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歙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选择区域:>>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砥励奋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以“园区建设提速增效年”活动为抓手,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7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37.6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1633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4:47.4:37.2。

据国家统计局歙县调查队调查,2010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2%。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0%;居住类上涨4.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7%;交通和通讯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0.8%;衣着价格上涨3.0%。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10.4亿元,增长7.6%;林业产值0.74亿元,下降23.0%;牧业产值6.99亿元,增长6.8%;渔业产值0.18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28亿元,增长7.8%。

全年粮食产量8.3万吨,增长3.1%,油料产量11265吨,下降20.1%。肉类总产量28139吨,增长6.2%;水产品产量1850吨,增长10.2%;蔬菜产量123009吨,增长1.0%,禽蛋产量7501吨,下降7.8%

全年共植树造林1289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1518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5108公顷,育苗面积351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9%。农业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分别为1541台和850部,农用运输车1161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5010吨,增长6.9%。全年农药使用量1278吨,增长9.0%,全年地膜使用量440吨,增长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据年快报统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21.4%,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89.2亿元,同比增长47.7%,实现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同比增长33.5%;产品销售率为96.3%。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59.6亿元,增长49.4%,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6亿元,增长33.4%,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68.4%,实现利税总额3.3亿元,增长48.9%。

2010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2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建筑业总产值41707万元,增长2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4万平方米,增长6.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1万平方米,增长1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13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4071万元,同比增长51.0%;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141085万元,同比增长58.3%;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291万元,同比增长33.3%;商品房销售额98285万元,增长75.4%,其中住宅销售额80112万元,增长77.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1%,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3244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其中住宅平均销售价格3053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1.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亿元,同比增19.2%。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7个,从业人数387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9.1亿元,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3个,从业人数487人,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6.9亿元,增长42.8%。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926万美元,增长46.4%。其中出口总值3526万美元,增长130.2%,进口总额1401万元,下降23.6%。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21万美元,增长12.6%。

2010年成功举办第六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新安江山水画廊枇杷节、“三口”柑橘采摘节、宋村葡萄沟摄影采风节等节庆活动,我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世博旅游宣传推介,徽州古城景区入选长三角世博休闲体验之旅示范点48强。投入6亿元,推进徽州古城、棠樾、雄村等重要旅游节点建设,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徽州艺术品市场竣工运营,歙州画家村、古关五里城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认真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投入3.9亿元,完成24个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编制、9个古村落环境整治和105幢古民居的保护修缮。积极推进“百佳摄影点”建设,加快石潭、绵潭、卖花渔村等摄影点的开发策划。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42.5%;旅游人数为555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其中入境接待27万人次,同比增长57.9%,外汇收入4697万美元,同比增长63.5%。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6.1%。

2010年全县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01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5%,公路客运周转量98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1%。水运货物周转量386.5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7.1%;水运客运周转量2909.4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74%。

2010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132.71万元,国内平常函件78万件,挂号件1.39万件,邮送广告36万件,特快专递2.14万件,国内包裹1.14万件,出口汇票1.81万元,进口汇票1.72万元,集邮业务量1.92万枚。

八、财政、金融

2010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总规模140819万元,同比增长65.4%。一般预算收入54889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国税收入18190万元,同比增长26.0%,地税收入22061万元,同比增长51.6%。在县级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6511万元,同比增长48.5%。

全年财政总支出221472万元,同比增长36.4%。一般预算支出134169万元,同比增长2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946万元,增长22.6%;教育支出24618万元,增长2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40万元,增长25.0%;科学技术支出2391万元,增长51.6%;卫生经费支出16091万元,增长22.8%;环境保护支出1783万元,增长38.8%;交通运输支出4402万元,下降16.3%,农林水利事务支出19367万元,增长23.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4亿元,同比增长24.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2.8亿元,同比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8亿元,同比增长40.1%。,短期贷款30.7亿元,增长31.6%,中长期贷款17.4亿元,增长6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43所,全县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49001人。其中:普通中学22772人,下降14.6%,%,小学19062人,下降2.3%。幼儿园数43所,增长13.2%,在园儿童数10825人,增长11.2%。全县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716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709人,比上年减少23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784人,比上年减少41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223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0.61%,增长12.4%,高中升学率87.78%,增长6%。2010年小学招生人数3369人,下降0.9%,小学毕业生数3570人,下降23.3%;普通中学招生人数6681人,下降9.5%,普通中学毕业生人数9815人,增长2.14%。

全县各校计算机拥有量4809台,其中普通中学2644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173台,小学992台。全县学校藏书量210万册,其中普通中学藏书157万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万册,小学37万册。

2010年工作围绕“工作服务月”活动,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推荐金马、王马2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共组织推荐申报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项,其中创新基金项目8个,农转资金项目2个,长三角合作项目2个,科技攻关项目1项,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1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

通过改树、改土、改园、改管理“四改”技术措施,改造低产茶园1万多亩,建立高效生态茶叶示范园5个,面积达2000多亩,示范园茶叶亩产量比普通茶园增产5公斤以上,亩均增加产值500元以上。完成绿色食品茶认证1.2万亩,有机茶园认证0.45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27.4万亩。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末藏书达14.8万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一座,广播覆盖率达81.5%,电视覆盖率达92.7%。2010年末通有线广播的乡镇28个,通有线广播的村396个,通有线电视的乡镇28个,通有线电视的村396个。

2010年全县医院、卫生院数33家,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92张,卫生技术人员163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30人,注册护士49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农民39.6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2010年年末总人口为485798人,总户数171808户。其中,农业人口数421331人。出生人口2710人,比上年少生1874人,死亡人口2166人。人口出生率5.55‰,人口自然增长率1.11‰。

2010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0375元,同比增长14.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1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24元,同比增长18.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3615元,同比增长7.0%。

201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945人,同比增长46.8%;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834人,同比增长42.5%,2010年全年享受城镇低保53879人次,享受农村低保人数19091人,同比增长8.6%。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650人,同比下降14.4%。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9个,同比增长2.6%,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4191床,同比增长50%。

十二、安全生产

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102起,同比下降16.4%;死亡人数23人,同比下降8%;受伤人数117人,同比下降24.5%;直接经济损失11.1万元,同比下降32%。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