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市北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趟出一条老城区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来”的要求,按照定目标、换赛道、建生态、优环境的总路径,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启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全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稳步提升。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96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76.54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785.64亿元,增长2.7%。二三产业比例为18.3:81.7。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稳中略降。全区工业增加值63.70亿元,下降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分门类看,制造业下降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109.4%。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下降1.2%,利润总额增长84.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8%,提高2.2个百分点。

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101家,其中,具有特级资质的3家,一级资质的25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602.0亿元,增长6.8%。

三、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85.64亿元,增长2.7%,占GDP比重8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6%。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7.15亿元,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3.4%,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2%,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2.8%。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6.42亿元,增长2.0%,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9.4%,较去年提升0.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体平稳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0%。重点领域中,民间投资增长0.3%,占全部投资的60.2%,下降4.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投资加速,“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71.1%,占全部投资的32.4%,提高19.5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21.33亿元,下降10.8%;其中,住宅投资70.24亿元,下降2.3%。商品房施工面积647.89万平方米,下降9.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68.18万平方米,下降11.0%。商品房销售面积85.82万平方米,增长8.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9.13万平方米,增长5.0%。商品房销售额200.36亿元,增长26.8%;其中,住宅销售额171.85亿元,增长27.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4.74万平方米,下降30.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92亿元,增长0.6%。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实现商品销售额1063.05亿元,增长15.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827.06亿元,增长20.5%;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32.55亿元,与去年持平;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07亿元,下降27.8%;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37亿元,下降15.4%。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全区汽车类零售占全区限上零售58%,增长3.4%;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3.86亿元,增长19.7%。

网络交易快速拓展。全区实现网上零售额0.36亿元,增长110.7%。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全区实现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260.53亿元,增长9.5%。其中,出口额129.05亿元,增长6.9%;进口额131.47亿元,增长12.1%。

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全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8个,下降2.0%;实际使用外资5.0亿美元,增长4.1%。

 七、财政收支

财政保障全面有力。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0亿元,下降1.8%。其中,税收收入79.19亿元,下降2.5%;增值税24.96亿元,下降18.6%;企业所得税13.44亿元,增长12.1%;个人所得税3.46亿元,增长2.6%;城市维护建设税5.02亿元,下降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90亿元,增长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99亿元,增长6.7%;教育支出17.31亿元,下降2.9%;科学技术支出3.56亿元,增长4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5亿元,增长41.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8亿元,下降23.4%。

八、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截止2020年末,全区共有义务教育中小学88所,其中:小学64所,初中24所。在校学生87247人,其中:小学生62949人,初中学生24298人。专任教师5912人,其中:小学3392人,初中2520人。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实施“悦动市北”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千余场。全区有博物馆25个,公共图书馆2所,文化馆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22个街道文化站以及137个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6处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厅的移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人数为21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为601187万册;文化馆人数为30人,组织文艺活动280次;街道文化站人数为44人,组织文艺活动3000次。

卫生健康质量提升。创新实施基层卫生健康“3+N”网格服务模式,推动8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3支家医签约服务团队“双下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健康管理服务。

九、城市建设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完成吴兴路等20条道路综合整治提升,威海路平战结合地下工程开工建设。新建10公里城市绿道、8处口袋公园,综合整治北岭山等7处山头公园,大港片区环境提升、“美丽街区”二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完成27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40万平方米外墙保温工程,69栋居民楼旧貌换新颜。强力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6万平方米。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定优于功能区标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12元,增长3.3%。

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加大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85%以上。建设区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监督管理平台,为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公益性养老服务。

住房条件日趋改善。筹建人才和保障性住房1.29万套,宜昌家园等6个项目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惠及居民5500余户。

注:[1]公报中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据将通过《青岛市市北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进行公布。

[2] 全区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指名义增速,计算方法是:(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00%。

[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计划总投资额500万元。

[5]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二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三是指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