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统计局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四大中心、两大基地”建设总体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经济总量在全市位于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1亿元,同比增长22.63%,占地区生产总值30.68%;第二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同比增长4.13%,占地区生产总值9.64%;第三产业增加7.81亿元,同比增长24.36%,占地区生产总值59.76%;人均生产总值3710元,同比增长20.61%。
二、农业
2007年,全县农业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增加是建国以来第二个高产年,果业持续发展,产量创新高,畜牧业稳定发展,产业化步伐加快。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81180吨 -1.11
油料产量 8020吨 -21.96
蔬菜产量 42220吨 40.73
园林水果 71710吨 -45.71
# 红 枣 2796吨 -91.68
全县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92平方公里,新增基本农田0.94万亩。吴家畔、刘家坪两条流域完成和加固各种坝系12座,马家川流域完成各种坝系23座,赵家铺流域完成各种坝系5座。完成荒山造林面积2万亩,继续实施“三个百树”工程,共栽植各类树种100万株。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320万元,建设、改建农村公路654.3公里,分别完成年初计划任务的186%和288%,农村公路建设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产业化步伐加快。2007年我县继续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新扩建基层兽医站(所)20个,努力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畜牧产业化水平,实现畜牧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完成羊子饲养量27.1万只,同比增长7.97%,生猪饲养量8.2万头,同比增长28.12%。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5222吨 6.57
# 猪 肉 3049吨 7.62
奶类产量 2700吨 49.17
禽蛋产量 3012吨 50.60
羊毛产量 169吨 -13.33
蜂蜜产量 49吨 2.08
大家畜年未存栏 1.03万头 4.0
羊年未存栏 14.90万元 7.58
猪年未存栏 3.94万头 29.18
家禽存栏 44万只 2.33
今年水产品产量5吨,同比下降83.33%。
今年全县共购置各类农业机械622台,其中农用动力机械37台,耕整地机械14台,播种机械47台,秸杆综合利用机械507台,植保机械2台,6SF-150型薯类分离机11台,JF200玉米脱粒机3机,6NS-20立式碾米机1台。共投入资金236.8308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80.05万元,市县级配套资金29.464万元,农民自筹127.3168万元,20个乡镇的588人享受了资金补贴政策,有效的促进了我县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据企业局统计,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2100万元,营业收入68350万元,现价总产值67740万元,同比增长8.8%、6.3%和6.1%。完成利润总额3268万元,实交税金 1280万元,同比增长3.3%和4.57%,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明显改善,实现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双跨越。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0.38亿元,同比增长15.15%。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0.16亿元,同比增长23.08%。
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增长。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利税总额0.19亿元,同比下降57.78%;房屋施工面积45.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46%;房屋竣工面积30.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随着绥市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一批工程竣工投运,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4亿元,同比增长632%;其中,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2亿元,同比增长186.1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3.68亿元,增长220.38%,其它经济投资0.04亿元,下降66.4%。
五、交通、邮电
2007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继续稳定增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同比增长13.37%。全县公路总工程达62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油路乡镇达100%,全年共完成投资9374万元。其中:改建通乡油路4条69公里,完成投资2610万元,新修通村油路(水泥路)37条130公里,完成投资3250万元,路基改建56条246公里,完成投资2460万元,完成土路基改造37条181公里;投资54万元,新建崔家湾五级客运站点1个,农村客运站点31个,惠及5个乡镇31个村。
电信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县电话拥有量6.3万户,普及率57.27%。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123.3%,农村普及率32.5%,移动电话达到7.5万户,同比增长25%,互联网快速发展,用户达到4217户。
六、商业和市场物价
200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3亿元,同比增长21.39%。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8.29亿元,零售业完成6.05亿元,住宿餐饮业完成0.44亿元,其他完成0.25亿元。消费品市场中,批发零售依然占主导地位,餐饮业经营看好,增势明显,大型超市、商场销售增势强劲,成为居民购物的首选场所。
全县物价水平大幅上升。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9
食品类 112.2
#:粮食 108.4
鲜菜 105.9
衣着类 101.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4.8
七、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
今年,我县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各1所,小学198所,初级中学19所,普通完全中学和职业中学各2所,聋哑学校1所,民办学校2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6269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1153人,初中在校学生22303人,小学在校学生29235人;全县共有公办教师4509人,代课人员424人,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达99%,初中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94%,高中专任教师学历也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新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负重奋进,今年高考再创佳绩。理工类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为888人,文史类为326人,全县共有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214人(不含艺术类考生),上线率为24.3%,列全市第一,高出全市二本以上平均上线率5.8个百分点;三本以上上线率为68.9%,列全市第一,高出全市三本以上平均上线率10.6个百分点。实现了高考二本、三本以上上线率稳居全市第一的目标。
2007,我县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乡村信息员培训力度,使信息员能结合本地实际,利用信息化平台拓宽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电子农务平台,收集、整理、加工、传播科技经济信息。为我县农村提供了大量日光温室蔬菜科技致富、供求信息和价格行情信息。启动“科技特派员”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农科协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乡土科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增强科技含量。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紫花白”示范推广5000亩,地膜绿豆示范推广面积1000亩,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示范1000亩,日光温室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在三十寨村实施红枣矮密丰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蔬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从甜瓜生产基地东北引进芝麻密、2006F1和2008F1等11个甜瓜进行试验,开展花生增产示范试验。搞好科技宣传、组织科技培训。帮助艽园乡赵家洼村新修水井2口,利用科技特派员对农民进行实地果、枣树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培训,培训2次,共计102人(次)。对该村14户特困户捐赠衣物65件,每户100元现金。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我县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广泛开展文化工作,十一月代表陕西省参加了中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大赛,获文化部优秀表演奖,我县黄土地艺术团排演的民间舞蹈《火火秧歌情》代表榆林市参加了中央电视台CCTV全国第四届舞蹈大赛,将原汁原味的陕北黄土艺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随后在陕西大厦为在京陕西籍的老干部汇报演出,并邀请了中央部委、司局级以上领导,提高了绥德的知名度。黄土地艺术团在全省艺术馆、文化馆舞蹈干部技能比赛中5人四个节目全获一等奖,团体获优秀组织奖。《绥米唢呐》、《绥德石雕手工技艺》两个项目也于今年5月份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绥德秧歌、民歌、石雕、唢呐四个项目向国家文化产申报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并提出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个项目上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7年来全县各类卫生机构28个,床位818张,卫生技术人员1392人,村级卫生室289个,企事业单位医务室6个,个体诊所26个,计生服务站1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261人。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年报统计,2007年,年末全县总户数108909户,总人口为35232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4052人,农业人口298277人,城镇人口49531人,乡村人口3027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2‰,人口年龄构成为18岁以下人口占22.89%,18—35岁人口占29%,35—60岁人口占36.15%,60岁以上占12.25%。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一是农民收入呈较快增长。2007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41元,同比增长23.21%;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较快。据我县城调队50户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表明,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4元,同比增长38.98%,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510元,同比下降6.95%。
九、财政、金融、保险
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956万元,同比增长22.76%,地方财政支出46772万元,增长53.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各项存款23.8亿元,增长13.33%,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3亿元,同比增长0.82%,各项贷款8.9亿元,增长12.66%。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收入水平高速增长。2007年有各类保险公司11户,全年保险费收入3080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10万元,增长23%,寿险保费收入1770万元,增长1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00万元。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6428人,劳动报酬32848万元,同比增长79%,年末参加医疗保险15061人,增长19.05%,职工养老保险人数6536人,下降1.22 %;享受农村低保27799人,发放金额160万元,人均58元;享受城市低保9118人,发放金额910万元,人均998元。
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7年,全县积极开展了各项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79起,死亡18人,受伤46人,经济损失90.4万元。今年以来,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和民爆器材、烟花爆竹、消防安全、非煤矿山等14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200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着重抓好“平安绥德”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和“平安单位”等形式多样的基层平安建设活动;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对重点乡镇、重点社区街道的日常治安管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全年共立案各类刑事案件97起,犯罪人数122人。全县上下出现社会治安稳定、人心安定、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的一片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