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泸州市统计局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行政区域。全市下辖三区四县,乡镇(街道)126个。其中,8个乡、92个镇、26个街道办事处。8个乡均为少数民族乡,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2232.34平方公里【2】。
基层政权组织。年末全市有34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28
个居民小组,1143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10499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人口【3】。在户籍人口统计年度内,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户数159.01万户,户籍总人口506.7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5.07万人,城镇人口201.6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8%。市辖区户籍人口152.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7.17万人,乡村人口35.49万人。迁入人口1.91万人,迁出人口3.16万人。
表1 2021年末泸州市户籍人口及构成
单位:户、人、%
指 标 名 称 | 年 末 数 | 比 重 |
户籍总户数 | 1590074 | — |
户籍总人口 | 5067275 | — |
按性别:男性 | 2611826 | 51.5 |
女性 | 2455449 | 48.5 |
按年龄:0-17岁 | 1026567 | 20.3 |
18-34岁 | 1065911 | 21.0 |
35-59岁 | 1960480 | 38.7 |
60岁及以上 | 1014317 | 20.0 |
按城乡:城镇人口 | 2016548 | 39.8 |
乡村人口 | 3050727 | 60.2 |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25.9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207.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18.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36%,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市辖区常住人口16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4.2万人,乡村人口45.9万人。
市场主体。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各类企业66041户,其中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8975户,私营企业56790户,外商投资企业276户;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实有个体工商户28256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920户。
经济总量。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40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185.5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955.41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46.1%和44.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3.9、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48.2:39.9调整为11.0:49.3:39.7。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72.7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5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43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48.67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555.61亿元,增长11%。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4: 54.4 : 40.2调整为5: 54.5: 40.5。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下降0.1%,其中食品烟酒类比上年下降2.5%,衣着类上涨5.5%,居住类【6】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5%,医疗保健类下降0.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
表2 2021年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名称 | 全市 | 指标名称 | 全市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0.1 | 居住 | 0.4 |
服务价格指数 | -0.2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4 |
消费品价格指数 | 0 | 交通和通信 | 2.7 |
#食品烟酒 | -2.5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0.5 |
其中:粮食 | 0.3 | 医疗保健 | -0.1 |
猪肉 | -32.5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0.8 |
烟酒 | 2.6 |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 0.6 |
衣着 | 5.5 |
节能降耗。单位GDP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7】)比上年下降3.7%,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8%。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7%;第二产业用电量72.3亿千瓦时,增长18.5%;第三产业用电量19.4亿千瓦时,增长20.2%。其中工业用电量7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8%。全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6.8亿千瓦时,下降1.5%。
就业形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492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45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8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7.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农作物种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03.1万亩,比上年增长0.7%。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83.9万亩,比上年增长2.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7.5万亩,增长1.6%;中草药材播种面积7.4万亩,增长6.1%;烟叶播种面积6.9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
农作物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235.6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稻谷产量111.4万吨,比上年增长1.5%;高粱产量11.4万吨,增长18.8%;玉米产量64.2万吨,增长0.2%。油料产量12.1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油菜籽产量10.7万吨,增长4.3%。烟叶产量0.7万吨,比上年增长7.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4.9万吨,比上年增长3.2%。茶叶产量2.0万吨,比上年增长14.5%。水果总产量29.4万吨,比上年增长2.7%。药材产量3.3万吨,比上年增长4.3%。甘蔗产量7.6万吨,比上年增长3.0%。
现代农业。全年新改扩建现代经作标准化产业基地5万亩,全市累计建成55万亩现代经作标准化产业基地。新增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219家,省级示范场17家。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纳溪区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叙永县糯稻现代农业园区列入省星级园区培育,泸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为省五星级园区,江阳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为省四星级园区,古蔺县肉牛现代农业园区为省三星级园区。
林竹业生产。全年完成营造林20.4万亩,实施森林管护357.5万亩,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61.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51%。建设合江县荔枝、叙永县千年银杏省级古树公园。新获批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1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林业培育园区2个,省级竹林小镇1个,省级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竹林风景线1条,省级竹林康养基地1个。建设“天空地”一体化与防火监测应急综合指挥平台,接入重点林区视频监控70个、智能监测卡口80套,实现防火监测与应急指挥的“一张网”。强化数字熊猫(DPS)和“防火码”运行力度,设立检查站(点)632个,6034名护林员网格化动态巡护。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399.9万头,比上年增长12.6%;年末生猪存栏266.8万头,比上年增长8.6%;牛出栏7.6万头,比上年增长2.5%;羊出栏53.8万只,比上年增长1.5%;家禽出栏4073.8万只,比上年减少0.7%。肉类总产量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猪肉产量29.6万吨,比上年增长16.8%;牛肉产量9466吨,增长2.9%;羊肉产量8259吨,增长2.7%。禽蛋产量4.9万吨,比上年增长3.0%。
渔业。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335公顷,与上年持平;投放鱼种量1.27万吨,比上年增长3.1%。水产品总产量10.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21.4亿元,较上年增长16.2%。
水利建设。年末全市累计建成水利工程达35.05万处,其中水库457座(水利水库429座、电站水库28座)、水电站193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549处、泵站842处、水闸15座、塘坝2.4万座、窖池1.96万座、机电井30.48万眼。全年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总量13.08亿立方米,实际供水量11.61亿立方米。年末规模以上灌区121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9千公顷,累计有效灌溉面积165.04千公顷。堤防总长度达到191.93公里,其中达标堤防156.72公里。
三、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工业生产。全年工业增加值8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89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0%,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0.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1.0%,私有企业增加值增长5.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6.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2%。
从重点行业看,传统四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酒的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1.1%、化工行业增长2.5%、机械行业增长9.4%、能源行业增长22.0%。五大现代产业比上年增长10.1%。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7.8%。。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74种主要监测工业产品中有43种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精制食用油比上年增长116.5%、精甲醇增长108.8%、机制纸及纸板增长9.8%、中成药增长13.3%、电子元件增长520.4%、传感器增长8.2%、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138.6%。
工业经济效益。2021年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714户,产品销售率93.7%;实现营业收入2551.3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酒的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9%;实现利润总额369.2亿元,增长53.6%;亏损面7.5%,下降1.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8.2亿元,增长26.2%;资产负债率52.0%,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31.1%,上升6.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14.5%,上升3.4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71.8元,同比减少3.9元。
表3 2021年1-12月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
指 标 名 称 | 营业收入 | 利润总额 | ||
总量
(亿元) |
比上年增减(±%) | 总量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合计 | 2551.3 | 17.5 | 369.2 | 53.6 |
其中重点行业:酒的制造 | 1085.6 | 14.9 | 226.4 | 44.1 |
能源 | 97.1 | 31.9 | 10.1 | 274.1 |
机械 | 219.2 | 14.7 | 21.2 | 58.2 |
化工 | 217.2 | 26.6 | 30.4 | 92.4 |
医药 | 41.0 | 17.5 | 5.5 | 25.0 |
表4 2021年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增长% |
石灰石 | 万吨 | 311.9 | 79.3 |
饲料 | 万吨 | 18.6 | 34.8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121607.2 | 116.5 |
酱油 | 吨 | 17075.8 | 25.0 |
食醋 | 吨 | 19260.0 | 38.9 |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万千升 | 204.9 | 5.0 |
纱 | 吨 | 3562.0 | 16.4 |
布 | 万米 | 7473.0 | 36.1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29.0 | 9.0 |
家具 | 万件 | 135.2 | -7.1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万吨 | 89.8 | 9.8 |
纸制品 | 万吨 | 70.7 | -1.7 |
精甲醇 | 吨 | 227409.1 | 108.8 |
硅 | 吨 | 119907.7 | 12.7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 万吨 | 54.5 | -1.6 |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 吨 | 1198.0 | -33.9 |
初级形态塑料 | 吨 | 26068.5 | 6.0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7233.5 | -17.8 |
中成药 | 吨 | 193.5 | 13.3 |
塑料制品 | 万吨 | 7.5 | -67.2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万吨 | 222.9 | -14.5 |
水泥 | 万吨 | 312.5 | 3.4 |
石灰 | 万吨 | 20.4 | -2.9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189.3 | 11.0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1276.0 | 0.0 |
玻璃包装容器 | 万吨 | 203.3 | 11.1 |
生铁 | 万吨 | 2.1 | -93.5 |
粗钢 | 万吨 | 143.6 | 0.0 |
钢材 | 万吨 | 131.2 | -7.1 |
铸铁件 | 吨 | 60234.6 | 25.6 |
泵 | 台 | 24960.0 | -12.9 |
液压元件 | 万件 | 183.8 | -9.9 |
建筑工程用机械 | 台 | 182.0 | 24.7 |
变压器 | 千伏安 | 88158.0 | 208.2 |
电力电容器 | 千乏 | 12033.0 | -34.6 |
电子计算机整机 | 台 | 197367.0 | 138.6 |
显示器 | 台 | 361274.0 | 955.2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 万台 | 4455.6 | 2.9 |
传感器 | 万只 | 15573.9 | 8.2 |
集成电路 | 万块 | 3454.4 | -7.6 |
液晶显示屏 | 万台 | 817.2 | 23.6 |
电子元件 | 万只 | 397115.9 | 520.4 |
建筑业。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89户,有工作量企业479户,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45.56万人。全年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总产值16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服务业。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55.4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39.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增长1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1.3%,金融业增长5.3%,房地产业增长3.2%,其他服务业增长10.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0.6%,营业利润增长3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1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民间投资【11】比上年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8%,其中交通运输投资增长17.5%。
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12】比上年增长16.5%;产业投资增长19.7%;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21.6%;其他投资增长11.6%。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1.0%,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2.4%。
表5 2021年泸州市分行业投资增长速度
行 业 名 称 | 比上年增长(±%) | 行 业 名 称 | 比上年增长
(±%) |
农、林、牧、渔业 | -0.1 | 房地产业(含房地产开发) | -5.0 |
采矿业 | 2.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0.5 |
制造业 | 25.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1.0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 25.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4.8 |
建筑业 | 2.2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42.7 |
批发和零售业 | 93.8 | 教育 | 15.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2.4 |
住宿和餐饮业 | -35.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5.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2.5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39.0 |
金融业 | -93.1 |
房地产开发。年末有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56户,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1.86亿元,比上年下降12.1%,其中住宅投资285.68亿元,比上年下降12.6%。商品房施工面积2703.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846.6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85.3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9%,其中住宅488.8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2%。商品房竣工面积688.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25.0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7%。
商品房销售【1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46.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0.34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商品房销售额594.20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住宅销售额463.56亿元,下降0.6%。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消费市场【1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1.70亿元,增长19.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06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餐饮收入143.90亿元,增长20.7%。
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1011户,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832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79户。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2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595.78亿元,增长24.5%。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9.95亿元,比上年增长45.5%。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2.7%,化妆品类增长21.0%,金银珠宝类增长29.8%,日用品类增长56.8%,书报杂志类增长104.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6%,中西药品类增长21.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9%,通讯器材类增长17.6%。
表6 2021年泸州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分类
指 标 名 称 | 总量(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 197.33 | 29.0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63.18 | 42.7 |
化妆品类 | 10.40 | 21.0 |
金银珠宝类 | 8.73 | 29.8 |
日用品类 | 20.25 | 56.8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0.91 | 5.2 |
书报杂志类 | 0.07 | 104.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42.28 | 26.6 |
中西药品类 | 21.67 | 21.3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8.12 | 13.9 |
家具类 | 2.07 | 28.5 |
通讯器材类 | 1.42 | 17.6 |
石油及制品类 | 114.75 | 34.8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5.92 | 26.9 |
汽车类 | 90.50 | -2.8 |
其他类 | 8.18 | -0.5 |
旅游发展。江阳区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纳溪区、古蔺县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被评为首批天府旅游名村,合江县龙挂山半山云舍民宿被评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宿。合江县荔江镇柿子田村等11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江阳区分水岭镇等10个单位评为首批酒城文旅融合发展镇。年末有A级旅游景区26个,其中4A级1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旅游扶贫示范区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5个,四川省旅游经济强县2个。年末有星级旅游饭店15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5家。旅行社34家,其中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4家,旅游汽车运输公司3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65家。
宣传营销。广泛借助高铁站、高速公路等优势资源投放泸州文旅形象画面,开展与百度、腾讯等重要网络平台合作。邀请天府旅游美食团来泸体验采风,组织前往成都、重庆、长沙等地开展泸州文旅主题推介活动,组织开展第三届泸州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及展销活动,精心组织参加省级以上旅游商品大赛获得奖牌10枚,其中国家级2枚(金奖:泸州老窖52度国窖1573·品味敦煌、银奖:中国沈酒53°酱香珍藏)。开展酒城旅游美食评选活动,选出首届酒城旅游美食20个,并推荐参加全省“天府旅游美食”评选,古蔺麻辣鸡、白马鸡汤、尧坝红汤羊肉、江门荤豆花入围100个省级“天府旅游美食”目录。举办合江荔枝节、张坝桂圆文化节等10余个旅游节庆活动,承办第十二届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召开全市研学旅行大会,推出首批泸州市研学旅行基地20个。推出红色、名酒、生态、非遗为主题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六、对外经济
自贸区。全年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新形成创新成果50项,“准入即准营”清单制、自选“套餐式”办证、悬赏全覆盖执行机制、医保行业信用管理体系等4项创新成果纳入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第五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同址同业主体变更告知承诺制、增值税增量留抵即报即退服务模式、政务服务“跨省联办”等6项创新成果作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第九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截至2021年底,累计形成创新成果389项,其中,全国推广、表扬6项,全省推广23项,全市推广99项。
进出口贸易【15】。按人民币计算,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其中,进口额59.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出口额69.87亿元,增长54.2%。
招商引资。成功引入海南三亚众慧(泸州)先市酿造传承基地、河北丛台酒业(泸州)高端白酒生产基地、广东沃迪声(泸州)智能声学产业园、广东航昱微电子(泸州)二三极管及芯片生产基地等项目。全市新履约市外国内项目到位资金636.5亿元;新签约引进工业项目76个,投资总额674.1亿元,其中:新签约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2个,投资总额625.9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家,实际到位外资7.9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115万美元,居全省第8位。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机动车。年末实有出租汽车2056辆,新能源汽车4998辆。年末机动车登记数93.4万辆,其中大型汽车1.95万辆,小型汽车51.02万辆,摩托车39.43万辆。年末实有驾考中心4个,驾校57家,初领和增驾发机动车驾驶证人数10.06万人。
公路建设。叙威高速公路于2021年7月1月建成通车、合江长江公路大桥于2021年6月建成通车。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9965.69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里程532.96公里,一级公路167.27公里,二级公路820.64公里,三级公路260.98公里,四级公路17221.10公里,等级外公路962.74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1072.88公里(其中普通国道652.11公里),省道930.59公里(其中普通省道818.40公里),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17962.22公里。
公路运输。年末全市公路运输营运车辆数22880辆(不含市内公交和出租车),其中客运车辆2449辆,货运车辆20431辆。客运线路602条(不含城镇公交线路),其中跨省线路88条,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全年完成旅客运输3631.82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8.89亿人公里。完成货物运输9415.08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22.94亿吨公里。
港口业务。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已建成6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和40万平米集装箱堆场,具备集装箱100万标箱吞吐能力。拥有经营性货运码头16座,生产性泊位44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27个,近洋航线3条,内河航线6条,铁水联运班列11条。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42.68万吨,其中出港236.3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7.2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0.9%。
水路运输。内河航道里程926.54公里,其中七级及以上等级航道里程340.1公里。年末民用运输轮驳船219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2014.34万吨,比上年增长0.8%;货物周转量233.7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旅客运输0.88万人,比上年增长67.4%;旅客运输周转量5.7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0.1%。
铁路运输。绵泸高铁内自泸段于2021年6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渝昆高铁泸州段、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泸州段)全面开工建设。全市铁路运营总里程306公里,其中货运铁路运营里程265公里(含专用线),客运铁路运营里程41公里。全年铁路货物运输量490.99万吨,比上年增长20.8%;货物运输周转量36347.0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4%;铁路客运量129.98万人,其中泸州站118.06万人,泸县站11.92万人。
航空运输。年末云龙机场通航城市达47个(通航点49个),共保障各类飞行起降24555架次(其中运输起降22136架次,比上年增长25.1%);全年旅客吞吐量(客运人次)210.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4%;货邮吞吐量6001.8吨,增长6.4%。正式迈入全国民航中型机场行列,全国机场排名提升至第59位(2020年第63位)。
公交运营。年末城镇公交线路325条,其中城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144条;公共交通汽车营运车辆(包括农村班线公交)1999辆,其中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304辆;城市公交汽车运营线路总长度2755公里,城市公交专用道149.2公里。全年公共交通汽车客运总量(包括农村公交)22727.08万人次,其中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9709.68万人次。
邮政业务【16】。年末全市有邮政局(所)251个,快递企业38户(含异地法人在泸分支机构)、备案营业网点510余个。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完成业务总量14.14亿元,增长21.5%。全年完成快递业务收入7.71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完成快递业务量6694.54万件,增长58. 6%。
通讯发展【17】。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电信业务收入3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88.53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46.1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79.75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367.98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04.81万户。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393.94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393.52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22万户,互联网宽带电视用户(IPTV)165.35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1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14.23亿元,国内增值税40.88亿元,企业所得税22.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4.99亿元,其中教育支出82.9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4.77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3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7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52.58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8.76亿元,农林水支出61.6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8.1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7.94亿元,城乡社区支出24.47亿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17亿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13亿元。
金融体系。引进金融机构2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32.24亿元,比年初增长10.5%。其中住户存款2320.98亿元,比年初增长11.4%;非金融企业存款67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各项贷款余额2689.00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50.36亿元,比年初增长10.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627.11亿元,比年初增长15.5%。
表7 2021年年末泸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指 标 名 称 | 年末数
(亿元) |
比年初增减额(亿元) | 比年初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3432.24 | 324.68 | 10.5 |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 2320.98 | 238.24 | 11.4 |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 674.88 | 100.34 | 17.5 |
各项贷款余额 | 2689.00 | 321.83 | 13.6 |
其中:境内住户贷款 | 1050.36 | 96.39 | 10.1 |
其中:短期贷款 | 192.54 | 39.64 | 25.9 |
中长期贷款 | 857.82 | 56.75 | 7.1 |
证券交易【18】。年末在泸证券公司9家,所属营业部10个。股票有效账户数60.42万户,比上年增长18.7%。持有股票市值218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全年证券成交总额为5984.09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股票基金成交339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证券公司营业收入2.0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利润总额0.95亿元,下降7.1%。
保险业务。年末在泸市级保险分支公司43家。全年保费总收入92.5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25.4亿元,比上年下降0.2%;寿险公司保费收入67.11亿元,增长1.3%。全年保险赔付2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行业共提供保险保障6万亿元,交纳税收(不含个税)1.97亿元,个人所得税3200余万元,代收代缴车船税1.77亿元。年末全市保险从业人员17700余人。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学前教育。全市幼儿园【19】735所,在园幼儿13.11万人,专任教师6428人。其中市辖区幼儿园187所,在园幼儿3.81万人,专任教师2421人。公办幼儿园210所,在园幼儿6.91万人,专任教师2437人。其中市辖区公办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1.79万人,专任教师697人。
义务教育。全市小学219所,教学点442个,在校学生30.56万人,招生4.69万人,毕业生6.28万人,专任教师1.53万人,教职工1.59万人。初级中学188所,在校学生20.56万人,招生6.34万人,毕业生7.88万人,专任教师1.54万人,教职工1.6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51.1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专任教师170人,招生102人,在校生927人,毕业生123人。
高中和中职教育。全市普通高中30所,专任教师8306人,招生3.75万人,在校学生10.12万人,毕业生3.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招生2.73万人,在校学生7.04万人,毕业生1.83万人,专任教师2161人。
高等教育。全市有普通高校【20】8所,招生3.08万人,在校学生3.53万人,毕业生2.02万人,专任教师3592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1168人,在读学生3002人,毕业生699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2.67万人,在校学生2.20万人,毕业生1.58万人;非全日制本(专)科招生0.30万人,在读学生1.03万人,毕业生0.38万人。全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专任教师71人,招生1829人,毕业生1026人,本专科在校生6324人。
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全市共有考生4.73万人,报考普通高等院校考生3.35万人(普通类应届高中毕业生2.99万人,普通类往届高中毕业生0.36万人),报考对口高职考生1.37万人。普通高等院校考生中文科考生1.65万人,理科考生1.71万人。本科上线1.64万人,其中一本上线0.65万人,一般本科0.99万人。共被普通高校录取4.21万人,录取率89.0%,其中本科录取1.81人。
社会化考试。全市共有成人高考考生1.96万人,比上年增长7.9%。其中高起专、本考生0.96万人,专升本考生1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人数2.85万人,报考6.34万科次。非学历考试中,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62万人,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3.47万人,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1.60万人。
科学技术。新增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备案省级众创空间1家、瞪羚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4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4家,瞪羚企业2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4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39项,合同成交金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49.6%。
商标注册。年末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38797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5件、地理标志产品14件,地理标志商标15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健康
文化产业【21】。年末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142家,其中文化制造业54家,文化批发零售业24家,文化服务业6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营业利润9.19亿元,比上年增长75.04%。全年电影票房收入8852万元。
文化资源。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美术馆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6个,村(社区)文化室1475个。全市图书馆总藏量207万册(件),其中图书藏量164万册。音视频资源总量15.4万小时,电子文本、图片文献资源年总量59.4TB,少儿文献33.28万册。图书馆总流通人次100万人次。全市建成18个城市书房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免费向市民提供自助图书借阅服务。组织开展“醉美泸州百姓舞台”“全民阅读”“万人赏月诵中秋”等文化惠民活动560余场次。高质量举办泸州市第十一届群众文化旅游艺术展示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及川剧展演等重大文艺活动。
文化服务。全年创作戏曲、歌曲、舞蹈、美术等艺术作品300余件。其中,川剧《赤水河畔》《最后一场封箱戏》分别获四川艺术基金2021年度“重点项目资助项目”“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歌曲《呗乌啊给晒晒晒》获首届“四川省十大歌曲”,川剧小戏《赤水情深》获四川省第十八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二等奖。引进红色题材话剧《共产党宣言》、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大型历史题材川剧《烈火中永生》等精品剧目3部,联动四川省川剧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为泸州川剧学历班复排青春版毕业大戏《绣襦记》,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脉传承。泸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5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2人。建立了1个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1个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泸县(龙文化(泸县)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项目列入四川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油纸伞、仙市酱油、泸州老窖、古蔺郎酒)。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个(古蔺马嘶建新茶、叙永群英村扎染蜡染苗绣工坊、姬三三麻辣鸡非遗工坊)。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
广电传播。持续推进“高清泸州•智慧广电”建设,全面提升8个市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开通7套市县高清频道,4KIP超高清转播车投入使用,建有泸州市应急广播直播间、7个区(县)级应急广播村村响平台,实现行政村广播“村村响”全覆盖,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光纤网络覆盖,实现城区覆盖100%、农村全域覆盖率78.2%,构建智慧广电传播体系。新建省级“智慧广电超高清”示范点6个,完成15664个自然村“户户通”和应急广播运行维护工程,实施市区县广播电视节目有线传输全域全覆盖运行维护工程,构建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智慧广电传输运行维护服务体系。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端口18.38万个,有效主端用户13.69万户,广播电视互联网有效用户4.17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体育发展。成功举办泸州市第八届运动会,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高质量承办2022年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网球比赛。年末健身设施场地数量10374个,体育馆7个,体育场6个,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96人。参加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获奖牌96枚,其中金牌35枚。体育彩票销售站点318个,体彩销售额达到3亿元。
医疗设施建设。泸州市中心血站迁建项目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完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院(一期)主体完工、装饰装修工程完成60%,川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完成土石方工程。实施镇、村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累计已完成35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306个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精神病医院、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泸县中医医院、古蔺县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通过现场评审,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合江健欣兴康医院、泸州王氏骨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张坝桂圆林创建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天立春雨学校评为四川省第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全市三级医疗机构达14家(其中三甲医院5家、三乙医院8家;三甲保健院1家),二级甲等医疗机构9家。
医疗卫生资源。年末全市开业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4556个,其中医院137个、基层卫生机构437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个、其它卫生机构10个。在医院中,综合医院83个,中医医院22个,专科医院3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健康教育所(站、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监督机构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8个,卫生院109个,村卫生室3149个,门诊部2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43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3697人,比上年增加94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189人,比上年增加352人;注册护士16141人,比上年增加593人。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5014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4672张,基层卫生机构床位数9199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43张。
医疗卫生服务。全年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2283.67万人次,其中门、急诊2164.86万人次,年入院人数111.23万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54.5%,县域内住院率达82.9%。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35个,常住人口签约250.26万人,全年健康体检164.8万人,老年人体检人数43.82万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6%,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39.62万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11.84万例。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达95%,建立艾滋病抗体检测确证实验室4个、筛查实验室32个、快速检测点203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1.57/10万、2.8‰、5.3‰,宫颈癌筛查67263人、乳腺癌筛查34474人。
人口生育。2021年自然年度人口监测共出生29601人,出生率5.9‰,比上年同期下降2.51个千分点;其中,一孩出生15467人,二孩出生11393人。死亡32254人,死亡率为6.3‰,比上年同期上涨0.2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负0.5‰,出生人口性别比【22】108.88。育龄妇女96.6万人,已婚育龄妇女74.98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二环路高新区段新建段1.4km道路完工通车,千凤路段蜀泸立交基本完工,各节点工程及全线路基有序推进;长江二桥及连接线西连接线竣工通车,东、西锚碗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长江六桥南、北连接线基本完工,正桥主塔、北引桥有序施工;城北高铁枢纽站周边配套市政道路(一期)、千九路、云峰路、沱江新城城北片区市政道路等工程竣工投用;茜草滨江路、和丰场周边道路、柏云路、先锋路、观溪路等工程加快推进;华园南路及配套电力隧道、茜草片区市政道路(西区)、茜草长江大桥东岸互通立交(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长江五桥及连接线、龙透关大桥及连接线、沱江滨江路(南光路至沱三桥段)等工程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住房保障。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工作,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全年共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探索公租房申请“零证明”和“承诺制”,全年共收到公租房申请承诺书675件,通过各部门并联审批办理申请件1380件。全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开工120户。其中,货币化签约120户,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509户,分配公租房579套。持续加大“农民工”住房保障,共保障“农民工”2024人。截至年底全市公租房保障城镇常住人口家庭覆盖率达到4.8%。
居住品质。年末累计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5座,处理能力30.75万立方米/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6.78%;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4座,处理能力8.35万立方米/天,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92.63%。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6座,处理能力6.73万方方米/天,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6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龙涧溪公园已建成开放,新增绿地82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6750公顷,绿地率达到38.1%,新增公园7个,公园绿地28.5公顷,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4.1平方米。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29个、省级特色小城镇7个、国家级特色小城镇1个,完成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2个,全市中国传统村落增至27个、省级传统村落增至72个。
生态环境。截至2021年底,第一轮中央和第一、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99.0%。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08天,空气质量达标率84.4%。主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0.6微克/立方米。降水酸雨频率26%,降水pH值范围为4.22~7.76,总均值为5.48;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92.3%,长江泸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总平均值53.5分贝。
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8.5℃,其中市辖区18.7℃。最高气温43.1℃,其中市辖区43.1℃。最低气温-1.6℃,其中市辖区-0.8℃。年平均相对湿度80%,其中市辖区79%。全年日照时数1077.4小时,其中市辖区1045.4小时。全年降水量822.7毫米,其中市辖区738.9毫米。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支。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0元,比上年增长10.2%;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99元,比上年增长10.7%。
城镇居民。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6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5947元,比上年增长9.1%;人均经营净收入6573元,增长9.5%;人均财产净收入2433元,增长4.6%;人均转移净收入8043元,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963元,增长9.2%。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0102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565元,增长9.4%;人均居住支出4741元,增长9.7%;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132元,增长8.6%;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053元,增长9.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443元,增长15.5%;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041元,增长13.6%;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887元,增长13.0%。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
农村居民。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8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646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经营净收入6789元,增长8.8%;人均财产净收入331元,增长11.5%;人均转移净收入4242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225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970元,比上年增长9.4%;人均衣着消费支出984元,增长14.3%;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974元,增长10.9%;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026元,增长10.8%;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704元,增长16.4%;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14元,增长17.8%;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17元,增长12.3%;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337元,增长12.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2%。
表8 2021年泸州市城乡居民收支及增长速度
指 标 名 称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全 年(元) | 比上年增长(±%) | 全 年(元) | 比上年增长(±%) | |
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2996 | 8.7 | 20008 | 10.9 |
其中:工资性收入 | 25947 | 9.1 | 8646 | 12.6 |
经营净收入 | 6573 | 9.5 | 6789 | 8.8 |
财产净收入 | 2433 | 4.6 | 331 | 11.5 |
转移净收入 | 8043 | 8.1 | 4242 | 11.1 |
二、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27963 | 9.2 | 15225 | 11.7 |
其中:食品烟酒 | 10102 | 6.6 | 5970 | 9.4 |
衣着 | 2565 | 9.4 | 984 | 14.3 |
居住 | 4741 | 9.7 | 2974 | 10.9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2132 | 8.6 | 1026 | 10.8 |
交通通信 | 3053 | 9.0 | 1704 | 16.4 |
教育文化娱乐 | 2443 | 15.5 | 1014 | 17.8 |
医疗保健 | 2041 | 13.6 | 1217 | 12.3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887 | 13.0 | 337 | 12.1 |
养老保险。年末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126.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2.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5万人;离退休人数43.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万人。从参保职工类别看,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74.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80万人,其中个体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42.1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73万人;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39.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万人,全年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6305元,比上年增加1018元,增长4.0%。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2.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0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4.04万人。参保农民工15.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1万人。
全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98588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收入565575万元,计划内征收503722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2092250万元,比上年增加434561万元,其中发放养老金1322563万元,比上年增加126058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80921万元。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74.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7万人,其中享受待遇人数66.9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56万人。全年城乡居保基金总收入136868万元,比上年增加25765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29427万元,比上年增加1349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76914万元,比上年增加11815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16339万元,比上年增加700万元。基金总支出94356万元,比上年增加2377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92431万元,比上年增加1965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13441万元。
失业保险。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33.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5万人,其中女性14.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6万人。全市有3251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为8604名城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提供失业保障。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水平达到1320元。
全市城镇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22468.11万元,其中征缴失业保险费20381.81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4616.62万元,比上年减少27500.7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7297.32万元、支付1795户企业享受稳岗补贴1748.84万元。年末城镇失业基金累计结余28597.56万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3.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05万人,其中农民工16.1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8万人。全年有3822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末增加333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2725万元,比上年增加3436万元,其中征缴收入12369万元,比上年增加3485万元,计划内征收11735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8156万元,比上年增加2650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0153万元。
医疗保险。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0.42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7.4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5.8万人,其中女性17.43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412.99万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22192万元,比上年增加55713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253267万元,比上年增加45283万元。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249464万元。
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59808万元,比上年减少36084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361613万元,比上年增加40896万元。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6290万元。
住房公积金保障。全年全市住房公积金新开户单位443家,实缴单位4134家;新开户职工3.41万人,实缴职工27.15万人;新增缴存45.0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年末缴存余额127.63亿元,缴存总额335.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8%、15.5%。全市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3.97亿元,业务支出1.96亿元(其中支付职工利息1.80亿元),实现增值收益2.01亿元,年度增值收益率1.7%。全年提取住房公积金9.79万人次30.56亿元,其中住房消费提取占比80.1%。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0.61万笔19.88亿元,支持职工购建房64.97万平方米。职工贷款笔数中,首次申请贷款占81.6%,中低收入家庭占99.0%。
职业培训。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3个、市级7个,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省级11个、市级30个。职业培训机构76个,在校生3.97万人。技工院校4所,招生1057人,在校生3696人,毕业生447人,教职工750人。专业技术人员12.66万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2612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6.49万人。全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97649人次,补贴资金9452.49万元。其中支持622家企业开展以工代训,涉及各类劳动者6万余人,补贴资金5201.14万元。全市创业培训7145人,发放创业培训补贴777.4万元。
社会救助。年末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1.27万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3万人,其中残疾人0.5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10.96万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76万人,其中残疾人4.01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20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30元/人/月。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810元/人/月,城乡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650元/人/月。全年救助农村特困人员2.47万人,救助城市特困人员0.66万人。
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攻坚顺利收官、收口,市委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泸州市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市。建立并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识别出的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2.29亿元,新增小额信贷4100余万元。实现14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54户掉边掉角农户搬迁住房基本达到入住条件。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规模较大的易搬安置村轮换和选派第一书记386人,选派1206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
应急管理。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8起,受伤人数38人,死亡人数113人。发生火灾事故2298起,受伤人数1人,死亡人数7人。全年受灾人口35.2万人,紧急安置人口3.5万人,因灾死亡3人,因灾发放救济21.9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909.56公顷,绝收面积2091.84公顷,倒塌房屋312间,严重损坏房屋27656间,一般损坏房屋64204间,直接经济损失30.68亿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泸州统计年鉴—2022》为准。公报中增加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余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分项相加与合计略有误差。本公报中未特别注明基期增减幅度的计算均以2020年同口径数据为基期,个别指标基期数据有修订,增减幅度以此公报为准。
[2]行政区域面积来源于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时间2017年9月,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3]市辖区包含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6-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修订。
[4]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制度,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的绝对数、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初步核算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的绝对数、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最终核实数。
[5] 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6]居住类价格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水电燃料等价格。
[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按2020年价格计算。
[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相关指标按本年在库规模以上企业可比口径进行统计。
[9]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服务业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服务业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服务业法人单位。
[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不含农户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农户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2021年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作要求,省、市、县均不公布投资总量。
[1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2]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公报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3]商品房销售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建商品房销售,不包括二手房交易。
[1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主要从事实物商品交易的网上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
[15]2016-2021年数据采用海关部门口径。
[16]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17]通讯发展2021年按照实际出账用户口径统计。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18]证券相关指标按本年在营业企业、有效账户可比口径进行统计。
[19]幼儿园数量含公办和民办。
[20]普通高校包括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成人高等学校。
[21]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和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
[22]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
[23]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城镇职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数)以及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行政区划、基层政权组织、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户籍人口、机动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市场主体数据、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就业形势、养老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业培训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物价水平和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用电量数据来自国网泸州供电公司;现代农业、渔业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林竹业生产数据来自市林业竹业局;水利建设数据来自市水务局;旅游、文化及广电传播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进出口贸易数据来自泸州海关;自贸区数据来自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区川南临港片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公路建设和运输、港口业务、公交运营、航空运输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讯发展数据来自市数字经济发展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泸州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教育体育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技和人才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住房公积金保障数据来自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城市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数据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气候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巩固脱贫成果数据来自市乡村振兴局;应急管理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