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工业振兴、城镇带动、旅游推进”三大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城乡居民增收较多,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和谐社会建设加快,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5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5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4.05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9.82亿元,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10465元,比上年增加1848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物价稳中有升,产业和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2%。比上年上升1.02%,其中,食品类上升1.32%,居住类上升4.3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43.2:39.8调整为15:46.6:38.4。一产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农民持续增收和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仍然薄弱,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相当艰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业
2006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2.25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6.64亿元,增长7.7%;林业产值1.08亿元,增长8.9%;牧业产值4.32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0.16亿元,增长7.9%。
全年粮食产量7.45万吨,减产1.1%。油料产量8791吨,增产2.7%。茶叶总产量7347吨,增产11.9%。肉类产量21755吨,减产0.4%。水产品产量1659吨,增产5.6%。蔬菜产量124126吨,增产2.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67325千瓦特,比上年增长0.5%。茶业机械32103台,比上年增加870台;农业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分别为1923台和741部,农用运输车1069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889吨,减少2.7%。农药使用量1146吨,减少13.9%。地膜使用量378吨,减少7.8%。农村用电量4331万千瓦小时,增长8.7%。有效灌溉面积8980公顷,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15.5%,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6.4%,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户,比上年增加了15户。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9.73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增加值9.60亿元,同比增长25%,产品销售率为97%。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10%。
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6.95%,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9亿元,增长23.1%,实现利润3454万元,同比增长31.3%,利税总额7415万元,同比增长28.7%。亏损面为1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740万元。
2006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全县资质等级建筑企业6家,实现税金1022万元,实现利润858万元,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7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5亿元,同比增长50.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亿元,同比增长56.1%;房地产投资2.43亿元,同比增长17.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79亿元,增长68.1%;第二产业投资6.76亿元,增长61.7%;第三产业投资16.72亿元,增长41.7%。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总额2.43亿元,同比增长17.2%。房屋销售面积146588平方米,同比增长52.4%,房屋空置面积37253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2%。
全年重点项目100个,当年完成投资15.6亿元,比上年增长73.7%。其中,“861”行动计划项目6个,当年完成投资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443”行动计划项目33个,当年完成投资7.03亿元,比上年增长63.1%。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县级零售额65012万元,增长14.7%,县以下零售额87493元,增长13.8%。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8455万元,增长1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655万元,增长17.2%,其他实现零售额395万元,增长20.6%。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782万美元,增长94.8%。其中出口总值2127万美元,增长25.4%。全年利用外资741.55万美元(不含捐赠款),比上年增长78.5%。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60.5%。其中旅游创汇398.35万美元,同比增长67.3%。旅游人数为170万人次,同比增长33.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9%。年末全县共有A级旅游景区4处,其中,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棠樾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瞻淇等5个村跻身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六、财政、金融
2006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1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550万元,增长11.8%。基金预算收入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增值税、营业税、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5%、17.8%。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与上年持平。
财政总支出59826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1627万元,增长28.6%。基金支出8199万元,增长9.4%。
一般预算支出中基建支出865万元,减少39.6%,教育支出9695万元,增长20.6%。卫生经费支出3246万元,增长99.9%,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604万元,增长28.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5318万元,比年初增加82549万元。其中: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2384万元,比年初增加45888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32462万元,比年初增加39519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2934万元,比年初增加36661万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6年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6家),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产业化项目1项。研制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9个。科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天然覆盆子酮”新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宏辉化工公司自主研发的“头孢匹胺医药中间体”产品2006年3月份被省科技厅列入2006年度安徽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实现了我县近20年来零的突破。
2006年共有6个企业自主研发的项目被评为市科技成果奖。分别为:科宏科技公司“纯天然覆盆子酮”和宏辉化工有限公司的“关孢匹胺医药中间体”项目、华邦纸业公司研发的“小膜印花原纸”项目、王马电源公司“高能胶体蓄电池”、县植保站和农技推广中心的“黄山贡菊无公害优质安全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和县医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006年全县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70922人,比上年下降3%。其中:普通中学30113人,同比增长6.5%;职业中学4299人,同比增长22.8%;小学29776人,同比下降14.9%。普通高中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数326人,普通高中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6%,比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八、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66亿元,比上年增长7%。全县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71391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67410万人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6453辆,比上年增长23.6%。其中,个人汽车2267辆,同比增长49.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387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563万元,增长23.1%;邮政业务总量1824万元,增长3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14602户,比上年增加7875户;移动电话用户68434户,比上年增加12851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不含互联网拨号用户)5732户,比上年增加1983户。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艺术表演团体演出50场,公共图书馆年末藏书达13万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一座,卫星电视收转站78座,广播覆盖率达77%,电视覆盖率达86%。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医务室)5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妇幼保健院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90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0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1人,注册护士330个。
乡村卫生室43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96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全县28个乡镇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341900人。2006年全县享受统筹基金补偿15845人次,总补偿基金1031.3万元。
全年我县运动员在国家级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枚金牌。省级比赛中共获冠军9个,亚军4个。全年共举办千人以上体育健身活动7次,累计全年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20多万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6年,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493236人,与上年持平。年末总户数166401户。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2‰,比上年上升1.7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1‰,下降1.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下降0.1个千分点。
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127元,比上年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8元,比上年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330.9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96元,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27元,增长38.1%。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875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3005人。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6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年末全县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个数13个,床位206张,收养各类人员93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75660元。
十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各项控制指标全面下降。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74起,同比下降11%;死亡28人,同比下降13%。其中,交通事故153起,同比下降12.1%,死亡23人,同比下降8%。火灾事故13起,同比下降14.5%。工矿商贸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5人,同比持平。铁路交通死亡人数为2人,在控制范围内。
说明:
1、本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