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2013

选择区域:>>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综   合
据初步测算,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15.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3亿元,增长3.3% ;第二产业增加值112.84亿元,增长12.9% ;第三产业增加值57.06亿元,增长6.9 %。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1.0%,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2.5 %,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26.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全县人均GDP12695元。

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437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5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108人。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6亿元,增长3.3%。粮食播种面积228240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0358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484公顷。实现粮食总产147.34万吨,下降1.0%。粮食生产连续十年受到国家表彰。
棉花产量2318吨,增长7.7%;油料产量24766吨,增长17.5%。
生猪出栏 138万头,比上年增长1.1%;家禽出栏2116万只,同比增长4%,肉类总产量15.79万吨,同比增长1.6%;蛋类总产量4.77万吨,同比下降15.8%。
水产品产量 8.72万吨,同比增长5.1%。名优特水产品产量2.13万吨,同比增长2.9%。
有效灌溉面积122459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00169公顷;机电排灌面积64335公顷。
农业机械总动力163.6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4.08万台;农用运输车13655辆。全年化肥施用量28.87万吨。农村用电量3.15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18家,比年初增加20家,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4.6亿元,同比增长15.8%,超亿元企业54家,超10亿元企业7家,超20亿元企业3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91.7亿元,同比增长13.7%,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一位和第四位。

2013年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59.96亿元,增长8.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39亿元,增长26.5%。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19亿元,增长3.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0.98亿元,同比增长15.2%。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0.7亿元,比同期增长10.6%。21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0.5亿元,增长11.3%;工艺品及其他制品业产值53.1亿元,增长24.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102.83亿元,增长19.81%。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呈现不同幅度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2013年工业用电量为10.14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6.7%。
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8.8,比上年下降22.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利税24.26亿元,增长6.5%,其中实现利润13.69亿元,增长0.9%。
2013年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25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4亿元,增长6.8 %;施工面积10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 %,竣工面积 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7.4亿元,增长25.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05.1亿元,增长29.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3亿元,增长34.0%。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3.0亿元,增长16.9%;二产完成投资75.2亿元,增长23.3%,其中工业完成投资75.2亿元,增长23.3%;三产完成投资39.2亿元,增长29.2%。

县城和县域副中心总规修编、县域村庄布点规划、首批45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城区南环路、东环路和北环路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城区框架拓展到30平方公里;庆发大道、建兴北路、双湖中路改建如期完工,北环路二期、水门塘路、大同路、海河南路、经五路建设快速推进,城区路网逐步完善;卧阳渠东侧景观带、政务中心、规划展示馆、中医院综合楼、二院急救中心和北环路雨污分流管网正在建设,50万平方米安置房、250套廉租房、750套公租房加快实施,公建配套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园区建设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亿元,增长15.0%,增幅比全市高1.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1亿元,增长16.1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3亿元,增长8.3%。分产品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具类增长64.8%;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3.7%;化妆品类增长6.8%;日用品类增长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汽车类和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2%和36.5%。
2013年进出口总额12915万美元,同比增长12.4%。
2013年末全县招商引资实现境内到位资金131.7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利用省外资金105.7亿元,同比增长19.1%。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703万美元,同比增长16.0%。全年新签约招商项目65个。
县经济开发区等5个园区和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6亿元,新增建成区9.6平方公里,其中经济开发区工业供水一期等重点工程顺利竣工;长集现代农业示范区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区。
六、交通和邮电业
全县各种路面公路3478.69 公里,其中:高速100.79公里,国道107.07   公里,省道85.28公里,县道460.2 公里,乡道756.01公里,村道1969.34公里。全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2810 万人,客运周转量140525万人公里。全社会公路货运量2155万吨,货运周转量226223万吨公里。
全县汽车拥有量达到45620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1070辆),其中载客汽车30752辆,载货汽车13798辆。
2013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2680万元,比上年增长8.2 %。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12万部,其中:城市2.5万部,乡村9.5万部。2013年移动用户达66.02万户。其中移动43.02万户,联通13万户,电信1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6.06部/百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3年财政收入22.1亿元,增长8.2%。收入总量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位。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14.3亿元,增长8.4%;非税收入完成4.4亿元,下降2.8%,非税收入比重19.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土地出让金收入8.9亿元,下降11.9%;完成社保类基金收入2.8亿元,增长110%;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其他财政性资金2.2亿元,增长5%。财政支出49.1亿元,增长4.4%。支出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位,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8.2亿元,增长15.2%;余额比年初增加30.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8.77亿元,同比增长23%,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04元,居民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5.8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4.1亿元,增长13.3%;余额比年初增加13.4亿元。

2013年保费收入18711.87万元,比上年下降24.2   %,其中:人寿保费收入14156 万元,同比下降30.3 %;财产保费收入4555.87万元,同比增长3.5 %;赔款和给付为 13304.72万元,增长21.4%。
八、文化教育和广电业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乡镇文化站32个,县文化馆、文物馆、图书馆、创作组各一个,图书馆藏书94.1万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处。有广播电台、中波台、有线电视台、微波中转站、调频发射台、电视差转台各1个。乡镇广播站32个,通广播村182个。
2013年农村电影放映5100余场,喜庆电影150余场,组织文艺团队到农村演出400余场。
《霍邱柳编》、《长集皮影戏》、《花鼓灯》、《临淮泥塑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成功。
水门公园文化旅游及商务项目、安阳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淮河农耕文化风情展示园项目、广源文化大厦4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正在以国家4A级标准建设中。霍邱宝龙动漫、时代凤凰国际影城、金字塔影城等私营建设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2013年全县专业和业余作者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大树》在唱响未来——“儿歌爷爷杯”全国首届少儿歌曲创作大赛中获“优秀奖”,童谣《养成习惯》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开展的“第三届安徽省优秀童谣作品评选”活动中获成年组一等奖,《妈妈,亲爱的妈妈》获成年组二等奖,《最爱伟大祖国》获成年组三等奖。《甜甜的祖国,甜甜的歌》在“2013年美丽中国征歌”活动中获奖。少儿舞蹈《海阔任鱼跃》获全省“六一”少儿文艺汇演演出、创作一等奖,并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荣获荣获“小荷之星”、“最佳编导”金奖。
全年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5%;旅游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全县有各类学校513所,在校学生219055人。其中:中职教育7所,在校学生14424人;普通教育506所,在校学生204631人。在普通教育中:小学336所,在校学生109129人;普通中学86所,在校学生60150人;幼儿园83所,在校学生35284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99.94%;全年招生66423人,毕业55064人。2013年高考再创辉煌,全年高中升学本科达线3172人,达线率为48.46%。
全年投入2.1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9907.5万元;下拨农村免费教科书中央补助资金1829.2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443.01万元,受益学生7114人次;免除中职学生学费1138.04万元,受益学生9754人次;发放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1056.23万元,受益学生1.41万人次;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441.1万元,受益学生743人;发放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学金215.4万元,受益师生811人;发放学前教育资助资金35万元,受益学生875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投入5542.92万元,惠及学生10.38万人。筹集教育善款128.34万元,救助特困师生511人次。
九、科技、卫生和体育
2013年度全县共申请专利520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授权专利417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全年新确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产品12件。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3个、床位396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516人,乡村医生1958人。执业医师636人、执业助理医师416人、注册护士964人。
2013年各类赛事中竞赛成绩显著。南京都市圈龙舟邀请赛勇夺200米直道竞速第一、500米直道竞速第二;参加全市首届太极拳、剑比赛团体总分第二;第五届农民篮球赛总决赛,荣获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2013年各项省锦标赛中,县选派的71名运动员分别在自由跤、拳击、柔道、跆拳道和水上等七个项目中获得12.5块金牌11银11铜的优异成绩,创历史新高。
2013年,荣获“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县体育局和县青少年业余体校也分别获得“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奖”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5‰,比上年下降0.35个千分点;死亡率5.45‰,下降0.8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9.55‰,上升0.54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69.38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87349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29749人。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26元,比上年增长1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889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5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5平方米。
2013年共征收社会保险费43789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14563万元;医疗保险基金1014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62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787万元;生育保险基金436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416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2151万元。
2013年共发放养老保险金22637万元,兑付遗补费和死亡离退休人员丧葬抚恤金775万元;支付失业保险待遇134万元;支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8442万元;支付工伤保险待遇737万元;支付生育保险待遇165万元;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1.38亿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3729万元。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3年上报减排14个项目,其中涉水项目13个,涉气项目3个, 11个项目顺利通过了环保部年度核查。全市县区首家机动车环保检测站建成。完成了21个石料公司118家采石场关闭工作。机动车环保检测站、临水三口井酒业有限公司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城西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和新农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等8家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均建成投入运行,新建和改造雨污分流管网14124米。争创省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3个。
2013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196起,死亡24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6起,死亡8人;经营性道路交通12起,死亡16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7%,事故总量下降29.6%。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人口数为公安年报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计生数据。
(5)保险业为人保公司、财保公司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