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呈现稳步向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经烟台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为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亿元,下降9.2%;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46.9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5.9:63.1调整为0.9:34.3:64.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5%,服务价格上涨0.7%。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8%,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1.1%。
全区市场主体年末达到48295户,增长13.7%。其中,企业20785户,增长19.1%;个体27105户,增长9.9%。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3.9亿千瓦时,增长10%。其中,工业用电4.1亿千瓦时,增长8.1%;服务业用电5.4亿千瓦时,增长8.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7亿千瓦时,增长14.2%。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亿元,同比下降5.3%;增加值3.8亿元,下降7.9%。粮食总产量0.9万吨,增长3%;水果产量3.9万吨,下降5%;蔬菜产量3.5万吨,增长3%;肉蛋奶产量0.04万吨,增长7%;水产品产量0.5万吨,下降53.7%。
全年新增造林面积73.33公顷,森林抚育面积453.33公顷。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5%;实现营业收入188.8亿元,增长12.8%;利润23.8亿元,增长9.7%;工业产品产销率95.5%。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32家,产值、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分别为87.4%和86.9%。设备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制品、仪器仪表、汽车制造五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8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59.3%,产值、营业收入分别占84.1%、83.8%。
新动能新产业快速发展。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7.7亿元,增长14.2%,占工业总产值比重76.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33.7亿元,增长15.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8.9%。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69.3亿元,增长32%;节能环保产值30.9亿元,增长20.8%;生物产业产值16.3亿元,增长6.7%;新材料产业产值9.5亿元,增长2.2%。
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本年签订合同额92.7亿元,下降0.4%;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9亿元,下降3.5%;竣工产值32.2亿元,增长3.5%;房屋施工面积337.8万平方米,下降9.2%;房屋竣工面积130万平方米,下降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1.6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工业投资46.4亿元,增长1.3%;服务业投资245.2亿元,增长8%,占全区投资比重84.1%。在总投资中,城建和社会事业完成投资78.6亿元,增长7.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8.8亿元,增长42.4%。其中,商务办公楼投资7.2亿元,下降2.7%,住宅投资112.4亿元,增长45.8%,其他投资9.2亿元,增长55.9%。
五、服务业
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46.9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增长2.2%。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增长53%;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增长12.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增长18.8%。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完成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45.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9%,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1%;教育增加值增长10.4%;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9.5%。实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48.8亿元,增长9.2%,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78.2%。
六、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8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6.1亿元,增长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亿元,增长17.6%。批发零售业完成增加值54.7亿元,下降7.4%;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5.5亿元,下降5.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35.3亿元,下降14.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2.9亿元,下降26.8%。
七、财税、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税收收入32.4亿元,增长9.9%,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80.4%。完成国地税收入48亿元,增长1.8%。其中二产税收18.2亿元,增长18.9%;三产税收29.8亿元,下降6.6%。
地方财政支出35亿元,增长8.4%。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7亿元,增长62.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亿元,下降18.3%;教育支出4.1亿元,增长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亿元,增长14.7%;医疗卫生支出2.2亿元,下降20.8%;科学技术支出2.1亿元,下降32.8%。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59.5亿元,增长17.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6.3亿元,增长15.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6.4亿元,增长17.4%。
年末拥有上市公司7家;拥有“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拥有区域股权挂牌企业6家。
八、就业、居民生活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1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3%。
据抽样调查,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43元,增长3.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62元,增长2.8%,其中工资性收入32820元,增长2.6%;人均消费支出36875元,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5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69辆、彩电108台、冰箱120台、洗衣机103台、空调85台、电脑76台、移动电话217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9元,增长4.9%,其中工资性收入13410元,增长4.7%;人均消费支出15841元,增长1.9%;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3.7平方米;每百户农民拥有生活用汽车42辆、摩托车35辆、彩电107台、冰箱110台、洗衣机95台、空调65台、电脑50台、移动电话203部。
九、社会事业和安全生产
全年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级2项,市级5项;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累计103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1家。
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数9项,其中省级以上4项,市级5项。科研项目经费562万元,其中省级科研项目经费142万元,市级420万元。
科技成果登记7项。发明专利授权240件。
全区中小学在校生22303人,教职工1429人。卫生机构395所,床位1898张,卫生技术人员2411人。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0起,死亡0人,直接经济损失0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或初步核算数据。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