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新沂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沂市统计局

 

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徐州市决策部署,共克时艰战疫情,凝心聚力促发展,以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四个关键词”为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逐步改善、恢复常态,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城市能级逐步提升,人民生活保障有力,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一、综     合

经济运行恢复有力。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2.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1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64.91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2亿元,增长2.6%。预计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620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975美元。新沂再次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和中国创新百强县。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13.0:38.3:48.7,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4个百分点,占比在徐州五县(市)二区中最高。其中,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超过地区生产总值9.3个、27.7个、0.2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调优调新,2020年,全市70家新增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企业57个,占新增企业的81.4%。全年新增高新企业37个,占新增企业的52.9%。

市场主体稳健增长。疫情虽给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后期随着政府各种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逆势增长等,给投资兴业者注入强有力的动力,市场恢复好于预期,全市市场主体规模保持稳健增长。2020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75家。全年工商新登记企业6670户,同比增长22.1%;全市累计私营企业28416户,同比增长6.2%;新增个体工商户19261户,全市累计个体经营户93259户,同比增长15.4%。截止12月末,全市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310家,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019户。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1.63万人,同比下降0.6%;其中男性人口57.99万人,女性人口53.64万人,男女性别比例108.1:100。当年出生人口1.10万人(含往年出生补报人口),人口出生率9.88‰;死亡人口1.16万人(含往年死亡未销人口),人口死亡率10.3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54万人(暂用2019年数据,最终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准),同比增长0.4%;其中城镇人口53.25万人,同比增长4.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17%,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67.3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94亿元,同比增长12.6%。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提升,2020年全市粮食面积159.05万亩,比去年略增2.4万亩,粮食总产量71.96万吨,同比增长0.7%。畜牧业生产能力恢复并超过上年水平,全年生猪出栏50.17万头,同比增长5.8%;家禽出栏2360.32万羽,同比增长2.4%。

现代农业深入推进。扎实推进标准农田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100万亩,占比82.7%。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全年流转土地3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4000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42.5万亩,占比35%。聚焦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新增认证“两品一标”1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76%。阿湖镇桃岭村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新沂水蜜桃”进入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名单。新获批省级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3条,高标准打造宋庄民宿二期、花厅部落等农文旅融合项目。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发展稳定增长。2020年,全市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14.91亿元,同比增长13.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 %和6.1%;全市工业用电量2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目前全市已有列统29个行业,较去年增加1个汽车制造业,近七成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7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分别增长82.8%和21.1%,拉动全市增长3.4个和3.0个百分点。

产业转型成效显著。2020年,全市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7.8%,高于规模工业增速32.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6.9%,较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高新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5.8%,高于规模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1.1%,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5项计划总投资362亿元,其中,中新钢铁特钢板材、晋煤恒盛新材料产业园、圣戈班铸管基地等重特大技改项目进展良好,沪千人造板、新河智慧中心等技改项目完成。传统化工向绿色化工转型的通道有效拓宽,精准实施“一企一策”,维尤纳特、大江化工等11家保留企业加快向医药化工、化学新材料转型。

建筑市场稳中向好。2020年,全市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4家,较上年增加17家,目前联网直报企业达到7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3.76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15亿元。本年签订合同额214.28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为159.33亿元,同比增长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项目有力支撑,全市在库项目 589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31个,亿元以上项目 279个。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为牵引,投资110亿元的水性超纤、投资50亿元上菱智能电器、投资52亿元的圣戈班铸管等一批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新兴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吾悦广场、明发CBD等商业综合体项目顺利实施。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3%,较去年提高8.9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5.8%;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1.9%,较去年提高39.7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7%,较去年提高5.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比连续多年快速提升。全市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基础,全市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87%。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4.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316.4%、179.6%、26.5%、15.8%。教育投资持续增加,教育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比增长48.4%,高于服务业投资54.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五、国内外贸易

内贸流通恢复有序。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75亿元,同比下降9.7%。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好于基本生活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动力,全市限上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如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分别达到30.7%、72.7%、28.6%和62.5%。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利群时代、悦佳联华等8个重点商贸企业开发微信APP,开展无接触采购和配送进社区服务,活动期间共接订单1.5万余单,销售额达120余万元,覆盖市区120个小区。全市限上企业商品零售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幅同比增长37.5%,高于限上商品零售额83.7个百分点。线上消费火爆,带动快递业快速增长。全市快递业务量达1.55亿件,增长37.1%,业务量稳居各县市第1,快递业务收入3.94亿元,增长41.6%。

外贸市场畅通运转。2020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09.3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高于去年7.8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出口额87.67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去年5.2个百分点。保税物流中心聚焦保税仓储和平台服务功能优化,大力推进一般贸易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全年实现一般贸易5.5亿元,转口贸易21亿元,贸易规模及质量均实现提升,在全国79家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排名第33位。全年完成实际到账外资2.08亿美元,圆满完成徐州下达目标任务,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新注册外资企业21家,完成协议外资5.74亿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枢纽优势凸显。2020年,全市公路里程2888.7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12.20公里,内河航运里程115.78公里。年末公路客运量462万人,公路货运量4654万吨;铁路客运量88.50万人,铁路货运量111.82万吨。徐海路沭河大桥、东立交、临沭南路景观带等项目加快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乡干线路网建设,钟吾南路立交改造项目建成通车,新华南路下穿隧道主体工程完工,打通了城市南北快速通道;窑湾古镇至S270连接线主体完成,G205改扩建、S268、S344等项目建设加快,“两环七射”对外通达路网和“五纵六横”干线连接路网初步形成。徐连高铁运行,高铁南站客运枢纽运营,新沂人民迎来“高铁时代”。

 

 

表1.2020年公路水路运输量完成情况

公路 水路 铁路
客运量 货运量 客运量 货运量 客运量 货运量
万人 万吨 万人 万吨 万人 万吨
462 4654 - 1037 88.50 111.82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7.91亿元(含移动、联通,下同)。电信、移动、联通、铁塔等电信运营商5G基站建设加快推进。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79万户,减少0.4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9.08万户,增加2.84万户,同比增长2.7%;年末互联网用户31.42万户,增加0.35万户,同比增长1.1%。

全域旅游稳步推进。强化“城市即景区”理念,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力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马陵山围绕5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康养综合体建设,投资5亿元的花厅部落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窑湾古镇深化与中青旅合作,加快投资50亿元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窑湾核心展示园建设,打造富有新沂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五一”、“十一”假期,邀请众多网络达人来新直播,宣传推介我市旅游特色,直播点击量、新媒体浏览量超过5000万人次。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税收支平稳增长。2020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50亿元,同比增长5.5%。税收收入32.22亿元,增长11.0%,税占比85.9%,较去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的增值税14.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14.1%, 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5.3%,契税增长8.1%。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6.48亿元,同比增支6.28亿元,增长7.0%。其中用于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业等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82.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85.7%,有效地保障了各项民生和重点支出需要。

表2:2020年全市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项   目 绝对量(亿元) 增幅(%)
上划中央收入 24.37 -0.4
消费税 1.04 14.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7.50 5.5
增值税 14.97 1.5
企业所得税 2.69 -1.8
个人所得税 2.88 -7.8
城市维护建设税 2.16 14.1
契税 2.74 8.1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3.50亿元,比年初增加64.00亿元,增长12.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4.32亿元,比年初增加33.59亿元,增长11.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4.81亿元,比年初增加91.76亿元,增长24.0%;其中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47.50亿元,比年初增加36.57亿元,增长33.0%。

 

表3.20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余额(亿元) 比年初±% 比上年同期±%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573.50 12.6 12.6
城乡居民住户余额 334.32 11.2 11.2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474.81 24.0 24.0
中长期贷款:个人消费贷款 147.50 33.0 34.4
中长期贷款:单位普通贷款 145.19 36.1 36.1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20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5.1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5.9%;人寿险保费收入9.21亿元,同比下降1.3%。全年各类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4.23亿元,其中财产险支出3.30亿元,赔付率55.69%;人寿险支出0.92亿元,短险赔付率0.34%。2020年我市保险深度为2.19%,较去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1654.03元/人,较去年提高1.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不断突破。2020年,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示认定78家,净增56家,总数达154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徐州市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3家,立成众创空间获得科技部备案,锡沂高新区众创社区试点获省科技厅备案。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双创平台57个,其中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2个、省级创业孵化平台19个、徐州市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11家。全市现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4个,其中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企业工程研究中心5个。组织开展15次外出科技招商活动,签约落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其中,齐创3D打印、领测半导体、烨明光电等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上规。促成16家科技型企业与30名高层次人才牵手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46人,获批省级以上外专项目4项,省双创团队入选1个。全年专利授权量315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1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29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70所,其中:中学3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24所,特教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106所。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187374人,其中中学79753人,小学107621人。特教学校在校生331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5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0862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初中巩固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9.1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9.1%。各类学校中,民办中学2所,民办幼儿园57所。全市教职工11495人,其中专任教师11016人,省特级教师14人,正高级教师10人,省、市名师名校长44人。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4所,省级课程基地11个,省、市优质幼儿园89所,省、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1所。

表4.2020年全市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指   标 招生人数 学校个数 在校学生数人) 毕业生数
一、普通学校 29898 38 79753 19548
1.市镇中学 27669 31 72939 17753
其中:高中 8921 9 18308 3742
2.农村中学 2229 7 6814 1795
其中:高中 0 0 0 0
二、小学 14679 124 107621 21785
1.市镇小学 11104 45 76316 14067
2.农村小学 3575 79 31305 7718
三、幼儿园 7580 106 30862 14678
1.市镇 5750 65 22595 10665
2.农村 1830 41 8267 4013
四、特教 5 1 331 5
五、职教 1079 1 2513 51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开展。春节期间举办“阔步新征程 幸福新新沂”2020年新沂市春节联欢晚会、“迎新春·送春联”等文化活动,活跃节日气氛。先后举办“萤火虫4周年庆典”、“4·23世界读书日”、“悦读越心动”新书推荐会等活动,组织开展“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致敬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收到征文1924篇。开展走进北沟街道凤凰苑农家书屋、城西小学等业务辅导工作,积极倡导推进全民阅读。邀请各领域专业人员参加公益课堂授课,开设书法、美术、舞蹈等课程,培训人次超4000人次。繁荣公共文化线上服务,疫情期间开展“抗击疫情 文艺在行动”活动,共征集、创作、打磨“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100余件;图书馆推出各类电子书、线上展览、最新疫情防范图书等数字图书资源。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建设,完善数字图书馆互联互通建设,促进数字文化资源互通共享。编排并启动2020年“百姓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开展2020年广场纳凉晚会18场、“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暨“移风易俗”巡演64场、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10余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2020年,全市以人民医院、中医(铁路)医院为龙头,组建2个医共体,覆盖全市22个镇级卫生院、343家村卫生室。全市达到徐州市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237个,占行政村总数93%。全市共累计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85万份,建档率90%以上。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全覆盖,一类疫苗接种率以镇为单位保持在95%以上;新生儿健康管理率、访视率均96%以上;孕产妇管理率、产后访视率均达到98%以上。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81500人,超额完成徐州市下达任务;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人规范管理率98%以上。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有效落实,传染病及时报告率100%,疫情处理率100%。家庭签约已有9.21万户,签约居民38.94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为42.7%,其中重点人群签约23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74.93%。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政府对全市25家协会、俱乐部共计27个项目公开购买体育服务。新增社体员264人(二级52人,三级212人)。目前全市5A级协会1家,3A级协会6家,晨晚练点723个,社体员总计4865人。开展常态化群众性健身活动、培训、体质监测达100余次,参加活动人数达10万余人次,建成镇(街道)国民体质测试和运动指导二级网络,全年完成3000个以上国民体质监测有效数据。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特色学校12所,省级传统学校1所。今年取得江苏省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县组(第一赛区)第十名的好成绩。新建11人制足球场2个,五人制笼式足球场2个,新建有近380条、总长超120公里的健身步道,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2.5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社会指导员35人以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全市人口40%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100%,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90%以上。

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83.8%,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PM2.5日平均浓度为40.3微克/立方米,较去年下降10.6%。骆马湖、沂河等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新店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为100%,无劣V类水体比例;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实现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685.3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3.7%;全市林木覆盖率24.7%。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持续提升。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0.39吨标煤/万元,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达到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节能减排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递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0元,同比增长5.3%。按收入结构分,工资性收入14900元,同比增长4.7%;经营净收入5928元,同比增长3.2%;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1683元和4429元,分别增长7.7%和9.7%。按居民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55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7元,同比增长7.0%,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3个百分点。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05元,同比下降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75元,同比下降0.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301元,同比下降3.1%。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13.4%,农村居民占比13.5%。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9.9%,其中城镇居民为29.6%,农村居民为30.7%,均在40.0%以下。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万人,基金征缴收入4.74亿元,养老金支出6.99亿元。全面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共为全市2349家参保企业减免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费2.2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5万人,领取养老金15.2万人,逐步上调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全年发放养老金3.5亿元。联合各部门办结各类劳资纠纷案件542件,追回各类资金5099万元,惠及4552人。劳动争议仲裁立案受理219件,结案218件,所有案件均100%网上运行。

就业创业工作稳中有进。2020年,全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367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6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4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161人,发放社保补贴3664人,金额1320.60万元。深入贯彻实施稳岗补贴政策,共为835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179.58万元。完成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6263人,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444人。创业培训2222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 3776人,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2188 人,引领大学生创业349人,创业带动就业14539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申请2559人次,申请金额3.45亿元。开展钟吾学子送岗入户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招引大学生4498人。

十二、城乡建设

城市发展步伐持续加快。2020年,新沂被列为三等城市之首,城市地位稳步提升,棚改工作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城市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马陵山路沭河大桥、新戴南路、臧圩东路、建业西路、轻工路、临沭南路、芳草路建成通车,全年维修道路沥青路面约1.5万平方米。165项代建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体育场改造、妇幼保健院搬迁有序推进,新安中心卫生院、新沂市养老服务中心、第十中学、西城小学、新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按期交付使用。新开工安置房10464套,基本建成5056套。推进莱茵名郡、新华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和新春社区、新兴社区等12个背街小巷改造。新增改造绿地约60.33万平方米,建设海绵型绿地约125.8万平方米,铺设透水铺装约11.2万平方米,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1.1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约28.7%。试点区内水面率由2018年的3.2%上升至4.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69.8%,面源污染削减率达52.0%。

乡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启动实施公共空间提升工程,集中开展违章建筑治理4个专项行动,共清理村内公共空间8758.77亩,清理垃圾46.19万吨。新建农村户厕43968户,10097户修缮任务全部完成,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9.9%,新投入使用公厕610座,自然村与行政村水冲公厕覆盖率分别为89%、100%。全市27个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153个行政村,行政村覆盖率达60.2%;完成镇区管网新建检测修复疏通50公里,完成率100%;9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和5座提升泵站全部规范运行,镇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在确保垃圾保洁体系覆盖率、集中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都在100%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完成成片造林4.98万亩,栽植苗木600余万株,创建绿美村庄60个。完成村庄道路建设679公里。强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年秸秆综合利用率98%以上,化肥施用总量比2015年同期削减4.5%,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同期减少2.1%,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0%,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收集运输体系建成运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试点已开展实施。全梯次开展整治达标村创建,全市1210个自然庄已按整治达标村创建要求整治完毕。有序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已开展创建72个。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5.人口和就业人员数据以最终发布的新沂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准。公报中涉及的人均指标根据人口预计数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