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平县统计局
2021年6月22日
2020年,东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有关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经泰安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 20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16.9亿元,比去年增长3.5%(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96.4亿元,增长1.6%。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3.3:31.7:45.0调整为23.5:32.0:44.5。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20年,全县新增就业再就业47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9%,低于3.5%的控制目标。全县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继续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解决。
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末,全县已注册个体工商户35696户,资金数额517056万元;私营企业9005户,注册资本5463779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农业产值8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农业增加值53.4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4.5%;林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15.4%;牧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3.9%;渔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0.4%。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粮食总产量62.6万吨,其他农产品产量见下表。
表1: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 万吨 | 62.6 | 0.9 |
夏粮 | 万吨 | 31.4 | -0.2 |
秋粮 | 万吨 | 31.2 | 2.0 |
棉花 | 万吨 | 0.3 | -0.5 |
油料 | 万吨 | 1.8 | 6.0 |
蔬菜 | 万吨 | 61.4 | 6.9 |
园林水果 | 万吨 | 1.2 | 33.2 |
林业生态建设进展顺利。2020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 1000公顷(其中含人工更新421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 125公顷,防护林面积300 公顷。木材产量46883立方米,增长0.99%。国家森林公园1 处。
畜牧业生产增减不一。肉类总产量3.4万吨,同比减少17.9%;禽蛋产量2.7万吨,增加27.6%;牛奶产量1.0万吨,增加9.1%。
渔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县水产养殖面积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7.2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5.4万吨,捕捞产量1.8万吨。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88.3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252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886台。农用排灌机械14504台,收获机械4294台。
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0%。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9.95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70.9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5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向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具体产量及增减情况如下: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
产量 | 单位 | 增长(%) | |
小麦粉 | 万吨 | ||
饲料 | 11.3 | 万吨 | 39.5 |
精制实用植物油 | 13.2 | 万吨 | 559.3 |
纱 | 万米 | ||
亚麻布 | 417.0 | 万米 | -40.9 |
帘子布 | 0.4 | 万吨 | 25.5 |
服装 | 285 | 万件 | -58.4 |
纸制品 | 15.0 | 万吨 | 21.8 |
合成氨(无水氨) | 110.8 | 万吨 | -18.4 |
橡胶轮胎外胎 | 965.4 | 万条 | -4.2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130.5 | 万吨 | 13.3 |
商品混凝土 | 109.1 | 万立方 | -26.5 |
钢材 | 吨 | ||
锻件 | 0.6 | 万吨 | 3.6 |
汽车 | 万辆 | ||
摩托车整车 | 万辆 | ||
白酒 | 千升 |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
家用洗衣机 | 万台 | ||
微型计算机设备 | 万台 | ||
发电量 | 1.9 | 亿千瓦时 | 0.3 |
工业企业效益平稳发展。全县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5亿元,同比增长2.5% 。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产值及增幅来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3.2亿元,增长75.2%;非金属矿采选业9.4亿元,增长30.6%;农副食品加工业16.5亿元,增长71.3%;造纸和纸制品业14.5亿元,增长24.0%。纺织业2.3亿元,下降31.0%;纺织服装服饰业0.7亿元,下降39.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1.6亿元,下降14.9%;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2.0亿元,下降2.8%。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2.7%,第二产业增长37.9%,第三产业下降3.5%。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2.1:29.8:68.1。
全县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75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0%;500-5000万元项目100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5.6%。42家房地产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3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住宅投资13.9亿元,下降13.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亿元,下降45.9%。
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压力。2020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5%。从结构看,住宅销售面积39.3万平方米,下降15.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0.23万平方米,下降77.5%。商品房销售额22.8亿元,下降11.6%。
建筑业发展趋势稳定。28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9亿元,增长7.0%;安装工程产值0.8亿元,下降13.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基本平稳。2020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9亿元,与去年持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5.4亿元,同比增长10.3%;限额以下单位98.5亿元,下降1.4%。从限上单位分行业销售额(营业额)来看,限上批发业56.7亿元,增长12.2%;零售业11.0亿元,下降0.2%;住宿业2278万元,下降19.4%;餐饮业2861万元,下降3.9%。从限上单位城乡零售额情况看,城镇15.3亿元,增长10.2%;乡村1047万元,增长10.4%,。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全县进出口总值6.5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进口总值0.6亿元,同比减少53.7%;出口总值5.9亿元,同比增长64.4%。对外经济合作进展顺利,实际利用外资7124万美元,同比增长8.7%。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2020年底,全县通车总里程达285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9公里(济菏高速、济徐高速、董梁高速),国道62.5公里(105国道京澳线、220国道东深线)、省道116.939公里(326省道泰商线、243省道泰梁线、246省道临邹线),县道346公里、乡道215公里、村道2050公里,公路密度212.4公里/百平方公里。2020年班线客运共计完成客运量74.5万人,完成客运周转量7676.2万人公里。
文旅兴县步伐加快。2020年,全县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产业和事业稳步回升、向好发展。但受疫情影响,旅游人数和收入出现双下降。全年旅游总人数50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33%和41.65%。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实力稳步增强。2020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867万元,同比增长5.0%。其中各项税收106526万元,同比增长6.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4%。各项税收中,一般增值税24774万元,改征增值税21450万元,企业所得税106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12.4 %和87.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3873万元,同比增长4.8%。对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的支出分别为85423万元、4000万元、113392万元、28137万元和9282万元。
金融业整体向好。2020年末,全县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9.96亿元,比年初增加44.11亿元,增幅13.5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2.87亿元,比年初增加41.5亿元,增幅15.8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7.72亿元,比年初增加7.18亿元,增幅23.53%;机关团体存款余额28.28亿元,比年初减少4.72亿元,降幅14.31%;财政性存款余额1.05亿元,比年初增加0.16亿元,增幅18.47%。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5.78亿元,比年初增加16.9亿元,增幅6.5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38.63亿元,比年初减少0.18亿元,降幅0.1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37.16亿元,比年初增加17.08亿元,增幅14.22%。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4580人,专任教师218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39862人,专任教师3431人。小学64所(不含16处教学点),在校学生41753人,专任教师2468人。
科技创新持续推进。2020年,全县专利申请量572件,授权35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4件,授权26件。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县共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1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文化和旅游、生态、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 个。
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高。2020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85所,其中,医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个,诊所100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274张,增加189张;卫生技术人员3891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560人,增加114人;注册护士1612人,增加1人。婴儿死亡率2.19‰。
十、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20年,天然气供气总量2082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污水处理量126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本年污水集中处理率97.3%,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0%。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有力。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强化污染综合防治;二是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控制管理;四是加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五是健全大气环境管理体系。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一是持续抓好东平湖综合整治;二是加快整治农业农村污染;三是开展省级贫困村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四是扎实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湿地项目建设。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加强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二是摸清底数,强化考核,加大涉危废企业日常监管;三是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初期入场调查工作;四是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五是全面排查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场所环境隐患。
2020年,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4ug/m3、31ug/m3、83ug/m3、51ug/m3。东平湖(以湖心监控断面评价)COD、氨氮、总磷、氟化物浓度均值分别是16mg/L、0.074mg/L、0.040mg/L、0.76mg/L;大清河(以王台大桥监控断面评价)COD、氨氮、总磷、氟化物浓度均值分别是18mg/L、0.124mg/L、0.044mg/L、0.56mg/L。东平湖、大清河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符合东平湖南水北调调水要求。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均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46,十万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全县出生人口5398人,出生率6.63‰;死亡人口5191人,死亡率6.38‰;自然增长率0.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29元, 同比增长3.5%;人均消费支出21759元,增长3.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5元,增长6.0%;人均消费支出10851元,增长4.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9.6%。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推进。2020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20893人,同比增加10.5%。其中:城市639人, 同比减少21.3%;农村20254人,同比增加11.9%。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614万元,同比增加40.6%。其中:城市399.5万元, 同比增加11%;农村7214.5万元,同比增加42.7%。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020年,全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114859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达15100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46890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980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7410人。2020年,全年实现“企业、机关事业、城乡居民、失业、工伤、职业年金、被征地农民”7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8%;发放离退人员待遇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7%,代发款项1.22亿元(离休人员、精简退职人员、住房补贴、特级教师津贴、丧葬费、抚恤金、增资补贴、退休军转干补助、民师、乡医、电影放映员、劳模补贴),合计13.99亿元,发放率100%。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综合数据与各专业数据不一致以综合数据为准,专业数据不再调整。
4、自2015年起,使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全部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为与以往年度不可比的新口径。
5、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统计局数据与部门数据可能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