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昌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昌邑市统计局
2021年4月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昌邑市委、市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就业民生保障有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值450.4亿元,比上年增长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121元,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49.19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87.63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13.58亿元,增长2.1%。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10.9:41.7:4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7.2%;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0.8%。
年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6.59万户,比上年增长8.6%;从业人员达到20.69万人,增长4.7%;注册资本586.18亿元,增长27.6%。其中,私营企业1.13万户,增长19.4%;从业人员6.19万人,下降8.8%;注册资本482.75亿元,增长28.5%。个体工商户5.25万户,增长5.6%;从业人员12.23万人,增长10.6%;注册资本64.39亿元,增长19.5%。农民专业合作社2045户,增长41.6%;成员数2.27万人,增长18.2%;出资总额39.04亿元,增长30.7%。
二、重点战略和改革
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全年全市国家备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5.98%;“双千双百”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支撑力、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滨海特色文旅等11个项目分别入选省补短板扩内需重点项目和省2020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等17个项目列入潍坊市重大重点项目。有4家企业纳税过亿元,56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潍坊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49家,隐形冠军企业达到17家。潍坊市级以上“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到28家,上云企业达到158家。
乡村振兴全面起势。10个万亩级产业加速壮大,200平方公里潍河绿色发展长廊加快提升。潍水农业公园争创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打造了省内知名“青阜模式”。柳疃镇、卜庄镇、下营镇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产值过1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9家,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8万亩。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完成农村改厕3万多户,434个村通户道路全部硬化,57%的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85个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实现全覆盖,90%以上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B级以上标准。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邑办理”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创新开发全链条代办“招商管家”系统,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运行。扎实推进“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打造了不动产登记全省最快“一窗受理20分钟”昌邑速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压缩50%以上,企业开办实现“一窗式”服务、2小时办结,现场勘验审批服务提速95%。全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479户,增长12.6%;其中,新登记企业2486户,增长16.1%。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成就斐然,1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于2017年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8年全部兜底脱贫,扶贫工作提前胜利收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超20%,年均下降近6%。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比十二五末削减12%、23.7%、33.7%、22.5%的目标;空气优良率比十二五末提高近20个百分点。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连续成功举办18届绿博会,新增造林面积4.4万亩。安全生产进一步保障,至2020年底,不良贷款处置率列潍坊8县市第1位,担保委贷服务企业100多家、涉及金额36亿元。有483家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1191家企业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
三、农业、水利建设
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9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实现农业产值32.73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0.77亿元,增长11.3%;牧业产值23.42亿元,增长2.5%;渔业产值28.31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2.77亿元、增长7.1%。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4.87万亩,比上年增长0.5%;产量52.56万吨,增长2.2%。其中,夏粮产量30.16万吨;秋粮产量22.4万吨,增长5.4%。棉花种植面积2.89万亩,产量0.25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07万亩,产量0.59万吨,其中,花生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0.5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5.17万亩,产量59.53万吨。农业产业联合体9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潍坊市级6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3家,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3家。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0个,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个数115个。
全年全市完成国土绿化1.2万亩,其中,林业生态修复工程造林绿化0.32万亩,退耕还果还林900亩,农田防护林建设0.46万亩,生态廊道0.12万亩,乡村绿化0.21万亩,植树110万株。成功创建山东省森林城市。成功申报山东省森林村3个,潍坊市森林镇2个,潍坊市森林村6个。新建改造提升苗木2万亩。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9.02万吨;禽蛋产量1.41万吨,比上年增长34.3%;奶类产量0.32万吨。猪年末存栏26.5万头;牛年末存栏0.39万头;羊年末存栏1.7万只;家禽年末存栏971万只。猪年末出栏32.65万头;牛年末出栏0.21万头;羊年末出栏4.05万只,增长12.5%;家禽年末出栏4286万只。
全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9.9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总产量19.77万吨。争取增殖放流资金1540万元,增殖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鳎、褐牙鲆、黑鲷6个品种共计7.35亿单位。
全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99.42万千瓦。农机化总投入0.54亿元。农用拖拉机2.09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052台。联合收割机械2362台,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11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232台。播种机4857台,其中,免耕播种机2649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043台。其他收获机械1398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73万部,其中,大中型4062部。小麦、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达96.99%。农林牧渔业用电量达3.03亿千瓦时。
全年完成总投资1.33亿元的潍河防洪治理工程,包括:无堤段复堤 10.25千米,堤防培厚加高7.58千米,新建防洪墙 3.34千米,填筑土方159.8万方,新建穿堤建筑物23座。完成投资3305万元的河东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包括:衬砌渠道3千米,改善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争取峡山水库农灌用水1350万方,汛期利用潍河、灌渠存蓄雨洪资源1.5亿立方。建成省级美丽河湖1条、市级2条。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674。
四、工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2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44.33亿元,下降4.7%;实现营业收入493.08亿元,下降11.3%;实现利润总额21.37亿元,增长22.4%。全市工业用电量45.66亿千瓦时,增长3.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2.1%。全市统计的45种主要产品中,有24种主要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加,其中,烧碱增长15.8%,精铁矿增长22.4%,食用盐增长14.1%,饲料增长4.6%。
2020年五大主导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
指标名称 | 企业
个数(个) |
营业收入 | 总产值 | 利润总额 | ||||
总量
(万元) |
占规上比重(%) | 增幅
(%) |
总量
(万元) |
增幅
(%) |
总量
(万元) |
增幅
(%) |
||
食品加工业 | 24 | 308630 | 6.3 | 4.6 | 319435 | 7.4 | 16309 | 825.9 |
纺织印染业 | 63 | 570715 | 11.6 | -11.1 | 588486 | -9.4 | 1515 | -15.8 |
机械制造业 | 35 | 688679 | 14.0 | 26.6 | 674815 | 12.9 | 30913 | 119.1 |
石油化工业 | 1 | 1918248 | 38.9 | -23.9 | 2365140 | -8.9 | 63546 | 12.5 |
盐及盐化工业 | 83 | 1146930 | 23.3 | -10.1 | 1201147 | -5.6 | 82693 | -1.2 |
合 计 | 206 | 4633202 | 94.0 | -12.2 | 5149024 | -4.9 | 194975 | 23.5 |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以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63.32亿元,下降12.2%,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4%。主导产业优势明显(见下表)。
五、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225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4%,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增长8.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9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5%,民间投资增长14.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52亿元,增长12.6%;其中,住宅投资20.75亿元,增长11.3%。商品房销售面积41.99万平方米,增长0.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6.11万平方米,下降5.73%。
全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55亿元,比上年下降2.2%。3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8.19亿元,下降0.1%。其中,实现建筑工程产值16.7亿元;实现安装工程产值1.22亿元;实现其他建筑业产值0.27亿元。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85亿元,比上年下降0.4%。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65亿元,下降5.6%。其中,实现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0.59亿元,下降13.8%;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06亿元,下降5%。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销售额29.93亿元,增长0.8%。
全年全市新设境外企业和外资企业19家,新增进出口权企业和进出口实绩企业147家,实际使用外资80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0.5%。
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实现进口额25.35亿元,增长101.4%;实现出口额52.99亿元,下降9.3%;其中,民营企业出口48.71亿元,下降8.7%;外资企业出口4.28亿元,下降15.8%。分产品出口情况见下表。
2020年分产品出口情况
指标名称 | 出口额
(亿元) |
占总额比重
(%) |
同比增长
(%) |
纺织服装 | 26.29 | 49.6 | -13.9 |
机电产品 | 11.85 | 22.4 | -12.2 |
化工产品 | 8.9 | 16.8 | -18.2 |
农副产品 | 2.46 | 4.6 | 11.6 |
其他产品 | 3.49 | 6.6 | - |
七、交通、邮电、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338公里,其中国省道(含高速公路)203公里,农村公路2135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6481辆。其中,营业性货运车辆5560辆;营运性客运车辆408辆(其中出租车211辆);教练车513辆,当年新增营业性货运汽车1117辆,新增动力1.57万吨。完成客运量300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502万吨。货运周转量52.5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0.2亿人公里。全市公交车新能源(纯电动)车辆267辆,清洁能源(CNG)车辆30辆。城乡公交线总里程达320公里。潍莱高铁和昌邑站正式通车运营,昌邑迈入高铁时代。
全年全市邮政业务收入实现1.11亿元,增长11.7%。其中,寄递业务收入实现816万元,增长16.1%;渠道平台业务收入实现1103万元;集邮和文化传媒业务收入实现1010万元,其中,函件业务收入334万元;集邮业务收入297万元;报刊业务收入379万元。邮政储蓄余额规模达到43.9亿元。全市达标有效数字化站点138处。
全年全市全部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4001万元。本地电话用户达68.8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5.7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6.1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4.93万户。互联网用户达69.38万户,增长2.4%。其中,固定宽带用户22.44万户,增长11.3%;手机上网用户46.94万户。年末数字电视用户达20.66万户,增长4.1%。
全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74.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1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 3A级景区3家;星级饭店3家,其中三星级饭店2家,二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4家。
八、财税金融
全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2亿元,同口径增长3.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97亿元,下降9.9%;各项支出中,教育支出10.13亿元,增长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5亿元,增长32%;卫生健康支出3.68亿元,增长17.2%;农林水支出4.84亿元,增长1%。实现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43.16亿元,下降53.3%。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实现税收9.98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实现税收33.16亿元,下降59.8%;其中,工业提供税收30.42亿元,下降61.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6.5亿元,较上年增加77.9亿元,增长1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1.7亿元,较上年增加61.9亿元,增长17.2%;贷款余额340.2亿元,较上年增加48.3亿元,增长16.6%。
年末全市179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46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九、科技创新、质量监督及人才工作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24家;建成企业院士工作站1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处;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处(其中省级5处);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2处;引进联合建立科研院所48处。当年成功申报潍坊市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9项;完成到期项目验收7项;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9项;成功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3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建院士工作站1处;新增潍坊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处;完成招院引所13处;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
全年全市完成专利申请90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1项;获专利授权48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项,比上年增长29.6%。
年末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件;山东名牌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到18件。
全年全市共有2815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119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管理期内“山东省首席技师”1名,“潍坊市首席技师”12名,“昌邑市首席技师”6名,“潍坊市技术能手”2名;昌邑市技工学校和潍坊北海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学生达到3320人。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6285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62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1639人、中级职称576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9人,管理期内潍坊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昌邑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5人。
十、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3036人;高中2所,在校生9983人;初中14所,小学4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初中在校生17189人,小学在校生2939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19人(含特教学前班2人,特教高中班18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98%以上。投入1亿多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和普惠性幼儿园13处;教师队伍持续优化,年内引进教师434人,2名校长获评第三届“齐鲁名校长”。1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9人获评“齐鲁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省级荣誉称号。
年末全市拥有国家一级馆2座,包括:市文化馆、市图书馆。100%达标完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34项,其中省级6项。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8处。齐西村、姜泊村、夏店街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组织承办山东省全民健身活动会部分赛事和潍坊市第二届农民趣味运动会活动;组织举办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以疫情防控为导向,创新办赛思路,先后举办云系列健身活动21项,5600余名群众参加比赛。新建社区健身场地27处,实现农村健身设施全覆盖。新增健身俱乐部、营业场41家;获批潍坊市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家。
医疗卫生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年末全市共576处卫生机构,其中综合医院4处(人民医院、昌城医院、华康医院、昌邑厚德英杰医院),专科医院2处(昌邑昌大口腔医院、昌邑康宁中医医院),保健院1处,皮防站1处,乡镇卫生院8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卫生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处,疾控中心1处,监察大队1处,村卫生室450处,诊所及各类门诊部94处。实有开放床位2737张,卫生技术人员3571人(包括门诊部、诊所523人,村卫生室382人),其中执业医师999人,执业助理医师513人,注册护士1645人。全年诊疗人次272.9万人次,其中村卫生室135.9万人次,门诊部、诊所15.88万人次。出院人员5.97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总收入7.15亿元,其中业务收入5.78亿元,门诊收入2.38亿元,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33.3%。
新冠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确定市人民医院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高标准建立核酸实验室3处,建立市级卫生应急药品和物资储备库,对应检尽检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逐步全面推进全民新冠疫苗接种;落实减免政策,疫情期间减免医疗保险费用3675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8元,增长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41元,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57元,增长6.3%。
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6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06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9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276人;接收高校毕业生42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4%。强化创业平台支撑和政策扶持,新增参与创业活动924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1亿元,带动就业3986人;下营镇中心社区被评为第四批省级“四型就业社区”,卜庄镇大陆社区、饮马镇山阳社区被评为潍坊市级“四型就业社区”;柳疃镇获评山东省创业型街道(乡镇);卜庄镇、石埠经济发展区和饮马镇被评为潍坊市级创业型镇(街); 组织各类事业单位考试8次,考录工作人员311名;招录“三支一扶”24人。
全年全市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27亿元;各项保险基金支出23.69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在职职工9.3万人,实现基金收入10.17亿元,基金支出15.42亿元;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0.02万人,实现基金收入1086万元,基金支出2232万元;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居民32.85万人,实现基金收入3.59亿元,发放养老金2.29亿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5.02万人,实现基金收入5030万元,基金支出638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25万人,实现基金收入5.97亿元,支出1.9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35万人,实现基金收入4.93亿元,支出3.16亿元。
2020年,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719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6444元;特困、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120元、16800元。发放各类救助金4641.2万元;接受疫情防控捐赠款物328.1万元;“慈心一日捐”募集善款334.2万元;募集定向捐款284.3万元。新增备案养老机构4家,增加床位289张。
十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2020年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年内投入9000余万元,文山森林公园和博物馆工程稳步推进;投入1.4亿元,3个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工程逐步试水运行;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奎聚路、解放路等9项道路排水和绿化工程,雨污分流比例提高到95%以上;投入2900万元,新增老旧小区集中供热和城区清洁取暖面积37万平方米;投入1.1亿元完成昌平路改建,路面拓宽到12米,打通了连接青岛的快速通道;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主要道路路灯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9%以上。
加快推进美丽宜居村镇建设,全年全市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2.3亿元;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完成改造5289户;新增公共照明村庄数4个,完成村庄亮化照明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投资1117万元开展省级第二批美丽村居试点北孟镇小南孟村村庄建设;申报围子街道的于家郜村和卜庄镇大陆村省级第三批美丽村居。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7.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4天,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臭氧年均浓度分别为46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14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160微克/立方米。
十三、人口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8.26万人,户数19.37万户。
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全年全市共有4480家企业、172家事业单位、22889家个体工商户纳入了全市的“网格化实名制”监管。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检查企业6800家次,排查整改隐患9100余项。
注:1.本公报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正式数字以《2020年昌邑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GDP)、各行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将通过《昌邑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进行公布。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安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卫生健康局;财政数据来源于财政局;税收数据来源于税务局;市场主体、质量监督、专利数据来源于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田水利数据来源于水利局;农产品品牌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局;林业数据来源于林业发展中心;牧业部分数据来源于畜牧业发展中心;渔业数据来源于海洋发展中心;农业机械化数据来源于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城镇建设数据来源于住建局;对外贸易数据来源于商务局;公路交通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源于邮政局;电信数据来源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和广播影视中心;文化、旅游数据来源于文化和旅游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和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科技创新数据来源于科技局;人才工作、就业数据来源于人社局;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人社局和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源于教育和体育局;体育数据来源于体育发展中心;社会救助数据来源于民政局;环境保护数据来源于潍坊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