,新建扩建千头肉牛养殖基地7个,肉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肉牛发展到15.8万头、增长27.1%,引导肉鸡产业实施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禾丰肉鸡生产线完成扩建,德翔1亿只肉鸡屠宰项目加速推进,全年肉鸡出栏8414.13万只、增长13.4%;促进生猪产业稳健发展,全年生猪发展到169万头、增长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5.9亿元,同比下降16.1%。

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36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6.1亿元,同比下降26.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2022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比较三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121个产业项目上报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53.5%,44个房地产项目上报投资12.6亿元,同比下降33.7%,产业项目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力。

图2 德惠市2019年—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抢抓机遇开展招商引资,与北京、浙江等地经贸交流合作日益加深,“第18届中国火锅产业大会”成功举办,全国121家企业参展,达成签约意向12个;秋季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成果丰硕,国保60万吨废旧轮胎循环再利用等19个产业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超过260亿元。全年到位内资13.4亿元,增长30%。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积极推动40个项目春季集中开工,全力保障11个项目冬季不停工,累计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62个,总投资176亿元,项目建设质量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五、贸易

消费市场缓慢复苏。全年全口径社零额实现53.9亿元,同比下降12.8%,受疫情影响二季度末全口径社零额增速达到最低值,三四季度缓慢回升。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上报销售额1.9亿元,同比增长24.4%,自6月疫情平稳后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5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长。

图3 德惠市2022年限上社零额/全口径社零额完成情况

六、财政和金融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0亿元,同比下降37.3%。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8.2亿元,同比下降33.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3.2亿元,同比下降2.1%。在支出上,优先保障了工资和各项民生事业等支出。

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77414万元,同比下降39.3%,完成调整预算的91.6%;财政部门完成33079万元,同比下降31.9%,完成调整预算的120.7%。(全口径财政收入)

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49131万元,同比下降 34.2%,完成调整预算的104.2%;财政部门完成33079万元,同比下降31.9%,完成调整预算的120.7%。(地方级财政收入)

从主要税种收入完成情况看,增值税完成3.3亿元,同比下降44.2%;企业所得税完成1.7亿元,同比下降32.3%;个人所得税完成 0.3亿元,同比增长13.8%;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0.5亿元,同比增长6.1%,车船税完成0.5亿元,同比增长27%,行政性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下降43.1%,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0.9亿元,同比增长17.8%。

全年,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476.1亿元,同比增长9.3%;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72.7亿元,同比增长17.7%。

图4 德惠市近5年人民币存款余额情况

七、教育、卫生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6所。其中,小学30所,初中35所,高中5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85所。另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教职工9715名。其中,小学教师3784名,中学教师4071名,职业学校教师233名,教师进修学校教师85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1名,幼儿园教师14702名。在校学生68839名。其中,小学学生32017名,初中学生18666名,高中学生18031名,职业学校学生1280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25名。

市传染病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医疗综合楼项目主体均已完工,市中医院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与吉大一院医联体合作取得新进展,我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八、人口

全市户籍总人口858823人,同比下降0.45%。其中,乡村人口713744人,同比下降0.31%;城镇人口145079人,同比下降1.1%。

全市人口出生率4.04‰,人口死亡率5.48‰,人口自然增长率-1.44‰。

九、就业与工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6元,同比下降1.0%;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95元,同比增长3.4%。

图5 德惠市近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图6 德惠市近5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全面落实幸福德惠行动计划。城镇新增就业372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低保及残疾人“两项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十、人民生活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了失能养老服务中心维修改造任务,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扎实推进“双拥”创建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类优抚资金8500万元、优待证1.7万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投资9000万元,完成62所中小学校教学设施提标改造。全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秋季秸秆离田率达到95%。强力管控扬尘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5%。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开展清河执法行动,加强水体污染防治,松花江流域侵蚀沟综合治理等5个绿水长廊项目稳步推进,域内6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优于国家考核标准。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完成农药减量绿色防控21万亩,集中整治畜禽散养密集村28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

十一、城市建设

城乡品质显著提升。规划日益完善。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超前规划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重点项目集中征收攻坚行动”,征收房屋620户,全年征收土地108万平方米,城市发展空间逐步拓展。项目用地需求有效保障,全年出让工业用地59万平方米,在长春地区位居前列。功能明显增强。横跨铁路、畅通新老城区的惠新路公铁立交桥竣工通车,城市中轴贯通、外环闭合的开放式路网格局正式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通畅。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23.8公里,超过前五年农村公路建设总和,累计实现1611个自然屯通硬化路,通屯率达到98%。投资2.02亿元的市第二净水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市区供水“双线保障”格局;利用生物质发电余热,改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24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个、受益居民3377户,建成棚户区安置房548套,完成城区房地产开发面积39.2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乡镇街路、雨污管网1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90户,城乡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构建。管理不断强化。着力提升城区亮化、绿化、美化水平,新建及维修路灯1048盏,新增绿地面积2.41公顷,打造人民街等精品街路7条。市行政服务及公共安全云平台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城市智能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二二〇二三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