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点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选择区域:>>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区"建设目标,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全力抗击自然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全区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70362万元,按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4792万元,比上年增长20.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3%。从构成来看,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09年的19.23:46.1:34.67变化为17.16:53.55:29.29,第二产业呈上升态势,一、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大部分工业企业经济得到恢复性生产。
市场物价小幅波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9%,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4%,比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9.3%,比上年上升7.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2010年,全区上下加快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禽生态养殖园、安全菜园、精品果园和高效茶园等特色农业,农业经济保持稳定。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7549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增加值为46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增加值率为61.4%。     多种经济作物全面增产。2010年,全区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全区粮食总产量1.76万吨,比上年增产2.1%;油料0.25万吨,比上年下降0.6%;水果84920吨,比上年下降2.6 %;蔬菜产量达到173502吨,比上年增产2.6 %。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造林面积94公顷,比上年下降65 %。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核桃2吨,棕片12吨,板栗27吨,竹笋子9吨。     畜牧业有增有降。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9457.7吨,比上年下降6.1%;生猪出栏125868头,比上年增长2.5 %;羊出栏8246只,比上年增长5.9 %;家禽出笼508452只,比上年增长12.9 %;牛奶产量达到718吨,比上年增长1.1%。其他畜牧动物产品:禽蛋842.4吨,蜂蜜12950公斤;蚕茧产量150.2吨.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581吨,比上年下降0.7%,淡水养殖面积105公顷,其中:池塘面积96公顷,水库面积9公顷。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完成农田水利工程3处,建成饮水安全工程452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处,分散供水工程450处),解决了1.3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兴建改造末级渠系10公里,新建沼气池2200口;农村化肥施用量10293吨(实物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82吨,农村用电量231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6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面恢复。2010年,全区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现行价)130802万元,比上年下降2.8%,完成工业总产值473662万元(现行价),同比增长4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36734万元,其中,轻工业完成55879万元,比上年增长46.51%;重工业完成380855万元,比上年增长40.93%。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10527万元,比上年增长36.7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低于同期3.3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状况转好。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实现恢复性生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涨,全年完成销售收入361378万元,比上年增长47.4%;经济效益状况较好,全年实现利税总额25248万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利润总额为8169万元,比上年增长27.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
  化成箔:    204万平方米;     塑料制品:  16834吨;
  化学原料药:  418.11吨;       不锈钢管材:962吨;
  各种电线电缆:7224公里;      铝锭:      139170吨。

建筑业发展平稳。2010年,全区共有资质上的3家,共有建设单位161个(含个体),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59万元,同比下降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区政府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投资总量快速增加。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253万元,同比增长21.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32578万元,同比增长4.6倍;集体投资3225万元,同比增长90.6倍;其它经济投资89450万元,增长42.29%。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7482万元,增长40.0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7771万元,下降32.4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初确定的80个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已有61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20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787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70%,占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78.7%。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区交通运输企业892个,从业人员2175人。公路里程104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43.04公里。农村通村行政村比重达100%,民用汽车拥有量800台,其中:载客汽车95台,载货汽车705台;城乡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快。
邮电通信业务总量稳定增长。拥有邮政所4所,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66.6万元,同比下降23.93%。
六、贸易和旅游
消费需求稳中趋旺。2010年,受扩大内需、激活消费政策及假日经济效应的影响,全区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00万元,增长18.9%。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出口总额2829.7万美元,增长22.55%;外商直接投资1370万美元,增长10.48%。
旅游经济日趋活跃。全区坚持"大产业、大旅游、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旅游经济日趋活跃。青龙峡、文佛山景区建设进展顺利,乡村大世界项目有序启动。全年共接待游客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00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2010年,全区进一步增强财政收入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源结构,强化支出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年完成区域内财政收入21170万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454万元,比上年可比数增长28.11%。地方财政收入中,其中:各项税收3520万元,增长24.64%。财政支出22659万元,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000万元;教育支出56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600万元;医疗卫生1300万元。
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探索银企合作、银政合作的新路子,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得到健康发展,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8962万元,增长1.92%;其中:居民存款71102万元,增长19.6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7524万元,增长32.27%。
保险业稳步发展。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等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
八、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
科教、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5件,授权8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3.4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4.3亿元。义务教育五年脱困进步工程成效显著。点军小学迁建有序推进,点军一中、四中、五中和艾家小学塑胶运动场建成投入使用,五中办公楼及校舍维修改造基本完成,全区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达到全市中上水平。2010年,全区共有学校数14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4所,小学7所。在校学生数为7841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791人,普通中学学生3468人,小学学生3582人。全区小学入学率、初中升学率分别达到100%、92.5%。幼儿园9个,在园儿童1678人。素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逐步繁荣。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7%,电视广播覆盖率为100%。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增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区计生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公共卫生设施逐步改善,区人民医院门诊楼主体工程顺利完工。2010年,全区共有5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机构68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4人,注册护师、护士65人,拥有病床177张。进一步巩固初保达标成果,实行点军区人民医院与市中心医院联合办院,医疗水平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0城市开发有序推进,管理水平日益提升,五龙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江南水厂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城市路网加快延伸,宜万铁路、三峡翻坝高速公路竣工通车。2010年全区供水总量145万吨,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110万吨;用水人口4.5万人。道路面积14.55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3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26公顷,建成区绿化率45%。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环保法制宣传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54.0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9%;工业烟尘排放量105.87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4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环境污染治理本年投资总额10900万元。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全年出生人口8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7‰。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10.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1万人,占17.17%;乡村人口8.73万人,占82.83 %。男性人口5.35万人,占50.75%;女性人口5.19万人,占49.25 %。全区人口密度为196人/平方公里。
经抽样调查推算,全区常住人口为10.7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57元,增长10.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22元,比上年增长14.1%。纳入统计口径的城镇职工工资总额为14045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330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参合人数81210人。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物价指标及城镇居民数据系市统计局公布数。