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南丹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主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求,聚焦“六新河池建设”,深入实施“三千三百五城”战略,沉着应对新冠疫情超预期影响、实现经济下行、自然灾害频发等多重压力交织带来的挑战,全县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南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2](GDP)14178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427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889790万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29647万元,增长3.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0%,62.8%和2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为17.1%,68.0%和14.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1540元,比上年增长5.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8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1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5989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1%,低于控制目标1.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县耕地面积26528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0035公顷,比上年增加30.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541.3公顷,比上年增加127.1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607.6公顷,增加99.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628.7公顷,增加787.2公顷;木薯种植面积91.2公顷,减少0.53公顷;果园面积5146.67公顷,增加238.58公顷;桑园面积1061.8公顷,比上年增加21.47公顷;烤烟面积385.33公顷,比上年增加85.33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87432.86吨,比上年减少348.15吨;油料产量4378.18吨,增长4.3 %;甘蔗产量106911吨,增长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0789.68吨,增长5.5%;园林水果产量79618.89吨,增长16.0%。

全年肉类总产量20949.59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11090.06吨,增长6.9%;牛肉产量1312.24吨,增长6.6%;羊肉产量221.58吨,增长9.6%;禽肉产量8163.85吨,减少3.0%。蚕茧产量2273吨,增长20.5%。水产品产量1792吨,增长3.4%。全年木材采伐量333023立方米,减少10.1%。

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5880公顷,上年持平。当年机耕面积36801公顷,比上年增长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1%,工业增加值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0%;非公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下降33.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家,从业人员1955人,实现总产值62674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利润1937万元,上缴税金212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5.2%;民间投资增长44.6%;房地产投资增长113.9%。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6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8%;商品房销售额78739万元,增长57.2%。商品住宅销售套数1266套增长29.4%。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104万元,比上年增长0.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21160万元,增长0.2%;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8944万元,增长4.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59149万元,下降6.8%;餐饮收入额110955万元,增长24.2%。

全年按人民币统计,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23622万元,比上年下降3.0%。其中,货物出口136507万元,下降7.1%;货物进口387115万元,下降0.1%。

按美元统计,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804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货物出口19726万美元,下降13.3%;货物进口58317万美元,下降3.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全县等级公路里程1310.984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174.74公里,省道82.45公里,县道199.509公里,乡道139.313公里,村道646.35公里(未包含屯级道路)。二级公路11条,高速公路2条,客运量152万人,货运量794万吨。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6335万元比上年下降4.8%。全县公路旅客周转量12719万人公里,下降5.6%;公路货运周转量54883万吨公里,增长1.3%;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实现56155万吨公里,增长1.1%。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033万元,增长1.9%;电信业务总量32829万元,增长24.2%。

年末全县机动车辆拥有量74386辆,比上年增长3.7%。其中汽车拥有量15760辆,增长10.8%;摩托车拥有量58626辆,增长1.9%。

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356728户,比上年末增加19918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3088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5884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7204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23640户,比上年末增加9974户。电话普及率12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14240户,比上年末增加11992户。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22.9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22.91万人次,下降9.3%;入境旅游人数6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381600万元,比上年下降15.4%。其中国内旅游消费381600万元,下降15.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12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1810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416万元,增长20.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59034万元,增长3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4670万元,增长29.9%。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财政收入6580元,增长18.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31248万元,比年初增加131988万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75420万元,比年初增加145536万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教育经费投入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中等专业学校0所,小学(含教学点)102所,幼儿园9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总人数64637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6762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5469人,小学在校生3118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全县授权专利90件,比上年增加55.2%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件,减少25.0%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6件,增加57.1%授权外观设计专利21件,增加75.0%。年底发明专利有效量78件,增加1.3%。

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县级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娱乐场所7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3个。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6965户,数字电视用户12586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

全年全县在河池市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女子团体一等奖一次、男子团体三等奖一次,个人第一、第四的好成绩。参加2022年广西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获得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三名。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获得银牌一枚。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团体二等奖一次,个人第二名、个人第三名、个人第五名各一次的好成绩。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7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防保站1个,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个,村卫生室128个,民营医院4个,诊所4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94张其中县级公立医院床位796张,乡镇卫生院405张,民营医院293。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254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67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867人,助理执业医师519人,注册护士869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97809户,户籍人口327820人,比上年末增加87人。常住人口27.45万人,减少0.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24%。

全年出生人口2952人,比去年减少75人,出生率8.9‰,出生率下降0.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016人,比去年增加120人,死亡率6.1‰,死亡率上升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9‰,与去年同比下降0.6个千分点。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31元,比上年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86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8元,比上年增长7.6%。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86元,下降2.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7750元,下降3.9%;衣着消费支出1435元,下降9.1%;居住消费4463元,增长1.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193元,下降1.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947元,下降10.6%;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685元,增长2.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494元,下降1.8%;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419元,下降1.4%。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803元,增长0.9%。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688元,增长0.7%;衣着消费支出440元,增长1.9%;居住消费1753元,下降2.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610元,增长9.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889元,增长3.6%;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1118元,下降3.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084元,增长3.9%;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221元,增长7.3%。

5 2022年南丹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构成(元,%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3729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退休)3509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1639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25147人。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965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7345人,参加生育保险37345人。医疗保险金支出38859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9395人。

全县共有4939名城镇居民和40213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1416人。全年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分别为2525万元和12370万元。民政部门直接救助559823人次。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平均气温17.4℃,全年降水量1220.4毫米,比上年减少180毫米。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27次。

全县森林面积29.4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21%。

全年全县土地面积3905平方公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59.3公顷,比上年增长107.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47.8公顷;住宅用地6.4公顷,下降87.1%;商服用地1.75公顷,下降8.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7公顷,下降68.9%。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8平方米;城市供水总量645.79万立方米,售水量555.87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99.0%。年末全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71万立方米含乡镇比上年上升35.5%。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8.6%,比上年上升0.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0%,与上年持平

全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487.4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86.06公顷。

2022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起,死亡12人,受伤9人。其中非煤矿山事故3起,死亡3人、受伤2人;建筑施工事故1起,死亡1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7人、受伤6人;工贸事故2起,死亡1人、受伤1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铁路路外、农机和消防等行业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注释

[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南丹县统计年鉴(2022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根据我国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5—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

[4]2018—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比常规统计更为详细、准确的基础数据。根据普查资料对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修订,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制度规定,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修订后的数据,消除了以往可能存在的重复统计情况,以及过去历史上核算的一些统计误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公路里程来自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机动车拥有量来自县交警大队,宽带、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数据来自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旅游、文化设施、电视广播和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丹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人口出生死亡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丹调查队,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县气象局,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