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南丹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六新河池”建设,全面实施“三千三百五城”战略,经济发展稳中提速,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GDP)12554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356万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758267万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313841万元,增长7.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4.6%,60.4%和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为15.3%,58.8%和25.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5521元,比上年增长21.1%。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467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74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26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9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5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19363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农业产值190123万元,增长7.0%;林业产值46431万元,增长12.9%;牧业产值67558万元,增长12.4%;渔业产值2146万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105万元,增长10.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7883万元,增长9.2%。

全县耕地面积26528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0005公顷,比上年增加34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414公顷,增加241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508公顷,增加7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842公顷,增加620公顷;木薯种植面积92公顷,增加1公顷;果园面积 4908公顷,增加219公顷;桑园面积1040公顷,增加6公顷;烤烟面积300公顷,减少33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87781吨,比上年增加1107吨;油料产量4196吨,增长8.2%;甘蔗产量96291吨,增长5.3%;蔬菜产量275761吨(含食用菌),增长8.1%;园林水果产量68633吨,增长12.6%。

全年肉类总产量20362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猪肉产量10371吨,增长28.6%;牛肉产量1231吨,增长5.5%;羊肉产量202吨,增长10.8%;禽肉产量8416吨,减少15.1%。蚕茧产量1887吨,增长27.5%。水产品产量1733吨,增长4.5%。全年木材采伐量370494 立方米,增长18.0%。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84919千瓦,比上年增长1.7%。全年有效灌溉面积5880公顷,增长0.1%。当年机耕面积34557公顷,下降1.3%。

全县核桃优新品种种植面积0.3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核桃产量73.8吨,比上年增长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0.6%,工业增加值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2.2%;酒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0.5%;非公有工业企业增加增加值增长9.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7.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家,从业人员1189人,实现总产值46609万元,比上年下降11.9%;利润690万元,上缴税金230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0.3%;民间投资增长65.5%;房地产投资增长33.3%。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222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4.9%;商品房销售额50097万元,增长94.0%;商品住宅销售套数978套,增长92.5%。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7%[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17836万元,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9490万元,增长9.0%。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 339477万元,增长8.9%;餐饮收入额27849万元,增长64.1%。

按人民币统计,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39573万元,比上年增长32.2 %。其中,货物出口146878万元,增长144.9%;货物进口392695万元,增长12.7%。

 

按美元统计,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834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8%。其中,货物出口22739万美元,增长146.5%;货物进口 60698万美元,增长43.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公路总里程为2153.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83.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63公里,二级公路218公里,三级公路86.4公里,四级公路916公里,等外公路870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4条(含2条国家高速公路),里程共237.7公里;省道2条,里程共84.7公里;县道17条,里程199.2公里;乡道22条,里程共142.3公里;村道71条,里程共1489.5公里。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7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县公路旅客周转量13474万人公里,下降30.0%;公路货运周转量54188万吨公里,增长23.0%;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实现55535万吨公里,增长20.8%。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975万元,增长11.5%;电信业务总量33598万元,增长36.8%。

年末机动车辆拥有量80826辆,比上年增长9.0%。其中,汽车拥有量33852辆,增长10.8%;摩托车拥有量46974辆,增长8.3%。

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336810户,比上年末增加32683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144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1408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1736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3666户,比上年末增加23367户。电话普及率10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02248户,比上年末增加6630户。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66.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66.98万人次,增长16.6%;入境旅游人数0人次,下降100.0%。实现旅游总消费451011万元,增长16.0%。其中,国内旅游消费451011万元,增长16.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万美元,下降100.0%。

七、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152934万元,比上年增长34.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240万元,增长33.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45357万元,增长34.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6805万元,下降18.7%。人均财政收入5547元,增长38.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99261万元,比年初增加177321万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29884万元,比年初增加209830万元。

八、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授权专利58件,比上年下降1.7%。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件,下降 42.9%;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2件,增长61.5%;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2件,下降53.9%。年底发明专利有效量77件,增长4.1%。

 

全年教育经费投入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中等专业学校0所,小学(含教学点)113所,幼儿园10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总人数65795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6476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4840人,小学在校生327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年末有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县级图书馆1个),文化馆3个,娱乐场所9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4个。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6845户,数字电视用户12174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2021年召开南丹县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大会,2021年承办了广西体育舞蹈公开赛(河池站),2021年获得广西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县、2021年丹炉山获得四星级山地户外运动营地。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98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防保站1个,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个,村卫生室125个,私营医院3个,诊所医务室5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09张。其中,县级公立医院床位781张,乡镇卫生院374张,私营医院154张。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205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7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300人,助理执业医师127人,注册护士703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户数 94077户,户籍人口327733 人,比上年末减少333人。常住人口27.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1.54%[5]

 

全年出生人口3027人,比去年减少526人,出生率9.4‰,出生率下降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896人,比去年减少167人,死亡率5.9‰,死亡率下降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5‰,与去年同比下降1.1个千分点。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3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81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1元,比上年增长11.7%。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11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8061元,增长14.5%;衣着消费支出1578元,增长11.5%;居住消费4401元,增长7.9%;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215元,增长13.9%;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059元,增长15.1%;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631元,增长6.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541元,增长7.4%;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425元,增长7.6%。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12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661元,增长17.9%;衣着消费支出432元,增长19.3%;居住消费1803元,增长4.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557元,增长8.2%;医疗保健消费支出858元,增长4.5%;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1152元,增长14.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043元,增长17.7%;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206元,增长8.4%。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749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退休)3301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1537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21437人。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6519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4122人,参加生育保险23833人。医疗保险金支出21697万元。

全县共有5211名城镇居民和40772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1330人。全年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分别为2590万元和11861万元。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平均气温17.7℃,全年降水量1400.4毫米,比上年减少383.4毫米。发布气象预警159次。

全县森林面积28.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21%。

全年土地面积3905平方公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3.91公顷,比上年下降11.6 %。其中,工矿仓储用地 0公顷;住宅用地58.79公顷,增长251.0%;商服用地1.90公顷,下降271.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3.22公顷,增长555.0%。

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9平方米;城市供水总量632.55万立方米,售水量510.82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99%。年末全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8.5%,同比上升0.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与上年持平。

全年城区规划区面积17.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8.18平方公里。县城城区人口6.58万人,暂住人口2.4万人。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257.65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212.20公顷。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5起,死亡16人,受伤4人。其中非煤矿山领域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1人;工贸领域事故2起,死亡2人;工程建筑领域发生事故2起,死亡4人,受伤1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9起,死亡8人、受伤2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铁路路外、农机和消防等行业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

注:

1.本公报中202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南丹县统计年鉴(2021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根据我国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5—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和2017—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2021年因受到企业的退入库及关停、开业等变化。社会消费品中的城镇、乡村、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4个项目,数据与上年同期有调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比常规统计更为详细、准确的基础数据。根据普查资料对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修订,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制度规定,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修订后的数据,消除了以往可能存在的重复统计情况,以及过去历史上核算的一些统计误差。

4.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7—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5.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整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核桃种植数据来自县核桃产业发展中心,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公路里程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机动车拥有量来自县交警大队,宽带、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数据来自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旅游、文化设施、电视广播和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广体旅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丹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发展和改革局,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人口出生死亡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丹调查队,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县气象局,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区规划区面积、县城区人口来自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