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四个重点、四个带动”战略,扎实推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实现逆势飞扬,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2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下降10.9%;第二产业增加值69.1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57.3亿元,增长19.5%。人均GDP达到65300元,增长22.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55.9:42.1调整为1.7:53.7:44.6。全区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0.2%,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7%,同比均提高0.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食品类下降0.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衣着类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交通和通讯类用品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4%、居住类下降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6.8%,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4.4%。
二、农业
农业总产值4.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0.9%。粮食产量2.16万吨,增长10.1%;水果产量3.09万吨,增长1.5%;蔬菜产量1.39万吨,下降66.7%;肉蛋奶产量1.33万吨,增长7.2%;水产品产量0.5万吨,下降3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实现工业增加值55.7亿元,同比增长13.5%;营业收入145亿元,增长12%;利税16.1亿元,增长12%;利润10.3亿元,增长14.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5家,从业人员3.2万人,完成增加值54.5亿元,增长17.3%;营业收入137.7亿元,增长19.7 %;利税15.8亿元,增长19.5%。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增加值、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7%和26.8%,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分别为55.1%和56.4%。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与制药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6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2%,占规模以上工业66.3%。工业产销率达到98.9%,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258.8%,同比提高40.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38.9%,比上年上升4个百分点。
我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63家,从业人员1.04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9.5亿元,增长3.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4.9万平方米,增长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7.3万平方米,增长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3亿元,增长28.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20.3亿元,增长8.1%,工业投资18.8亿元,同比增长7.5 %;第三产业投资135.6 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区投资比重达到86.8%,其中房地产投资98.2亿元,增长44.2%。房屋施工面积332.7万平方米,增长7.3%,其中住宅266.2万平方米,增长6.7%;房屋竣工面积74.3万平方米,增长10.7%,其中住宅63.4万平方米,增长9.9%。
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2个,完成投资116亿元,占总投资74.2%。
五、第三产业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2亿元,增长20.3%。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1亿元,增长30.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7亿元,增长20.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4亿元,增长14.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亿元,增长10.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14.6%、金银珠宝类增长104.8%、五金电料类增长53.7%、汽车类增长9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9%、服装类增长130.9%、肉禽蛋类增长19.5%。
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4.3亿元,增长10.1%;全年销售面积5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其中住宅45.5万平方米,增长2.9%。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增长21.7%;年末电话装机容量9.1万门,增长3.4%;固定电话拥有量6.4万部,下降4.5%。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2万人次,增长54.3%。其中,国际游客4.5万人次,增长104.5%;国内游客147.5万人次,增长53.2%;旅游总收入10.41亿元,增长75%。
六、外经外贸
全区新批外资项目21个,注册外资1亿美元,增长39%;实际到帐外资0.57亿美元,增长12.2%。
外贸进出口总额8.9亿美元,下降5.9%。其中,外贸进口2.8亿美元,下降3.1%;外贸出口6.1亿美元,下降7.1%。外贸出口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完成2.1 亿美元,下降15.8%;加工贸易完成3.8亿美元,下降4.2%。按市场结构分,对日本出口1.8亿美元,增长5.9%;对韩国出口1.5亿美元,下降10.6%;对美国出口1亿美元,下降15%;对英国出口0.2亿美元,下降27.6%。
七、财税、金融和保险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亿元,增长20.2%。其中,税收收入7.9亿元,增长20.2%。国地税收入总额13.1亿元,增长18.8%。其中,国税收入5.6亿元,增长9.5%;地税收入7.6亿元,增长26.8%。全区财政支出9.6亿元,增长17%。
银行存款余额147.7亿元,增长46.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6亿元,增长30.2%;贷款余额122.2亿元,增长52.9%。保险机构完成保费收入5864万元,赔款支出4051万元,赔付率69.1%。
八、人口、居民生活、就业再就业
年末公安部门登记户籍65997户,人口19.6万人,减少2358人,下降1.2%,全年出生人口1647人,出生率为8.36‰,死亡率为5.75‰,自然增长率为2.6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7元,增长11.8%;其中工薪收入15943元,增长10.4%;人均消费性支出11926元,增长11.8%;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5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摩托车13辆、空调器47台、微波炉30台、电脑77台、移动电话227部。
农民人均纯收入9707元,增长9.9%,其中工资性收入5807元,增长4.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30元,增长8.6%;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摩托车45辆、影碟机50台、移动电话145部、彩电115台、电冰箱102台、洗衣机50台。
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数11438人,增长21.6%,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7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17%;年末在岗职工33424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963元,增长2.9%。
九、社会事业
全年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32项,成果鉴定13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累计达到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6.6%。中小学年末在校生17567人,教职工1286人。全区拥有卫生机构33所,拥有床位1340张,卫生技术人员933人。养老保险缴费职工2.7万人,增长11.6%,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4648万元,增长9.3%;城镇失业保险参保职工3.2万人,增长28.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37人,增长5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17人,增长124.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4207万人,增长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