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大新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崇左市委的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快推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力助企纾困,深挖增长潜力,全力稳住全县经济大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0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9.1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2.99亿元,下降16.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6.92亿元,下降2.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8%、30.2%和43.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779元,比上年下降4.3%。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8.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7.6%,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24万人,出生率为6.23‰;死亡人口0.29万人,死亡率为7.61‰;自然增长率为-1.39‰。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7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39.43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2.55亿元,增长8.6%;牧业产值8.08亿元,增长8.6%;渔业产值1.12亿元,增长1.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7亿元,增长5.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万亩,下降0.04%。甘蔗种植面积51.46万亩,下降2.6%。油料种植面积1.43万亩,增长7.0%。蔬菜种植面积12.62万亩,增长7.7%。木薯种植面积3.94万亩,增长3.0%。果园面积10.56万亩,增长21.8%。

全年粮食总产量12.8万吨,增长0.1%。谷物产量12.1万吨,增长0.5%。其中,稻谷产量8.18万吨,下降1.4%;玉米产量3.92万吨,增长4.7%。

 

全年油料产量0.21万吨,增长6.8%。甘蔗产量357.83万吨,下降3.1%。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5.46万吨,增长7.1%。园林水果产量14.97万吨,增长16.0%。

全年肉类总产量1.97万吨,下降8.4%。其中,猪肉产量1.1万吨,增长3.0%;牛肉产量0.18万吨,增长1.9%;羊肉产量0.03万吨,增长0.1%;禽肉产量0.51万吨,下降30.2%。禽蛋产量0.03万吨,增长6.5%。全年生猪出栏14.14万头,增长3.9%。年末生猪存栏8.82万头,下降17.2%。

全年水产品产量0.85万吨,增长3.2%。

全年木材采伐量13.73万立方米,增长1.2%。天然松脂0.67万吨,增长239.3%。八角0.41万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36亿元,比上年下降2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6.2%;股份制企业下降1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3.1%;非公有工业企业下降26.3%。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8.2%,制造业下降2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4.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7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93.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0.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2亿元,增长9.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9亿元,下降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1.8%;金融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4.4%;房地产业增加值6.94亿元,下降3.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65亿元,下降5.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46.1%。

 

全年客货运周转量52983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5%。其中,客运周转量3063万人公里,下降50.1%。货运周转量52676万吨公里,增长0.1%。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0.55亿元,同比增长0.9%。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364655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48326户。年末互联网用户255835户,比上年末增加9409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3137户,比上年末增加6605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14040户,增加6252户。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8亿元,比上年增长0.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8.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7.55亿元,增长2.8%;餐饮收入额6.73亿元,下降6.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6.5%,饮料类增长8.4%,饮酒类增长1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1%,化妆品类增长110.7%,日用品类增长15.4%,五金、电料类增长9.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5.8%,中西药品类增长45.7%,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1.0%,通讯器材类下降4.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7%,汽车类下降36.2%。

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1.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6.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6.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基础设施投资投资下降1.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7.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8亿元,比上年下降20.3%。其中住宅投资2.77亿元,下降38.1%。房屋施工面积65.8万平方米,下降6.3%;房屋竣工面积7.38万平方米,下降7.9%。商品房销售面积10.07万平方米,下降35.1%。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额40.47亿元,增长0.2%;进口额0.79亿元,增长822.4%。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39.69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亿元,增长27.6%,其中税收收入2.59亿元,增长8.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2亿元,下降5.2%,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24.39亿元,下降0.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5.74亿元,同比增长3.2%,比年初增加4.8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0.99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年初增加14.41亿元。

九、居民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3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2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75元,比上年名义下降0.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05元,比上年名义下降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53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0.8%。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

本养老保险人数4245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18553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5218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57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364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78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952人。

年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325100人,比上年末增加2458人。共有116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469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40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量99件,比上年增长67.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万元。

全年普通中学招生5512人,在校学生数16944人,毕业生6178人。普通小学招生4008人,在校生23990人,毕业生378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209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0%。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11.06千册。剧场、影剧院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2个。

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6271户,数字电视用户36271户。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

全年接待国内旅客420.6万人次,下降42.7%;实现国内旅游消费34.61亿元,下降40.4%。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7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计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20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38人,注册护士90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90张,其中医院机构床位1112张,卫生院机构床位778张。

十二、资源、环境和公共安全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85.6公顷,比上年增长76.8%。

全年总用水量1893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1%。其中生活用水231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013万立方米,农业用水15454万立方米,生态补水150万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80公顷。建成自治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6383.7公顷。森林覆盖率67.0%。

全年平均气温为21.3℃,比上年下降0.7℃。全年降雨量1267.7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466.2小时小时。

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9.3%,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比上年增长6.5%。

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5.1%。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常住人口指在大新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大新、外出大新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相关数据由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统计局大新调查队、县商务口岸局、人民银行大新中心支行、县文旅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气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等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