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玉 溪 市 红 塔 区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21年3月17日)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决胜全面小康之年,面对疫情下的复杂形势和发展压力,红塔区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突出“三抓三保”工作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持续稳定恢复、社会事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90.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3%。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1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0%,拉动GDP增长0.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贡献率为36.0%,拉动GDP增长0.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4.14亿元,比上年增长4.2%,贡献率为60.0%,拉动GDP增长1.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2:59.1:38.7。

图片1.png

注:图中2016-2018年数据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图片2.png

注:图中2016-2018年数据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发展。2020年红塔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1.07亿元,同比增长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GDP增长0.31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32.7 %。分行业构成比重看,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67亿元,占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的2.3%;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22.31亿元,占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的42.0%;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62.08亿元,占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的55.7%。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0%、1.9%。

二、农  业

 

2020年,红塔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向品牌化转型升级,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培植农业新增长点,聚力打造“绿色食品牌”,推动农业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红塔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6.10亿元,同比(可比价,下同)增长5.4%。其中:种植业产值22.9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6%,同比增长1.4%;畜牧业产值11.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49%,增长60.2%;其他产值1.32亿元,增长27.0%。全年农业增加值完成20.15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种植业14.66亿元,下降1.4%;畜牧业4.73亿元,增长17.4%;其他0.75亿元,增长82.9%。

年内,红塔区抓住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为契机,打造“一村一品”花卉专业村,做精做优高原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290166亩,比上年增加9178亩,同比增长3.3%;烤烟播种植面积36375亩,比上年增加1815亩,增5.3%;烤烟总产量484.98万公斤,比上年增加21.57万公斤,增4.7%;油料种植面积 29148亩,比上年减26.5%,产量500.29万公斤,比上年减27.5%。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87334亩,比上年增加16619亩,增长9.7%;蔬菜总产量为33591.49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186.06万公斤,增14.2%;花卉种植面积16179亩,比上年增2859亩,增21.5%。全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22.14∶77.86,调整为21.53∶ 78.47,经济作物比重比上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图片3.png

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公斤):

     名    称 2020年 比上年增减%
     粮  食 3884.84 2.9
       其中:水  稻 81.99 -41.9
         玉  米 3073.29 4.1
小 麦 130.32 -8.2
烤 烟 484.98 4.7
油 料 500.29 -27.5
蔬 菜 33591.49 14.2

图片4.png

全区烤烟累计收购量500万公斤,完成500万公斤计划的100 %,收购金额为14206.63万元,比上年增603.01万元,增4.43%,平均价格为28.41元,比去年减0.23元/公斤,上等烟比例达67.11%,比上年下降2.75个百分点。

2020年末,红塔区常用耕地面积为185710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9801亩,比上年增加8839亩,增2.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79635亩,比上年减268亩。其中:大春粮食播种面积为57764亩,同比增加1276亩;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1871亩,同比减少1544亩。全年粮食单产488公斤,同比增加15亩;粮食总产量3884.84万公斤,比上年增109.32万公斤,增2.9%。

林草生态建设稳步实施。2020年开展绿化造林、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绿色廊道工程项目。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1.52%。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92.3亩,种植乔木树种16412株;实施异地造林150亩,完成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3500亩。对全区168公里防火通道进行维护修复和清理15公里防火隔离带;新建防火通道项目3条共11.55千米,防火水窖20个投入使用。全区设固定瞭望台9座,瞭望监测人员9人,常年巡山护林人员324人、石漠化巡山护林人员81人。组建区、乡、街道共管的195人专业扑火队伍,保障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进入高火险期,全区增设临时瞭望点20个、防火检查站75个,共增加瞭望检查人员198人,开展实时监控与管护。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全区有湿地总面积1012.41公顷,其中人工湿地848.52公顷,自然湿地163.89公顷。年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3.145万亩,主要是小蠹虫和金龟子;防治面积3.145万亩,重点采取人工清理蠹害木、喷粉和喷烟的方法防治,防治率达100%,无公害防治面积2.90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92.21%。

主要林产品产量(万公斤):

名 称 2020年 比上年增减%
水果 1474.13 -11.8
板栗 300.33 5.7
核桃 94.4 -2.8
八角 2.54 3.7
松籽 3.35 -6.7

 

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2020年,红塔区推广良种畜禽,以生猪和家禽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在提升。强化新建、改扩建养殖场的技术指导服务,为新建养殖场提供规划布局、厩舍设计、设备选型等技术服务。年未,实现生猪存栏13.99万头,同比增23.04%,其中: 存栏能繁母猪0.89万头,增29.0%。生猪出栏达24.09万头,增7.1%;出栏肉牛0.96万头,增9.1%;出栏家禽477.13万只,增5.9%。全区肉蛋奶总产量6167.86万公斤,同比增22.7%;猪、牛、羊肉总产量2549.72万公斤,同比增11.0%,其中猪肉产量2222.67万公斤,同比增6.7%;禽蛋产量2355.64万公斤,同比增36.8%。

图片5.png

全面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聚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年内,组织实施2018年-2020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0个,现已完工28个。建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52座,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均有1座以上无害化卫生公厕,且全部通过验收,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4154座。推进乡村治理示范建设,修订完善《红塔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村组集体财务收支管理的具体规定。充分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合理进行股东资格认定,颁发股份合作社登记证书788份。规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有8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社,被农业部门认定为国家级的示范社3个,省级11个,市级13个。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2平方公里,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6万人,实施3744件“五小水利”工程、28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13件小坝塘整治扩容工程。水利化程度害78以上。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50件,改善7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涉及贫困行政村15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197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40人。

全区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农业面源污染取得阶段性成效,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稳步推进。年内,以粮食、蔬菜、花卉作物为主,示范推广“三诱”技术、生物源农药等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24.18万亩次。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30.08万亩次。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8650亩,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7.5%,初加工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率达85%,花卉精深加工产品累计获得绿色食品认证6个。

2020年农村劳力就业渠道不断拓展,全区乡村从业人员186748人,比上年增341人。其中:男劳动力95978人;女劳动力90770人。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有64249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34.4%,比重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从事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65027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34.8%,比重下降 0.7个百分点,从事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有57472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30.8%,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0年,红塔区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二十条应对疫情稳定经济措施,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原则,强化协调服务,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力保疫情之下工业经济稳增长。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基本形成以钢铁和卷烟配套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服务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2020年红塔区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完成1078.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9.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0.5%。区属工业总产值570.66亿元,同比增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9.65亿元,同比增0.5%。

图片6.png

重点产业情况。钢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均有所增长,卷烟配套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有所下降。钢铁产业实现总产值265.33亿元,同比增长2.7%,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5%;卷烟配套产业实现总产值30.02亿元,同比下降10.6%,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74.63亿元,同比增长23.4%,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3.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3.51亿元,同比下降14.9%,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8.58亿元,同比下降6.2%,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

工业企业效益下降趋势持续减缓。2020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4.97亿元,同比增长0.5%;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累计35.48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利润总额24.35亿元,同比下降4.4%。亏损企业49户(亏损面为34.8%),比去年增加16户;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66亿元,同比增长203.7%。我区涉及的25个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14个行业利税总额为负增长,其它行业保持较稳定发展。黑色金属冶炼业实现利税总额2.62亿元,同比下降74.8%;医药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12.97亿元,同比增长198.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0.6亿元,同比下降36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税2.02亿元,同比下降21.8%;食品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4.08亿元,同比下降18.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实现利税0.58亿元,同比增长6.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实现利税1.53亿元,同比增长1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税5.47亿元,同比增长7.6%。

2020年,红塔区全部工业增加值504.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7%;占GDP的比重为56.7%,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image.png

注:图中2016-2018年数据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有增有减。水泥产量总计为333.58万吨,同比下降0.2%。钢铁行业的生铁产量总计523.22万吨,同比增长3.9%;粗钢产量为568.69万吨,同比增长3.8%;钢材产量总计为577.18万吨,同比增长10.2%。塑料制品产量为8.53万吨,同比下降1.1%。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0346台,同比增长31.1%。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

品   名 单位 2020年 同比增减%
精制食用植物油 176785 -9.2
机制纸及纸板 18843 0.8
自  来  水 万吨 2812 -0.8
配 合 饲 料 81205 -2.2
塑 料 制 品 85280 -1.1
塑 料 薄 膜 83287 -0.2
其中:农用薄膜 54693 -0.5
水       泥 万吨 333.58 -0.2
粗       钢 万吨 568.69 3.8
生       铁 万吨 523.22 3.9
成 品 钢 材 万吨 577.18 10.2
软  饮  料 万吨 16.7 -22.2
  化 肥(标量) 20458 -0.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1.61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完成施工产值113.12亿元,比上年下降9.3%。

image.png

注:图中2016-2018年数据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红塔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实干为要”的鲜明导向,围绕策划包装强基础、做实项目强支撑、抓好重点强核心、抓牢前期强落地、精准定位强招商、优化要素强保障六项重点工作。但受到投资资金趋于紧张、民间投资活力不强和新开工投资项目额度偏小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扭负为正的压力持续加大,自年初以来呈现向正靠拢的增长态势。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1%,增速低于全市(-1.5%)的6.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下降7.7%。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中,非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9.5%;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同比增长30.7%。

图片9.png

从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3.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4%;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3.3%;非电力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9.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9%。从主要行业投资完成情况看,生产经营性行业投资同比下降10.9%,占投资完成总额的22.3%,比重同比下降0.7%;房地产行业同比增长13.2%,占投资完成总额的50.8%,比重同比增长9.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下降37.9%,占投资完成总额的14.3%,比重同比下降6.9个百分点;社会公共事业投资同比下降20.4%,占投资完成总额的12.6%。

2020年,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投资78.49亿元,同比增30.7%。其中:住宅投资56.65亿元,同比增35.1%;办公楼投资0.59亿元,同比增17.1%;商业用房投资5.02亿元,同比增23.7%;其他投资16.22亿元,同比增19.5%。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72.2%。截止年末,红塔区共有联网直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52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等级1家,二级资质等级9家,三级资质等级7家,四级资质等级9家,五级资质等级26家。有项目开发的房地产公司44家,共56个在建楼盘,其中新开工项目15个。

 

五、交通、通信业

 

2020年,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昆玉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铁路运输进入高铁时代;玉磨铁路、玉楚高速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建制村通客车达100%。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97.6公里,减少33.3公里,同比下降2.3%。其中:国道103.6公里,省道42.5公里,县道163.7公里,乡村道路1087.8公里。公路网密度147.5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五纵四横、四环九互通、两枢纽”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

邮电通信稳定发展,传统通信业务量部分萎缩。2020年末,红塔区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30.81万门,与上年基本持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4.68万户,比上年增长16.88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预计达到158部,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预计达每百人150部。互联网宽带用户快速增长,有25.87万户,比上年增长20.7%,移动通信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建成开通5G基站600个,网络覆盖率达45.0%。

图片10.png

 

 

六、商业和物价

 

2020年红塔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效应日渐显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完善集聚区配套设施,优化整合交通、商业、生活等各种环境因素。电子商务产业稳健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企业52户,线上销售额达17.95亿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42亿元,同比下降3.1%。

分销售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7.08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84.0亿元,同比下降3.0%。乡村实现零售额为57.34亿元,同比下降3.2%。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68.52亿元,同比下降3.8%;商品零售额205.90亿元,同比下降2.9%,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0%。

图片11.png

2020年,红塔区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市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但受猪肉价格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呈现温和上涨的运行格局。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12月价格比下降0.3%,与11月份价格比上涨0.2个百分点。1-12月累计上涨3.7%,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五升三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2.3%;衣着类价格上涨0.1%;居住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5%;交通及通信类价格下降3.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5%。

图片12.png

 

七、外向型经济

 

红塔区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跨越发展的主抓手和富民强区的主引擎。年内,进一步落实重点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工业项目投资优化奖补政策及招商引资项目管理措施。强化项目包装、突出精准招商,围绕打造“三张牌”、“三城”建设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对接,推动区域经济交流合作,对厨余垃圾项目、文旅项目、教育产业项目及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开展招商推介及学习考察,2020年,共实施市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39项(省外37项,市外省内2项),引进资金同比增长8.0%,其中,到位省外资金同比增长8.0%。实施外资项目0个,到位外资0万美元。

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和挖掘外贸进出口潜力,争取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保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20年,全区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达5989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0975万美元,同比增长53.9%,其中出口总额为59297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0835万美元,同比增长54.2%;进口总额601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40万美元,同比增长30.4%。

图片2.png

八、财政、金融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克服收支矛盾,严格控制预算,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力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各项重点支出,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全年,红塔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7.15亿元,同比增长4.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2亿元,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85亿元,下降2.3%,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0.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8亿元,增长17.0%。

图片14.png

年内,认真贯彻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序整治各类金融乱象,金融信贷平稳健康运行。据金融部门初步统计,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30.37亿元,同比增加1.25亿元,增长0.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07.76亿元,同比增加35.0亿元,增长9.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19.20亿元,同比增加0.45亿元,增长0.1%;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88.52亿元,同比减少22.13亿元,下降10.5%。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6.83亿元,同比增加101.26亿元,增长14.2%。从贷款用户看,住户贷款余额240.54亿元,同比增加21.06亿元,增长9.6%;企(事)单位贷款576.28亿元,同比增加81.20亿元,增长16.4%。

图片15.png

 

 

九、城建、环境、应急管理

 

城乡统筹成效突出,城市品质显著提升。2020年,围绕“科教创新城、健康宜居城、生态园林城”定位。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97%。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加快片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乡发展脉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成商业网点、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城市更新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等50余项专项规划和方案编制。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黄路、红龙路、东风中路等市政道路新建、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启动红塔大道延长线、冯井中心路、南祥路延长线等项目建设。高铁新城核心区及片区居民公寓建设、泷水塘片区、荷花池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进展顺利。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实施村庄复绿增绿和乡村道路绿化工程,大营街社区成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上牟溪冲等一批村庄建成全市宜居宜业示范村。大营街社区、孙井社区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大营街幸福小镇加快建设,推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项目,辐射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革命”122座公厕、9333座户厕新建、改建任务,754个村(民)民小组全部达到1档村整治标准。

以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和人性化推进城市管理工作。2020年在区级、街道、社区、街巷建立和巩固四级城市网格管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短板逐渐消除,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加强市政道路维护和下水道清淤排水设施维护,定期对11座城市桥梁进行常规监测。中心城区建成公共洗手台318个。城市公共照明实现市场化管护,城市主干道路灯装灯率达100%,亮灯率在99%以上。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强化日常清扫保洁,城市清扫保洁机扫率70%以上。推进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收尾工作及中水回用等配套工程建设,坝区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全覆盖。启动44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餐厨垃圾项目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高效运行,实现与公安视频资源共享,并成功接入市级数字城管平台,智慧化水平显著增强。推进中心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新均城区停车位2600个、非机动车位1.6万余个。建成建筑垃圾大数据监管平台、路灯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2020年红塔区着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保护、大河综合治理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工作。协调推动黑臭水体和城镇污水治理,河(湖)长制健全完善,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80%以上,土壤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圆满完成了红塔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各项普查工作任务,为后续环境管理提供坚实基础,以饮用水源地和玉溪大河周边村落为重点,开展饮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环境监管执法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场地扬尘管控措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稳定在99.2%以上。

打造“最美红塔”、“花成建设”景观项目,共计栽种4万余株行道树和绿地乔木、灌木3000余株、草坪花卉14万平方米,总计绿化面积57万平方米,形成“春花、夏荫、秋绚、冬绿”丰富植物景观。占地面积111.69亩的玉溪杯湖公园于5月1日全面开放。完成中心城区范围内95条城市道路、4个城市水景和5个公园约407.35万平方米园林绿化管护工作。

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创新监管体制机制,严格安全监管执法。年内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22起、死亡24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0起、死亡8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2起,死亡13人,火灾事故90起,死亡3人,发生一起3人安全事故。

 

图片16.png

十、科技和教育体育

 

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红塔区积极服务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教创新城”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制,创新驱动全区经济高效发展。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成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20项。对企业需求开展调研并对接各类科技成果,推进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2020年,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户、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8户,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40户,科技众创空间在孵与外孵企业27户、创业团队15个,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及应用、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科技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县区前列,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超全省平均水平242.86%。建成“数字红塔—数字经济特色展示大厅”,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带动作用。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2020年,红塔区境内有学校(幼儿园)186所,其中:高等院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23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66所,幼儿园88所。在校学生105162人,比上年减0.8%。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505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747人(初中17427人,高中12320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5883人;普通中专在校学生721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20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6643人。全区有专任教师6388人,比上年增3.4%。

图片17.png

2020年全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逐步补齐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短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建设,调配盘活玉溪卫校、玉溪体育运动学校、玉溪少体校三个阵地用于公办基础教育。大营街赤马小学厕所、场地改造及附属项目已完工,玉溪师院高新附属小学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黑村小学易地重建项目准备招投标工作,23个学校大门围墙和值班室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万裕生态园、万和家园的幼儿园使用权移交,润玉园小区北大附属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强化幼儿园园区和课程游戏化建设,以园区为平台努力打造课程游戏化户内外游戏环境,不断缩小公民办幼儿园园际差距,促进全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优先保障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资助各级各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确保应助尽助“资助全覆盖”。不断完善营养餐供餐模式和机制,保障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全区有71所学校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受益学生30515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将四种供餐模式调整为食堂供餐和企业组配两种。全区167所学校均已设置安全保卫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学校配备专职安保人员384人,学校安全稳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得到深化。

体育工作长足发展。2020年,全区强化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网络建设和活动开展,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组织2020年玉溪市、红塔区元旦·春节环城赛跑活动、“万步有约”健步、高鲁山越野跑等品牌赛事,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逐年提高。全年完成社会校园足球场61块和全民运动场地184处建设,村(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

 

十一、文化、旅游业和媒体电视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0年,红塔区坚持公共文化均衡化,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成红塔区“两馆一中心”项目包装,做好游客体验综合体和乡、街道文化站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落实文化共享工程,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微信展46期、网上文艺精品展15期,数字资源访问量(博看期刊、超星电子书):阅读68390人次,75765册次,下载3450册次。创新服务机制,推动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新开通“每日新书”和“名师讲坛”两个线上推送栏目。设立聂耳公园分馆、春和街道文化站刘总旗社区分站、高仓街道文化站梁王坝社区上牟溪冲分站。“三馆一站”覆盖率达到125%。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和“中华诗词之乡”,将“兰溪桥”作为诗词楹联文化示范点重点打造,新增对联、牌匾及屏风30组,促进文旅融合。繁荣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组织创作疫情防控主题文艺作品52件,其中《众志成城抗疫情》、《风雨同当》、《我们在行动》等歌曲入选云南省优秀“抗疫”作品展播,并被接入“学习强国”平台推广。《风雨同当》纳入2020云南抗疫主题100首文艺作品公益专辑。文学作品《自我隔离与自我救赎》获2020年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二等奖;举办赠春联活动12场,赠送春联3350幅、环保宣传袋2000个。开展文化惠民及各类专题演出演出88场,观众达2.5万人次。创作舞蹈情景剧《玉水长·米线香》和建党一百周年史诗剧剧本大纲,编排抗疫小舞剧《雨后彩虹》、舞蹈《馒馒鼔鼓》进入云南省第四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扎实推进。年内,加强全区文保单位安全保护,争取各级文物保护修缮资金200多万元,对李鸿祥旧居等文保单位进行修缮。玉溪窑址博物馆、玉溪民俗博物馆、聂耳故居纪念馆项目布展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引入社会力量,对李家大院等文保单位实施“乡愁书院”“城市小剧场”等公共服务项目,不断扩大文化宣传阵地。玉溪聂耳故居纪念馆成功申报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旅游产业取得新进展。2020年,红塔区坚持文旅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内,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完成西部旅游环线标识系统建设、旅游厕所建设7座,完成全区景区建设洗手设施25座,加快汇龙生态园景区提档升级等项目。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两廊一核一带多组团”空间布局,以玉溪青花街、玉溪老城区、玉溪老五街、博物馆群等项目的实施为抓手,打造中心城区文创休闲综合服务核;以玉溪大河为轴,依托玉溪大河合理布局配套设施,打造玉溪大河滨河文化旅游经济带。打造核心旅游产品,促进带动旅游要素提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借助新兴媒介及旅游企业进会展,多形式、多视角宣传红塔区旅游精品线路及特色旅游商品,不断扩大红塔区旅游知名度与美誉度。

截止到2020年末,红塔区共有国际旅行社24家,国内旅行社2家;年内7家星级饭店(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3家,二星级酒店2家)平均床位出租率达37.55 %,比上年下降了48.23个百分点。全年,红塔区共接待中外旅游者389.94万人次,同比减73.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28.6亿元,同比减78.4%;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含港澳台同胞)153人次,同比减90.87%,实现外汇收入18.58万美元,同比减92.5%。

图片18.png

电视新闻宣传成效显著。2020年聚焦全区中心工作和百姓民生热点,全媒体、全方位策划做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三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宣传,全面展现红塔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典型、新成效。提高人民网、新华社、云南网、云南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上稿率,上稿达1066条(次),其中人民网456条,学习强国77条,《云南日报》22条,云南网390条;在市级主流媒体《玉溪日报》上稿774条(次)。积极打造“指尖上的新闻”,“移动优先”态势进一步凸显,在区级原有的“两微一端一网一台一报”基础上,加强云上红塔APP、现场云、抖音公众号建设,打造新媒体传播全矩阵。共刊播、刊发、转载各类新闻信息2万余条,“红塔区发布” 新浪微博点击量攀至120万人次; “红塔区发布” 微信公众号阅读次数达400万次。借助新华社现场云平台,采用图文加小视频的方式策划推出现场云直播14场,发布信息1625条,浏览量达108万+。《战疫情 抓复产 红塔区在行动》《红塔山下 青花街上—花好月团圆 国强家康宁》现场云被新华社客户端采用。逐步完善云南省政务服务管理、云南省 "互联网+监管+督查" 等政务服务平台事项,进一步提高广电领域政务服务水平。全区广播电视信号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十二、卫生和健康

 

“健康红塔”深入实施,深化和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建成高质量紧密型医共体。2020年,红塔区落实防控要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精心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准备。扎实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红塔区中医院,全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启动慢病中心建设项目。先后完成8个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新建、改扩建48个村卫生室,保障每个村卫生到建筑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高质量建成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实现医供体内部医保打包付费,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现有职工1836人,实际开放床位1100张。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人员配备和服务能力达标率100%;区内定点医疗机构100%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实现“一站式”“一单式”结算工作机制。实现区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人群、疾病患者应管尽管、应治尽治。全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4.25%,初步达到“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目标,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务。按照建机制、控费用、调结构、强监管的原则,稳妥推进区级公立医院药品及耗材价格改革,在保障药品及耗材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情况下取消了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及耗材加成,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卒中、胸痛等“5大中心”通过国家、省级验收,成为国家早癌防治中心、国家高血压防治中心纳入第一批县级试点建设。加快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老年人床位569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7张。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建档率达97.4%。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完成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稳步推进“健康惠民工程”,实施HIB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健康惠民工程。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2020年红塔区鼓励和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优生优育,实现人口均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与扶助政策。在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上,妇幼健康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家庭保健、养老照护、科学育儿”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年末,全区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为88048人,占总人口比重19.18%,已选用各种节育措施的人数为74698人。本期三术节育率70.32%,综合节育率84.84%。积极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45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100%,接尘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8.42%,接尘劳动者培训率为60.6%。全年举办职业卫生知识培训3期,培训率达99.2%。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民生

 

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红塔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72元,比去年增加1518元,增长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其中:工资性收入24750元,比上年增加1850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838元,比上年减少4013元,下降12.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8元,比去年增加1255元,增长6.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其中:工资性收入13578元,比上年增加1843元,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101元,比上年增加531元,增长3.6%。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8:1(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

图片1.png

202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拥有生活住房面积95.8平方米,汽车、家庭电脑、钢琴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74辆、家用电脑91台、健身器材10套、移动电话252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生活住房面积75.7平方米,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8台、电冰箱105台、家用电脑34台、家用汽车86辆、摩托车77辆。

图片20.png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民生福祉显著增强。2020年,红塔区对部分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众实施春荒粮、冬寒衣被救助,发放各类社会救助经费1.32亿元,惠及群众4.5万人。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城市低保标准从每月610元/人提高到640元/人,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4200元/人提高到4500元/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从每月732元/人提高到832元/人。深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和“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原则,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176户4375人。将符合条件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建档立卡三、四级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医保参保资助政策和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对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参保资助。继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福利服务工作,向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贫困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共建成儿童之家82家。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16个贫困村,1563户5560人全部脱贫。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全区现有敬老院3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备案民办养老机构2个;推进覆盖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新增养老床位2324张,现全区共有养老床位3030张(含市福利中心),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8434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2%。年内,全年共发放保健补助和长寿补助金1323万元。

鼓励创业,促进就业。2020年,红塔区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完善鼓励创业政策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就业专项行动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活动,举办“众志成城抗疫情,春风行动促就业”、“脱贫攻坚等线上线下招聘会7次,参会招聘单位140家,提供空缺岗位8700多个,参会求职人员17366余人次,达成求职意向有1039人。扎实做好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继续强化“贷免扶补”小额贷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三项贷款在扶持创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发放贷款累计7.44亿元,扶持创业人数达2万余人。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和“技能扶贫”两个专项行动,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214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

 

十四、人口

 

 

年末,公安部门登记的全区总户数187959户,户籍总人口463411人,比上年末增加4177人,增0.9%。其中:乡村人口186648人,比上年增加447人,增0.2%;城镇人口276763人,比上年增加3730人,增长1.4%。年内,全区出生人口4631人,出生率为10.04‰;死亡人口2648人,死亡率为5.74‰;净增人口1983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4.30‰,比上年下降2.12个千分点。在全部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78353人,比上年增加151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6.9%。

图片19.png

注:1、《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拟于年内发布,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常住人口相关数据。公报中涉及的人均指标根据人口预计数计算得到。

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6-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4、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数据,正式统计数据以《2020年红塔区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