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特别是受新冠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沛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挑大梁、担重任”重要使命,勇毅前行,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全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千亿元,居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2.2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2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50.25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433.69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12.7:44.5:42.8。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899元,增长9.9%。列全国县域基本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第 40位,比 2021 年提升 1位。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5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37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5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0.41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0.7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45万人,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34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5%。

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年末全县共登记市场主体14.66万户,其中企业3.06万户、个体经营户11.49万户。全年新登记企业0.55万户,注册资金312.72亿元;其中新增私营企业0.55万户,注册资金285.69亿元;新增外资企业25户,注册资金27.05亿元。新增个体户1.04万户,注册资金14.55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

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25.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0.3万亩,较上年增加0.5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47万亩,较上年减少0.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8.61万亩,较上年增加0.63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66.34万吨,较上年增产0.06万吨。其中,夏粮26.84万吨,增产0.24万吨;秋粮39.51万吨,减少0.17万吨。粮食亩产441.9公斤,较上年减少0.6公斤。

林牧渔业总体平稳。全年肉类总产量11.2万吨,禽蛋产量7.11万吨。年末生猪存栏39.81万头,出栏47.86万头。年末羊存栏12.41万只,出栏20.34万只。年末家禽存栏986.24万只,出栏4121.04万只。水产品产量2.8万吨。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年末有效灌溉面积72.09千公顷。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158台,小型拖拉机7500台,联合收割机2865台。当年实际机耕面积155.25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达116.69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155.2千公顷,农业化肥施用量6.66万吨,下降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9.35%,增加值较上年增长6.29%。从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4%,制造业下降1.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68%。从效益看,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3.89%,利润总额增长35.4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1%,资产负债率为62%。从行业看,全县29个行业大类,1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5.5%。

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列统建筑业企业签订建筑合同额575.4亿元,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5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竣工产值323.17亿元,建筑业劳动生产率33.7万元/人。实现营业利润16.84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速稳步提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3.2%。分所有制类型看,项目投资中国有经济控股投资下降1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增长11.9%,民间投资增长23.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3%。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工业投资较上年增长13.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3%,制造业投资增长19.7%。项目支撑有力,全年在库项目增长13.7%,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增长15.2%。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

服务业加快升级。全年服务业增加值412.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7%。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9.0%,营业利润增长14.7%。大屯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电商示范基地,汉兴1978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

交通运输业总体平稳。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5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9公里。航道总里程达180公里。港口6个,已利用港口岸线总长3835米;铁路里程达98.44公里,车站5个;机场(杨庙农用航空站)1个。共有营运客车663辆,营运货车16190辆。全县境内公路客运量3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46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3061万吨,货运周转量106.92亿吨公里;水运货运量283万吨,货运周转量14.72亿吨公里。

邮电通讯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28亿元,增长0.69%;电信业务收入2.74 亿元,增长13.3%;全县固定电话用户 10.9万户、移动电 话用户120.5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 68.5万户、宽带网用户(含广电)42.3万户,年末5G基站1300个。

六、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趋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45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2.03亿元,增长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限额以上零售额141.3亿元,增长12%;乡村限额以上零售额0.73亿元,增长26%。

按消费类型分,限上商品零售额137.7亿元,增长11.7%;限上餐饮收入4.33亿元,增长26.9%。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3.42%、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7%、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55.7%、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0.1%。

对外经济发展向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9.68亿元,较上年增长35.7%。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37亿美元,下降39.4%。恒辉编织获评省服务贸易重点企业;汉斯半导体等19家企业自营出口实现突破;五誉兴、顺泰等一批纺织企业完成进口设备替代;桑拿康养产业跨境展销中心投入使用;开放型经济在外部环境冲击下实现稳中有进。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0.01亿元,较上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39.02亿元,减少9%;非税收入11亿元,增长38%。主体税种中,企业所得税增长43%,个人所得税增长9%,城市维护建设税减少21%,印花税减少4%,环境保护税增长2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用于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分别增长4%、5%、9%。

金融信贷持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08.07亿元,较上年增长12.4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88.89亿元,增长18.3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51.61亿元,较上年增长16.21%。其中,居民短期贷款余额91.04亿元,增长15.93%;居民中长期贷款余额217.61亿元,增长9.75%。居民消费贷款219.49亿元,较上年增长6.47%,其中短期消费贷款增长35.48%,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3.39%。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8.2%。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93家。恒辉编织、珀然股份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珀然股份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评“科创江苏”试点县;位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54位。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加速器1个、省级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全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输出额)25.22亿元。年末全县专利授权量7207件,较上年增长28%。其中,企业专利授权量达到657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55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08件,较上年增加1.89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40所(含民办学校,不含幼儿园)。其中小学91所,初中28所,普高9所(含完中1所),特教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各级各类学校中民办学校5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79658人(含民办学校)。其中小学100052人,初中56262人,高中23344人,特教中心校609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141人。幼儿园152所(其中民办幼儿园82所),在园幼儿42271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9.04%,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9.31%。教职工10539人。高中教师研究生率7.42%,初中教师本科率92.7%,小学教师本科率83.32%,幼儿园教师专科率95.4%。省特级教师11人,省、市名师名校长118人,人民教育家后备人才培养对象1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3820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和完善。全县共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影剧院6个、公共图书馆34个。送戏下乡384场,送电影下乡3696场,戏曲进校园80场。“书香沛县”形成了城区10分钟、镇区30分钟阅读圈,“歌风书房”城乡全覆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晓明楼入选《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第二批)》,吕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23处。

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核酸检测能力达13万管/日,高标准建成全市首家县级方舱医院,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优质医疗”加速提升,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投入使用,中医院迁建工程有力推进,创成省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5家。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18个,其中三级医院1家,二级中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3家,二级专科医院5家,一级医院11家,医养结合护理机构7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室418家,其他门诊部、医务室、个体诊所140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编制病床4898张,实际开放床位6866张。其中,医院床位4349张,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2517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918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2874人,注册护士4046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体育场馆2所、游泳馆6所,健身站点504个。承办2022年江苏省大运河自行车系列赛(沛县站)、2022年江苏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举办沛县第三届网络少儿围棋精英赛、2022年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推广大联动江苏徐州沛县分会场太极拳剑展示及比赛、第六届“今世缘国缘杯”全县羽毛球赛、“喜迎二十大 全民健身日”2022年沛县第一届华星金箭杯龙城刀王争霸赛、沛县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群众赛事。沛县籍运动员齐广璞获2022年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个人金牌、团体银牌。参加江苏省青少年散打、田径、举重、跆拳道等项目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8枚。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被江苏省体育局授予“2018-2021年度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

城乡功能品质有效提升。投资35亿元的28个重大项目圆满完成,实施道路亮化400公里、道路建设276公里、道路互通45公里、农路提升190公里、危桥改造21座,获评省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完成户厕改造25321户、农房改善4860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简易分类、生态处理、市场运营”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全国推广。90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率、竣工率再创新高。湖西职教园一期、晓明楼修缮等工程建成投用,汉街片区获批省老旧小区改造联系点,老大院、毛纺厂活化利用入选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大微路、向阳路等一批重点道路建成通车,获评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张良路、汉润路道路景观绿化入选省“乐享园林”,荣获“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更多市民的生活新常态。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年优良天数达282天、优良率全市第2位;PM2.5平均浓度39.3微克/立方米、降低5.8%,改善幅度全市第2位。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地表水厂取水口改建加快推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14项;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0处、管网300公里;可再生资源发电量增长10%;一大批环境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一系列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生态沛县的秀丽底色更加彰显。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林木覆盖率提升至25.09%,自然湿地保护率68.16%。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建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9个,实现了乡村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和乡村品质的整体性提升。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分别下降71.4%和5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0.00099人,下降 54.8 %。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26.67万人,其中,男性66.23万人,女性60.4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58:100,户籍人口出生率6.29‰,死亡率为7.78‰。年末常住人口102.67万人,较上年减少0.2万人。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率为58.74%,较上年提高0.7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15元,较上年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77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1元,增长6.5%。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102元,较上年增长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632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277元,增长6.9%。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10.78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医保99.7万人,职工医保11.0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全县医疗救助对象达228961人次。企业个人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减轻失业保险参保企业负担,为参保单位发放稳岗补贴;发放技能提升补贴0.0813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0.53万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0.66万人次。

社会救助水平有效提升,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为709元/月,全县最低生活保障0.84万户、1.63万人;享受“两项补贴”待遇困难残疾人2.25万人次,发放尊老金3.26万人。“安心养老”充分供给,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家、医养结合型卫生院5家,“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社会保障、就业形势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设施农业等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电信业务、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等数据来自经济局相关科室统计数据;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县商务局;文化事业、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沛县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沛县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技、高新技术等数据来自县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GDP、工业、投资、贸易、粮食产量、服务业、居民收支等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城乡建设等部分数据来自县政府工作报告。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