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选择区域:>>

2013年江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干区统计局  江干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2014年2月)

 

2013年是全区面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建“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 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十二五” 规划和《五年行动纲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一、综合经济

(一)经济总量: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2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亿元,下降16.6%,第二产业增加值127.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94.2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2 : 32.4: 67.4调整为0.1 : 30.2 : 69.7。

 

(二)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6.4亿元,增长12.1%,地方财政收入58.0亿元,增长9.6%。财政总支出34.5亿元,增长3.2%,剔除省市补助支出3.7亿元后净支出为30.8亿元,增长6.3%。

 

(三)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8亿元,下降7.8%,其中:省市在我区实施的重大项目投资额90.2亿元,增长2.7%,区本级实施项目投资额71.0亿元,增长19.3%(工业投资3.6亿元,下降25.9%),房地产开发投资252.6亿元,下降16.2%。

 

(四)对外经济:全年引进区外实际到位资金186.1亿元,下降23.8%,其中:市外实际到位资金180.9亿元,增长7.8%。合同利用外资45533万美元,下降0.2%,实际利用外资41814万美元,增长19.7%。引进浙商(省外)项目60个,实际到位资金79.9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93944万美元,增长6.6%,其中:出口额169254万美元,增长5.1%。

二、行业发展

(一)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亿元,下降13.3%,实现增加值0.6亿元,下降16.6%。

(二)工业: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1%,实现总产值237.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8.5亿元,销售产值185.3亿元,分别增长2.4%和1.7%,实现新产品产值68.3亿元,增长37.0%,新产品产值率为36.2%。实现利税35.5亿元,增长8.9%;实现利润25.2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6%。

(三)建筑业: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截止年底全区共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34家,完成施工产值238.7亿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49.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20.4万平方米。

(四)房地产业: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2.7亿元,下降16.2%。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房屋施工面积1182.7万平方米,下降0.6%,完成竣工面积97.3万平方米,下降63.0%,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25.1万平方米,下降22.0%。

(五)商贸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8亿元,增长11.5%,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6.5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20.3亿元 ,分别增长11.5%和11.4%。截止年底拥有50家专业市场,当年整合提升改造专业市场8家,实现专业市场成交额424.6亿元,增长3.3%,其中: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411.7亿元,增长3.5%。

 

(六)十大产业:全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142.9亿元,增长12.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3.9%,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一)征地拆迁:全年拆迁住户2596户,拆迁企业111家,拆迁总面积161万平方米,完成交地3141亩。

(二)基础设施:加快交通路网建设,配合推进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4号线江干段全面开工,德胜快速路主线通车。37条主(次)干道建设继续推进, 16条道路、11条支小路序时开工,天城路改造,东站枢纽周边配套及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开工公共停车场(库)10个,建成公共停车泊位1675个。完成4家省级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完成市政设施改善项目16个,改造提升公厕17座,实施屋顶水箱整治178个,生态修复和清淤治理河道13条(段),消除4条河道黑臭现象。改善污水生化池8处,完成截污纳管项目28个,日增截污量5940立方。新增绿化面积41.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6平方米/人,城区绿地率37.2%。

(三)安居工程:全年累计开工安置房55.6万平方米、竣工66万平方米,累计回迁安置2117户,共计6842套。

(四)城市管理:全年共接管道路27条、面积76万平方米。河道水域177.6万平方米。设置停车泊位5365个。实施生活小区垃圾分类180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50万平方米。

(五)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80起(除火灾),下降3.6%,死亡1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8.6万元,下降30.5%。工矿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4起,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6起,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18.6万元。发生火灾事故140起,直接经济损失443.1万元。

(六)平安创建:全年调处矛盾纠纷4131件,调处成功率达98.6%。区本级共办理群众信访14193件(人次)。刑事案件、“两抢”案件分别同比下降0.7%、33.3%,刑事案件破案率达49.7%,重大恶性案件破案率达80.43%。

 

四、社会事业

(一)科技:科学技术经费支出11630万元,增长10.2%,占本级财政支出5.1%,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0934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4.8%。实现高新技术销售产值129.9亿元,增长8%。新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7家,新建企业研发(技术)中心9家。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项目立项162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4项,市级65项,区本级77项。全区专利申请量2380件,专利授权量1507件,分别增长30.9%和7.6%。

(二)教育:2012年末全区共有中小学38所,其中小学19所,初中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在校学生44384人,其中高中2301人,初中11833人,小学30250人。交付学校( 幼儿园)7所、竣工8所,改造提升民办学校3所。创建全国特色学校5所、甲级以上幼儿园11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88%。全年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含省市补助)18.2%。

(三)文体:2013年末,全区拥有各类群众性艺术表演团体67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05463种,共计24.9万册。文体设施示范(达标)工程提升66处,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775平方米。全年向基层配送文化演出64场,积极推进“双千场”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085场,放映电影1394场。全年共出动文化市场检查1248人次,检查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体育经营场所1890家次,查处非法经营点17个,查获非法电子游戏机、电路板等违法物品共126件、查缴非法音像制品、书刊等出版物共计6.2万余张;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6件,查处率、结案均达100%。

(四)卫生:年末全区拥有综合医院7个(专科医院5个),区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各1个,妇幼保健院1个,门诊部42个,诊所42个,卫生所6个,卫生站20个,医务室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48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93人,注册护士2175人,分别增长9.8%、3.8%、11.2%,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5.3人。

 

五、人民生活

(一)人口:年末户籍人口 37.5万人,增长3.4%,其中:非农业人口36.9万人。按性别分:男18.6万人,女18.9万人,性别比为98.2 :100(男/女);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出生4449人,出生率12.1‰。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区人口密度为3604人/平方公里。计划生育率为97.8%。

村、社区及户籍人口分布情况

街道
社区、村个数(个)
人口数(人)
凯旋街道
14
48045
采荷街道
15
73040
闸弄口街道
17
59720
四季青街道
12
32478
彭埠镇
18
47840
笕桥镇
20
42632
丁桥镇
21
29027
九堡镇
23
42420
合计
140
375202
年龄段
人数(人)
占总量比例%
18岁以下
61958
16.5
18-35岁
84917
22.6
35-60岁
151585
40.4
60岁以上
76742
20.5
(二)居民收入:据杭州市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310元,其中市区41262元,分别增长10.1%和10.0%,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7.4%和7.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124元,同比增长12.1%。

(三)就业和再就业: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0%,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0045个,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7418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212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再就业4162人。残疾人就业率98.7 %。发放失业保险金3446万元,涉及26381人次。

(四)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9.2%,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99133人,净增15192人,增长8.3%。当年办理退休人员5039人,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企业退休人员85431人。全区享受市区两级救助家庭1959户,2804人,其中:农村36户,44人。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款5000余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本公报中的“增长(减少、下降)”均指与2012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