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直面困难抓落实,抢抓机遇求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点军走深走实,交出一份破难前行、干中促成的成绩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9.8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64.98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8:31.0:59.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4103元。
二、农业和农村
2024年,点军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13亿元,比上年增长3.2%。粮食总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1.24%。特色优势经济作物保持增长,园林水果产量14.77万吨,比上年增长0.83%;油料产量0.23万吨,增长0.79%;茶叶产量0.19万吨,增长4.11%。畜禽养殖生产稳定,生猪出栏6.51万头,比上年下降4.5%;牛出栏281头,增长31.7%;羊出栏3566只,下降15.5%;家禽出笼12.97万只,下降9.5%;禽蛋产量244吨,下降20.5%。
全区共有市级龙头企业12家,各类专业合作社286家,现有绿色食品1个,秸秆综合利用率95.5%。2024年新增有机农产品转换认证证书4个。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三、工业
2024年,点军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从行业大类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5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46.35亿元,比上年下降13.3%;工业产销率88%,比上年下降9.5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4亿元。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40家,纳入统计高新技术产业标识企业40家,全年实现高新制造业总产值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9.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6%。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建筑业
202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比上年下降55.8%;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25.1%;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12.1%,其中7大重点行业投资增长较快,水利类投资增长106%,软件信息类投资增长70.5%,教育类投资增长52.8%,文体娱乐类投资增长40.2%,民政类投资增长36.5%,公共设施类投资增长32.2%,商贸及商务服务类投资增长17.5%。分结构看:全口径民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7.6%,比上年增长29.8%。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1%,比上年下降2.7%;全口径工业技改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6%,比上年下降1.4%;工业技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6.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4年,全区房地产企业11家,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5.2万方,比上年增长17.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5家,建筑业总产值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8亿元,同比增长5.5 %。从行业看,全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20家,其中法人单位56家、大个体64家。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分别下降8.8 %、增长28.5 %、增长34.4 %、下降14.1 %。
2024年,全区完成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总额3.43亿元,比上年下降43.8%。其中出口总额3.34亿元,下降35.4%;进口总额0.09亿元,下降90.1%。全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0万美元。
六、服务业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4.00亿元,比上年下降9.6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2.45亿元,比上年下降12.3%。服务业增加值64.98亿元,比上年增长5.3%。
七、财政金融
2024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税务部门完成4.27亿元,增长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截至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0.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各项贷款余额38.61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八、人口、就业、居民收入、社保和人民生活
2024年末常住人口10.55万人,户籍总人口10.55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4.4万人,农村户籍人口6.1万人。2024年末,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41人,农村低保对象1421人,城市特困对象14人,农村特困对象576人。全年临时救助533人次。全区社会福利机构10个,床位1235张。全年医疗救助5494人次,救助资金538.63万元。
2024年,点军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36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失业人员再就业1834人,困难人员再就业685人。社会保险扩面新增1726人次,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420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774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区森林面积31838.9公顷,森林覆盖率59.73%。PM10年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PM2.5年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下降5.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增长0.1%。3条市控考核断面(五龙河红光二桥、卷桥河红旗桥、紫阳河入江口)水质达标率为100%。
点军区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区较大规模运输企业1家,其中客运1家。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全区公路里程1026.08千米,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024.22千米。
九、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3所,其中小学8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7228人。有幼儿园1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7所(教育部门办6所、地方国有企业办1所)、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2148人。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专任教师662人,其中初中267人、小学395人。全区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100%,初中升高中阶段比例为99.62%。
全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5个、村居文化服务中心52处。建有5个文化分馆、5个图书分馆、 16个馆外阅读点,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图书分馆共藏书20余万册,年到馆人数4.6万人次,外借图书量4.88万册。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40余场次,参与人数20万人。举办“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19场次。有博物馆2处,市级非遗项目3个、区级非遗项目11个。
全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51个,全区体育场地面积32.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4平方米,年内新建省全民健身示范工程2个。举办元旦长跑、村BA篮球联赛、体育舞蹈公开赛、射箭、越野和冬泳等各类体育竞赛30项近100场,1万余人参与。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1家、床位15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58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236人、注册护士15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24人、护士1.47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1.47张。全年医疗机构门急诊57.84万人次,住院人数0.54万人。孕产妇死亡率为0。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区科技经信局(商务局);建筑业数据来自区住建局;金融数据来自区金融办;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区交运局;生态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点军区分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局;旅游数据、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体育、文化建设数据来自区文旅局;社会服务业机构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医疗、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点军公安分局;农业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
红黑统计公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