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

选择区域:>>

2015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较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紧扣“筑牢基础、破解难局”的工作主题,适应新常态,在抢抓新机遇中谋求新发展,推动雨花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

一、综合

按含中烟公司长沙卷烟厂部分(含长烟)口径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8.22亿元,同比增长1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22亿元,同比下降16.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1.4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75.76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9.53亿元,同比增长13.4%。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2.9、8.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26.6%、7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892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7:37.5:61.8。

按含中烟湖南省工业公司(含中烟)口径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93.37亿元,同比增长9.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56.6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850.91亿元,同比增长6.6%,占GDP的比重53.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60.0:39.5。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97197万元,同口径同比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948842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3.1%(不含市级下划部分)。含市级下划部分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1340万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6.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86170万元,同比增长27.0%。

按含中烟口径统计,GDP总量在全市的占比为18.7%,经济总量在内五区中的占比达3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26.2%、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44元。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关系民生的省、市2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促进就业、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等领域效果显著。

二、农 业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9951.1万元,同比下降17.7%,其中农业总产值96287.4万元,同比下降16.6%;牧业总产值6954.1万元,同比下降36.4%;渔业总产值3591.0万元,同比下降10.9%;农业服务业总产值3118.7万元,同比增长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按含中烟公司长沙卷烟厂部分(含长烟)口径核算,2015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65.25亿元,同比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3.55亿元,同比增长5.5%。雨花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6.2%。

按含中烟口径核算,2015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244.38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7.02亿元,同比增长6.7%。剔除中烟公司(不含两烟)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56.8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雨花经开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22.14亿元,同比增长16%。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60.1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在外省完成的产值达762.86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7.02亿元,同比增长13.0%;房屋施工面积达958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4.33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7.67亿元,同比增长35.0%;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7%。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74.15亿元,同比增长16.9%;更新改造投资126.06亿元,同比下降9.4%;生产性服务业投资297.5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6.66亿元,同比下降12.7%。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57.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7.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3%。全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66.57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住宅销售额141.79亿元,同比增长37.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76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5.01亿元,同比增长7.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5亿元,同比增长14.9%。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9.70亿元,同比增长6.7%;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7.75亿元,同比增长8.0%;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89亿元,同比下降1.94%;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42亿元,同比增长10.0%。

全区全部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66.54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2%。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实现零售额133.25亿元,同比增长1.0%。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稳定发展,全区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 达14个。

全部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增长分类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21.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下降7.0%; 化妆品类同比增长2.6%;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13.9%;体育、娱乐类同比增长24.0%;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22.5%;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62.5%;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1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124.8%;汽车类同比增长1.8%。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总额11.41亿美元;进口总额1.70亿美元,同比增长65.0%。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96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全年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90.63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合同投资额0.34亿美元。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0.92亿美元,实现营业额1.06亿美元。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5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0.29亿元,同比增长9.8%.接待入境旅游者1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0%。实现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78.64亿元,同比增长16.0%。

七、服务业

除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外的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9.59亿元,同比增长22.5%;利税总额20.13亿元,同比下降36.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56万人。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申请2816件,同比增加449件;发明专利891,同比增加15件;授权专利1997件,同比增加465件。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达5180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6.32亿元,占GDP比重达43.8%(含长烟)。在规模工业企业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

全区拥有普通高中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初中学校11所,增加1所;普通小学70所,增加13所;各类民办学校71所,增加2所;幼儿园159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383人,同比增长5.9%;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3192人,同比增长6.4%;初中在校学生17689人,同比增长12.9%;普通小学在校学生67870人,同比增长12.1%;各类民办学校在校学生2337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4896人,同比增长14.6%。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实现平均受教育年限13.4年。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00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5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达56万人。年末拥有各种体育场地16个,体育馆11座,运动场40个,游泳池21个;各种训练房366个。全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281.3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3.4平方米。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0.15亿元,占GDP比重7.9%。全区拥有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0.93万卷(件)。

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6个;卫生防疫、监督检验、妇幼保健机构各1个。卫生技术人员15467人,增加1646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341人,增加389人;注册护士1849人,增加520人。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8961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23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29人,死亡率仅4.3‰。目前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乡镇卫生院1个。

十、环境、节能和安全生产

雨花区现有土地面积为292.20平方公里。全区建成烟尘控制区5个,面积47.60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28平方公里。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344天,空气质量达标率95.6%;地表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4.2%;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52%;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率100%;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

初步核算,雨花能源消耗总量为325.06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3.8%,不含长烟下降4.7%。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23起,同比下降4.2%;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059人;火灾事故死亡人数1人,万人死亡率0.0127;道路交通事故162起,同比上升52.8%;死亡人数15人,同比下降6.3%;万人死亡率0.1899。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为82.46万人,其中男性41.69万人,女性40.77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4.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97万人,乡村人口3.91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32.60万人,女性32.2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5.7‰。城镇化率为97.7%。

全区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794套,同比增长167%;棚户区改造5020套,同比增长527.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905元,同比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22335元;经营净收入6322元;财产净收入4373 元;转移净收入9875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144元。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烟酒消费8400元,占比23.24%;衣着消费2404 元,占比 6.65%;居住消费 8545元,占比23.6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2468元,占比 6.83%;交通通信消费5536 元,占比 15.32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6572元,占比18.18 %;医疗保健消费1764 元,占比4.88%;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456元,占比1.26%。城镇住户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0.3辆,家用电脑109.2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84.6台。人均自有住房面积 39.09平方米。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683人。全年新增就业人员17957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16303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32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09人。年末企业职工区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8386人,其中在职人员参保人数80511人,退休人员参保人数17875人。全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1.35万人,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7%。年末按区级口径计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10.3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为8.3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6.4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为7.03万人。

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523人,增加73人;床位数861张,增加230张。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52个,增加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新改建城乡养老服务与示范点9个。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49.6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4万元,发放救灾救济款157.51万元。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162.82万元,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614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21.58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63人。全区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率100%,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100%。

注:1.本公报数据为已含跳马镇的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